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需要浓浓的语文味道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chang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发生着重大的变革。这么多年来,通过听课,看到我们辽阳的广大教师对课程改革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新课程的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时,也扩大了所有教师的视野,让我们在当好一个老师的同时,也成为一个成功的研究者。今日的课堂在“新理念”春风的吹拂下,呈现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繁荣景象,各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异彩纷呈。但是,审视现今的语文教学,我们有必要坐下来静下心进行反思: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怎么变得语文味道不浓了,越来越不像语文了呢?
  语文新课标的实施,给语文带来了一道道靓丽的课堂新景观,浓浓的人文关怀、深深的自主探究、热烈的多元感悟、宽广的资源开发……与传统的语文课堂相比,这无疑是重大的进步,然而,语文课堂不管如何变化,语文就是“语文”,语文课要上得有浓浓的语文的味道。
  语文有很强的综合性,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鸟兽鱼虫,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语文无处不在,生活就是语文,生活的外延与语文的外延是等同的,语文教学最容易游离于四方,纵观当今的语文阅读教学,我们觉得存在这样的一些现象:
  语文课太“热闹”——不再“咬文嚼字”了,语文成了其他活动的伴娘。“表演”、“资料展示”、“讨论”、“多媒体”充斥课堂,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 把语文课上成表演课
  例如:有一位老师上《草船借箭》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读问,读通顺之后,接着让学生记住台词,揣摩角色说话时的样子,要求学生把角色演像。课堂上每个小组轮流表演一次,结果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变成了走马观花式的“到此一游”,表演变成了热热闹闹的形式追求,脱离了语言文字的土壤。讲台变成了舞台,看到孩子们热闹的表演,我们在反思热闹的背后沉淀下来的是什么?
  二、 把语文课上成了资料展示课
  例如:有位老师上《再见了,亲人》,老师先让学生查阅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资料,魏巍的资料。有文字的,有图片的。这样做就把重点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的阅读教学,变成了培养搜集资料和运用资料能力的训练课了。花大量时间搜集、再花大量时间让学生汇报,这就脱离了文本,在此纷繁的外在干扰下,学生没有时间进入学习和思考,这样没有深入学习和思考的课堂,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谈不上具有生命力。收集资料作为一种学习手段,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或体验一种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在收集过程中,发现新知识、生产新知识,并且自觉地整合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建构新的知识框架。
  三、 把语文课上成小组讨论课
  新课程以尊重为基础,以问題为纽带,组织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学习活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毋庸置疑,课堂讨论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凸显学生能力,彰显学生个性上起重要作用。但是,有些学生果真在参与讨论了吗?学生七嘴八舌,热闹非凡,仔细一听,是“作”而不“合”;是“议”而不“思”;只“说”不“听”,多数学生各自为政,学生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的话题,这样的讨论没有真正的思考、体会、感悟,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见解和观点,课堂上的小组成了少数“精英”的对话,每个孩子都有说话的权利,也有听的义务,小组合作时缺少分工,小组成员缺少“磨合”,在讨论中学生缺少角色意识,缺少权利、责任的意识。
  四、多媒体使用不当,产生一些误区
  过多地图解课文,影响了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来解读文本,什么是“阅读能力”?就是还原“文字符号”的能力,多媒体演示的画面,学生上看懂了,而不是学生读懂的,读文本不用疏忽而改为读屏幕,肯问中精彩的插图非得做成课件不可。我们并不拒绝“多媒体”,多媒体本身没有错,多媒体的使用,必须要有个“度“,让”课件为课堂“使用”或“利用”,而不“重用”或“运用”。课件代替不了大脑,形式代替不了思考,使用新技术并不代表现代化,也不代替教师有先进的教育思想。
  五、语文课变成了思品课、科学课、历史课、地理课,忽视了学生多语言的体验、感悟、积累和运用
  我们教师是否想过:学生在你的课堂上学到了哪些语文知识?词句、朗读得到了足够的训练了吗?不要忘记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不要忘记你的各种教学设计的初衷是保证语文教学“文”与“道”。“智力”与“非智力”诸方面,崔峦老师曾说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他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
  我们认为,语文课应该姓“语”,就是要紧紧抓住语言文字不放松,就应该着眼于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语言世界,与此同时构建和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使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怎样才能做到阅读课上有浓浓的语文味?
  首先,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课堂教学要反朴归真,教学风格要趋于朴实、真实、扎实,教师要用好教材,凭借教材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其次,教师要加强自身建设。新课程改革首先是教师理念的变化,教师理念的变化依赖于培训和阅读,尤其是专业素养的阅读必须强力跟进,一个教师能走多远决定他能带学生走多远。可以说,一个教师没有相当规模的专业素养阅读,在新的课堂上,就根本谈不上称职,教师不读书,不思考,教书育人就会出偏差;教师应该是天生的职业读书人,职业学习者;读书可以促进教师深入地修正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使自己的专业发展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这样:
  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支撑起语文教师的诗性;
  有高超的教学智慧支撑起语文教师的灵性;
  有宽阔的课程资源支撑起语文教师的活性;
  有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语文教师的神性。
  (作者单位:辽阳市文圣区庆阳第一小学 辽宁辽阳)
其他文献
生命中,充满着遗憾。也许正是有这些遗憾,才让记忆更加深刻,才让生命的色彩更丰富。伴随着学生走过人生之路初期的课堂教学,则被称为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教师在教案里没有预计到的因素,即使是公开课,经过了精心设计、多次磨课,可是正式上完后,总会发现实际情况与自己的期望有所出入,难免有遗憾。  课堂上的遗憾给授课教师带来了一定益处,那就是可以带给教师思考,让教师对所上的课进行全方位的反思,查缺
期刊
而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是一个动态系統,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它把信息技术教育技术与体育教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的好方法。信息技术用于小学体育教学无疑具有极大的优越性,但优越性能否充分发挥,关键在于信息技术如何应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使之成为传统教学的延伸、升华,从而优化课堂教学?为此谈谈自己的观点认识。  一、运用信
期刊
一、朗读训练的功能  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语言是一种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复杂系统,学生要掌握语言,必须将这些因素“内化”。朗读是审美感知的桥梁,能激起美感带来审美情感的愉悦。朗读可以更加有效地把书面语言系统“内化”在大脑之中,逐渐建构、完善一个处理语言的“格式塔”,从而增强学生对语言的判断能力。   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语文教学心
期刊
课堂练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必须精心设计。我认为求新、求活、求近是数学课堂练习的精髓。  一、求新——提供新鲜的东西引起兴趣  1、题型新  教材中的题型设计练习形式比较单调。因此,在挖掘快乐因素上主要应在组织完成练习的形式和对习题处理方法上下功夫。可以根据儿童的好动、好胜、好表现的天性,让学生“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得到快乐;让学生“比”,使学生在竞争中不断前进;让学生
期刊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强化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因此,我们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强化动手操作活动,有助于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思维,培养数学能力。  一、动手操作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数学体验的获取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动手操作是一种由多个
期刊
课堂教学,是儿童和老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与学生、课堂情况和教学内容等种种矛盾的解决。那么,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让学生在尽情享受学习快乐的过程中自主、积极地学习和成长呢?通过多年教学中的尝试和探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课堂教学要“求真”   学生的主体作用概括为学习求真、生活求真、做人求真三个方面。所谓“求真”就是“求是”,去不断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
期刊
想象力就是指人的想象思维能力。即在记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把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构成形象或独立构思出新形象的能力。爱因思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想象作为一种能力,只要通过训练,才能形成和提高。学生与生俱来就有想象的能力,我们要善于保护并不
期刊
用尽量少的时间与精力,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学习效益的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所在,是衡量课堂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高质量解读教材  小学数学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解读教材成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解读教材即有效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内涵,以保障教学活动高效的开展。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随着新课标的
期刊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文明古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极其珍贵的记忆。古诗以其精炼含蓄的语言,变化无穷的押韵,给我们营造了一幅幅生动的情景,塑造了一个个丰满的人物,刻画了一缕缕缠绵的情感,千百年来在文学史上岿然不倒。教好这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少年儿童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古诗教学的方法,是我们应该重视的。  在以前的古诗教学时,我多半是采用释题目、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运用,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即数学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生活。所以,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