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不同母亲分娩年龄对婴儿体格的影响

来源 :医药界·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tain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母亲分娩年龄对婴儿体格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1年~2012年12月接受随访的1000例婴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年龄分为A、B、C、D组,即≤24岁、25~29岁、30~34岁、≥35岁,对四组婴儿的体重、身长进行测定。结果:B组、C组在3、6、8个月内的体重、身长均优于A组、D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A组在3、6、8个月内的体重、身长优于D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女最佳生育年龄为25~35岁,年龄偏大或偏小不利于婴儿的体格生长。
  【关键词】分娩年龄;婴儿体格;体重;身长
  现阶段,随着我国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以及医疗科技的进步,晚生晚育现象逐渐增多。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北京超过35岁生育的初产妇已达到6.0%以上[1]。随着妇女年龄的增大各项器官的生理功能也会趋于衰弱,导致孕妇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先兆流产、妊高症等,婴儿出现宫内窘迫、Down综合征等,随之增高了剖宫产率和围生期死亡率[2]。本文主要针对不同母亲分娩年龄对婴儿体格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09年1年~2012年12月接受随访的1000例婴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年龄分为A、B、C、D组,即≤24岁、25~29岁、30~34岁、≥35岁,男婴510,女婴490例,早产儿44例,足月儿956例。四组婴儿的早产发生率和性别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进而进行组间比较。
  1.2方法
  由2名护士使用同一体重计和测量台对婴儿的体重和身长进行测量和记录。调查时间从婴儿出生时便开始,后期由专人通知,检查频度包括:出生时、出生后6周和3、6、8个月。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系统对本次研究中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采用X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以(x±s)记录计量资料并用t进行检验,若P<0.05则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四组不同年龄产妇的婴儿各时点体重情况
  四组产妇的婴儿在出生时和出生后6周的体重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在3、6、8个月内的体重均高于A组、D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在3、6、8个月内的体重优于D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四组不同年龄产妇的婴儿各时点身长情况
  四组产妇的婴儿在出生时和出生后6周的身长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在3、6、8个月内的身长均优于A组、D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在3、6、8个月内的身长优于D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3讨论
  目前,我国人民的生活条件有了大幅度的改善以及医疗科技水平的提升,平均寿命也相应得到了延长,生理机制也在发生着某些潜行性变化[3]。本研究中30~35岁组与25~29岁组两者间的差异较小,其中25~29岁的孕妇有诸多生理优势,而30~35岁妇女经济、工作和社会支持相对更加稳定,弥补了生理方面的劣势[4]。由于≥35岁组母亲的各器官功能已下降,在生理方面处于劣势,虽然其有稳定的工作和富裕的家庭支持,但也无法弥补,该年龄段的孕妇不利于婴儿的生长,同时也会出现更多的并发症[5]。随着现阶段晚育的年龄在延长,在40岁以上的产妇的随之增加,因此需要进一步进行分析研究,以取得更加可靠的数据。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B组、C组在3、6、8个月内的体重、身长均优于A组、D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A组在3、6、8个月内的体重、身长优于D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生产年龄在25~34岁之间的产妇,其婴儿的体重和身长均优于低于24岁和超过35岁的婴儿。
  综上所述,妇女最佳生育年龄为25~35岁,年龄偏大或偏小不利于婴儿的体格生长。
  參考文献
  [1]黄家琴,张艳玲,张琼等.分娩方式对3个月婴儿气质类型、智力、体格发育影响的探讨[J].贵州医药,2011,35(1):45-46.
  [2]宫玉花,季成叶,郑修霞等.母亲不同分娩年龄婴儿体格变化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13(6):534-535.
  [3]束莉.孕期增重、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与膳食关系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
  [4]张艳丽,胡安丽,周瑞秋等.孕妇年龄和心理状态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关系调查[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4,(4):426-428.
  [5]蒋一方,金焱,林钟芳等.3种孕期增重曲线特征及增重推荐范围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1):4411-4415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探讨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76例拟在经口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均为38例,实验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操作,对照组采用Macintosh 喉镜进行操作。结果:实验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总结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的经验和方法。方法:所有168例患者均行全脑血管DSA检查,对可疑血管和病变血管进行多角度造影及三维重建。结果:所有造影患者168例,发现病变132例,比例78.6% ,出现并发症23例,比例1.37% 。结论:DSA检查在脑血管的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准确评估血管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O.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胃癌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发现时已属中晚期,胃癌早期诊断困难,当确诊时大多数已发生移,从而影响预后。因此,寻找有效鉴定早期胃癌诊断的标志物及其与胃癌侵袭、浸润及转移的关系对临床提高胃癌患者治愈效果,延长胃癌患者生存期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法及RT-PCR测量整合素α5β1mR
期刊
【中图分类号】R81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小肠脂肪瘤合并肠套叠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7例小肠脂肪瘤合并肠套叠的CT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7例在CT横断位均表现为“同心圆征”,其中空-空肠套叠3例、回-回肠套叠2例、回-结肠套叠2例。脂肪瘤位于空肠3例、回肠4例,肿瘤长径2.2~6.4cm(平均3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 要】 目的:探讨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患者中段尿液培养阳性的283株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结果:283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63.6%),其中最常见的为大肠埃希菌(43.8%),其次为阴沟肠杆菌(7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探究严重性创伤患者接受大量输血的临床治疗后其机体凝血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大量输血的治疗的严重性创伤患者共42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严密观察和记录患者血细胞的相关以及血凝相关指标,并于术前1d、术后1d、术后3d对相关指标进行测试,分析指标的变化情况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阿卡波糖片对高血压合并高血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选取的150例患者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对糖尿病的分级标准分成三组,分别为空腹血糖受损81例、糖耐量异常的有52例,两者并发的有17例,降血压的治疗方法不变,在此基础上每天服用阿卡波糖片3次,在饭前或者吃饭时服用,半年后测量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情况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老年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12月到2013年12月中收治的胃溃疡老年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为45例。对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主要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奥美拉唑,而对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单纯使用奥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静脉刺穿是护理工作的基本操作之一,静脉刺穿应用于静脉输液,注射和静脉采血。静脉输液和注射均是迅速而有效的给药方法,在各种给药途径中占重要位置,因此运用熟练的穿刺技巧方法,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静脉穿刺; 穿刺角度; 疼痛  1.研究背景  由于社會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以及整体护理观念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以寻找预防方法及治疗对策,以促进患者预后。方法:对来自本医院从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所接收治疗的神经外科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658例,其中包括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0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并发下肢静脉血栓与未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性别、年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