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解释学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参考框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教学的规律、价值、评估、模式等方面具备特定的要义,在“主体间的差异定位”、“环境与目标的分处理”等具体实践领域予以启示。
关键词: 解释学 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教学
国内解释学翻译与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探究了海德格尔、贝蒂、哈贝马斯、利科、帕尔默、伽达默尔等人的解释学思想,主要热点问题有:解释学与修辞学、想象力研究、解释学的实践哲学趋向与本质研究、作为方法论的解释学与作为哲学意义的解释学关系研究、解释学理论与中国经典诠释、解释学史研究、解释学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关系与应用研究等。
解释学作为探寻人的精神世界的西方哲学思潮,对于意识形态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有理论价值。增强哲学反思,在解释学理论体系的启迪下,开展解释学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教育类课程教学创新研究,关注高校思想教育类课程教学的前提性和基础性理论问题,尊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规律,能吸收有益的思想与内涵,提供交叉学科的视角与方法,具有较大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症结
目前,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肩负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虽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改革趋势向好,但再好的课程也要确实落实到课程上,即要落实到课程教学过程和效果上。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真正“走进学生的脑袋”、触及学生的灵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务必在教学模式上加强思考与实践。
二、解释学视角下的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要义
解释学家认为,解释的各种可能性、规则和手段的思考都应直接应用于实践,这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参考框架,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应具备以下要义:
(一)可能被忽略的教学规律
解释学把人的一切心理和行为都看成是有意义、有内涵的“文本”,人的一切思想都带有既定的价值标签,在理解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中都会依照已有的价值基础并选取相应的内容以形成自己的理解,真正地理解包含主体的价值判断和情感体验。因此,课堂上的学生会依照原有的政治思想价值判断和情感体验存在于教学过程中,他们原有的政治思想价值判断和情感体验是课程教学的起点,务必遵循这一基础性教育规律。
(二)可能未形成的教学模式
从解释学的角度出发,主体在接受新的事物时,“移情”、“体验”和“理解”不可或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不能是简单的说教。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教学,注重的是政治意义的理解、积极有效的体验、关切自身的移情,这些均不可或缺。
(三)可能被误用的教学评估
解释学视角强调人的社会-历史现实属性,认为人的存在和理解都是在历史中发生、发展的,因而人的理解必然是历史性的,即是受历史制约的。与此同时,历史的局限性决定了理解不可能一次绝对完全达到。从解释学视角出发,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效果不能与专业类课程效果平行比较,即不能以评价专业课程量化的模式评价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二是从学生认知的规律看,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的理解不可能短时间内达到,也不易达到;表层的认知与内涵的认知需要一个长期的转化过程。
(四)可能被错位的教学价值
解释学强调人的意义和价值,解释学认为“心理学家的工作是弄懂某时某地人类生活的意义,而不是预测、控制和科学地理解它”。从解释学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应该是为人的生存与发展而服务的,这其实与该类课程的政治性并不矛盾。换个角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设计与教学应从“教什么内容而实现其价值”转化为“需要什么内容而去教以彰显价值”,即有多少内容是作为该门课程能为人的生存与发展而服务的,即尽管该门课程是属“国”的,但根基及发展基础仍是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解释学强调理解的历史性,过于强调解释中的主观因素,否认实践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走向相对主义,这不予支持。因此,从解释学的视角解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时,不能夸大“解释”的主观作用,“实践”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解释学视角下的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的具体启示
从解释学的视角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首先要进一步认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心理本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互动、发展、变化的,把握好两者的个体体验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主体间的差异定位
解释学认为,真正的理解都包含着个体的价值判断和情感体验。因此,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的定位与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的定位存在很大的差异。从价值判断方面而言,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是必修公共课,修学分是基础学习目的;教师则将其课程作为个人的专业研究领域。从表面上看,这种师生价值判断差异是符合逻辑的,但是,从学习角度而言,这种差异从根本上导致师生主体间的矛盾:一是学的动机,二是目标定位,三是效果评价。因此,作为引导者的教师要切实认识到主体间的差异,这种认识不是简单地向学生“妥协”,而是首先认识到这种差异,认识到学生个性化的理解或表现不等同于该类课程全部的价值判断,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既不可以居高临下,又不可曲高和寡,要以一种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教学意识引领整个教学过程。
(二)环境与目标的分处理
解释学特别强调人的社会——历史属性,因此一是应在现象的偶然性和历史性的具体关系中理解事件本身,即对环境的理解与处理;二是由于历史局限性的存在,决定了对相关事物的理解不可能一次绝对完全达到,即对目标的理解与处理。
关于环境。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与教育系列工作的环境发生了复杂的变化。要从大学生本体的视域出发,评估他们对政治认同的现状,用具体的、与大学生生存与发展相关的事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对话”式的教学模式,这是实现对环境与目标的分处理的实质所在。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认识到互联网、多元文化使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变化,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是新任务、新时期、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总要求”。但事实上,更多的研究与实践只停留在对环境外在的理解,如借助互联网资源等,而对学生主体的研究,对如何真正把握与评估学生思想政治认同状况缺少实质性的推进。
关于目标。解释学重视人的意义和价值,重视“某时某地人类生活的意义”,即重视“此时此刻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即重视学生在原有的思想政治基础上获得的发展与进步。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部分大学生可能在思想政治领域仍处于启蒙阶段,教学效果可能与教师预期相差较远,从而影响教学改革的信心。当前的教育实践,如果能推着大学生向社会理想、责任担当、公平正义等方面向前一步,即可以稱之为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教学方式。因此,对于教学目标,应该是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定位。
参考文献:
[1]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3]张传燧.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4.
[4]刘希良.我国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研究的类型及概况[J].当代教育论坛,2016(1):27-34.
[5]童付超,敬再平.微时代视角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2):52-54.
[6]杨晓慧.树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文化自觉[N].光明日报,2016-6-28.
[7]李辉,任美慧.论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逻辑起点[J].学术论坛,2015(6):167-171.
[8]张能为,赵立庆.解释学研究的若干问题与意义理解——安徽大学博士生导师张能为教授访谈[J].社会科学家,2013(7):1-5.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解释学视角下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创新研究(17D15)。
关键词: 解释学 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教学
国内解释学翻译与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探究了海德格尔、贝蒂、哈贝马斯、利科、帕尔默、伽达默尔等人的解释学思想,主要热点问题有:解释学与修辞学、想象力研究、解释学的实践哲学趋向与本质研究、作为方法论的解释学与作为哲学意义的解释学关系研究、解释学理论与中国经典诠释、解释学史研究、解释学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关系与应用研究等。
解释学作为探寻人的精神世界的西方哲学思潮,对于意识形态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有理论价值。增强哲学反思,在解释学理论体系的启迪下,开展解释学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教育类课程教学创新研究,关注高校思想教育类课程教学的前提性和基础性理论问题,尊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规律,能吸收有益的思想与内涵,提供交叉学科的视角与方法,具有较大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症结
目前,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肩负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虽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改革趋势向好,但再好的课程也要确实落实到课程上,即要落实到课程教学过程和效果上。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真正“走进学生的脑袋”、触及学生的灵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务必在教学模式上加强思考与实践。
二、解释学视角下的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要义
解释学家认为,解释的各种可能性、规则和手段的思考都应直接应用于实践,这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参考框架,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应具备以下要义:
(一)可能被忽略的教学规律
解释学把人的一切心理和行为都看成是有意义、有内涵的“文本”,人的一切思想都带有既定的价值标签,在理解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中都会依照已有的价值基础并选取相应的内容以形成自己的理解,真正地理解包含主体的价值判断和情感体验。因此,课堂上的学生会依照原有的政治思想价值判断和情感体验存在于教学过程中,他们原有的政治思想价值判断和情感体验是课程教学的起点,务必遵循这一基础性教育规律。
(二)可能未形成的教学模式
从解释学的角度出发,主体在接受新的事物时,“移情”、“体验”和“理解”不可或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不能是简单的说教。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教学,注重的是政治意义的理解、积极有效的体验、关切自身的移情,这些均不可或缺。
(三)可能被误用的教学评估
解释学视角强调人的社会-历史现实属性,认为人的存在和理解都是在历史中发生、发展的,因而人的理解必然是历史性的,即是受历史制约的。与此同时,历史的局限性决定了理解不可能一次绝对完全达到。从解释学视角出发,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效果不能与专业类课程效果平行比较,即不能以评价专业课程量化的模式评价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二是从学生认知的规律看,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的理解不可能短时间内达到,也不易达到;表层的认知与内涵的认知需要一个长期的转化过程。
(四)可能被错位的教学价值
解释学强调人的意义和价值,解释学认为“心理学家的工作是弄懂某时某地人类生活的意义,而不是预测、控制和科学地理解它”。从解释学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应该是为人的生存与发展而服务的,这其实与该类课程的政治性并不矛盾。换个角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设计与教学应从“教什么内容而实现其价值”转化为“需要什么内容而去教以彰显价值”,即有多少内容是作为该门课程能为人的生存与发展而服务的,即尽管该门课程是属“国”的,但根基及发展基础仍是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解释学强调理解的历史性,过于强调解释中的主观因素,否认实践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走向相对主义,这不予支持。因此,从解释学的视角解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时,不能夸大“解释”的主观作用,“实践”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解释学视角下的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的具体启示
从解释学的视角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首先要进一步认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心理本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互动、发展、变化的,把握好两者的个体体验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主体间的差异定位
解释学认为,真正的理解都包含着个体的价值判断和情感体验。因此,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的定位与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的定位存在很大的差异。从价值判断方面而言,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是必修公共课,修学分是基础学习目的;教师则将其课程作为个人的专业研究领域。从表面上看,这种师生价值判断差异是符合逻辑的,但是,从学习角度而言,这种差异从根本上导致师生主体间的矛盾:一是学的动机,二是目标定位,三是效果评价。因此,作为引导者的教师要切实认识到主体间的差异,这种认识不是简单地向学生“妥协”,而是首先认识到这种差异,认识到学生个性化的理解或表现不等同于该类课程全部的价值判断,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既不可以居高临下,又不可曲高和寡,要以一种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教学意识引领整个教学过程。
(二)环境与目标的分处理
解释学特别强调人的社会——历史属性,因此一是应在现象的偶然性和历史性的具体关系中理解事件本身,即对环境的理解与处理;二是由于历史局限性的存在,决定了对相关事物的理解不可能一次绝对完全达到,即对目标的理解与处理。
关于环境。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与教育系列工作的环境发生了复杂的变化。要从大学生本体的视域出发,评估他们对政治认同的现状,用具体的、与大学生生存与发展相关的事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对话”式的教学模式,这是实现对环境与目标的分处理的实质所在。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认识到互联网、多元文化使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变化,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是新任务、新时期、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总要求”。但事实上,更多的研究与实践只停留在对环境外在的理解,如借助互联网资源等,而对学生主体的研究,对如何真正把握与评估学生思想政治认同状况缺少实质性的推进。
关于目标。解释学重视人的意义和价值,重视“某时某地人类生活的意义”,即重视“此时此刻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即重视学生在原有的思想政治基础上获得的发展与进步。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部分大学生可能在思想政治领域仍处于启蒙阶段,教学效果可能与教师预期相差较远,从而影响教学改革的信心。当前的教育实践,如果能推着大学生向社会理想、责任担当、公平正义等方面向前一步,即可以稱之为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教学方式。因此,对于教学目标,应该是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定位。
参考文献:
[1]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3]张传燧.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4.
[4]刘希良.我国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研究的类型及概况[J].当代教育论坛,2016(1):27-34.
[5]童付超,敬再平.微时代视角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2):52-54.
[6]杨晓慧.树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文化自觉[N].光明日报,2016-6-28.
[7]李辉,任美慧.论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逻辑起点[J].学术论坛,2015(6):167-171.
[8]张能为,赵立庆.解释学研究的若干问题与意义理解——安徽大学博士生导师张能为教授访谈[J].社会科学家,2013(7):1-5.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解释学视角下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创新研究(17D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