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运用课改教材 切实促进素质提升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in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的高中数学教材,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理念,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内容丰富广阔,安排科学有序,思考设计新颖,极富启发性。正确运用新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教师的重要课题,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关键词】数学教学,新教材,理解,运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数学新教材注重从实际问题引入,更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具有丰富的内容与严密的逻辑性,博得了教师们的充分肯定。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并未彻底清除,有的教师无视新教材的这些变化,在教法、学法上没有作相应的调整或仍然按照自己多年的老经验进行轻车熟路的灌输,这与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背道而驰的。因此,科学理解、合理正确地运用好新教材,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探讨。
  1.新教材适应素质教育的主要亮点
  现在的高中数学新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进行修订的,它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具有许多适合实施素质教育的亮点。
  1.1 综合编排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教材打破了原来分科安排内容(分为代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的编写体系;安排知识顺序时注意处理好与初中数学的衔接;符合逻辑上基本规则;在深浅上注意坡度的设计;工具性内容靠前安排;相关内容适当集中。这些特点更加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前预习,也有利于我们展开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
  1.2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突出培养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不应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应在讲知识内容的同时注意对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加以提炼总结,使之能逐步被学生掌握并对他们发挥指导作用。因此,新教材在各章的内容安排上,十分注意对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
  1.3 采用实际问题引入,强调数学应用意识。新教材突出了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意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教材编排上,章前图的设计为了说明数学来源于实际;章前引言从实际问题导出;阅读材料很多是介绍数学模型及应用方法;习题也适当地增加了联系实际的题目。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创设联系实际问题的氛围,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1.4 增加了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增加“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是高中数学新教材的又一大特色,它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把数学学习从教室走向了社会,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群体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实现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完善。
  2.发挥新教材素质教育功能的方法
  2.1 科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在预习中自主获取知识。高中数学新教材是一个综合编排的知识体系,知识编排顺序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前预习。而一个善于提前阅读教材、自我探索知识的学生,通过阅读,对知识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前预习、阅读教材,主动探索数学知识。我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新教材的这一特征,每节课都拿出十至十五分钟的时间给学生阅读教材,让其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课堂阅读中,应积极鼓励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超前预习、阅读教材,有些学生总是比我的教学进度提前一章的内容,并把问我尚未讲过的问题作为一种兴趣、乐趣,甚至同学之间进行相互竞争,实现了数学学习的良性循环,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2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进而转化为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如:我在讲解三角函数中《函数的图像》这节课时,就是利用课后习题中求弹簧振子的振幅、周期、频率这个题目引入本节课,把它做成一个FLASH课件,创设问题的情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把学生的学置于问题之中,使整个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培养过程。
  2.3 教学操作要注重结论与过程的统一。抛弃“高分低能”,讲求知识与能力并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从教学的角度讲,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走捷径”的教学,它忽视了学生的思考与个性发展,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而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程度。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强调过程,就是强调学生探索知识的经历和获得知识的体验。它不但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各种能力,而且也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牢固。
  例如:在讲高中新教材《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时,我做过这样一个可控性对比试验:在我所教的两个平行班级中,其中一个班级直接告诉这种题目的求解方法,并总结出解题的规律:先求在第一象限的正角,然后判断:若所求角在第二象限,则为;若所求角在第三象限,则为;若所求角在第四象限,则为。在做课后练习的过程中,非常顺利,即便是学习比较差的同学也能掌握规律,迅速得出正确答案。而另一班级,在其他条件均未改变的条件下让学生自己利用前面所学知识,通过正弦函数的图像得出结论,在这一活动中,很多学生感到困难。可见,通过学生自我探索知识的过程,实际是学生获得各种能力的过程。
  2.4 利用研究性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是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而设置的。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可采用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办法。充分利用学生的星期天、寒暑假,鼓励学生在学习相关内容时,就做好自己假期的研究性学习计划,并安排课时进行交流,论证计划的可实施性。节假日进行社会实践,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学生写出了一些比较象样的学习报告、小论文等。
  总之,新教材体现了新思想,充实了新内容,进行了新编排,出现了新特色,但如何运用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对此深入研究,精通把握,科学运用,只有这样,才会迎来素质教育百花盛开的新春。
其他文献
自信心,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认识和估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信心”,才能勇敢地面对困难,才能形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格品质。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就曾说过:“我们要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而幼儿期科学适宜的教育,对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形成开朗活泼、积极向上的性格特征尤为重要。那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和认识:  1.营造宽松的活动氛围,鼓励幼儿
期刊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力学部分是重点,也是难点,而在力学中解决摩擦力有关问题尤为困难。首先摩擦力有三种: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其次摩擦力的方向、大小涉及到二力平衡知识的具体应用。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解决与摩擦力有关的问题可按一定的顺序和方法进行。  定量判断摩擦力方向及大小方法:  方法:找接触面此面上的外力看状态确定摩擦力(f)方向:与外力方向相反大小:与外力大小相等  初中物理
期刊
【摘要】探究性教学是师生共同的精神生活过程,是学生自我探索和发现真理的过程,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活动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也是教师教学智慧施展的过程。本文是为学生的自我探究、自我调控、主动参与、主动学习和发展而设定的,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实践操作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数学,探究性教学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
期刊
【摘要】提高职业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使职业高中的物理教学更好地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做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职业高中,物理教学,质量,途径  1.发挥教师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主要心理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
期刊
【摘要】培养创新精神是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教学应围绕学生的创新个性、创新动力、创新思维品质来培养。创造性的教和学是我们面临的课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精神,培养,方法  数学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仅就培养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等谈谈自己的看法。  1.要把创新思维培养放在首位  1.1
期刊
【摘要】教学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发扬教学民主,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真正发挥教学民主呢?本文试图从开放性、趣味性、重视师生交流,因材施教,有宽容心五个方面进行阐述,让语文教学真正体现人文主义内涵。  【关键词】发扬,教学民主,发挥,创造思维  Develop teaching democracy, give a student exe
期刊
【摘要】我校安装了远程教育设备,经过尝试,使我觉得适时适度地选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的确能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远程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数字化与网络化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技术特征,先进和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远程教
期刊
【摘要】化学用语是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学好化学的关键,掌握了化学用语这一工具,就能加深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规范使用化学用语。  【关键词】规范,化学,用语  近年高考化学试题大多引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化学事物创设问题情景,用实验现象、模型、图表、文字描述为考生提供元素化合物的某些信息。要求考生从题设的情景中
期刊
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对于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思维起着基础性作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能阅读,理解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材料;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加以表述,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利用对模型的求解的结果加以解释。在它是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基本数学能力的综合体现
期刊
我们知道,错位相减法是解决形如{(an+b)·qn}(其中aq≠0且q≠1)的数列求和问题的常规方法。借助错位相减法求解此类问题时,必然要用到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通常还会遇到蘩琐运算,对学生的运算能力要求较高,因而学生处错率高。本文将借助待定系数法构造常数列来突破此难点。  例如:数列{an}满足an=n2·2n,则{an}的前n项和Sn=.  解法1(错位相减法):  上面两式相减得Sn=1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