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成果及存在问题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sio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呼和浩特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已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认可,基本形成了农民得实惠、政府得民心、医院得发展的“三赢”局面。当然,目前该制度在实施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和完善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健康发展
  (一)农民参合率持续稳定在90%以上,筹资水平和保障能力逐年提高
  2005年呼和浩特新农合制度试点初期,参合农民人数为3.83万人,2009年为92.68万人,2013年达到94.65万人,参合率为97.47%。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2005年为30元,2009年提高为110元,2013年提高到364元(其中国家188元、自治区46元、市和旗县区各35元、农民个人缴费60元),参合农民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提高到75%。为合理引导患者就医,设定了医疗机构报销比例等级。乡镇卫生院报销比例最高,为起付线100元,报销比例100%;最低的是市辖区外三级医院,起付线3000元,报销比例仅为50%。农民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比例从2005年的25%提高到2007年的34%,2013年提高到45%左右。住院费用报销封顶线由2007年的3.5万元,提高到2013年的10万元。
  (二)重大疾病保障范围与投保渠道拓宽
  为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扩大农民医疗受益面,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2012年按照国家、自治区有关要求,将20种重大疾病纳入新农合大病保障范围。同时,针对目前布鲁氏菌病发病多数为农村居民的现状,将布鲁氏菌病纳入保障范围,并实施免费治疗。
  为减轻重大疾病患者医药费用负担,2013年新农合将大病引入商业保险做为补充。重大疾病患者住院医药费用一次花费在10万元以下按照医疗机构补偿标准给予补偿;花费在10万—15万之间的费用,新农合按照80%的比例再次补偿;超过15万元的按照90%比例补偿。新农合报销后的其余部分,患者还可以申请商业保险进行理赔。
  (三)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服务监管审核更加严格
  呼和浩特新农合在监督管理上建立了定点医疗机构初审、旗县新农合经办机构复审、市新农合管理中心终审的审核模式,加强了审核力度,使新农合资金的管理、使用、审核、补偿等更加科学有效,新农合基金更加安全稳定。同时,新农合管理中心还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抽查、突击检查、夜间突查、随机抽查的方式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稽查,防止套取资金行为的发生。
  (四)新农合网络信息系统建设不断加强
  新农合信息化建设水平与其服务能力相统一,逐步完善信息系统,形成了以操作智能化、统计报表程序化、住院审核网络化、台帐电子化、业务操作日志化的结构化管理格局。而且,呼市新农合信息化管理系统成功与国家新农合信息平台进行了对接,可以通过国家信息平台查询群众在卫生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情况,为下一步开展自治区外就医即时结报奠定了基础。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医疗费用增长过快,抵消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于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用于医疗保健的开支逐年增加,而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也在通胀环境下涨幅巨大,2005年5000元可以看好的病,2013年得花1.5万元甚至更多,而新农合的保障标准虽然在逐年提高但也无法赶上飞速增长的医疗费用,特别是三级甲等医院以及自治区外大医院整体医疗费用较高而新农合在此等级起付线高、报销比例低,农民负担仍然沉重。
  (二)新农合的保障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新农合住院费用实际补偿达到45%左右,但是对于农民来说,另外的55%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特别是大病住院,大多数农民要选择大医院,而大医院的医疗费用相对要比低级别的医院费用高得多,自费部分相当可观。现有筹资和补偿水平距离帮助农民摆脱因病致贫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不仅影响到制度的运行质量和效果,也成为不同收入水平农民受益不均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医疗救助的资金有限,很多特困家庭连一千元都难以自付,即使他们参加合作医疗,在较低的补偿比例下也难以利用合作医疗所提供的医疗服务。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为例,2013年全县新农合患者住院医疗总费用产生在三级医疗机构的,占总医疗费用的49.6%,人均12153元;二级医疗机构占28%,人均4416元;而一级医疗机构仅占总医疗费用的0.7%,人均只有1508元;市外医疗机构占总医疗费用的21.7%,人均13573元。从补偿费用看,三级医院实际报销比例为36.4%,人均补偿4423元,农民自己支付为人均7300多元;二级医院实际报销比例为57.67%,人均补偿2546.5元,农民自己支付人均1900多元;一级医院实际报销比例为80.87%,人均补偿1219.86元,农民自费的不足300元;市外医院实际报销比例为29%,人均补偿3929.5元,农民需要自付近万元。数据说明,住院医疗总费用七成以上产生于三级医疗机构和市外医疗机构,而三级医疗机构和市外大医院的收费标准偏高、补偿较低,加重了患者的医疗负担,同时也降低了新农合给予农民的实际实惠。
  (三)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能满足参合农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虽然报销比例高,但真正到那里看病的农民却不多,一旦生病宁愿多花钱、走远路也要到大医院看病。这固然与农民的经济能力提高有关,更重要的还是体现了农民对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不信任。当前基层医疗机构的实用型人才短缺,基层卫生人才引进难、留不住的问题突出,制约了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临床需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就近就医的问题。
  (四)门诊统筹工作推行困难
  经过几年的由家庭账户过渡到门诊统筹,虽然对农民小病就近诊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推行不顺利。一是农民一时不能接受,无法发挥出门诊统筹真正的作用;二是网购药品品种不全,近90%的网采药品不能到位,配送不及时,严重影响门诊统筹工作的开展,对筹资工作产生了副作用;三是药品零差价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乡村两级定点因无业务收入、监管力度加大和操作繁杂而不积极配合实施。
  (五)新农合信息网络仍存在问题
  新农合统筹网络平台运行不能及时应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能力不足,影响工作进度。由于异地新农合报销系统的网络尚未开通,参合农民异地看病报销效率较低。这就需要加快新农合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开发新农合管理软件,并与异地医院管理系统对接,改善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六)工作人员少、经费投入不足
  呼和浩特新农合管理中心只有16个人员编制,却要管理全市90多万农民的参合工作。而县、乡镇更是大多无编制,一般为其他人员兼职,人均管理2—3万人。新农合工作量大、琐碎繁杂,每年要进行政策宣传、基金征收、信息化建设、外伤调查等等。而各旗县区由于财政经费紧张,每年用于新农合工作经费极为有限,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新农合工作的正常开展。
  (七)宣传工作尚需进一步加强
  部分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和基层经办机构人员对新农合有关政策理解不透彻,导致在宣传时不到位、不全面;在宣传方式上不够细致、耐心,表达也不够通俗易懂,致使部分农民对新农合政策还不够理解,甚至有不少农民对新农合一无所知。
  (八)保持高参合率难,管理成本大
  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外出务工农民较多,有些是常年举家外出,让这部分人参合十分困难;新农合政策方面基金量小、补偿率低、受益面较窄、保障程度低,以至参合人存有顾虑;部分基层干部对每年上门收取参合费存在一定厌倦和懈怠情绪,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一些基础性工作不能及时完成,门诊统筹工作推行艰难,造成农民群众对新农合整体工作有一定意见。
  (九)目录外药品、医疗器械检查等费用偏高,补偿低
  部分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因目录外药品、大型医疗器械检查、特殊耗材的使用、药品价格偏高等,不能在医疗机构及时得到补偿,而让参合农民回到当地经办机构报销,按照规定又降低了补偿比例,致使实际补偿费少,老百姓怨言颇多。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责任编辑:康伟
其他文献
民营家族企业无论在少数民族地区还是在经济发达地区都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快速发展的步伐与社会资本的供给产生了日益尖锐的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和强化了民间借贷融资活动的发展。民间借贷融资活动固然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和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和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民间借贷融资活动也出现了严重影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因此,为适应进一步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
期刊
内蒙古国土资源厅紧紧围绕自治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按照“8337”发展思路,全力支持和保障“五大基地”建设、“十个全覆盖”重大民生工程等自治区重点基础建设项目,深度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勇于先行先试,凝聚行动智慧,国土资源保障和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  一、2014年全区国土资源工作亮点纷呈  打出“1+5”组合拳,全方位化
期刊
为推进我区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展示地方和民族特色,在充分征求自治区领导、各盟市、各部门和有关旅游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自治区旅游局于2014年底制订并下发了《做大做强旅游业,为我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生改善、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做出更大贡献——今后一个时期我区旅游业发展思路》,作为我区旅游业发展重要指导性文件。文件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我区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内蒙古讲话和自
期刊
三季度,在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更趋错综复杂,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经历深刻调整背景下,自治区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稳步推进。下阶段,全区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继续累积,我们需把握利好因素,坚持“稳中求进”,力促全区经济运行平稳向好。  一、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结构分化渐趋凸显  三季度,在国内发展环境复杂性明显增加的背景下,我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呈现小幅回
期刊
城镇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新型城镇化建设导致全国大部分农村都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据辽宁省统计局统计,2013年辽宁省城镇化率为66.5%,预计2015年达到70%左右,2020年达到75%左右。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被征用后部分或全部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土地,还包括农民的身份,同时,在原有身份基础上所形成的福利体系
期刊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极为复杂的形势,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的2015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上涨1.2%;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4.6%。透过宏观形势和相关数据不难看出,CPI低位运行表明货币政策操作仍有空间,“新指标”显示的经济回暖意味着降息降准暂近尾声。 
期刊
一、主体功能区规划及青海省主体功能区定位  主体功能区规划指依据区域发展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在不同层次区域中的战略地位等,对区域发展理念、方向和模式等进行类型化的政策和制度。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明确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
期刊
长期以来,质监工作在我区广大公众乃至干部心目中一直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保护公平交易和竞争、自成体系、封闭运行的部门,只有在打击“假冒伪劣”突击行动、涉及生产安全突发事件和节庆期间市场抽查活动中偶尔露露脸,很少有人把质监部门与产品和企业的品牌塑造、产业和企业的做大做强、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联系在一起。然而,伴随着中国与国际接轨步伐的加快,国内市场体系的日益成熟,质监工作对
期刊
顺义区位于北京市的东北部,总面积1021平方公里,下辖19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426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00.4万,是北京市3个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定位为北京面向国际的首都枢纽空港,带动区域发展的临空产业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近年来,顺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始终坚持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引领的方针,始终坚持见物见人的城镇化取向,走出了一条符合区域实际的城乡一体化道路,实现了全区城
期刊
在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增长模式下,中国的矿产资源经济增长的极速和失速,如同诅咒一般,与中国经济体呈现出一致的节奏。同时,随着矿产资源大省山西在资源领域塌方式腐败的公布,公众对矿产资源领域的分配问题又提到了政治高度。本研究依据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理论,结合内蒙古的资源开发及利益分配的典型案例,分析并提出了矿产资源开发在不同的权益主体之间的合理分配份额。并就利益分配不公平导致的“资源诅咒”进行了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