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曲小孢子菌引起的动物源性小孢子菌病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g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50年来莫斯科的霉菌丛发生明显改变。小孢子菌病在侵犯皮肤、毛发的霉菌病中的比重,1943年为8%,1960年为80%,1971年为95%。1943年记录的唯一的小孢子菌菌株为狗小孢子菌,1957年82%为铁锈色小孢子菌,而现今又为狗小孢子菌。小孢子菌病原体的变化使研究者们特别仔细研究为发现新菌株的霉菌培养结果。作者从而注意到莫斯科反复出现的新的菌株――扭曲小孢子菌(M.distortum)。在莫斯科,该菌引起的第一批小孢子菌病例发现于1971年10~12月,全部患儿均与野猫接触过,但在捕捉野猫后不再出现新病例。本菌株与狗小孢子菌引起的小孢子菌病临床经过无明显差别。

其他文献
应用免疫方法来预防传染病已被儿科广泛地接受,现已成为常规,几乎未见有合并症发生,但合并症是可以发生的。本文报告一19个月的女孩,在3个半月前曾接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疫苗的常规接种。约2周后,在右臀注射疫苗处出现一累及皮下脂肪组织的小凹陷,以后逐渐增大。初次所见为萎缩样缺陷,面积3218毫米。表面皮肤呈粉灰包,下面臀肌部有一小的可触及的表浅缺陷,但无组织坏死或炎症反应。其后,患儿每月随访一次。
本文对10例系统性硬皮病和4例局限性硬皮病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从略.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有3组细胞:(1)成熟的淋巴细胞、T淋巴母细胞、未成熟的浆细胞和浆细胞;(2)巨噬细胞,未分化的间叶细胞和单核细胞,(3)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和类成纤维细胞.
色素性基底细胞癌较为少见。作者报告一例,女性、49岁。在右股部中间长期存在黑痣,于就诊前6个月损害明显扩大。既往治疗史无特殊,除损害扩大外无其他症状。检查可见右股中部有2.52厘米不规则损害,边缘高出于皮面,呈匐行性,其中有凹陷。颜色表现有黑色、褐色及蓝色,损害周围红晕。股部及?窝淋巴结不肿大。患者面部为黑褐色,头发乌黑,眼睛呈棕色。
Hallopeau等1892年首先用火棉胶婴儿这名称描述一种婴儿出生时即有的皮肤临床表现。此外,本病尚有Hebra脂溢性鱼鳞病、新生儿薄屑状剥脱、先天性鱼鳞病和新生儿鱼鳞病等名称,但都不够确切。 29例火棉胶婴儿的临床表现相同。分娩后,新生儿皮肤光亮紧张,如同上过釉。整个皮肤犹如一层干燥的火棉胶薄膜。四肢好似外科医生戴手套的手。火棉胶膜止于腔口周围,粘膜不受损。头发通常穿膜而出,指甲偶尔为膜所盖。
期刊
各家对系统性和局限性硬皮病的相互关系意见不一。作者观察202例局限性和48例系统性硬皮病。系统性者均有畏寒,乏力,易疲劳。局限性中有50例(25%)有同样主觉症状。2例肢端硬皮病并有斑状硬皮病。8例多灶性局限性硬皮病有感染性非特异性多发性关节炎样关节病变,症状明显。
期刊
蒽醌(Anthrone)的衍生物,其中包括柯桠素(Chrysarobin)和蒽林(Anthralin)等,是外用药中最强的还原剂,治疗银屑病沿用已久。
皮肤组织中存在多种神经肽,来源于神经系统,有的可产生于局部细胞。它们可通过一系列作用影响和调节皮肤免疫和炎症包括调节白细胞迁移、粘附分子表达,细胞因子产生,辅佐细胞抗原提呈,影响微血管通透性和皮肤细胞的生长、增殖等。神经肽可能借助这些效应参与一些皮肤病病理生理的过程。
急性发热性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在日本皮肤科及小儿科领域内近来很受重视。本病于1961年由川崎初次发现,并于1987年首次报告,命名为“伴有指趾特异性脱屑的小儿急性发热性皮肤粘膜综合征”(简称MCLS),又称“川崎热”。此后,日本各地陆续有同样病例报告。
作者在1974年10月~1975年4月用稍加改良的微量淋巴细胞毒性试验二期法,测定90例彼此无亲缘关系的白种人白癜风患者HL-A抗原类型,341名HL-A表现型已确定的健康供血者作对照,发现90例白癜风患者和341例健康对照者HL-A抗原出现率相似。并测定不同性别、皮损范围,毛囊色素系统受侵犯,外因激发起病者以及25岁以前发病者,结果亦均未发现有诊断和预后意义的HL-A类型。23例有亲缘关系的白癜
作者对90例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幼年型和其他伴有或不伴有免疫紊乱的结缔组织病患者的淋巴细胞作了核仁试验。方法是用pH5的缓冲甲苯胺蓝染色干燥未固定的血液涂片,数100个淋巴细胞,具有紧密的核仁和细网状结构的核仁的细胞作为活动性淋巴细胞(即具有合成核糖核酸的核仁的淋巴细胞)。从核仁试验所得的值及淋巴细胞总数计算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活动性淋巴细胞的绝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