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知识记忆能力的培育初探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ruidao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记忆能力是学习的根基和源泉,学生只有识记住最基本的知识点,才能在创新能力上取得突破。数学学科的记忆具有其特殊性,不同于一般的语言学科。教师必须了解这种特殊性,意识到数学学科的记忆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摒弃单纯的死记硬背模式,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设备,才能让学生轻松提高记忆能力。
  关键词: 记忆能力;特殊性;理解;方法
  虽说在当前教育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再被强调,也一直是教师所着重培养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记忆是创新的前提。如果连最基本的概念、定理和公式都无法记住,又谈何创新呢?忽视记忆能力的培养而一味重视创新能力的提升,无以于舍本逐末,学生的学习也如就剑走偏锋,不可能有质的提升。很多教师认为数学学科重视的是逻辑思维的培养,结果学生的逻辑思维是得到提高,但成绩却始终徘徊不前。
  因此,近年来,数学记忆力的相关问题引起学术界的密切关注。那么,到底何是数学记忆能力,数学记忆能力又有何功效呢?作者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一些基础尚可但数学成绩并不理想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中缺乏对已学知识的整理、归纳,不能在大脑中形成牢固的记忆信号,解决问题的时候无法提出新思路、新见解。可见,数学记忆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掌握有效的记忆方法,培养学生知识记忆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数学记忆及其特殊性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根据时间的长短可将其分成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类。瞬时记忆又称感觉登记,是人的听觉与视觉受到外部刺激作用而形成感觉信息的瞬间贮存,它维持的时间极短。短时记忆又叫一分钟记忆,顾名思义它维持的时间约为一分钟,具有动态性、暂时性的特点,是通往长时记忆的过渡阶段。长时记忆是相对前两类而言的,它的信息储存时间较长甚至是终生的。由此三类可见,长时记忆是人们追求的,任何记忆方法都是为了延长记忆时间。
  数学记忆是指数学对象作用人的感观,使人脑形成一种特殊的信息印迹,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人的语言、情感、行动得以重现。数学记忆与一般记忆有所区别,它更侧重于逻辑性、解题思路、定理、公式等。数学记忆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一环,尤其是数学学习的起始阶段,数学记忆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记忆的主要特点为:操作性记忆。在数学学习中,不用记忆具体数据,只要将解题思路、推理程序记忆即可。结构性记忆。在数学学习中,将相似题型归纳、总结成一种结构,以此结构作为记忆的基本方法。系统性记忆。数学命题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所以在学习中应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灵活运用,融会贯通。
  二、理解是记忆的前提条件
  记忆是有一定规律的,当数学信息经过学生有意识的学习后形成短时记忆,但这些记忆不经过复习就容易遗忘,只有及时复习才能形成长时记忆。单纯死记硬背的长久性和准确性都不高,理解才是记忆的前提条件,将公式、定理、概念等数学知识充分理解后再勤于记忆,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效果。如同学们在学习“等式性质”一课时,教师可利用商店里经常看到的台称做例子,称取一定质量的物需要与之对应的砣,物的质量增或减同样需要砣进行相应的增或减,才能使台秤平衡。这个例子学生们几乎天天碰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就会进入情境:“噢,等式和台秤一样,左边加右边也加,左边减右边也减。”这样以来抽象思维几乎近于自然,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更加深刻和准确了。由这则例子可以看出,单纯靠死记硬背很难,但如果理解了这类题型并归纳、总结,甚至不用刻意记忆就可将问题化难为简,轻松解决。
  三、方法是提高记忆效率的关键
  1.课前预习 加深模糊记忆
  数学涉及到逻辑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以及文字语言等,它的信息量非常大,如果学生在课堂全盘记忆所有内容,势必过犹不及,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此,加强学生课前预习,学生能够理解的尽量自己解决,不能理解的将问题带到课堂上。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很容易跟上老师的思路,即使不理解的问题可以在老师点拨之后便柳暗花明。在课堂上学生思路与老师思路不断发生碰撞,有契合也有不同,学生不断对比和归纳,最终使记忆更清晰、更准确、更长久。
  2.视、听、动等多分析器参与增强记忆
  一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记忆方式过于机械,往往仅凭单一的分析器进行记忆,这样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应通过多种渠道刺激大脑,使记忆更深刻、更长久。首先,“视”是指学生通过多媒体让一些抽象内容形象化。如学习椭圆时,老师可将其制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形象看到椭圆的几何图形与实际椭圆区别以及椭圆的生成轨迹,从而使学生记住它的定义。“听”可以将一些知识变成顺口溜以提高记忆效果。在举“等式性质与台秤”例子时,我们同样可以将知识点编成一句话,便于学生记忆:等式性质像天平,同加同减不变型,同乘同除也可以,除数不含数字零。“动”是指让学生动手操作。利用既有的教学条件以及在环境中能找到的材料,让学生亲手去试验,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通过练习,增强学生记忆
  无论教学方法如何先进、有效,练习永远是最好的帮手。过去人们对练习认识过于偏颇,认为练习就是埋头苦练,这样的确能够创造高分,但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显然不再适合。练习应当是有的放矢的,老师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练习,要做到讲练结合,并将所遇到的问题及时有效地进行反馈。老师可根据学生水平差异、课本重难点将练习分为基础达标、变式提升和综合拓展三个阶段,以基础练习为主,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尝试拓展新试题,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深刻。
  四、数学记忆的几点注意事项
  首先,数学学习中的记忆应该是有选择性的。应该记住什么知识,必须具备一定的目的性。一般说来,数学记忆侧重于具体数据“精炼”成的信息,对这些信息的记忆可以防止琐碎且无关的信息充斥大脑,同时还可以缩短形成解题思路的时间,防止解题时大量无关信息的重现。其次,尽量拒绝背诵式记忆,而采用理解式记忆。数学记忆应遵循一个过程性原则,即在过程中记忆,在理解中记忆,通过练习操作和应用活动自然而然地记忆,而不是强行背诵记忆。通过理解创建新知识与现有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使记忆的知识更牢固、更不易忘记。最后,根据遗忘规律进行有效复习。一般来说,当天内容当天复习,复习内容不宜过量。为得到良好的记忆效果,老师应妥善安排教材进度。
  总之,数学虽然是一种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但同样需要数学记忆能力。记忆能力培养的途径很多,但理解是记忆的前提,没有理解的记忆是很难创新和维持长久的。本文所提记忆方法旨在抛砖引玉,期望可以引发广大同行去思考,让数学学习变成一种乐趣。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中学物理教学应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事实上物理学的每一步发展,都是科学家创造性工作和思维的结果。物理学作为新技术应用、新科学创立、新思维发展的原动力,始终屹立于科学前沿,推动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在近代物理学上有两位非常伟大的人物,一位是爱因斯坦,一位是爱迪生。前者是近代物理学之父,是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后者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这两位伟人的共同之处就是具有非凡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前者是理论上的,
本研究发展、检验消费者的品牌认同、善因认同(善因机构认同)、内在道德认同、利他动机知觉与善因营销产品购买意图的关系,解释消费者认同如何以及在何种条件下促进善因营销
当前某些课堂教学存在一些弊端。审视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由于一些老师对课程改革的理念并没有吃透,于是,在课堂上就出现了很多“化简为繁”的“风景”:一节课上,一会儿合作学习,一会儿探究学习:一会儿表演课本剧;一会儿讨论对话……声光电多媒体,各种现代化教学设施一拥而上,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然而,在这热闹景象的背后,却是对语文本体的迷失。下面谈一点看法。  课堂上,读课文,想课文,说课文,基本上“万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包括教师的态度、情感、方法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学习的态度、兴趣、方法、效果等),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很大的潜力,如何将学生的这种潜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教师是一个重要因素,要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从激活学生的思维入手。如何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思维得到最有效的培养和发展,也就成为教育界许多同仁密切关注和努力探索的问题。  一、营造心理氛围,发挥
本文详细介绍了HEG公司气敏组件、传感器及其应用的技术改造背景、具备的条件、投资内容与方式、市场情况、投资效益等问题,分析运用了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中多项理论与计算方
公路工程建设属于基础性设施建设,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公路工程来说,水泥混凝土的施工情况完全决定了其施工质量,而水泥混凝土的强度是衡量公路工程是否达标
本文推荐一个用荧光法测定配合物解离常数的实验 ,实验原理简单 ,知识内容跨学科 ,兼有生物化学和化学知识 ,有利于生化专业和化学专业的学生知识面的拓宽。1 实验目的  
摘 要: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应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学生通过从生活到数学的认识过程,将所学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领略数学中的美妙与和谐,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数学课程的构建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这要求我们老师一定要改变教学方式。尽量让课堂更加活跃,尽量让课堂成
作为小型民营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不但要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更要在内部管理上下狠工夫,苦练内功,尤其要加强管理和开发企业最大的智慧宝库---人力资源,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