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共鸣的有效路径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tx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强大的“合力”来推动发展。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同的是学校、家庭、社会这个“铁三角”,认为需要三方协调,助力教育走向明亮那方。这其中,家校间的合作,更为常见。应该说,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还是学校各类总结汇报,“家校合作共育”都是“高频词”。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拓展延伸。《三字经》中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等表述,其实也正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承担相应责任的一种体现。
   [关键词] 家校合作;教育共鸣:路径
  一、现象与问题
  一是教育环境更复杂以及个人意识强化。当前,家校合作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少地方还实质性地建立了“家长学校”,为解决家庭和学校中遇到的教育问题提供了帮助,也积累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和做法。但是,教育面临的问题更加多元、所处的环境更加复杂,家长、教师自身的个人意识、认识水平、教育能力也越发地在觉醒和提升,这也导致本应该合乎情理的家校共育工作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家校间的隔阂,也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学校的有序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冲击了家庭和学校的关系。
  二是媒体及相关平台推波助澜和过度渲染。前一段时间,某短视频平台出现了一系列反映“家校共育”问题的视频。视频中,演员用相对夸张的表演,表现老师“颐指气使”的神态,扮演家长的演员以其“机智”的应答来回应,并由此开始了对学校、对教师以及对整个教育的“怼”。这类视频往往由团队按照某个设定好的剧本进行“操刀”,照理说,观看者都知道是表演,但是往往留言都类似“说得太好了,简直就是我们的心声”“真该让现在的老师看一看”等。一些看到短视频的教育工作者留言为教师群体“辩护”,但是声音极其微弱,甚至招致“网络暴力”。此外,日常工作中,关于学校、教师的各类举报也日益增多,部分家长或者社会人士,在遇到与学校、教师交流沟通的问题,动辄就出现“我要向教育局举报”“我要打市长热线”“我要上网曝光”等言论。加上微信公众号或者网站论坛的推波助澜,一些原本属于教育的“小问题”,在转发与评论中裹挟了很多个人情绪,最终成为社会的“大问题”。
  三是责任的无视和过度重视的两个极端。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对于孩子的教育,是义务,更是責任。但是在实际的家校沟通中,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在一定程度上在责任心的问题上表现出两种不可取的“极端”——一方面是关心不够。有家长奉行“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学校的”原则,对于老师和学校提出的协同教育的要求置若罔闻(家庭情况特殊或者“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除外),在家校合作中表现为“沉默”和“静音”;有老师将本该自身承担的责任向家庭和家长转移,出现了通过家校联系群直接向家长布置作业,甚至是要求家长替学生改作业、辅助学习的要求(这种现象并非普遍现象,但其对家校合作的破坏性却是巨大的,网络上家长对于学校、教师的“不满”多与此有关)。另一方面是关心过度。这主要表现为少数家长对学校管理工作的要求从严格走向“严苛”,小到学生座位、就餐等问题,大到学校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问题,这种“介入式”的参与,导致学校和教师不得不以“防御的姿态”进行应对,最终损害了彼此间的合作。
  二、原因及分析
  窥一斑也见全豹。无论是短视频因为点赞和留言数量多而成为“热门”,还是举报、曝光的增多,都反映出,家校沟通出现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家庭与学校的距离在拉大。这其中,既有显性的原因,又有隐性的原因。
  显性原因之一:有效沟通的缺失。哲学家休谟问他的学生:“怎样才能去除田野里的杂草?”学生们的答案五花八门,他们认为可以用铲子除、用火烧,甚至是撒上石灰。休谟说:“杂草的生命力很强,这些办法都不能把杂草彻底清除干净。要想除掉杂草,最好的办法,是种上庄稼。”学校和家庭之间,如果没有“庄稼”,就容易滋生“杂草”。如今的家校联系更多的是依赖信息技术,比如家校联系的QQ、微信群,除了定期召开的家长会,家长到学校亲耳听、亲眼看、亲身感受的机会不多,日常工作中单纯的文字或者语音,因为语境或者理解的偏差,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导致家长或者老师表达的意思和实际的意思有出入,家校间的有效沟通缺失,让误会增多。
  显性原因之二:各自立场的不同。家校合作的本质是合作,而合作要有一致的目标、统一的认识和规范、相互信赖的合作气氛、具有合作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合作的前提应该是平等,但目前家校关系却表现出一些不对等的状况。随着教育成本的增加、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对于教育更加关注,这也使得家长和家庭更容易放大一些不是问题的问题,或者是班级授课制模式下不得不面对的一些常规问题,比如座位的编排、班干部的设定、课堂提问的次数等。在家长眼中,自己的孩子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怀和帮助;而在老师看来,班级是集体,是几十个孩子的群体,个体与群体相比,很多时候又必须尊重群体的意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地也必须在群体利益的最大化上,这势必导致学生个体的期望值与实际面临的境况有差距。教师和家长都站在自己的立场看待遇到的问题,看似都没错、都有理,甚至都觉得委屈,就陷入了误解的窠臼。
  隐性原因之一:教育理念的刷新。现在的家长,绝大多数都接受了较高的教育,因为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其看待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日益多元。过去很长时间里,家庭对于学校教育给予了相当高的尊重,由此带来家长对于老师的格外尊敬。很多家长送孩子到学校后,要求老师对孩子“再严厉一点”,甚至有“不听话就打”的要求。站在现在的教育情境中,这样的要求无疑是不合理的,也容易给教师职业带来负面效应。但在过往的时间中,家长朴素的语言、真挚的心声,也代表了家庭和学校的关系,即认为学校可以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渗透以及影响。年轻的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视,应该说从胎教就开始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的教育理念不断调整,在孩子进入学校以后,其理念已经相对成型。以什么样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因此也希望学校和老师能够与自己相契合。一旦学校和老师的理念出现偏差,彼此间就会出现理解的相悖,并由此带来互相的角色排斥。
其他文献
社区生活垃圾对城市及其周边生态环境带来沉重压力,成为居民生活高质量、社区发展高质量的重要阻碍.为此,本文以武汉市社区垃圾源头分类落地的问题为基础,针对社区垃圾分类回收宣传不敷、垃圾分类回收资金支持缺陷、社区垃圾分类回收宣传不敷等现状,提出具体落地建议,希冀能为相关组织部门提供决策参照.
现阶段,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协同化运作对于创建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并肩的现代化城市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中的核心构成环节,而城市规划同时也是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参考依据,在具体的协同双方运用的阶段中,应不断深化对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的探究与解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举措,从而对新形势下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具体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带来可参考的建议.
[摘 要] 怎样才能有效地管理好班级,教育好学生,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从“微信聊天”事件中得到启发,因势利导,以写“周记”方式给老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搭建了一个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共同创建了一个和谐、民主、团结、温馨的班集体。   [关键词] 班主任;学生管理;以信传情;和谐融洽  一、问题的提出  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呢?究其原因:第一,学生心理和生理成熟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当今社会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切实维护了人类生存环境的和谐稳定,社会各界都能够在完善的生态环境中获得长足的进.其中,林业领域的健康发展是提升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在长久的努力过程中林业保护工作已经收获了一定成效,但是很多工作在实施的时候依旧面临着多个方面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在制定工作任务的时候应该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将宝贵的工作经验和崭新的环境保护建设工作进行有效融合,这对于促进整个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是诸多工作顺利开展
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时刻遵循《军队院校教育条例(试行)》,发挥语文课程铸魂育人功能,将课程思政贯穿教学活动始终,为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提供有力支撑.
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幼儿在周围世界中,突然发生的自然现象、事物、情景,激起幼儿的好奇,导致其自发投入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它常是偶然引起的,教师无法事先预知;探索的内容广泛,常常是就地取材;活动的时间地点不定,随机性强;活动的过程多样、多变,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活动的主体具有强烈的内在探索动机:这次钓龙虾活动就是一个偶发的科学探究活动:龙虾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究龙虾的欲望,发现龙虾会夹草,但是草钓不了龙虾的问题,通过生活经验(钓鱼)的迁移,幼儿自己挖蚯蚓、做钓杆,最后成功钓到龙虾.幼儿在此过程
“择校”是指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情况下,家长或者学生选择一个“大家”认为“好”的学校,或者在当地有“名气”的学校去就读.“择校”现象,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以下简称安定区)表现非常明显,在幼升小、小升初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通过笔者亲身经历和调查,认为“择校热”这种现象在安定区还会持续,且会越来越“热”,虽然安定区2018年已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但“择校”这股风气依旧劲吹不减.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如何避免“择校热”,如何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成果保持,是摆在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乃至每一个义务教
随着人们对于幼儿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在当下的发展中,对幼儿的园所教育与家庭教育提出了高度要求.幼儿的成长与发展需要在幼儿园与家庭两个环境下进行开展落实.因此,幼儿园所教育与家庭教育在当下的发展中都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通过对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进行重要性的分析与思考,能够为这一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同时能够提高幼儿园与家长的思想认知,从而高度重视幼儿教育工作,明确幼儿教育对幼儿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影响,促进幼儿教育工作的高效发展.
根据现阶段教育教学情况可见,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过于疏远,忽视了家校共育培育学生的重要性,笔者将通过家校共育是教学的基础、加强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鼓励学生家长参观学校、成立家校共育组织、创新多样化的家校共育活动和通过课外实践加快学困生转化等做出相应陈述,对在家校共育下学困生转化的有效方法进行细致分析.
[摘 要] 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常常发现学生轻视劳动,劳动素养不高,针对此问题,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化学习,逐步让其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结合学科教学让学生体会环保的重要,开展动手操作,参与班级建设,联动家庭资源,参与社会实践,若能结合这些角度设计各种项目,则能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乐趣,进而提升劳动意识。   [关键词] 项目化学习;劳动素养;高中班主任  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以劳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