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遇到了新的挑战,但是在有挑战的同时,互联网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多的机遇。文章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背景下遇到的新的挑战和机遇,并且提出了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挑战;机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互联网+”时代的特点
所谓“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行业”,并不是简单地使二者相加,而是各行业以互联网为载体(平台)进行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各行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找到最优契合点,创造各行业新的发展机遇。
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一般的连接工具,而且可以作为具有生发功能的有机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互联网越来越为大众所了解,人们的衣食住行也越来越受其影响,尤其是人们的思想、信念也直接或间接地受其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互联网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事物,这点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可以看出,“互联网+”时代就是人们充分利用互联网创造财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时代,是最大发挥了互联网积极作用的体现。互联网可以和各行业进行结合,那么互联网自然可以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形成“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二、“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互联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既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同时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互联网+”的无边界性带来的挑战。社会在发展,社會行业的门类和数量也在发生变化,由于社会对互联网认知度和接纳度提高,各行业都想来分一杯“互联网+”时代的羹。传统行业纷纷上线网络,在互联网上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新兴行业。只要互联网存在,可以和互联网相结合发展的行业就会是无限的,也可以说是无边界的。大学生群体是一个重要消费群体,各行业在利用网络宣传、扩展自身业务的时候是不会放弃这个重要的群体的。因此,他们会不遗余力地在网上针对大学生进行宣传,其中的文化行业更会针对大学生大力宣传自己,但是文化不等于社会主流文化,不等于就会遵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大学生每天、每时、每秒都可能受这些文化的影响,那么大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就可能坍塌,代之以不良的思想。以往,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课堂进行,课堂是一个比较容易控制的环境,因为课程往往是教师组织的。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智能”二字实质上就是指能够进行网络活动。网络上的信息量巨大,大学生很容易迷失在无边界的网路里,而高校想屏蔽或者不承认网络的作用,那是不现实和掩耳盗铃的做法,现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了,高校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然也在其中。
(2)“互联网”内容的丰富性和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完善性矛盾带来的挑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内容更加丰富,每天有海量的信息出现在网上,有些信息可能并没有经过审查,传递错误的价值观,而大学生正在发展过程中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就可能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一些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往往利用大学生社会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散布一些反党言论、谣言等,这些对青少年的思想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大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但是并不是新出现的东西就是新事物,在此时,大学生就很难分辨了,这是由大学生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决定的。“互联网+”是新事物,但是互联网上出现的内容有可能是披着新事物的外衣的旧的糟粕。这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对策,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觉悟。
2.“互联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从“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到实践已经证明,“互联网+”的思路是正确的,合理运用互联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互联网+”不仅仅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更带来了机遇。
(1)互联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需要不断丰富,以往学生的思想政治知识仅仅来源于教科书,这是远远不够的,阅读原著往往是学习知识的必要途径。“互联网+”时代,图书馆被搬到了网上,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大量的资源,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些资源。
(2)互联网是大学生德育的重要途径。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的是课堂面对面授课的形式,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完成,最终参加期末考试,这门课程就算完成了。除此之外,一学期组织几场讲座,组织几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基本上,这就是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主要形式。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微课、慕课等教育教学形式悄然风靡网络,作为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这些网络教育教学形式,占领思想政治网络教育阵地,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使大学生乐于接受教育,潜移默化地提升思想和政治素养。
(3)互联网为及时了解和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向提供了有益参考。学生与老师往往有一定的心理距离,在课堂上学生往往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尤其是与老师所讲的观点不一致时。但是,由于网络社交的匿名性、开放性等特点,学生可能在网络上表达、交流一些平时不愿意显露的想法。当然,这些想法可能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相违背的,高校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调整教育策略。
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策略
1.积极引导,发挥互联网的教育作用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引导大学生在使用互联网时运用批判性思维明辨是非,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
2.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紧跟这一潮流,把握网络发展趋势,了解网络,善于使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定期接受培训。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建设
前文提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形式是课堂教育,现在要打破传统,以课堂教育为主,同时积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设,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内容,让学生在上网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孙志方.“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
[2]谷一鸣.“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6.
[3]范迎波.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转变[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3).
[4]赵 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挑战;机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互联网+”时代的特点
所谓“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行业”,并不是简单地使二者相加,而是各行业以互联网为载体(平台)进行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各行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找到最优契合点,创造各行业新的发展机遇。
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一般的连接工具,而且可以作为具有生发功能的有机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互联网越来越为大众所了解,人们的衣食住行也越来越受其影响,尤其是人们的思想、信念也直接或间接地受其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互联网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事物,这点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可以看出,“互联网+”时代就是人们充分利用互联网创造财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时代,是最大发挥了互联网积极作用的体现。互联网可以和各行业进行结合,那么互联网自然可以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形成“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二、“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互联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既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同时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互联网+”的无边界性带来的挑战。社会在发展,社會行业的门类和数量也在发生变化,由于社会对互联网认知度和接纳度提高,各行业都想来分一杯“互联网+”时代的羹。传统行业纷纷上线网络,在互联网上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新兴行业。只要互联网存在,可以和互联网相结合发展的行业就会是无限的,也可以说是无边界的。大学生群体是一个重要消费群体,各行业在利用网络宣传、扩展自身业务的时候是不会放弃这个重要的群体的。因此,他们会不遗余力地在网上针对大学生进行宣传,其中的文化行业更会针对大学生大力宣传自己,但是文化不等于社会主流文化,不等于就会遵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大学生每天、每时、每秒都可能受这些文化的影响,那么大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就可能坍塌,代之以不良的思想。以往,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课堂进行,课堂是一个比较容易控制的环境,因为课程往往是教师组织的。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智能”二字实质上就是指能够进行网络活动。网络上的信息量巨大,大学生很容易迷失在无边界的网路里,而高校想屏蔽或者不承认网络的作用,那是不现实和掩耳盗铃的做法,现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了,高校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然也在其中。
(2)“互联网”内容的丰富性和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完善性矛盾带来的挑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内容更加丰富,每天有海量的信息出现在网上,有些信息可能并没有经过审查,传递错误的价值观,而大学生正在发展过程中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就可能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一些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往往利用大学生社会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散布一些反党言论、谣言等,这些对青少年的思想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大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但是并不是新出现的东西就是新事物,在此时,大学生就很难分辨了,这是由大学生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决定的。“互联网+”是新事物,但是互联网上出现的内容有可能是披着新事物的外衣的旧的糟粕。这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对策,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觉悟。
2.“互联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从“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到实践已经证明,“互联网+”的思路是正确的,合理运用互联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互联网+”不仅仅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更带来了机遇。
(1)互联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需要不断丰富,以往学生的思想政治知识仅仅来源于教科书,这是远远不够的,阅读原著往往是学习知识的必要途径。“互联网+”时代,图书馆被搬到了网上,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大量的资源,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些资源。
(2)互联网是大学生德育的重要途径。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的是课堂面对面授课的形式,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完成,最终参加期末考试,这门课程就算完成了。除此之外,一学期组织几场讲座,组织几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基本上,这就是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主要形式。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微课、慕课等教育教学形式悄然风靡网络,作为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这些网络教育教学形式,占领思想政治网络教育阵地,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使大学生乐于接受教育,潜移默化地提升思想和政治素养。
(3)互联网为及时了解和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向提供了有益参考。学生与老师往往有一定的心理距离,在课堂上学生往往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尤其是与老师所讲的观点不一致时。但是,由于网络社交的匿名性、开放性等特点,学生可能在网络上表达、交流一些平时不愿意显露的想法。当然,这些想法可能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相违背的,高校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调整教育策略。
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策略
1.积极引导,发挥互联网的教育作用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引导大学生在使用互联网时运用批判性思维明辨是非,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
2.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紧跟这一潮流,把握网络发展趋势,了解网络,善于使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定期接受培训。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建设
前文提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形式是课堂教育,现在要打破传统,以课堂教育为主,同时积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设,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内容,让学生在上网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孙志方.“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
[2]谷一鸣.“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6.
[3]范迎波.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转变[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3).
[4]赵 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