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图形类问题的讲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该类问题也是考试省份所必考的一项内容。对于化学反应图形的分析和理解,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习的内容,同时能够全面的了解学习内容,并且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化学图形 特殊点 化学含义 知识迁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178-01
一、化学例图中的点
化学题目中,化学反应变化图像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一种题目类型。在解答这部分题目的时候,首先应该充分的了解化学物质在发生反应前后的具体情况,其次是应该认识到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化学试剂是否足够以及反应时间是否充足等等。
例1 向盛有100gCuS04和H2S04混合溶液的容器中加入了浓度为 10%的NaOH溶液,经过了一段时间反应之后,然后测量了沉淀物的质量从而绘制了 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图,如下图所示。根据我们所学的内容来完成以下问题:
(1)观察B位置,通过以往学习的知识点我们可以获得什么化学信息?
(2)逐渐的增加NaOH溶液的加入量,將反应变化到C点位置,那么该混合容器中的各个物质都是什么?判断理由。
分析:
(1)化学反应逐渐进行到了B点位置,此时的硫酸铜与 NaOH溶液反应完全。根据题目中所反应的内容以及B点的数据,然后列出化学方程式来计算出CuSO4物質的质量为8g,生成沉淀的质量为4.9g。
(2)C点的位置在A、B两点之间,中和反应开始进行,此时的硫酸铜与 NaOH发生反应,很多的同学都能够判断出在该部分阶段中存在硫酸盐的溶质,但是还是有一部分的学生因为问题考虑得不完善,往往认为硫酸铜与氢氧化钠还在反应的过程中,此溶液中还存在有过量的硫酸铜溶质,进一步得出判断,该溶质中含有一定量的硫酸钠。
二、图像中的“线”与“数据”
化学图形中的“线”的高低、走向以及缓急情况都反应了一定的化学含义。在全面的了解了化学反应图形中的具体含义之后,可以进一步的了解化学反应图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线”。
例2 化学废料中存在一定的污染物质,这些物质在自然界中会导致环境污染的存在,对化学感兴趣的同学通过化学反应测得废液中含有了一定量的 HCl和CaCl:(暂时不考虑其存在别的杂质所带来的影响)对其做回收利用。取废液12kg,向盛液容器中逐渐的加入 Na:CO溶液,质量分数20%。根据加入了Na:CO的反应情况来测得废液中的pH值之间的变化关系图(图2),然后做出以下几个问题。
(1)经过了观察图2可以发现,在该废液中所加入的碳酸氢钠溶液的质量为 kg时,废液可以完全的反应。
(2)当加入到废液中的碳酸钠质量达到了12.5kg的时候,该溶液内部是否还会发生化学反应,并且根据结果说明具体的原因。
在解答本题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图中所画出AB段的具体含义。很多的学生能够全面的理解本题中的化学含义,同时根据所学到的化学之后,标注出废液中发生化学反应的顺序,然后根据废液中的pH值的变化列出该容器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pH<7时,Na2CO3+2HCl →*2NaCl+H2O+CO2 ↑
pH=7时Na2 CO3+CaCl2→NaCl+CaCO2 ↓
pH>7时,Na2CO3的反应已经结束,过量的该物质导致了该溶液内呈现出碱性的性质。还有一些同学认为溶液中的pH=7的时候则表示反应已经终止,于是对于AB段的化学反应做出了错误的判断。由此可见,判定图像中是否存在问题就需要认真的分析图形中的横纵坐标的具体含义,让学生全面的了解复杂图表的具体含义,提升图表的分析能力。
三、总结
全面的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是正确解答图形类为题的关键。而正确解题的前提首先就是要正确的理解图表的具体含义,做到知识的全面掌握,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加练习,及时的掌握一些陌生的化学物质类的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分析能力,促进知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志新.浅谈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J].华夏教师. 2016(04)
【关键词】化学图形 特殊点 化学含义 知识迁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178-01
一、化学例图中的点
化学题目中,化学反应变化图像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一种题目类型。在解答这部分题目的时候,首先应该充分的了解化学物质在发生反应前后的具体情况,其次是应该认识到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化学试剂是否足够以及反应时间是否充足等等。
例1 向盛有100gCuS04和H2S04混合溶液的容器中加入了浓度为 10%的NaOH溶液,经过了一段时间反应之后,然后测量了沉淀物的质量从而绘制了 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图,如下图所示。根据我们所学的内容来完成以下问题:
(1)观察B位置,通过以往学习的知识点我们可以获得什么化学信息?
(2)逐渐的增加NaOH溶液的加入量,將反应变化到C点位置,那么该混合容器中的各个物质都是什么?判断理由。
分析:
(1)化学反应逐渐进行到了B点位置,此时的硫酸铜与 NaOH溶液反应完全。根据题目中所反应的内容以及B点的数据,然后列出化学方程式来计算出CuSO4物質的质量为8g,生成沉淀的质量为4.9g。
(2)C点的位置在A、B两点之间,中和反应开始进行,此时的硫酸铜与 NaOH发生反应,很多的同学都能够判断出在该部分阶段中存在硫酸盐的溶质,但是还是有一部分的学生因为问题考虑得不完善,往往认为硫酸铜与氢氧化钠还在反应的过程中,此溶液中还存在有过量的硫酸铜溶质,进一步得出判断,该溶质中含有一定量的硫酸钠。
二、图像中的“线”与“数据”
化学图形中的“线”的高低、走向以及缓急情况都反应了一定的化学含义。在全面的了解了化学反应图形中的具体含义之后,可以进一步的了解化学反应图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线”。
例2 化学废料中存在一定的污染物质,这些物质在自然界中会导致环境污染的存在,对化学感兴趣的同学通过化学反应测得废液中含有了一定量的 HCl和CaCl:(暂时不考虑其存在别的杂质所带来的影响)对其做回收利用。取废液12kg,向盛液容器中逐渐的加入 Na:CO溶液,质量分数20%。根据加入了Na:CO的反应情况来测得废液中的pH值之间的变化关系图(图2),然后做出以下几个问题。
(1)经过了观察图2可以发现,在该废液中所加入的碳酸氢钠溶液的质量为 kg时,废液可以完全的反应。
(2)当加入到废液中的碳酸钠质量达到了12.5kg的时候,该溶液内部是否还会发生化学反应,并且根据结果说明具体的原因。
在解答本题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图中所画出AB段的具体含义。很多的学生能够全面的理解本题中的化学含义,同时根据所学到的化学之后,标注出废液中发生化学反应的顺序,然后根据废液中的pH值的变化列出该容器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pH<7时,Na2CO3+2HCl →*2NaCl+H2O+CO2 ↑
pH=7时Na2 CO3+CaCl2→NaCl+CaCO2 ↓
pH>7时,Na2CO3的反应已经结束,过量的该物质导致了该溶液内呈现出碱性的性质。还有一些同学认为溶液中的pH=7的时候则表示反应已经终止,于是对于AB段的化学反应做出了错误的判断。由此可见,判定图像中是否存在问题就需要认真的分析图形中的横纵坐标的具体含义,让学生全面的了解复杂图表的具体含义,提升图表的分析能力。
三、总结
全面的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是正确解答图形类为题的关键。而正确解题的前提首先就是要正确的理解图表的具体含义,做到知识的全面掌握,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加练习,及时的掌握一些陌生的化学物质类的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分析能力,促进知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志新.浅谈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J].华夏教师.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