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xiaoziwoa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教学法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到的一种方法,是实现教学中师生沟通与互动的重要途径,有效的提问不仅能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能引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从抓住题眼,激发兴趣,把握时机,注重启发,突破难点,促进探索等方面来升华提问技巧,将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产生积极效应。
  关键词:小学语文 提问 策略
  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巧妙的提问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 G 卡尔汉认为 :“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早已被批贬屏弃,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动脑筋、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巩固记忆,那么老师就要巧设问题来引导点拨学生。在倡导高效课堂的今天,所设计的课堂提问,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
  一、抓住题眼,激发兴趣
  大部分学生开始时对课文学习并不感兴趣。因此,教师要透彻了解教材,抓住课文的突破口,从课文题眼入手,有意识地创设提问情境,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在学生为回答问题,进行思索、探究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这样,学生初读课文时,就很容易把握课文所表达的主要内容。题眼往往是在题目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词语,它不仅反映了文章的中心内容,还体现了题目的特殊性。让学生抓住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内容。如在学习《美丽的丹顶鹤》一文时,教师出示课题后,就可以启发学生寻找题眼的亮点,抓住 “美丽”一词,设置提问:“丹顶鹤美丽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丹顶鹤美丽的歌声是什么样的?”“丹顶鹤是否也有着同样美好的心灵呢?”等。教师利用题眼进行提问,学生也就自然产生了读书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初读课文的兴趣。
  二、把握时机,注重启发
  问题要选择最佳时机,力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提问的时机迎合了教学的需要并与教学视角相吻合,我们就可以称之为“最佳时机”。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进入“愤悱”状态,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有了疑问,就会产生求知欲望,就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或课前设疑、引人入胜,或课中置疑、波澜跌宕,或课后留疑、回味无穷,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探求状态。如在教《植物妈妈有办法》时,当学生明白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时,就应该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植物妈妈有哪些办法?从哪些句子知道的?这一问,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翅膀,学生开始认真地看书,寻找答案。通过学习、思考,学生很快就知道了:蒲公英妈妈给孩子准备了降落伞,只要有风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苍耳妈妈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只要动物经过,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豌豆妈妈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紧接着,老师又话锋一转,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查找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这时,教室里热闹极了,有的说,椰子:靠水来传播,椰子成熟以后,椰果落到海里便随海水漂到远方。有的说,睡莲:睡莲的果实成熟后沉入水底。果皮腐烂后,包有海绵状外种皮的种子就会浮起来,漂到其它地方。有的说,樱桃、野葡萄、野山参:靠小鸟或其他动物把种子吃进肚子,由于消化不掉,便随粪便排出来传播到四面八方。还有的说,凤仙花:凤仙花的果实会弹裂,把种子弹向四方。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水到渠成”。
  三、突破难点,促进探索
  教师精巧的提问能帮助学生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在实际教学中,每篇文章中都要重点、难点,教师通过巧妙的提问能帮助学生理解“题眼”,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我在教学《地球爷爷的手》一课时,在课前让同学折了纸飞机,刚一上课,就请几个同学到黑板前来扔纸飞机,然后设下悬念:为什么纸飞机飞得再高,最后都会掉下呢?激趣导入新课后,讲到这是地球爷爷帮的忙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及时出示“地心引力”,这时又让学生回忆刚才扔纸飞机的情景,“为什么纸飞机飞得再高,最后都会掉下呢?”原来是地心引力的作用,这样,学生对“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就水到渠成地掌握了。这样的提问使得学生能挖掘自己的心理变化,体会自己的内心情感,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语文素养。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课堂上结合教学情景和突发状况巧妙发问,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提问过于简单或过于艰深,艰深的问题如较复杂抽象型的,超出学生能力范围之外,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增加学生畏难情绪。二是课堂一问到底,片面地把“满堂问”当作导读式教学是继“满堂灌”后教学走向的另一个极端。三是提问范围过于单一,一味提问上层生或某些学生,这种做法,压抑了绝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活力,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不了全班学生的总体水平。四是集体式提问,有些老师害怕课堂提问出现冷场,耽误课堂时间,总是喜欢集体式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时大多数是随声附和,人云亦云。这样的情况表面看来轰轰烈烈,实则效果甚差,训练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多思考,注重教材的挖掘以及关注学生的成长,何愁设计不出诱人高效的提问呢?
其他文献
《中学教学大纲》中规定:中学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英语课程新标准》要求初中生英语课外阅读量要达到15万词以上,因此培养阅读能力越来越被广大中学师生所重视。然而,有些学生尽管读了一些课外读物,做了许多理解练习题,但阅读理解能力仍不见提高。语言水平低当然是一个主要原因,没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就谈不上阅读能力。但是,除了语法、词汇、句型结构这些语言因素外,阅读理解的,还有一些非语言知识的因素,如
期刊
摘要:在现代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则成为学习的主体,这就体现“教与学”的配合模式,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下,我们对语文教学更应体现教育的新模式。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与学改革  在现代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则成为学习的主体,这就体现“教与学”的配合模式,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下,我们对语文教学更应体现教育的新模式。那么,在语文课教学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教与学”的
期刊
直观,顾名思义就是让人当面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去认识事物。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直观,是同学们通过看图或对教学具的演练,去发现数学条件或问题,并用知识去解决相关问题。  直观充满了教材,充满了生活,教学中更充满了课堂。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只要坚持直观原则去探究学习,就能更顺利的实现课堂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新、旧教材都要求直观,特别是《新课标》下的实验教材。它的图画层出不穷,丰富多彩。在小学低段
期刊
爱是永恒的。爱之所以永恒,是因为爱是可以传递的。  小时候我家的隔壁是小胖家。小胖每天都穿着一双红色的布鞋去上学,远看那双鞋,红的鲜艳、红的耀眼。当时我想:我要有那样一双红色的布鞋该多好啊。小胖时常跟我讲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老师如何和他们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老师又是怎样跟他们玩“丢手绢”“打躲避”。老师又是怎样给小美钉扣子……他讲时眉飞色舞,脚上的那双红布鞋在地上转来转去。他非常高兴,我也和他
期刊
思想品德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教学中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有利于更为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收到良好育人效果。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需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作为思想政治教师,要树立起民主教学意识,只有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才会有情感交流、有思想共鸣,教与学才能真正融为一体。运用激励法,可
期刊
观察就是指有目的、有辨析地看的同时,调动其它感觉器官,去感知、认识对象事物,以获得所需要的生活材料。调查,除了有“看”的意思外,还有“调查、考察、体验”的意思。新课程理念倡导在作文指导中树立大语文观,带领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观察和体验生活,注重学生的生活积累。教师要注重观察方法的引导,只有掌握了观察方法,才能取得明显的观察效果。  一、明确目的,抓住重点。  观察可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想
期刊
文言文传承着中华民族古代文学中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学好文言文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另一方面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但是从小学到初中,我们的学生虽然接触了不少的文言文,已经开始阅读浅显的文言文了,但是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怪圈,一方面教师生怕学生听不懂,总是字字解释,句句翻译,学生只管记忆,缺乏从方法到途径上的去探究性地学习,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被动,课堂里死气沉沉
期刊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长期固定的教学模式,使小学生产生了厌烦情绪,认为课文的阅读不外就是知道里面所讲意思,存在这种心理现象比比皆是,学语文简直一点味道都没有。那如何促使学生重建学语文的兴趣呢?这可要看教师的本领了——即如何运用教学艺术,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灵活运用,巧于点拨,从而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使情景交融的语文教学在课堂上能愉快地完成。鉴于此,本人认为:若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试以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谈谈这些问题及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意在求教于大家。  一、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
期刊
在学校美术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运用各种新颖的引课艺术,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乐学氛围,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激起求知的欲望,展开丰富的想象,产生探究的兴趣,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探究创造。而电教媒体能将形、声、光、色、动、静融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实践证明,在低年级美术课教学中,引入电教媒体,可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地课堂学习氛围。  一、运用电教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