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事教学中渗透批判性思维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j3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英语组以《以培养批判性思维为导向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为课题,探索批判性思维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的渗透方法和教学模式。以下我们将以剑桥小学英语Join in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A story—The monster》为例进行展示。
  一、从理论到方法的渗透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Bloom在《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中提出:思维层次由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创造组成。故事是一个相对完整并有语境的语言素材,便于學生理解语言的意义和语言在具体情境中的运用。故事提供的语境能给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主动想象和思考的机会。故事教学尤其注重逻辑和层次,因此在设计故事教学的环节步骤、目标内容时,在思维上都是层层递进的。此外,对教学问题的设计,也融入了批判性思维要素,如经验、推理、证据、看法等,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品格。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使用了“苏格拉底问答法”,不追求绝对的正确答案,而是将“问答”变为“对话”,在对话中启发思考、引导智慧。
  因此,在故事教学中,教师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进行批判性思考,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沃土。
  二、教学过程中的逐步渗透
  《A story—The monster》借助故事的语言背景,不仅为学生搭建了语言支架,还启发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第一个“总”的教学环节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初步了解故事的脉络和逻辑层次。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片段图片感知故事梗概,理解故事主线“房屋主人的变化”,并对故事的内容和脉络进行了预测,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在学生表达观点的时候,要求他们简单阐述理由,批判性思维就表现在用事实和逻辑去支撑自己的观点上。不同的学生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如此,不仅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也激发了学生想要继续阅读整个故事的兴趣。在对故事的脉络和逻辑层次进行预测之后,通过整体输入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整体感知,看故事的发展是否和刚才想象、预测的一样,从而了解故事发展的三个阶段,并自行梳理故事梗概。
  在第二个“分”的教学环节中,以每个部分中主人公们的情绪变化为暗线,通过对话方式,让学生自行分析感知人物情感,了解故事的具体推进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使用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手段之苏格拉底对话的方式和学生进行交流。这同平时课堂中的问答不同,平时问答是假设教师心中已经有正确答案,而苏格拉底对话则假设没有正确答案,教师不直接传授知识,而是在对话中启发学生思考。在充分体会主人公的人物个性及情绪变化后加以模仿,在有感情朗读和表演的基础上,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发展的过程。
  最后一个“总”的教学环节,是在回顾整个故事的基础上,让课堂学习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学生在完成故事的学习后,能通过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经过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对故事中的人物进行评价并阐述理由。在接下来的拓展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来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
其他文献
当前,语文教学正在经历着从"阅读本位"的"吸收实用型"到"言语表现本位"的"发展创造型"的范式转变。这种范式认为,语文教学必须指向学生的言语表现,本着成全人、丰盈人、实现人的目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作用。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120例,分为护理干预组60例,常规组60例,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空腹血糖控制空腹血糖良好50例(83.33%
目的探讨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高效方法。方法从该院2009年9月—2011年6月收治的硬肿症患儿中选取120例,按照随机化原则,其中60例给予补液、抗感染、纠酸扩容、复温、补充血浆
今年秋季,全国中小学的起始年级统一使用部编语文教材。部编教材在体系建构、编写指导思想等方面与以往的教材有很大区别。比如:阅读教学按课型分为教读、自读两类;写作教学强调系统性,具体的单元指导都由导写短文和写作实践两部分构成;注重读写结合,等等。教师正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思想,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特点,对于充分发挥教材的指导、引导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使教材编写得更科学、严谨,部编本在全国正式使用
所谓“四能”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围绕“问题意识”提出来的,特别是前两种能力,是新课标对数学教学的新要求。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效提高学生“四能”,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应该思考并践行的事。下面笔者就自己教学上的做法谈几点体会。  一、给一个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  教学过程中教師需要创设有意义的情境,驱动学生发现问题,帮助学生去理解知识的来源与发展
动手操作是探究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小学阶段,动手操作能简化学生对深奥知识的理解与探索,便于学生掌握和记忆抽象的数学公式、概念、法则和定理。  动手操作 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学生是主动积极的参与者,是认识过程的探索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多动手,亲身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对所学知识
目的探讨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在该院收治的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患者160例,将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发病率逐渐升高,患者出现并发症或是因为其他原因需要住院治疗之外,大部分患者在社区门诊进行长期治疗,医护人员对社区糖
语文教师常常会有这样的苦恼:学生读书兴趣不高、作文无话可说、语言表达贫乏。究其原因,还是老师把语文教“小”了,小到让学生以为语文就是一个学科、一本教材、一堂课、一张试卷。语言文字原本是从生产生活中产生,也在生产生活中得到锤炼;它的趣味与意义,皆源于活色生香的生活,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语文素养的培养,若脱离了学生自己的生活与体验,为文字而文字、为文章而文章,语文自然就“小”了,难谈素养。  要想让语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胆囊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 291名体检者进行胆囊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囊未见明显异常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