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前池塘涟漪,屋后果树飘香,历经沧桑的明清建筑、弹孔仍存的战斗遗址,都在无声之中传递着庐陵文化的独特神韵。这就是渼陂古村的真实写照。从这个方圆才一平方公里的红土地上走出了四位将军,两位中将,两位少将。它用厚重的历史、古典的明清建筑群、璀璨的明清雕刻艺术及可敬可颂的红色文化,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飘着书香的古村
走进渼陂,那一座座用青灰色砖木妆扮起来的民居、祠堂、古书院、店铺等,使人感觉到它依旧静静地躺在历史中。
青石板铺就的地面,渼陂牌坊矗立在眼前。一池碧水后,一座明清建筑风格的恢弘的祠堂首先映入眼帘,远远地就能看见赤底黄字“翰林第”三个大字的牌匾高高悬挂在大梁上。
穿越渼陂,犹如走进历史。“翰林第”原来是“梁氏宗祠”。“梁氏宗祠”是渼陂村的总祠。开基不久后即构建,元末毁于兵祸。1519年重建,以后又多次扩建重修,留下了一栋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的宏大宗祠。四个黑底黄字的“梁氏宗祠”横匾悬挂于大门正中,夺人双目,据说这是中国乡村建筑文化的典范和精华。慢慢欣赏,就像走进了白底黑字的历史。
渼陂一词原为陕西户县古湖泊名,南宋初年,北方饱受兵乱,户县人梁仕阶带领族中子孙迁徙至江西,因怀念故乡,故以渼陂为村名,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庐陵文化第一村。渼陂古村里有一条小河叫渼水,而陂就是河岸的意思,也就是说在渼水岸边的一个洲头。这就是地名渼陂的由来。
留住一个村落,就留住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古村群渼陂共有583栋民居,明清的就有367栋,历经风雨沧桑,却仍保留着众多精美细致的木雕、屏雕、石雕、砖雕、灰塑、描金、彩绘、墨绘等,鹅卵石道路,青石板街巷,基本都是保持了明清的格局。 书院、儒商、历史遗迹、建筑艺术、红色文化……构成了现在的“庐陵文化第一村”渼陂。
祠堂门口两侧默立两尊张牙裂眦的石狮,可是为守护千年苦苦寻觅的一帘幽梦?两旁各有一侧门,门前两根大石柱支撑起一个气宇轩昂、金碧辉煌的屋檐,展开的两扇檐翼如凤凰展翅。庐陵曾经的辉煌让无数人仰望。据权威史料记载,在庐陵先后产生进士3000余名,就一个古代府州而言,大概能称全国之最。
走两步,哪怕走一步,只要你心细眼尖,楹联、家训、格言,低头不见抬头见。走进总祠,映入眼帘的是一根根褐红色的石柱,共有37根。每根石柱上均镌刻一幅对联,都出自古时村里的能人学子。令人惊异的是所有对联的上下联开头都是同一的“嵌头字”——“永”和“慕”。原来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永慕堂”,是古时的议事堂。据说这名称是因为祠内柱子上37对“嵌头字”对联都以“永”和“慕”开头而得名的。
相传当地过年时,村里族长为考考谁的才学高,令每家推一人来写对联,优胜者的对联雕刻在石柱上,好生风光。故当地文风鼎盛,代代延续。比如,从其中的一副“永建乃家念先人聚族于斯食德服畴千百年咸懔高曾矩矱,慕非在外愿后嗣顺亲有道乐絮宜室亿万载恒庇葛藠本根”的对联中不难体会,当地的人无不希望子孙承先辈之遗风,享邻舍之和谐。
走出翰林第,转来转去,却又看到了另一所祠堂——“轩公祠”。虽然规模远不如翰林第,但自有一番尊严。祠堂外面是高大的“古槐第”牌坊,与之成直角的轩公祠影墙上写着“多留余地”四个遒劲有力的字体,门庭前是一片荒草萋萋的空旷之地,你会想书写“多留余地”的人一定是一位历经沧桑的哲人,恍惚中一位银须飘飘的长者,穿过千年的时间隧道,从岁月烟云中缓缓走来,你的目光似乎与他睿智的目光轻轻一碰,神领神会:其中哲理耐人寻味,有“余出方寸地,留给子孙耕”的内涵,不仅指建房,也指“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的为人处世的哲理。真是一语双关,精警动人。
置身于渼陂,我才发现自己知识的浅薄。我无法言语表达这自豪又遗憾的表情,只觉品味渼陂需要一定的修养与勇气。
大地走“红”的“将军村”
祠堂、牌坊是“古色”风景,但印迹在这“古色”风景上的“红色”记忆,一样让人怦然心动。红色,这是渼陂的另一个关键词,渼陂古村可圈可点的红色记忆太多。
行走在渼陂,毛主席故居不可不去。毛主席故居是一个叫“名教乐地”的书斋。当年战争环境异常恶劣,毛主席选择一个书斋住下,他嗜书如命可见一斑!其实主席选中这个地方作为他的旧居,真正的原因是里面有一个耐人寻味的书斋,整个建筑构造像一张古床,上面那些“贴花”是其它古村很难得一见的,均由竹片一片一片粘上去的,保存到现在都完好无损,当时主席就在这跟老百姓交流,真正值得我们回味的是墙上的这副对联:“万里风云三尺剑,一庭花草半床书”。毛主席最喜欢这副对联,它也恰恰反映了主席的革命生涯。毛泽东在渼陂住了大半年,他在那里起居、办公、起草了许多重要的文件,床上真的就堆满书籍。期间还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二·七”会议。解放后,毛主席对这幅对联特有感情,重新书写,挂于中南海的卧室。这幅对联也生动地概括了主席的的一生。
来到渼陂,还别忘了去瞻仰梁兴初、梁必业、梁仁芥、梁必骎四位将军的故居。中国第一个王牌军——38军军长梁兴初中将,是一位英勇的虎将,可谓是战功赫赫;还有38军政委梁必业中将,文武双全的原兰州军区副政委梁仁芥少将,还有一位是2000年授衔的少将——梁必骎,是位精通军事理论的儒将。一个村子出这么多将军,在全国也属罕见,故有“将军村”之美名。
只有到了吉安,才知道世界上什么叫红、古、绿!只有到了渼陂,才知道渼陂为什么这样红。顺着小巷,绕几个弯,“二·七”会议会议旧址呈现你眼前。它位于文陂乡渼陂村中心,是一幢一厅四室砖木结构民房改建的,总面积116.6平方米。该旧址是渼陂红色历史的集中体现。1930年2月6日至9日,毛泽东在这里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前委、赣西、赣南特委、五、六军军委联席会议,即著名的“二·七”会议。“梁氏宗祠”其实也是“红四军总部遗址”。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换新颜。”如今的渼陂,早已硝烟散尽,露出瓦蓝的天。但渼陂留给我们的,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代代相传的“井冈山”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当我们感到陷入迷茫与困境,不知所措时,能否转换一个视角,也许就找寻到属于那一座“井冈山”了呢?当我们抱怨工作辛苦生活不顺时,想想当年“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的红军战士,是不是会以更积极从容的态度去面对呢? 这些红色记忆,成为一道迷人的“红色风景线”,更是教育后人的地地道道的不可多得的“红色”教科书。
藏头隐尾的悠悠老街
古老的宅子一座连着一座,小巷一条接着一条。
古村布局错落有致,通巷呈八卦形,路面中心用一条条青石板拼接延伸,两边铺上大小均匀的鹅卵石,据说是为了给马车行走方便而设计。两旁的住宅建筑,青砖灰瓦、朴实素雅,民居有高峻的马头墙。
路两边是建筑风格、规模基本一致的老式临街木门板店铺,褪色的门板依稀可辨当年的红色,白墙更是斑驳离析,裸露出青色的火砖。冷冷清清的街道和店面,早已没了往日繁华的景象,街道虽然不长,但是略呈S形的布局让你看不到两边的头尾,就像历史本身那样,藏头隐尾。
据考证,渼陂古村的历史可上溯到南宋时期,由于水运发达,商业很快发展起来了,于是,渐渐形成了这条商铺林立的陂头街。清朝乾隆年间,陂头街九百多米长的街上有着一百多家店铺,富水河上帆船如梭,东南西北的货物、西洋的舶来品也源源不断地进入陂头街。现在的古街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商业氛围,留下的是宁静,唯一还能显现的只剩下白墙和门楣上残破但字迹清晰的招牌字号。
古街长800余米,宽4.5米,两旁的民居大都为砖瓦房木板门,现有100多户人家。据说鼎盛时期这里多达200个店铺。眼前隐约浮现昔日人流熙熙攘攘、商贾云集、挥袖成荫、挥汗如雨的情景。站在古街,头望不到街尾,这条近千米长的古街像流水那般柔美地微微弯过去再折过来。整个村庄布局错落有致,八卦巷道,卵石路面。每条小巷均无笔直的,这是一个规矩。这让我们回味其中曲径通幽的奥秘:为文做人处世何尝不是这样?“文喜看山不喜平”,“文贵曲、贵含蓄”,“刚则断,柔克刚”
没走多远,一座八角楼吸引了你的目光。它就是“文昌阁”。1882年兴建,是店铺的一部分。楼为平面近正方形的垂檐歇山式建筑,砖木结构,顶高15.75米。不远处是“义仓”,它是当初庐陵县纯化乡七十六都的慈善建筑,三进的砖木建筑,山墙青灰瓦,此建筑风格器宇轩昂、高大古朴。
蓦然回首间,一幢幢明清建筑如一幅幅韵味无穷的民俗古画,又似一篇篇含义深邃隽永的古典散文。
村外又村千户荫,树间生树四时春。人人塘边忙浣洗,家家门前流清泉。在渼陂古村,岁月悠悠,这里的村民依然悠闲地生活在村落中。汩汩流淌的清泉,和挂在檐角的一抹残阳,勾勒出一幅绝美的乡村意境图。
过历史和岁月的磨洗,如今的庐陵大地,河水环抱中青砖黛瓦的古民居、青翠的菜园、绿油油的秧田,四周青山绿水和在朝阳里辛勤劳作的农民,是那样和谐和温馨,好一派风光无限的田园景色。
“前人开路后人走呵,前人栽茶后人尝呵”———一曲经典老歌《请茶歌》,并未随岁月流逝失却其鲜亮的音色,它正续唱着井冈儿女的心声:今日渼陂人,在传承古色、弘扬红色、编织绿色中创造着他们的新生活。这些浸润在生于斯、长于斯的群众血脉中的庐陵文化和红色文化,必将如陈年老酒一样,散发出迷人的醇香……
飘着书香的古村
走进渼陂,那一座座用青灰色砖木妆扮起来的民居、祠堂、古书院、店铺等,使人感觉到它依旧静静地躺在历史中。
青石板铺就的地面,渼陂牌坊矗立在眼前。一池碧水后,一座明清建筑风格的恢弘的祠堂首先映入眼帘,远远地就能看见赤底黄字“翰林第”三个大字的牌匾高高悬挂在大梁上。
穿越渼陂,犹如走进历史。“翰林第”原来是“梁氏宗祠”。“梁氏宗祠”是渼陂村的总祠。开基不久后即构建,元末毁于兵祸。1519年重建,以后又多次扩建重修,留下了一栋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的宏大宗祠。四个黑底黄字的“梁氏宗祠”横匾悬挂于大门正中,夺人双目,据说这是中国乡村建筑文化的典范和精华。慢慢欣赏,就像走进了白底黑字的历史。
渼陂一词原为陕西户县古湖泊名,南宋初年,北方饱受兵乱,户县人梁仕阶带领族中子孙迁徙至江西,因怀念故乡,故以渼陂为村名,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庐陵文化第一村。渼陂古村里有一条小河叫渼水,而陂就是河岸的意思,也就是说在渼水岸边的一个洲头。这就是地名渼陂的由来。
留住一个村落,就留住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古村群渼陂共有583栋民居,明清的就有367栋,历经风雨沧桑,却仍保留着众多精美细致的木雕、屏雕、石雕、砖雕、灰塑、描金、彩绘、墨绘等,鹅卵石道路,青石板街巷,基本都是保持了明清的格局。 书院、儒商、历史遗迹、建筑艺术、红色文化……构成了现在的“庐陵文化第一村”渼陂。
祠堂门口两侧默立两尊张牙裂眦的石狮,可是为守护千年苦苦寻觅的一帘幽梦?两旁各有一侧门,门前两根大石柱支撑起一个气宇轩昂、金碧辉煌的屋檐,展开的两扇檐翼如凤凰展翅。庐陵曾经的辉煌让无数人仰望。据权威史料记载,在庐陵先后产生进士3000余名,就一个古代府州而言,大概能称全国之最。
走两步,哪怕走一步,只要你心细眼尖,楹联、家训、格言,低头不见抬头见。走进总祠,映入眼帘的是一根根褐红色的石柱,共有37根。每根石柱上均镌刻一幅对联,都出自古时村里的能人学子。令人惊异的是所有对联的上下联开头都是同一的“嵌头字”——“永”和“慕”。原来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永慕堂”,是古时的议事堂。据说这名称是因为祠内柱子上37对“嵌头字”对联都以“永”和“慕”开头而得名的。
相传当地过年时,村里族长为考考谁的才学高,令每家推一人来写对联,优胜者的对联雕刻在石柱上,好生风光。故当地文风鼎盛,代代延续。比如,从其中的一副“永建乃家念先人聚族于斯食德服畴千百年咸懔高曾矩矱,慕非在外愿后嗣顺亲有道乐絮宜室亿万载恒庇葛藠本根”的对联中不难体会,当地的人无不希望子孙承先辈之遗风,享邻舍之和谐。
走出翰林第,转来转去,却又看到了另一所祠堂——“轩公祠”。虽然规模远不如翰林第,但自有一番尊严。祠堂外面是高大的“古槐第”牌坊,与之成直角的轩公祠影墙上写着“多留余地”四个遒劲有力的字体,门庭前是一片荒草萋萋的空旷之地,你会想书写“多留余地”的人一定是一位历经沧桑的哲人,恍惚中一位银须飘飘的长者,穿过千年的时间隧道,从岁月烟云中缓缓走来,你的目光似乎与他睿智的目光轻轻一碰,神领神会:其中哲理耐人寻味,有“余出方寸地,留给子孙耕”的内涵,不仅指建房,也指“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的为人处世的哲理。真是一语双关,精警动人。
置身于渼陂,我才发现自己知识的浅薄。我无法言语表达这自豪又遗憾的表情,只觉品味渼陂需要一定的修养与勇气。
大地走“红”的“将军村”
祠堂、牌坊是“古色”风景,但印迹在这“古色”风景上的“红色”记忆,一样让人怦然心动。红色,这是渼陂的另一个关键词,渼陂古村可圈可点的红色记忆太多。
行走在渼陂,毛主席故居不可不去。毛主席故居是一个叫“名教乐地”的书斋。当年战争环境异常恶劣,毛主席选择一个书斋住下,他嗜书如命可见一斑!其实主席选中这个地方作为他的旧居,真正的原因是里面有一个耐人寻味的书斋,整个建筑构造像一张古床,上面那些“贴花”是其它古村很难得一见的,均由竹片一片一片粘上去的,保存到现在都完好无损,当时主席就在这跟老百姓交流,真正值得我们回味的是墙上的这副对联:“万里风云三尺剑,一庭花草半床书”。毛主席最喜欢这副对联,它也恰恰反映了主席的革命生涯。毛泽东在渼陂住了大半年,他在那里起居、办公、起草了许多重要的文件,床上真的就堆满书籍。期间还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二·七”会议。解放后,毛主席对这幅对联特有感情,重新书写,挂于中南海的卧室。这幅对联也生动地概括了主席的的一生。
来到渼陂,还别忘了去瞻仰梁兴初、梁必业、梁仁芥、梁必骎四位将军的故居。中国第一个王牌军——38军军长梁兴初中将,是一位英勇的虎将,可谓是战功赫赫;还有38军政委梁必业中将,文武双全的原兰州军区副政委梁仁芥少将,还有一位是2000年授衔的少将——梁必骎,是位精通军事理论的儒将。一个村子出这么多将军,在全国也属罕见,故有“将军村”之美名。
只有到了吉安,才知道世界上什么叫红、古、绿!只有到了渼陂,才知道渼陂为什么这样红。顺着小巷,绕几个弯,“二·七”会议会议旧址呈现你眼前。它位于文陂乡渼陂村中心,是一幢一厅四室砖木结构民房改建的,总面积116.6平方米。该旧址是渼陂红色历史的集中体现。1930年2月6日至9日,毛泽东在这里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前委、赣西、赣南特委、五、六军军委联席会议,即著名的“二·七”会议。“梁氏宗祠”其实也是“红四军总部遗址”。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换新颜。”如今的渼陂,早已硝烟散尽,露出瓦蓝的天。但渼陂留给我们的,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代代相传的“井冈山”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当我们感到陷入迷茫与困境,不知所措时,能否转换一个视角,也许就找寻到属于那一座“井冈山”了呢?当我们抱怨工作辛苦生活不顺时,想想当年“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的红军战士,是不是会以更积极从容的态度去面对呢? 这些红色记忆,成为一道迷人的“红色风景线”,更是教育后人的地地道道的不可多得的“红色”教科书。
藏头隐尾的悠悠老街
古老的宅子一座连着一座,小巷一条接着一条。
古村布局错落有致,通巷呈八卦形,路面中心用一条条青石板拼接延伸,两边铺上大小均匀的鹅卵石,据说是为了给马车行走方便而设计。两旁的住宅建筑,青砖灰瓦、朴实素雅,民居有高峻的马头墙。
路两边是建筑风格、规模基本一致的老式临街木门板店铺,褪色的门板依稀可辨当年的红色,白墙更是斑驳离析,裸露出青色的火砖。冷冷清清的街道和店面,早已没了往日繁华的景象,街道虽然不长,但是略呈S形的布局让你看不到两边的头尾,就像历史本身那样,藏头隐尾。
据考证,渼陂古村的历史可上溯到南宋时期,由于水运发达,商业很快发展起来了,于是,渐渐形成了这条商铺林立的陂头街。清朝乾隆年间,陂头街九百多米长的街上有着一百多家店铺,富水河上帆船如梭,东南西北的货物、西洋的舶来品也源源不断地进入陂头街。现在的古街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商业氛围,留下的是宁静,唯一还能显现的只剩下白墙和门楣上残破但字迹清晰的招牌字号。
古街长800余米,宽4.5米,两旁的民居大都为砖瓦房木板门,现有100多户人家。据说鼎盛时期这里多达200个店铺。眼前隐约浮现昔日人流熙熙攘攘、商贾云集、挥袖成荫、挥汗如雨的情景。站在古街,头望不到街尾,这条近千米长的古街像流水那般柔美地微微弯过去再折过来。整个村庄布局错落有致,八卦巷道,卵石路面。每条小巷均无笔直的,这是一个规矩。这让我们回味其中曲径通幽的奥秘:为文做人处世何尝不是这样?“文喜看山不喜平”,“文贵曲、贵含蓄”,“刚则断,柔克刚”
没走多远,一座八角楼吸引了你的目光。它就是“文昌阁”。1882年兴建,是店铺的一部分。楼为平面近正方形的垂檐歇山式建筑,砖木结构,顶高15.75米。不远处是“义仓”,它是当初庐陵县纯化乡七十六都的慈善建筑,三进的砖木建筑,山墙青灰瓦,此建筑风格器宇轩昂、高大古朴。
蓦然回首间,一幢幢明清建筑如一幅幅韵味无穷的民俗古画,又似一篇篇含义深邃隽永的古典散文。
村外又村千户荫,树间生树四时春。人人塘边忙浣洗,家家门前流清泉。在渼陂古村,岁月悠悠,这里的村民依然悠闲地生活在村落中。汩汩流淌的清泉,和挂在檐角的一抹残阳,勾勒出一幅绝美的乡村意境图。
过历史和岁月的磨洗,如今的庐陵大地,河水环抱中青砖黛瓦的古民居、青翠的菜园、绿油油的秧田,四周青山绿水和在朝阳里辛勤劳作的农民,是那样和谐和温馨,好一派风光无限的田园景色。
“前人开路后人走呵,前人栽茶后人尝呵”———一曲经典老歌《请茶歌》,并未随岁月流逝失却其鲜亮的音色,它正续唱着井冈儿女的心声:今日渼陂人,在传承古色、弘扬红色、编织绿色中创造着他们的新生活。这些浸润在生于斯、长于斯的群众血脉中的庐陵文化和红色文化,必将如陈年老酒一样,散发出迷人的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