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移默化 争取听众——与美籍华人林念生座谈

来源 :国际新闻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li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现在世界上有一百四五十个国家搞对外广播,其目的无非是想赢得听众的心,支持本国。怎样才能赢得听众的心,世界上几家主要电台是怎么做的?最近我们同归国讲学的美籍华人林念生先生举行了座谈,颇有启发。
其他文献
信息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于广电传媒行业带来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广电传媒行业要抓住机会,以内容为根基,提高产品质
针对单源热泵存在各类缺点的问题,可采用双热源热泵为建筑供热供冷.通过对已有研究现状的了解和对建筑工程实例的比较分析,认为双热源热泵是可行的,具有更好的节能性和经济性
<正> 在现场者要抓住本质我的一贯主张是,在当今时代,新闻记者必须成为“现场研究者”。前人曾经说过,“消息要用脚写”,也是这个道理。进一步讲,也是基于我的下述想法,(?)我认为现在的时代,就是“现场研究者的时代”。对于最近的复杂的经济现象、社会事件、政治问题,能够切中要害地进行分析、通俗易懂地加以说明的学者名流,为数甚少,勿宁说,对他们的意见应持怀疑态度。以公害为例,昭和三十年代初(一九五五年),经济的高度发展即将到来。当时,没有哪一个经济学家出来指出过公害问题。
<正> 报纸是一面镜子。社会上的事情不分小大,都可以在报纸上得到反映。但是,通过报纸,某些事情可以被大肆渲染,另外一些事情可以被缩小成根本不予报道。例如,五十年代初的朝鲜战争,美国报纸和苏联报纸的报道完全不同。总而言之,即使报纸是镜子,由于办报者的利害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有时对同一事件也会“映照”出很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的“形象”。
【正】 电视播送恐怖分子活动的实况,会助长恐怖主义吗?一份最近的研究报告说,美国的警察官员们认为电视播送这类内容,其后果只能使恐怖活动蔓延,也有为数不多的报刊编辑、广
<正> 如果谈到美国报刊政治漫画及其一百多年的历史,不得不提及汤姆斯·纳斯特(1840—1902)。正是这位著名的美国近代政治漫画家,在十九世纪美国画坛流行模仿欧洲画风之际,创作了美国式的政治漫画。著名的英国现代政治漫画家大卫·罗曾说,纳斯特的出现,显示
【正】 中国人把一段闻名于世的“万里长城”模型带到了旧金山——一起带去的还有重达三百吨的消费品、工业品和罕见的工艺品。身着“毛”式制服和西服的中国人在星期四的预
【正】 十年前我们系开始培养国际新闻记者和对外政策宣传的专家。我们已经培养了数百名这类专门人才。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现在在中央级报纸杂志、塔斯社、新闻社和全苏电视
<正> 如果说,在电视荧光屏上播出的、没有中间发行过程的、最直接而又最迅速及时的国际国内新闻,是目前各国电视观众最感兴趣的节目,那么,电视剧和系列片(包括系列故事片、系列电视剧、系列纪录片和系列科教片等)也是被公认的、电视荧光屏上的宠儿。无论哪个电视台,都把电视剧、系列片安排在观众最集中的时刻播映。以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中心电
<正> 据在莫斯科的美国人说,经常收听《美国之音》(VOA)的苏联人大约有二千万,而英国人则说,收听英国广播公司电台(BBC)的苏联人比这个数字要多得多。这两家电台为什么能吸引如此多的听众呢?原来它们是精心筹划和运用了一整套手法的。一、注重时效为了争夺听众,西方电台一贯注重时效。1975年10月当诺贝尔奖金委员会在挪威首都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