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几十几道湾里,几十几只船哎,/几十几只船上,几十几条杆哎,/几十几个艄公哟嗒把船扳,/几十几个艄公把船扳。
赞颂黄河的歌曲不下千百首,窃以为论气势、神韵,论对心灵的震撼力,都首推这支《黄河船夫曲》。而把这首歌演绎得酣畅淋漓、出神入化,使之风靡神州大地,远播五洲四海的首唱者,就是有陕北民歌王之称的王向荣。
2008年7月2日,奥运火炬在延安传递,王向荣入选第195棒火炬手;中秋之夜,央视“开心辞典”播出了一档有王向荣参加的关于奥运的节目。这些事例都说明他已成为有广泛号召力的名人,但有谁知道他从一个陕北山沟沟里的放羊娃成长为一个全国知名的民歌手,经历了怎样艰辛的历程?让我们乘着他歌声的翅膀,穿越时空隧道,回溯他的人生轨迹,追寻他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
民歌——童年时光的由衷痴迷
陕北,一块荒芜贫瘠而民歌丰饶的黄土地。王向荣的家乡府谷县新民乡马茹疙瘩村位于陕晋蒙交界处,这里一声鸡鸣醒三省,多种文化交融碰撞,使得民歌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王向荣的父母都是嗓音极好的民歌手,在著名的记录片《望长城》中曾留下他们母子唱民歌的音像资料。他在娘肚子里就接受了很好的音乐胎教。不论是纺麻绳还是纳鞋底,不论是打猪草还是喂鸡鸭,歌声总是不时从妈妈口中流出,更是从妈妈心中飞出。在妈妈的肚子里,在妈妈的怀抱中,在妈妈的后背上,王向荣在不自觉中开始了音乐启蒙。三四岁时,奶声奶气的王向荣已经可以像模像样地唱《掐蒜薹》、《摇三摆》等好多首民歌了。民歌伴随着妈妈的乳汁滋润着他的心田,民歌和粗陋的饭食一起滋养他发育成长,更塑造着他的人格和灵魂。
六七岁时,王向荣像邻家娃娃们一样,开始和爸爸上山放羊。春天站在山梁上,碧空湛蓝如洗,白云如羊群滚动,黄土高原上的塬峁沟梁四处点缀着绿色和星星点点的野花,南风送来布谷啼叫,信天游时断时续,忙着春耕的人们,一边劳作一边吟唱。民歌使单调辛苦的劳作有了一点诗情画意,稀释着人们的愁烦和劳累。置身于此情此景,天生一副好歌喉的父亲自然情绪勃发,挺起略显佝偻的脊背,情不自禁地引吭高歌。这些优美深情的民歌,伴随着当时的情景,永远定格在王向荣宛如一张白纸般纯洁的脑海中。正是这种生活经历,使得王向荣无论在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上,还是在戛纳国际艺术节的竞技场上,每当唱起这些歌,他的脑海便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第一次听到这些歌曲时的情境,身边的羊群似乎伸手可及,空气中仿佛也夹杂着陕北乡间特有的煤烟和牛羊粪混合的气味,他演唱中的乡野风味、泥土芳香就会自然流露出来,以不可抗拒的魅力征服了海内外听众。
村里的红白喜事,是人们大展歌喉的舞台,也是王向荣学习民歌的课堂。每逢这时他就挤在人群里,好奇地看着叔父和一些乡邻,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手里摇着羊皮鼓,念念有词地唱起神秘兮兮的神汉歌;天旱少雨时,民间艺人领着神楼子,虔诚地唱着祈雨歌。这些民间小调像春雨一样沁入他的心田。也许是父母的遗传吧,王向荣从小便有一副好嗓子,不自觉中跟父母、乡邻学会了不少民歌小调。小学时就在学校登台演唱郭兰英唱过的《蓝花花》,他唱得声情并茂,形似而神更似,赢得了平生第一次掌声。后来他还唱过原汁原味的当地民歌《五月散花》,更是红遍全校。
民歌——青年时代的热切追求
王向荣歌唱得好,读书也名列前茅,小学毕业考入府谷中学。当时府谷县城比较知名的民歌手有柴根、丁希材、闫桂英等几位,王向荣向他们讨教,记录他们传授的民歌,借鉴他们各自的演唱特色。同一首歌,不同的人演唱,就有不同的韵味,其奥妙何在?王向荣反复对比揣摩,终于得其中三昧,掌握了民歌的神髓。
然而时代的发展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文化大革命粉碎了万千学子的大学梦,把王向荣从校园赶回了马茹疙瘩的田间。劳动中,休息时,妹子后生,汉子婆姨往往不由自主地唱起民歌。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劳动中,王向荣学会了更多的民歌,同时也从这些普通农民的言行中更深刻地理解了民歌的思想内涵。
1970年村里小学需要一名民办教师,高一肄业的王向荣便在乡亲们的推举下接了这个班。王向荣最爱给孩子们上音乐课,他除了给同学们教些革命歌曲和毛主席语录歌外,还经常夹带些私货——给学生们教些陕北民歌。同学们当然爱听王老师唱歌,有时一堂音乐课就变成了王向荣独唱音乐会,吸引别班同学也来分享耳福。后来学校就让他兼了几个班的音乐课,真可谓人尽其才,皆大欢喜。
如果说以前唱歌仅仅出于单纯的爱好,那么当了民办教师,已经年过18岁的王向荣对民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隐隐约约地觉得,从唱民歌中也许能搞出点名堂,说不定会寻找出个前程。出于这一动机,也为了高质量地上好音乐课,他开始学习识谱和乐器。经过数年努力,他学会了识简谱,也学会了弹三弦、拉二胡。
民办教师有星期日、寒暑假,王向荣把这些时间都用在了学习民歌上。他由本村到外村,由本乡到外乡,由本县到外县,最后突破省界到邻近的晋?向民间艺人学唱民歌。有一次,王向荣从一位老艺人处借到一张录有陕北民歌的胶木唱片。但是,周围找不到唱机。他多方托人帮忙,好不容易才在公社广播站借用唱机听了一回。听一回不过瘾,他又硬着头皮再去借用一次。经过多年努力,他走遍了陕晋蒙交界一带的许多乡村,拜访了近百位民间歌手,吃着民歌的百家饭,滋养起他强健的艺术体魄。这一带流行的山曲、小调、晋剧、秦腔、爬山调、信天游、二人台、漫瀚调,他无所不学,学无不精,总是信手拈来,随口就唱。
王向荣的成功之处在于能够博采众长,为己所用。他的原则是既要保持原汁原味,又不盲目照搬,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他的演唱的特点是旋律上的翻高落低,润腔上吸收融化。比如他唱《三十里明沙二十里川》,在第六、七小节上,用很有穿透力的假声,翻高八度演唱在高空飘荡,感情像洪峰铺天盖地涌过来,很有气势。第九小节以后,落低又翻高,跌宕起伏,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激动不安和深切的思念之情。他对不同的歌在速度、润腔、情感的处理上都做出不同的设计,均能达到得心应手,出神入化。总之,王向荣的独特风格是,大起大落,淋漓酣畅,委婉隽永。
王向荣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研究民歌引起了公社教育干部的不满,说他不务正业,多次对他提出警告。而他为了民歌,毅然决然地扔掉捧了六年的民办教师的泥饭碗,于1975年夏重新务农。王向荣重当农民,绝非意气用事,而是理智的抉择。经过多年的探索,他对民歌的价值和自己的水平都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他想趁着青春年华,干一点自己喜欢的事,说不定在唱歌上可以闯出一条出路。
王向荣重当农民不久,被生产队指派和几个社员一起赶着一队牲口驮着草籽去内蒙古推销。他先后去过准格尔、托克托、和林格尔等地。他赶着牲口,带着干粮,在地广人稀的内蒙古草原上踽 踽缓行,见景生情,不由自主地唱起一首首民歌,排遣着旅途的孤寂。晚上住在乡村小店,有时则借宿农家。苍茫辽阔的塞外风光令他大开眼界,蒙古人豪爽的民风更令他留恋,当然这其中绝少不了那些美妙传情的民歌。相同的自然环境,类似的生活经历,使王向荣身历其境体验到了《走西口》、《赶牲灵》、《脚夫调》、《三天的路程两天到》一类民歌的特定意境。有了这种生活阅历后,当他再唱这些历久弥新的名曲时,便自然而然进入了歌中的氛围,带有以前不曾体验到的韵味。他的《走西口》,不论唱到哪里,听的人都是泪巴巴的。
是生活造就了这位西北民歌王。王向荣坦率地说:“我的声音并不是多么的圆润明亮,之所以从本地到外地,从北方到南方,从城市到乡村,从国内到国外,各行各业,不同层次的听众都比较喜欢我的歌,都认为我的歌中有一种能揪人心的东西,就是因为我在这片黄土地上经历过酸甜苦辣,把对生活的感悟,对黄土地的情感渗透到了歌声中。”
黄土地,黄河畔,长城外,古道边,地处边塞的陕北,似乎自古就是一方产生悲歌的圣地。当那些诞生在这块贫瘠又充满热望的黄土地上、表达陕北人喜怒哀乐的民歌,由浑身上下散发着黄土气息,身心内外浸透着黄河水韵的王向荣来演绎时,你会打心眼里确信王向荣不是用嗓子在唱歌,而是用心灵在演绎,他在用自己全部的身心,用五十多年的陕北生活底蕴,用他对黄土地的一片深情,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来传唱每一首民歌。
1975年正是农业学大寨的高潮时期,公社成立了一支青年创业队,转战全社各大队,专干一些农田基本建设的大工程。这支创业队白天劳动,晚上排练文艺节目,不定期到各村演出。王向荣重当农民的那年冬天,被选到创业队,和全公社抽调来的文艺骨干一起到各村搞宣传。就是从这时起,王向荣第一次正式登上了舞台,一炮打响,成为演出队的台柱子,成为家乡新民公社的知名人物。
个人的命运总是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王向荣进入公社创业队将近一年并且已小有名气时,恰逢粉碎四人帮的历史新时期,文艺迎来了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民歌不再被视为封建四旧,开始登上大雅之堂。王向荣在民歌园地中十多年的耕耘,终于迎来了收获的金秋。
1977年、1978年、1979年,王向荣分别获得府谷县、榆林地区和陕西省文艺汇演一等奖,一年一个新台阶,名扬三秦大地,正可谓十年不鸣,一鸣惊人。
1980年王向荣代表陕西省到北京参加全国农民艺术调演。那次调演在北京工体举行,偌大的体育场座无虚席。当王向荣演唱《兄妹赶集》时,唱得那么舒展自如、荡气回肠,悠扬婉转的旋律,伴之以他那别有韵味的陕北普通话,散发着征服人心的魅力。现场观众简直疯狂了,全部站起欢呼,把手中的帽子、报纸、杂志扔上天空。
工体演出后王向荣被挑选进人民大会堂做汇报演出。演出结束后老作家丁玲走上台和他紧紧拥抱,满含深情地说:“离开陕北几十年了,今天总算听到了真正的陕北民歌!”在人民大会堂的演出再次轰动,引起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王向荣和另几位农民演员又被请进怀仁堂为中央领导演出。老一辈革命家们大多有在延安的生活经历,因此听了王向荣唱的陕北民歌后格外动情。谢幕时他们纷纷上台和王向荣握手祝贺,邓小平握着王向荣的手,连连称赞他唱得好。演出结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姚依林、万里、薄一波、王任重和谷牧亲自宴请了这些农民歌手,这是许多专业演员也没有得到过的殊荣,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这些民族文化传播者的重视和关怀。
这次北京之行,确立了王向荣陕北民歌王的地位。1980年作为一个转折点,王向荣从此走上了专职演唱民歌的道路。
民歌——中年时期的理智传播
王向荣是个民间歌手,同时也是位颇有见地的民间音乐家。他毕竟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高中生,当过多年民办教师,具备较好的文化素养;他学习研究民歌长达四十多年,了解陕北民歌的各种流派和风格,亲自拜访过各地各种流派的代表性人物;他对陕北民歌产生、传播、演变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他有过到全国各地演出的经历,兼收并蓄了各地民歌之长;他也到过许多国家演出,借鉴了国际同行的精华和经验;他有过从乡村草台班子到国家大剧场乃至国际大舞台的多种演出实践,积累了大量的心得……正是这些条件,使得他对民歌超越了本能的爱好,而进入理智传播弘扬阶段。
他不仅能唱老辈传下来的歌,还能推陈出新,加以改编。比如他九十年代唱遍国内外的名曲《哪达达也不如咱山沟沟好》,就是他创作的新民歌,虽是创作,却又地方韵味十足。了解了他青少年时代的经历,才会认识到,他能唱能写,这全赖早年练就的童子功。
说起对陕北乃至西北民歌的研究,王向荣认为在这方面给他帮助最大的当数恩师孙宾。其他民间歌手传授民歌,都是照葫芦画瓢,而孙老师则不但知其一,而且知其二,对许多经典名曲都能讲清来龙去脉,承传关系,词曲特点,演唱要领。正是在孙老师的指点下,王向荣才对民歌在知其然的基础上而知其所以然,由必然王国而进入自由王国。经过孙老师的教诲,他才深刻认识到,数百年流传下来的民歌,是一块块活化石,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在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空前重视的今天,王向荣才意识到孙老师的睿智和先见之明,才越发意识到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现在王向荣被西安交大等多所高校聘为客座教授,他每次讲课时除了分析陕北民歌的历史、流派、演变、特点、演唱技巧之外,更多的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阐述陕北民歌和西北民歌以及所有民间艺术的不可再生性、独特性,告诫莘莘学子珍爱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正是由于他的这些独特贡献,才于2007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称号——此称号的获得者全国共计才166位,其含金量由此可见。
一个普通农民成为名人当然不容易,而成为名人后还能保持一颗平常心,朴实平易地处世为人,则更不容易。而王向荣就做到了这一点。王向荣曾满怀深情地说:“我到过国内外许多地方,什么皇宫王府,官邸豪宅,什么高山大川、名胜古迹都曾游览过。但事后我从没有梦见这些地方,而经常出现在我梦境里的全是陕北的山山水水,家乡的父老乡亲。黄土地是我的根基,那里是我的生命之源,也是我的艺术之源。”
责任编辑 张 宁
赞颂黄河的歌曲不下千百首,窃以为论气势、神韵,论对心灵的震撼力,都首推这支《黄河船夫曲》。而把这首歌演绎得酣畅淋漓、出神入化,使之风靡神州大地,远播五洲四海的首唱者,就是有陕北民歌王之称的王向荣。
2008年7月2日,奥运火炬在延安传递,王向荣入选第195棒火炬手;中秋之夜,央视“开心辞典”播出了一档有王向荣参加的关于奥运的节目。这些事例都说明他已成为有广泛号召力的名人,但有谁知道他从一个陕北山沟沟里的放羊娃成长为一个全国知名的民歌手,经历了怎样艰辛的历程?让我们乘着他歌声的翅膀,穿越时空隧道,回溯他的人生轨迹,追寻他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
民歌——童年时光的由衷痴迷
陕北,一块荒芜贫瘠而民歌丰饶的黄土地。王向荣的家乡府谷县新民乡马茹疙瘩村位于陕晋蒙交界处,这里一声鸡鸣醒三省,多种文化交融碰撞,使得民歌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王向荣的父母都是嗓音极好的民歌手,在著名的记录片《望长城》中曾留下他们母子唱民歌的音像资料。他在娘肚子里就接受了很好的音乐胎教。不论是纺麻绳还是纳鞋底,不论是打猪草还是喂鸡鸭,歌声总是不时从妈妈口中流出,更是从妈妈心中飞出。在妈妈的肚子里,在妈妈的怀抱中,在妈妈的后背上,王向荣在不自觉中开始了音乐启蒙。三四岁时,奶声奶气的王向荣已经可以像模像样地唱《掐蒜薹》、《摇三摆》等好多首民歌了。民歌伴随着妈妈的乳汁滋润着他的心田,民歌和粗陋的饭食一起滋养他发育成长,更塑造着他的人格和灵魂。
六七岁时,王向荣像邻家娃娃们一样,开始和爸爸上山放羊。春天站在山梁上,碧空湛蓝如洗,白云如羊群滚动,黄土高原上的塬峁沟梁四处点缀着绿色和星星点点的野花,南风送来布谷啼叫,信天游时断时续,忙着春耕的人们,一边劳作一边吟唱。民歌使单调辛苦的劳作有了一点诗情画意,稀释着人们的愁烦和劳累。置身于此情此景,天生一副好歌喉的父亲自然情绪勃发,挺起略显佝偻的脊背,情不自禁地引吭高歌。这些优美深情的民歌,伴随着当时的情景,永远定格在王向荣宛如一张白纸般纯洁的脑海中。正是这种生活经历,使得王向荣无论在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上,还是在戛纳国际艺术节的竞技场上,每当唱起这些歌,他的脑海便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第一次听到这些歌曲时的情境,身边的羊群似乎伸手可及,空气中仿佛也夹杂着陕北乡间特有的煤烟和牛羊粪混合的气味,他演唱中的乡野风味、泥土芳香就会自然流露出来,以不可抗拒的魅力征服了海内外听众。
村里的红白喜事,是人们大展歌喉的舞台,也是王向荣学习民歌的课堂。每逢这时他就挤在人群里,好奇地看着叔父和一些乡邻,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手里摇着羊皮鼓,念念有词地唱起神秘兮兮的神汉歌;天旱少雨时,民间艺人领着神楼子,虔诚地唱着祈雨歌。这些民间小调像春雨一样沁入他的心田。也许是父母的遗传吧,王向荣从小便有一副好嗓子,不自觉中跟父母、乡邻学会了不少民歌小调。小学时就在学校登台演唱郭兰英唱过的《蓝花花》,他唱得声情并茂,形似而神更似,赢得了平生第一次掌声。后来他还唱过原汁原味的当地民歌《五月散花》,更是红遍全校。
民歌——青年时代的热切追求
王向荣歌唱得好,读书也名列前茅,小学毕业考入府谷中学。当时府谷县城比较知名的民歌手有柴根、丁希材、闫桂英等几位,王向荣向他们讨教,记录他们传授的民歌,借鉴他们各自的演唱特色。同一首歌,不同的人演唱,就有不同的韵味,其奥妙何在?王向荣反复对比揣摩,终于得其中三昧,掌握了民歌的神髓。
然而时代的发展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文化大革命粉碎了万千学子的大学梦,把王向荣从校园赶回了马茹疙瘩的田间。劳动中,休息时,妹子后生,汉子婆姨往往不由自主地唱起民歌。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劳动中,王向荣学会了更多的民歌,同时也从这些普通农民的言行中更深刻地理解了民歌的思想内涵。
1970年村里小学需要一名民办教师,高一肄业的王向荣便在乡亲们的推举下接了这个班。王向荣最爱给孩子们上音乐课,他除了给同学们教些革命歌曲和毛主席语录歌外,还经常夹带些私货——给学生们教些陕北民歌。同学们当然爱听王老师唱歌,有时一堂音乐课就变成了王向荣独唱音乐会,吸引别班同学也来分享耳福。后来学校就让他兼了几个班的音乐课,真可谓人尽其才,皆大欢喜。
如果说以前唱歌仅仅出于单纯的爱好,那么当了民办教师,已经年过18岁的王向荣对民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隐隐约约地觉得,从唱民歌中也许能搞出点名堂,说不定会寻找出个前程。出于这一动机,也为了高质量地上好音乐课,他开始学习识谱和乐器。经过数年努力,他学会了识简谱,也学会了弹三弦、拉二胡。
民办教师有星期日、寒暑假,王向荣把这些时间都用在了学习民歌上。他由本村到外村,由本乡到外乡,由本县到外县,最后突破省界到邻近的晋?向民间艺人学唱民歌。有一次,王向荣从一位老艺人处借到一张录有陕北民歌的胶木唱片。但是,周围找不到唱机。他多方托人帮忙,好不容易才在公社广播站借用唱机听了一回。听一回不过瘾,他又硬着头皮再去借用一次。经过多年努力,他走遍了陕晋蒙交界一带的许多乡村,拜访了近百位民间歌手,吃着民歌的百家饭,滋养起他强健的艺术体魄。这一带流行的山曲、小调、晋剧、秦腔、爬山调、信天游、二人台、漫瀚调,他无所不学,学无不精,总是信手拈来,随口就唱。
王向荣的成功之处在于能够博采众长,为己所用。他的原则是既要保持原汁原味,又不盲目照搬,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他的演唱的特点是旋律上的翻高落低,润腔上吸收融化。比如他唱《三十里明沙二十里川》,在第六、七小节上,用很有穿透力的假声,翻高八度演唱在高空飘荡,感情像洪峰铺天盖地涌过来,很有气势。第九小节以后,落低又翻高,跌宕起伏,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激动不安和深切的思念之情。他对不同的歌在速度、润腔、情感的处理上都做出不同的设计,均能达到得心应手,出神入化。总之,王向荣的独特风格是,大起大落,淋漓酣畅,委婉隽永。
王向荣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研究民歌引起了公社教育干部的不满,说他不务正业,多次对他提出警告。而他为了民歌,毅然决然地扔掉捧了六年的民办教师的泥饭碗,于1975年夏重新务农。王向荣重当农民,绝非意气用事,而是理智的抉择。经过多年的探索,他对民歌的价值和自己的水平都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他想趁着青春年华,干一点自己喜欢的事,说不定在唱歌上可以闯出一条出路。
王向荣重当农民不久,被生产队指派和几个社员一起赶着一队牲口驮着草籽去内蒙古推销。他先后去过准格尔、托克托、和林格尔等地。他赶着牲口,带着干粮,在地广人稀的内蒙古草原上踽 踽缓行,见景生情,不由自主地唱起一首首民歌,排遣着旅途的孤寂。晚上住在乡村小店,有时则借宿农家。苍茫辽阔的塞外风光令他大开眼界,蒙古人豪爽的民风更令他留恋,当然这其中绝少不了那些美妙传情的民歌。相同的自然环境,类似的生活经历,使王向荣身历其境体验到了《走西口》、《赶牲灵》、《脚夫调》、《三天的路程两天到》一类民歌的特定意境。有了这种生活阅历后,当他再唱这些历久弥新的名曲时,便自然而然进入了歌中的氛围,带有以前不曾体验到的韵味。他的《走西口》,不论唱到哪里,听的人都是泪巴巴的。
是生活造就了这位西北民歌王。王向荣坦率地说:“我的声音并不是多么的圆润明亮,之所以从本地到外地,从北方到南方,从城市到乡村,从国内到国外,各行各业,不同层次的听众都比较喜欢我的歌,都认为我的歌中有一种能揪人心的东西,就是因为我在这片黄土地上经历过酸甜苦辣,把对生活的感悟,对黄土地的情感渗透到了歌声中。”
黄土地,黄河畔,长城外,古道边,地处边塞的陕北,似乎自古就是一方产生悲歌的圣地。当那些诞生在这块贫瘠又充满热望的黄土地上、表达陕北人喜怒哀乐的民歌,由浑身上下散发着黄土气息,身心内外浸透着黄河水韵的王向荣来演绎时,你会打心眼里确信王向荣不是用嗓子在唱歌,而是用心灵在演绎,他在用自己全部的身心,用五十多年的陕北生活底蕴,用他对黄土地的一片深情,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来传唱每一首民歌。
1975年正是农业学大寨的高潮时期,公社成立了一支青年创业队,转战全社各大队,专干一些农田基本建设的大工程。这支创业队白天劳动,晚上排练文艺节目,不定期到各村演出。王向荣重当农民的那年冬天,被选到创业队,和全公社抽调来的文艺骨干一起到各村搞宣传。就是从这时起,王向荣第一次正式登上了舞台,一炮打响,成为演出队的台柱子,成为家乡新民公社的知名人物。
个人的命运总是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王向荣进入公社创业队将近一年并且已小有名气时,恰逢粉碎四人帮的历史新时期,文艺迎来了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民歌不再被视为封建四旧,开始登上大雅之堂。王向荣在民歌园地中十多年的耕耘,终于迎来了收获的金秋。
1977年、1978年、1979年,王向荣分别获得府谷县、榆林地区和陕西省文艺汇演一等奖,一年一个新台阶,名扬三秦大地,正可谓十年不鸣,一鸣惊人。
1980年王向荣代表陕西省到北京参加全国农民艺术调演。那次调演在北京工体举行,偌大的体育场座无虚席。当王向荣演唱《兄妹赶集》时,唱得那么舒展自如、荡气回肠,悠扬婉转的旋律,伴之以他那别有韵味的陕北普通话,散发着征服人心的魅力。现场观众简直疯狂了,全部站起欢呼,把手中的帽子、报纸、杂志扔上天空。
工体演出后王向荣被挑选进人民大会堂做汇报演出。演出结束后老作家丁玲走上台和他紧紧拥抱,满含深情地说:“离开陕北几十年了,今天总算听到了真正的陕北民歌!”在人民大会堂的演出再次轰动,引起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王向荣和另几位农民演员又被请进怀仁堂为中央领导演出。老一辈革命家们大多有在延安的生活经历,因此听了王向荣唱的陕北民歌后格外动情。谢幕时他们纷纷上台和王向荣握手祝贺,邓小平握着王向荣的手,连连称赞他唱得好。演出结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姚依林、万里、薄一波、王任重和谷牧亲自宴请了这些农民歌手,这是许多专业演员也没有得到过的殊荣,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这些民族文化传播者的重视和关怀。
这次北京之行,确立了王向荣陕北民歌王的地位。1980年作为一个转折点,王向荣从此走上了专职演唱民歌的道路。
民歌——中年时期的理智传播
王向荣是个民间歌手,同时也是位颇有见地的民间音乐家。他毕竟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高中生,当过多年民办教师,具备较好的文化素养;他学习研究民歌长达四十多年,了解陕北民歌的各种流派和风格,亲自拜访过各地各种流派的代表性人物;他对陕北民歌产生、传播、演变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他有过到全国各地演出的经历,兼收并蓄了各地民歌之长;他也到过许多国家演出,借鉴了国际同行的精华和经验;他有过从乡村草台班子到国家大剧场乃至国际大舞台的多种演出实践,积累了大量的心得……正是这些条件,使得他对民歌超越了本能的爱好,而进入理智传播弘扬阶段。
他不仅能唱老辈传下来的歌,还能推陈出新,加以改编。比如他九十年代唱遍国内外的名曲《哪达达也不如咱山沟沟好》,就是他创作的新民歌,虽是创作,却又地方韵味十足。了解了他青少年时代的经历,才会认识到,他能唱能写,这全赖早年练就的童子功。
说起对陕北乃至西北民歌的研究,王向荣认为在这方面给他帮助最大的当数恩师孙宾。其他民间歌手传授民歌,都是照葫芦画瓢,而孙老师则不但知其一,而且知其二,对许多经典名曲都能讲清来龙去脉,承传关系,词曲特点,演唱要领。正是在孙老师的指点下,王向荣才对民歌在知其然的基础上而知其所以然,由必然王国而进入自由王国。经过孙老师的教诲,他才深刻认识到,数百年流传下来的民歌,是一块块活化石,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在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空前重视的今天,王向荣才意识到孙老师的睿智和先见之明,才越发意识到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现在王向荣被西安交大等多所高校聘为客座教授,他每次讲课时除了分析陕北民歌的历史、流派、演变、特点、演唱技巧之外,更多的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阐述陕北民歌和西北民歌以及所有民间艺术的不可再生性、独特性,告诫莘莘学子珍爱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正是由于他的这些独特贡献,才于2007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称号——此称号的获得者全国共计才166位,其含金量由此可见。
一个普通农民成为名人当然不容易,而成为名人后还能保持一颗平常心,朴实平易地处世为人,则更不容易。而王向荣就做到了这一点。王向荣曾满怀深情地说:“我到过国内外许多地方,什么皇宫王府,官邸豪宅,什么高山大川、名胜古迹都曾游览过。但事后我从没有梦见这些地方,而经常出现在我梦境里的全是陕北的山山水水,家乡的父老乡亲。黄土地是我的根基,那里是我的生命之源,也是我的艺术之源。”
责任编辑 张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