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正的告別几乎都是这样:既没有长亭外古道边,也没有劝君更尽一杯酒,我们还想着来日方长,却已见完了此生最后一面。
国学大师季羡林少小离家,很少回去。直到有一天,母亲突然去世。季羡林连夜从北京赶回老家,送母亲入土。回到老家,他看到的是一口棺材,母亲的面容再也看不到了。村里的宁大婶对季羡林说,你娘临走前,一直唠叨两句话。第一句是:“早知道送出去就回不来,我怎么也不会放他走的!”第二句是:“儿啊!你让娘想得好苦呀!离家八年,也不回来看看我。你知道,娘心里是什么滋味呀!”季羡林听到这两句话,伏在土炕上,一直哭到天明。后来,他写了散文《赋得永久的悔》,文中写道:“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
一个叫皓皓的6岁孩子,手里经常拿着一辆玩具直升机。他的妈妈叫张静,爸爸叫赵朋。2013年,赵朋出国打工的时候,皓皓才几个月大。如今,皓皓早就会喊妈妈了,也早就会叫爷爷奶奶了,但对爸爸没有概念。现在,张静最怕的事情,就是儿子突然问:“我爸爸呢?”有一次赶集,张静抱着皓皓买衣服,看到一件T恤上印着“爸爸去哪儿”,她立刻扔下衣服,抱起皓皓就逃了。张静这辈子最后悔的一件事,发生在2014年3月7日。那天,赵朋结束了劳务合同,准备搭乘第二天的马航MH370回家。晚上10点,赵朋联系张静:“跟我视频吧。”他想看看刚满周岁的儿子。但张静拒绝了:“孩子已经睡了。”她想,反正他明天就回来了,但万万没想到,这竟是永别。第二天,MH370就出事了。跟赵朋一起“失踪”的,还有152名中国乘客。现在,张静总喜欢唠叨一句话:“我咋没和他视频呢,连他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前段时间,听一个大V说了一件事。前几年,他无意中看到一句话:“人能够维持的社交圈不超过150人。”看完之后,他做了一件事情:打开Excel,从5000个微信好友里,选了150个人写上去,并按照亲疏程度分成五级。一级至交10人,二级朋友20人,三级熟人30人……写的时候他觉得,一级永远都不会变,最多随着时间流逝,被挤到二级。可前段时间,他整理过这个表格后,说:“有些曾写在‘一级’里的人,已见过了此生最后一面。”
真正的告别总是出人意料,很多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都是在某个平淡无奇的日子里,穿着一件普通的旧外套,像往常一样出门后,便再也没有回来。
又是一年毕业季,有很多同学高中毕业,也有很多同学大学毕业。我在微博上看到一段话,特别令人伤感——
高考前的最后一次语文课,老师听写了全班人的名字,然后说了一句话:“考完试,这辈子,这个班基本是聚不齐了。”那时候,我不太懂这句话的含义。多年以后,我才明白,很多人在你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已经与你见过了此生最后一面。
某大学发了一个通知:因为疫情,原则上学分已修满,无重修、无考证需要的同学不用返校。个人相关物品,届时将由老师和同学一起帮忙整理,并统一由学校出资邮寄。这个通知发出后,一位同学对另一位同学说:“没想到啊,我们的最后一面居然早就见完了。”
一直觉得这世上的告别仪式有很多,比如喝酒,比如旅行,比如痛哭一场,比如折柳相送。后来才知道,人生中大部分告别都是悄无声息的,原来某天的相见,已是最后一次。此后即便不是隔着万水千山,也再没有相见的机会。
其实,人生就是不断失去的过程,为了不留遗憾,我们要做的是:
第一,好好珍惜每一次告别。
米兰·昆德拉说过一句话:“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我们确实太不擅长告别了,以至于我们总是漫不经心地见最后一次。很多藏在心里想表达的话,都大胆地讲出来吧!别总以为来日方长,你不知道哪一句就是最后一句,哪一眼就是最后一眼。每一次分开都要好好告别,因为,那一瞬过后才知道是永别。请好好珍惜每一次告别,哪怕是朝夕相对的爱人,也别忘了分别时给他们一个拥抱。
第二,感谢所有从我生命中路过的人。
借用村上春树的句子:“你要记住大雨中为你撑伞的人,帮你挡住外来之物的人,黑暗中默默抱紧你的人,逗你笑的人,陪你彻夜聊天的人,坐车来看望你的人,陪你哭过的人,在医院陪你的人,总是以你为重的人……”
尽管我们此生可能再无交集,但是你们组成了我生命中的一点一滴,谢谢你们带给我的快乐和温暖。如果我知道那天是最后一面,我一定会不舍地紧紧拥抱你,然后微笑着说:“请好好照顾自己,再见!”
(欣 然摘自微信公众号“拾遗”,〔日〕Dake Maiko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