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学细节 优化教学过程

来源 :创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x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构成的,它是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产生的充满思辨与灵性的细小的课堂场景或教学片段,具有独立的教学价值和意义。所以细节虽小,却能折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和大智慧。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通过关注教学细节,优化教学过程,能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落实课堂教学常规,使整个教学过程更为合理、精确、生动,催生有效课堂,实现课堂的“轻负和高效”。
  一、课堂预设精彩化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细节作为一种教学情境,一个教学片段,是组成课堂教学的有机部分,它是需要预设的。所以,教师要充分钻研教材,深刻解读文本,摸准学生脉搏,理清教学思路,发挥想象,“未雨绸缪”,在教材的“亮点处”,学生的“误点处”,新旧知识的“衔接处”等,精心预设教学情境或课堂场景,预约课堂精彩的生成。
  例如,学生在学习《人的生殖》时,导入部分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亮点之一,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害羞心理。所以,笔者在本课导入时围绕“人是从哪里来的”预设了一些动画片段:上帝造人、女娲造人、孙悟空出生记、小时候父母与孩子就这个问题的对话等。由于这些内容都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或已知的童话故事,学生觉得非常亲切,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过来,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在兴致勃勃的讨论之后,他们迅速安静了下来,新的疑惑写在了他们的脸上。短短五分钟精心预设的导入,学生在笑声中若有所思,在否定中产生了新的学习动机,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打开了课堂教学的空间,达到了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探究过程完整化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提倡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为此,新教材也配套了许多探究性的实验供教师自主选择,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一些探究活动需要的时间较长,课堂上不可能及时完成,这就影响了探究的效果,使探究活动流于形式,挫伤了学生探究的热情。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探究活动的完整性,使学生的整个探究活动尽量有时间、有计划、有步骤、有过程、有结果。
  例如,学生在完成《蚂蚁的通讯》这个探究实验时,为了使探究的效果更明显,笔者在课前先让学生上网查阅蚂蚁的相关资料,全面了解其生活习性,根据其习性提出相应的假设,并根据假设设计好探究步骤,在课前找好观察地点等。由于做好了课前准备工作,课堂上学生就有充足的时间通过小组合作实施观察,进行观察结果的整理和讨论,完成探究报告。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探究报告”的体裁上不加限制,学生可以把它写成探究报告、观察日记、科普小故事、童话故事等,这就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改变了以往探究活动“轰轰烈烈”结束,但不知所终的局面,使整个探究过程有始有终。
  三、课堂提问有效化
  俗话说:“学问,学问,学学问问。”在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中离不开形形色色的问题,它是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情感升华的钥匙。有人说:“问的好,则学的好,教的好。”所以,一种好的、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起到增进师生交流,启迪学生智慧,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作用,其意义不言而喻。那么,好的课堂提问哪里来?笔者认为只能从课本中来,从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中来。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吃透教学内容,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寻找让学生“跳一跳就够得着”的问题的切入点,适当铺垫,层层递进,把握课堂教学活动的时间,有秩序、分阶段地抛出“问题”,使课堂提问目的明确,中心突出,合乎情理,富有挑战,让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学有所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基因在精子和卵细胞中的传递》时,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很容易忽略掉减数分裂以后,精子、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要减半的科学事实,仍然认为精子和卵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为了凸显这个学生学习中的问题,笔者以人类生殖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为主线设置了如下课堂提问:请说出下列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并说出你的判断依据。①父母体细胞;②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③受精卵;④子女体细胞。这一连串问题,有前后次序上的对应,又有判断理由的追问,即使有学生把精子、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回答成了23对,但当他在回答受精卵以及子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时,就能很快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纠正,从而达到通过问题帮助学生辨别正误、构建知识的目的。
  四、媒体应用多样化
  直观教学历来是生物教学重要的教学原则之一。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具有视听化、形声化特点的多媒体教学已走进生物课堂,极大地弥补了挂图、模型、实物等传统教学媒体的不足,创造出了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但是,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如果教师不能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而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不但无法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例如,有些教师把自己变成了课件的放映员,把学生变成了观众;有些教师一味地追求大容量,出现了新的“满堂灌”现象;有些教师有了课件,丢了粉笔;等等。所以,在当今的生物教学中,应注意媒体应用这一教学细节,要根据教学的内容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笔者就不同教学媒体的使用效果,曾在平行班做过实验,结论是:在教学《认识显微镜的结构》这个教学片断时,采用实物(显微镜)为学习媒体的学习效果比用多媒体动画讲解的效果要好得多;而在学生学习《血液循环》时,则用“跟着红细胞去旅行”这个多媒体课件的效果比用挂图讲解的效果更好。
  五、课后作业当堂化
  为实现既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不降低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笔者在课堂教学的时间上做了适当的调整,每堂课都安排了5-6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以检验课堂学习的效果。在课堂习题的选择上,则偏重于解题思维方法以及综合应用的训练,以达到授之于渔、当堂巩固的目的。
  例如,学生在学完了《动物的行为》之后,笔者编制了下列题目:请你说出以下成语或俗语中蕴含的动物行为并指出其中的后天性行为:蜻蜓点水、蚂蚁搬家、大雁南飞、东施效颦、孔雀开屏、壁虎断尾、邯郸学步、螳螂捕蝉、猴子捞月等。这些都是学生平时很熟悉但又缺少思考的成語或俗语,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学生的参与度和解题的正确率都很高。一个小小的教学细节,却掀起了一个学习的高潮,使所学知识当堂应用,当堂巩固,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细节决定成败。教师应沉入课堂,研究、关注教学中的细节,优化教学过程,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走向深刻、走向机智、走向有效、走向成熟。
其他文献
对一种耐火钢焊接性能进行模拟研究,绘制了热影响区连续冷却转变曲线SH-CCT,计算了钢的碳当量,并预测了25mm板的止裂温度、HAZ最大硬度.结果表明,该钢具备较低的冷裂纹敏感性
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根据具体实际,对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给予恰当的评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保持兴奋、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让语文课堂“活”起来、生动起来。  然而在课堂上我们仍然会看见大量简单无效的即时评价行为: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一味地作简单性的肯定评价(“对”“好”“是的”),或者倾向于作简单性的否定评价(“错的”“你再想
在初中数学竞赛试题中常出现绝对值问题,也是初中生较难把握的概念,现介绍常见的若干方法。
(一) 徐向前元帅一生有过四次婚姻,第一次婚姻是他19岁时由父母包办的,新娘是家乡山西五台县东治镇朱门长女朱香婵。朱香婵为徐向前生有一女后,因病去世。徐向前再次结婚已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部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体安排,把扶贫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并对扶贫攻坚提出了新思想、新目标和新征程。做好扶贫工作贵在精准
一、教学实录师:有一位诗人,杜甫有诗写他“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贺知章说他“此天上谪仙人也”.著名教授余光中评价他“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他自己也写道“
目的探究于脑血栓形成恢复期开展地黄饮子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课题收集脑血栓患者共计76例为客观指标,就76例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均分,一组38例,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设为
2017年9月,陕西省渭南市的一群孩子,走进了刚刚竣工的大荔县实验小学洛滨校区。新老师、新同学,以及三栋崭新的教学楼让他们颇感新鲜。但他们不知道,每栋教学楼下,都安装了源于航天技术的隔震支座,能在地震时抵消80%左右的能量,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
本文基于要素结构视角,对商业模式的定义进行简要梳理,并基于此定义分类构建基于要素视角的商业模式设计框架。最后,基于Osterwalder九要素模型画布,将其划分为四个板块,并对
“我们不懈奋斗,从小试、中试到准工业放大实验,目标是产出具有产业或行业颠覆性,能够产生实质经济效益的工业化技术成果,这是我国目前工业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是推动我国走向工业强国的必由之路。”郭燕川如是说。  在郭燕川的心中,就是这盏产业报国的明灯永远照亮着他,让他鼓足勇气大胆去闯,成为科技转化的探路者、践行者。  酶法明胶不解缘  “我进入明胶和胶原行业是个选择和被选择的双向过程。”谈起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