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871—1945,瓦雷里的一生被印在法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两个重要年代之间。他生于多事之秋,卒于乱世之后。春秋鼎盛,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个时期,他的诗歌创作达到了巅峰。然而瓦雷里的读者不难发现,他的诗歌从未曾透进一缕战争的硝烟,或回荡战火的轰鸣,而是充满了心灵与智慧的震颤,情感与哲理的融合,晨钟的清澈,夜空的宁静,大海的深沉。在法国历史上,既能象抒情诗人那样捉住情绪的脉搏,又能象哲理诗人那样掌握智慧的节奏者,实在为数寥寥。或许瓦雷里可以被看作这难能者之一。他那有声有色的思想诗化了人的肉体,也物化了人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71—1945,瓦雷里的一生被印在法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两个重要年代之间。他生于多事之秋,卒于乱世之后。春秋鼎盛,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个时期,他的诗歌创作达到了巅峰。然而瓦雷里的读者不难发现,他的诗歌从未曾透进一缕战争的硝烟,或回荡战火的轰鸣,而是充满了心灵与智慧的震颤,情感与哲理的融合,晨钟的清澈,夜空的宁静,大海的深沉。在法国历史上,既能象抒情诗人那样捉住情绪的脉搏,又能象哲理诗人那样掌握智慧的节奏者,实在为数寥寥。或许瓦雷里可以被看作这难能者之一。他那有声有色的思想诗化了人的肉体,也物化了人的精神,这难道不正是我们求之于诗歌的奇迹吗?!《蜜蜂》中,一个女子希望蜜蜂的蜇刺能使她从感情麻木的状态下清醒过来,摆脱虽生犹死的昏睡。它是否在告诉我们痛楚是生命的感知和必要的刺激,敏锐的思维会唤醒沉睡的意识呢?在《诗》中,瓦雷里把诗人比喻成一个吃奶的孩子,他的母亲就是智慧,诗是智慧的产物,智慧的乳汁——诗的语言将深暗、隐潜的精神生活带到意识的光照下,但对于智慧的追求须有耐心和节制,过份的冲动会使感情的源泉中断,而感情离开诗人还有何意义?诗歌沒有感情又有什么价值?《脚步》表现诗人的智慧在艺术创作之前期待灵感的到来,它同爱的期待一样温柔、微妙,灵感的种子虽在期待之中,但在预料之外,它在智慧的沐浴下会孕育出一首美妙的诗。《假死》似乎是一首永无完稿的诗,内在的生命呼唤新的改观,诗人注定要受到无休止的再创作的折磨,精神的产品没有真正的墓地。有时你也许会觉得瓦雷里的诗缺乏强烈的时代感,不能催人泪下,而又爱惜他那超逸的诗风,缱绻的诗魂;有时你也许因为他过份追求形式的完美,太拘泥于传统的格律而批评他的诗歌所传达的信息不够丰富,可又�
其他文献
在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和我国正式加入WTO的新形势下,我国企业与国际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剧烈.企业之间的竞争终究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应以什么样的标准去培养选拔人才?本文试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纵观国内外历史,意识形态在历次的国家兴衰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巩固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的思想基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意义重大。 一、当前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不利因素 意识形态的核心是信仰,理想信念是全党坚守精神家園的力量源泉。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
我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必须抓住学生个性特点,适度褒贬.只有抓住学生个性特点进行适度褒贬,才能因材施教,激励学生扬长避短、奋发向上,
<正> 不久前,我读到了一部颇为别致的文学工具书。这就是B·A·曼努依洛夫主编的《莱蒙托夫百科全书》(苏联百科全书出版社1981年出版)。就书的品类而言,此书并非创举。目前世界上已
200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如何立足信宜实际,扎实有效地做好全市民政工作?我认为关键是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正】 ……爸爸上前线去打仗的时候还很年轻,他身穿一件方格布的翻领衬衫,眉上挎着背包,脚上穿着一双球鞋。那时,妈妈在他的眼里甚至还算不上是个大人。在她是一个少先队员
银行高管离职潮涌,半年时间,已有近30位银行高管离职。他们之中,部分因年龄限制而退休或被行政调任,不过离职后前往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行业也成为新的选择。 “高层变动实在太快,称得上是‘大换血’!刚刚结束审计,新行长上任后,又是一系列考核。”7月20日,某国有大行的员工唐先生说。 7月20日晚,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通过香港联合交易所平台发布信息:执行董事、副行长王希全因工作变动,向董事会提交
前列腺增生患者以往采取开腹手术的方法切除前列腺,术中失血多且损伤大,术后恢复慢。我院自2005年2月~2010年5月采用经尿道悬浮离子电切术(TU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276例,取
"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造着我们的政治、社会、文化、生活等各个层面.茂名石化乙烯工业公司党委大胆创新,把电脑网络用到企业党建工作中去,促进企业党建工作跃上了新
【正】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法国诗人们正在前赴后继地标新立异中获得自己的艺术生命。法国诗歌经过十九世纪末的象征主义和本世纪初的超现实主义两个大的文学运动,几乎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