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渗透,促学生反思意识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m506910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反思,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提升教与学的效率。在小学阶段,针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渗透反思思维训练,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而在成长之中不断养成反思自己、完善自己的优良品质。合理的渗透,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并非随意的渗透都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只有通过正确的方式,找到合理的方向,才能够让渗透促进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反思意识;培养;渗透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莱登塔尔曾经指出:“反思是开展一切数学思维活动的动力和核心。”孔子也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反思总结经验,可以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在做题解题过程中,学生会对自己容易犯错的地方有“合理预判”,对此会比较仔细。反思总结经验,可以避免学生出现一看题目都会,一做题目就错的情况,真正找到自身学习的弱点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地予以提高和改正。而且学习、反思、提高、再学习也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综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懂得利用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呢?
  一、 渗透,合理培养学生反思意识
  合理的渗透,才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反思意识。在具体的反思培养之中,我们可以通过预习、通过解题、通过讨论、通过复习这几个方面来培养良好的反思意识。相信,在这样的模式下,反思意识的培养也能够更加的顺畅。
  (一) 在预习中反思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备一定的预习能力,为了提升实际的预习效益,就可以引导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去反思。在具体的预习阶段,就可以做出如下的提示:第一,这一章节与原来你所学习的知识有哪一些方面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你能通过一张图或者一个表格来呈现出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么?它们之间是可以逆推的么?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兴趣,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这些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知识点之间的微妙关系,就可以知道去复习一下相关的知识,从而更好地学习新知识。如,在统计这一章节的预习中,这一章节的知识点同原本的绘图与百分数之间有着相互的联系。在预习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反思一下之前学习的知识掌握的怎样,如果存在缺陷,就可以再进行一下复习,从而再开始预习。第二,这一章节的难点是什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环节找出难点,通过学生提出的难点,掌握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升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这也是适当降低教师和学生负担的好方法。因为在预习的时候,学生已经找出了难点所在,因此,就可以进行因材施教,让学生有选择性的聆听,这样也可以避免满堂灌、撒大网的方式出现。第三,利用预习,我收获了什么知识。这属于对所学的指标进行量化,这对于提升预习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预习中进行反思,属于超前意识,师生之间,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了对课本知识和掌握情况都有所了解的目的,教学有的放矢,易于突破难点重点,提高教学效果。
  (二) 在解题中反思
  解题之中的反思是为了帮助学生反思一题多解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之中,学生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习惯用单一的方式去解决,一旦解决之后,就很容易固步自封,其实数学的美妙之处就在于可以有很多的途径和方法达到目的地,那种充满思维乐趣、那种简洁高效的思维模式,是学习数学的最大乐趣,所以要尽可能找到数学的“捷径”,多渠道、多角度地考虑问题。而且,一旦思维固定,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养成思维的惰性,很难再有创意的出现。随着知识学习的深入和年级的升高,这样的思维模式将很难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所以,在小学数学之中,我们就需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养成反思、一题多解的能力,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 在讨论中反思
  讨论包含了独立思考,也包含了合作研究,讨论的出现,对于每一类学生而言都能够产生促进作用。在自然状态下,通过讨论就可以帮助学生去反思,从而修正自己的观点,确保自己可以在“交流—反思—修正—交流”之中不断的成长。当然,讨论并非是一把万能钥匙,不能够随时随地的乱用,对于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是存在较强发散性的问题,就可以通过适当的讨论来加以解决;但是针对简单明了的问题,结论是唯一的问题,就没有必要组织讨论。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教师就需要考虑到一切可行因素的利用,这样才可以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反思,促进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进而满足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
  (四) 在复习中反思
  复习是小学数学知识掌握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复习不单单是为了巩固所学习的知识,同时还能发挥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复习,讲究将收益最大化,而在复习的过程中养成反思意识就可以提升复习的效率。一般来说,在复习之中反思,就要求学生可以做到:第一,我是否已经掌握了这一部分知识?第二,我能否对这一部分知识点进行有机的梳理和归纳?第三,用这一部分知识我可以去解决什么问题?第四,这一些知识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实际的联系吗?联系具体在哪里?第五,我在这一次的复习中取得了怎样的收获?通过在复习中的这样的思维锻炼,避免了题海战术和疲劳战术,思维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盘活了知识存量,整合了知识联系,有利于学生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框架,便于学生能系统地调取运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
  二、 合理渗透,分享片段,促进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
  在六年級有这样一道题:某清洁剂是浓缩液的稀释瓶,其上面标注的比就是水的体积与浓缩液之间的比例,按照这一些具体的比例,就可以配制出不同浓度的稀释液。有一位家长按照4∶1的比例进行配制,形成500mL的稀释液,请问水的体积和浓缩液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针对这一道题,教师进行了修改,然后要求学生做一做:某橙汁是浓缩液的稀释瓶,其上面标注的比就是水的体积与橙汁浓缩液之间的比例,按照这一些具体的比例,就可以配制出不同浓度的橙汁稀释液。有一位家长按照3∶1的比例进行配制,形成200mL的稀释液,请问水的体积和橙汁浓缩液的体积分别是什么?   某一种学生的解答如下:按照每一份来计算:200/(1 3)=50mL。浓缩的橙汁:100*1=100mL。水:100*3=300mL。通过检验:100∶300=1∶3,100 300=400mL
  教师:通过检验,你有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么?
  学生自信的回答:按照比例来看,水和橙汁的比例是正确的。
  教师:是的,还有呢?
  学生:哦,是400mL。为什么题目里面不是400mL?
  教师:那么你的问题出在哪里你知道吗?
  学生:我知道了,我用的是100mL來做的这一道题。
  教师:利用100mL来做这一道题有什么问题吗?在具体的操作之中应该用哪一个数据呢?
  学生:在例题之中,应该使用50mL来求浓缩橙汁以及水的体积。
  教师:真不错,你找到问题所在?那么,你有什么说的呢?
  学生:稀释的橙汁一共有200mL,水是无法比稀释橙汁还要多的。检验真的很有用。对于这一道题目来说,检验包含了两个部分,是缺一不可的。
  小结:利用合理的渗透,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操作之下来进行立体的分析,然后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这样不但解决了问题,同时还帮助学生养成反思的意识,何乐而不为呢?这样的合理渗透,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也体现了教师对课本和课堂的把控能力,将学生的思维紧紧吸引,让学生在反思中,获取了知识,得到了学习的乐趣。
  三、 结语
  “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明,思明则新,思新则进”。对于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是有效课堂教学最深切的呼唤,这也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反思意识,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操作,更有思维方式的锻炼和磨练。作为以一种对于学生拥有终身发展的学习习惯,并非是在一朝一夕之中就可以完成的。只有教师懂得循序渐进的原则,并且还拥有一定的耐心,做好扎实的实施,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真正迈入“学会学习”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高绪奎.浅谈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自我反思意识的培养[J].山东教育,2015,(Z4):90.
  [2]陆卫燕.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4,(77):70.
  [3]贾雪利.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反思[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2,(11):20.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重点在于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因而后续的教学工作不仅要针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更要针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本身与生活就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如何能够进行有效的实践教学,让初中数学走向生活,也是今后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实践教学;初中数学;生活  一、 引言  随着教育体系的改革,学科的教学工作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而数学本身就是一
摘要:对于高中数学的教学而言,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群体。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结合后进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后进生的特点和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采取积极的转化对策,转化后进生,促进整个班级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后进生;转化  后进生是指一个班级中学习成绩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以前叫做“差生”。后进生并不是因为遗传或者是其他因素造成的落后,更不是智力低下、反应迟钝的学生,而是由于自身主观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空间观念是几何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学生学好图形与几何的基础,是创新精神所需的基本因素。没有空间观念,几乎谈不上学好数学,更谈不上任何创造发明。因此,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值得每位数学教师深入探究的问题。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
现行高级中学英语课本第二册(A)单位第三单元Word Study(P.24)中有这样一种特殊的句型:A is to B what C is to D,并提供了一个例子和六个句子让学生选词填空,大多数学生和老
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启动,疾风骤雨般在我国信息闭塞、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山区掀起了一场教育信息化的革命。远程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的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