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告诉你:骨头汤不补钙,倒是能“补铅”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mpion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各地的“传统智慧”中,骨头汤都是一种备受推崇的补品。在中国,人们用它来给老人病人孕妇产妇“补充营养”,用来给孩子“补钙”。在西方,十二世纪的医学典籍中就有了用它来治疗呼吸道感染和哮喘的记载,到了近现代,它还被作为“肠道和心理综合症”食谱,宣称对于改善自闭症、注意力不足多动症、阅读障碍、运动障碍、抑郁、精神分裂等功能有功效。
  骨头汤,真的有那么神奇的作用吗?

骨头汤里的营养成分乏善可陈


  首先,咱们来看看骨头汤里有什么?
  好的骨头汤是用骨头经过长时间小火慢炖出来的,浓白黏稠,味道鲜美。
  “浓白”来自于脂肪。骨头中的脂肪被煮到汤中,在不停地翻滚中被蛋白质分散成小乳滴,就像牛奶一样呈现白色。煮的时间越长,骨头越多,煮出来的乳液就越浓,看起来就越白。
  “黏稠”来自于其中的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分子量大,在高温下溶解到水中。这样的胶原蛋白在食品工业上被称为“明胶”,是一种很好的增稠剂。尤其是汤的温度下降,就变得更黏稠。如果胶原蛋白浓度足够高,降到室温时就会发生交联,把水分子网罗固定在其中成为固体,也就是“皮冻”。
  “味道鲜美”来源于谷氨酸盐和核苷酸盐。它们积累于骨头中,生长期越长积累越多,炖煮的时间越长就溶出得越多。谷氨酸盐是味精的化学成分,核苷酸盐跟谷氨酸盐有“协同效应”,能够大大增加谷氨酸盐的鲜味。二者的配合,也就是鸡精的原理。
  除了脂肪,骨头汤里的营养成分乏善可陈。

加醋的猪骨汤钙含量不如一杯牛奶


  骨头煮汤,能煮出多少钙?
  骨头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钙,所以许多人相信骨头汤可以补钙。但是磷酸盐很难溶于水,所以有人说通过加入醋可以增加钙的溶出。
  这种想法有没有道理呢?2017年的《食品与营养研究》杂志上发表了台湾研究者的一篇论文,详细研究了这个问题。他们选了白猪和黑猪的肋骨与腿骨以及澳洲牛骨,检测炖煮不同时间所溶出的各种矿物质。
  对于大家关心的钙,主要结论是这样的:
  1.猪肋骨和猪腿骨差别不大,黑猪和白猪差别也不大。
  2.加醋增加酸度确实可以增加钙的溶出,不过加醋之后的钙溶出量也还是很少。比如白猪腿骨炖煮4个小时,用不加醋的水煮的话每公斤骨头煮出13.3毫克钙——还不如自来水中本来含有的钙多;而用加了2%的醋煮,能煮出252毫克——虽然增加了近20倍,但总量也没有一杯牛奶多。而且,这个加醋量使得骨头汤的pH值低于6,变成了“酸汤”了。
  3.煮的时间越长,煮出的钙越多,但煮到12个小时,煮出来的钙也没有多少,比如不加醋的话,每公斤猪骨也只有三十多毫克,加醋之后也不过三四百毫克。
  4.猪骨和牛骨的差别不大,都很低。

骨头汤中可能会煮出“相当多”的铅


  台湾那项研究煮汤用的是纯净水,汤中的铅就是煮出来的铅。以白猪腿骨为例,不加醋的情况下每公斤骨头煮出了3.73微克铅,加醋的情况下煮出了9.01微克。其他骨頭的情况也差不多。
  无独有偶,英国学者在2013年的《医学假设》(Medical Hypotheses)上发表了一项研究,专门研究鸡汤中的铅含量。他们选用的是有机鸡,按照完全相同的流程,分别用鸡骨头、纯鸡肉、鸡皮和软骨煮了鸡汤,然后就检测其中的铅含量。结果是:无骨鸡肉汤含铅2.3微克/升,鸡骨头汤含铅7.01微克/升,而鸡皮和软骨汤含铅9.5微克/升。作为对照,他们还把煮汤所用的自来水也按照流程煮了一遍,结果其中的铅含量是0.89微克/升。
  也就是说,骨头煮汤,的确煮出了相当量的铅。铅是人体完全不需要的重金属元素,摄入量大了含有严重危害,所以我们希望摄入量越低越好。
  当然,铅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我们也无法完全杜绝。在中国饮用水安全标准中,铅的限量标准是不超过10微克/升。
  也就是说,骨头汤中的铅确实大大增加了,但不至于超过饮用水的限量标准。
其他文献
颈椎病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最常见的疾病,尤其从事办公室工作的年轻人,每天坐在电脑前长达好几个小时,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颈椎病。本文为大家科普颈椎病对人体的危害。什么是颈椎病?  颈椎病,也称颈椎综合征。属于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同时,它又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类型。病理来源主要因为颈椎长期受到劳累、骨质增生,以及椎间盘脱出和韧带增厚等,使颈
社会越来越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如何做好职业教育,培养出具有较强专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迫在眉睫。本文从安徽省内选取5所具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共选择1500名学生,从学生对总体生活满意度、对高职教育的满意度、对高职院校的满意度、对高职身份的满意度以及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五个方面,深入调查省内高职院校大学生幸福感现状,以期为后续相关改革提供据实可靠的信息。  2019年,国务院颁布《国家职
家长该如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现在家庭教育中的一大难题。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定时、定量、定位进食,食前有准备;合理控制零食;不挑食,不偏食;注意饮食卫生和就餐礼貌。家长要根据幼儿成长所需的营养帮助幼儿制定营养均衡的就餐计划,引导幼儿注意用餐的礼仪和卫生,帮助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
我们常说的肝癌指的是原发性肝癌,是恶性肿瘤,而肝硬化只会在一定的情况下发展成肝癌。要说这两者的区别,还得从发病机理、症状表现以及诱发因素等方面来看。发病机理  1.肝硬化。在我国,该病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它是由多种原因引发的进行性、弥漫性以及纤维性的病变,该病经过治疗后,可使病情得以控制或逆转。  2.肝癌。通常指的是原发性肝癌,主要是发生在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也就是肝脏的占位性恶
布贴艺术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新时期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在学前教育中融入布贴艺术画教学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也可以促进幼儿综合发展。本文以此为基础,基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从中探寻新时期开展布贴艺术画教学的当代价值,以期为今后布贴艺术画教学及发展提供参考。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第一是知识来源于生活,将教学内容与幼儿生活实际相衔接,不仅能有效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肺结核以及呼吸道等疾病虽然可以治愈,但仍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本文重点介绍痰涂片和痰培养在检测和发现肺结核以及呼吸道等疾病中的应用、痰涂片和痰培养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预防肺部和呼吸道感染。什么是痰涂片及痰培养  痰涂片和痰培养都是一种用来診断呼吸系统是否存在感染的方式,是排除和确诊肺部疾病或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可行方法。痰涂片是指医生取出患者的痰液,涂抹在指定的玻璃片上并进行染色,医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染
案例:赵女士咨询:我与段某相识相恋后于2017年登记结婚,起初感情尚可,但好景不长,去年我发现段某有了外遇,双方感情出现裂痕,我无法忍受段某对感情的背叛,向段某提出了离婚。我们于2018年12月协议离婚。  然而,离婚之后我意外发现,段某在婚内偷偷瞒着我为其同居者韩某转了210万元买房,该笔款项系从段某个人银行卡内转入韩某的银行账户内,并有二人在购房时的微信聊天记录为证。  我想了解的是,我能将段
孕婦在妊娠后期容易发生下肢浮肿。浮肿是妊娠期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主要是由于血管内的液体成分渗出血管,聚集在组织间隙。孕期浮肿一般在孕28周后出现。因子宫增大,压迫下腔静脉,导致静脉回流,大多表现在孕妇的脚踝与腿部。一般情况下,孕妇经过充分的休息,生理性浮肿在短时间内可消退。本文介绍了孕妇浮肿的原因,并针对孕妇下肢浮肿情况提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引发孕妇浮肿的原因  1.血流量增加。妊娠6周开始,
幼儿时期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幼儿园语言领域使用丰富的活动形式,能够培养幼儿参与语言领域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本文以看图讲述活动为例,针对传统看图讲述活动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如何更新教育理念,走出传统模式化的教学误区,结合语言领域看图讲述活动实践,从更新教育理念、开拓看图讲述新路径出发进行详细探讨。  更新教育理念,走出传统模式化教学误区  在传统看图讲述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展示图片,面向全
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异位妊娠。该疾病见于进行过剖宫产的妇女,在经过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穿孔或破裂修复术、子宫成形术等妇产科手术之后,子宫内留下瘢痕,这类女性再妊娠的时候,十分容易导致子宫破裂、产后出血和前置胎盘等情况,对产妇造成极大生命威胁。当发现产妇瘢痕妊娠之后,医护人员需要及时介入治疗,以保证产妇的生命安全。因为随着妊娠的进展,绒毛与子宫肌层粘连、植入,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