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毕业生岗位能力适应性调查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z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是否满足企业会计工作实际需要?本专业毕业生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训练是否适应企业会计岗位能力要求?所设各类证书是否为实际工作需要?为了更好地指导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笔者进行了此次调查。
  调查对象为山东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当前从事会计工作。调查共收回问卷424份。为保证问卷的有效性和题目的完整性,将存在未作答题目的问卷做了删除。经处理后,得到有效问卷348份。本研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使用了统计软件包SPSS13.0。
  基本情况
  毕业生所在企业覆盖了第一、二、三产业。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企业最少,仅为21家,占比6.0%;从事第二产业的企业127家,占比36.5%;从事第三产业的企业最多,为200家,占比57.5%。
  被调查毕业生分布在全省16个地区。毕业生较多的地区为烟台、济南、淄博和潍坊,占比均在10%以上;其次为青岛、临沂地区,占比在5%以上;其余地区的被调查毕业生占比都在5%以下,不到20人。
  毕业生工作的企业以私营企业居多,达237家,占比68.1%;其次是股份制企业,52家,占14.9%;再次是国有企业,32家,占9.2%;外商投资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数量较少,仅为17家和10家,占比分别为4.9%、2.9%。
  毕业生所在企业以小型企业数量最多,有166家,占全部企业的47.8%;其次为中型企业,116家,占比33.3%;再次为大型企业,52家,占比14.9%;数量最少的是微型企业,为14家,占比仅为4.1%。
  总体上看,本次接受调查的毕业生分布在山东省16个地区,所在企业以第三产业居多,占比近60%。毕业生工作的企业,尤以私营企业最多,占比达68.1%。在不同规模企业工作的毕业生都有,但在小型企业工作的人数最多;其次为中型企业,两者合计为81%,说明大多数毕业生在中小型企业就业。
  毕业生岗位能力适应情况
  工作岗位的能力需要
  超过70%的毕业生认为综合素质、对工作原创性与灵活性的把握、职业水平与能力这三项是比较重要的工作能力。作为通用职业能力来讲,多数毕业生认为比较重要的是协调与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四种,其中前三项占比在89%以上。毕业生对英语、算盘和计算器三种通用能力的选中比例都远低于前四种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毕业生认为自己最需要加强的能力是综合处理能力、会计分析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选择这三项的毕业生占比均在66%以上,尤其是第一种能力占比最高。
  毕业生对证书的认可程度
  普通话证书和英语证书的认可度均不过40%,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计算机证书则得到了大多数毕业生的认可,认可度远高于前两类。说明他们认为满足工作需要的首选和主要证书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计算机证书,而非普通话证书和英语证书。
  从专业证书的角度,选中会计从业资格证和会计电算化证书的比例均在88%以上,说明他们认为最需要考取的证书是会计从业资格证和会计电算化证。
  会计岗位能力的适应性
  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应当具备会计核算技能和财务分析技能,毕业生对其认可和重视的程度分别为99.7%、71.0%。内部控制技能、内部审计技能和预算编制技能并未得到多数毕业生的认可。
  多数毕业生认为重要的专业职业能力是会计实务处理能力、会计电算化操作能力、财务分析能力、税务核算与申报能力和成本核算与分析能力等五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会计实务处理能力、会计电算化操作能力,其认可和重视程度分别为95.1%、87.6%。毕业生对会计制度设计能力、管理制度设计能力、预算编制能力、筹资投资分析与决策能力的认可比例都很低,说明其并不为多数毕业生看重。
  专业课程的适应性
  多数毕业生认为得到有效应用的课程有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税法、成本会计、会计报表分析等6门,有效应用程度比例都在54.0%以上,尤其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两门课,其有效应用程度更是超过了80%。珠算、管理会计、经济法、审计、预算会计、纳税筹划等课程的有效应用程度比例都较低。
  逆向调查发现,与会计实际工作相关性较低的课程有8门,分别是珠算、纳税筹划、审计、预算会计、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管理会计、经济法、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
  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基础会计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和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三项技能得到有效应用的程度最高,有效应用程度均在70%以上。会计综合实训、点钞两项技能有效应用的程度次之,也都将近60%。珠算、汉字录入与编辑、财经应用文写作的有效应用程度都很低。
  关于在校期间有哪些未曾涉及而在工作中新学习的项目,或者说有哪些未曾深刻领会而在工作中熟悉的项目,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银行相关业务、工商登记相关业务、税务相关业务,毕业生对其选中比例均在69.0%以上。
  结论与建议
  经验数据表明,近几年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大多为中、小型企业,而且尤以私营企业居多。这对指导学生有效就业具有实践意义。
  毕业生普遍对综合素质有很高的期待和要求,认为实际工作中最需要加强的是综合处理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对学生协调与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等通用职业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培养对综合素质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应当具备会计核算技能和财务分析技能,认为实际工作中最需要加强的能力就有会计分析能力。他们认为重要的专业职业能力是会计实务处理能力、会计电算化操作能力、财务分析能力、税务核算与申报能力和成本核算与分析能力等五种,尤其是前两种能力更为重要。高职院校应围绕上述核心职业能力来制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有利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
  对珠算、管理会计、经济法、审计、预算会计、纳税筹划等课程,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其有效应用程度都较低。学校可以考虑不再开设这些课程或将这些课程由必修课调整为选修课。
  同时,毕业生对普通话证书和英语证书的认可度并不高,因此也可考虑不再开设这两门课程,或调整减少其开设课时的数量,而且不再要求学生考取与其相关的等级证书。
  有6门课程的有效应用得到了多数毕业生的认可,分别是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税法、成本会计、会计报表分析。多数毕业生认为基础会计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会计综合实训、点钞等训练得到了较高的有效应用。经比对发现,上述课程和技能训练与上面归纳的核心职业能力基本吻合。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加大上述课程和技能训练的教学力度,尤其需要强化这些课程的教学改革。教学改革必须推动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加大技能训练强度,切实提供实践教学改革必需的设施和条件保障。
  有七成的毕业生对银行相关业务、工商登记相关业务、税务相关业务的适应性较弱。为填补这方面的漏洞,可以通过税法、税务会计、会计综合实训等课程强化税务相关业务内容的学习和训练,通过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综合实训等课程补充、强化银行相关业务能力的训练,通过经济法基础、经济法、会计综合实训等课程补充、强化工商登记相关业务能力的训练。
  绝大多数毕业生高度认可会计从业资格证和会计电算化证书的重要性,对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和计算机等级证的认可度也较高。因此,要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满足学生考取从业资格证和電算化证的期待。可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从业资格证和电算化证列为必考证书,未获取该证书者不予毕业或延缓毕业;将初级会计资格证和计算机等级证列为选考证书,以减轻学生考证压力和负担,但需强化与这两种证书相关的实践能力的训练。为避免顾此失彼,教学改革应当兼顾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
其他文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学的成长,如同人才成长一样,需要过程。事实上,中国的大学和大学校长们都在以非同寻常的速度向前发展。  在这个前进的过程中,如何控制、如何评价才能使我们的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快速接近?作为人类传承文明的载体,大学本身具有固守和积淀的特征,面对变化的社会环境,以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大学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衡量自己?又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保障自己手中的年轻人能够成为高水平人才,能
期刊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学习、生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对大学生人格的独立性、平等性、开放性和个性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高等院校,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改革中一个全新的、亟待解决的课题。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学校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力度不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枯燥,形式单一
期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职业教育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职业教育的阳光应该照在社会的每个成员身上,只有这样才能构成我国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实践中,河北省邢台市农业学校率先在农村职业教
期刊
高校“章程”如同国家的“宪法”,它不仅关系到高校与政府、社会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而且影响着校内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博弈。世界一流大学都有较完备的大学章程。但目前,我国多数公办高校仍缺乏大学章程,已制定章程的学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内容不科学、制定程序不合理、实施乏力等问题。高校章程的缺失,不仅使我国高等学校法人制度不完善,也使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赋予大学的办学自主权不能真正落实。  20
期刊
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關于到2020年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要求,2011年9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中高职协调发展成为职教界热议的话题。事实上,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地方探索已进行多年:贵州早在2000年就通过改革办学机制,实施新型职教发展模式,促进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相互衔接、相互沟通,不仅保
期刊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自2006年与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北京奔驰汽车技术培训中心”以来,通过引进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按照德国职业资格标准和戴姆勒股份公司岗位标准进行教学和培训,合作开办“北京奔驰试验班”,实施“校企互融、订单培养”,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显著提高。    校企互融,合作育人  几年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在与企
期刊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一些青少年学生不辨是非地接收外来思潮影响,不少学生忘却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同时,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青少年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客观上导致了青少年学生缺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导致校园文化和精神中缺乏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根基。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有着许多璀璨迷人的民族文化和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传统文化进校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我国是博士研究生培养大国,目前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接近25万人。按照规划,到2020年招收博士研究生数量还要大幅度增加。在如此大的招生规模下,如何保证培养质量将是一个重要问题。当前影响我国高校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是管理方面的因素,包括培养规模、考生来源、生活待遇、研究条件、成果评价与学术氛围等。  为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如下建议:  1.为了真正提高博士研究生生源质量,在肩负创新人才培养
期刊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仍然薄弱,生均办学指标偏低、办学经费紧缺、优质资源不足、骨干示范学校偏少、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滞后,加上观念差异,造成社会认可度不高,中職招生困难、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尤其在中西部地区表现较为明显,需要加快发展、加速推进。  产业转移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中西部地区有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的优势,引导和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
期刊
中国正在经历着强国富国道路上的关键时期,高校在这个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角色。一方面要为社会持续输送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还承担着科研的职责。但目前我国高校科研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高校科研工作者工作强度过大。近些年,关于高校年青学者和教授英年早逝的信息屡见报端,不但数量呈现增加趋势,而且年龄更趋年轻化。究其原因,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是罪魁祸首。  2.学术腐败问题还比较严重。除却个人因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