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效教学背景下的科学课堂互动合作设计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rren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效课堂是指追求学生的发展和创造过程的互动教学,它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展示,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毋庸置疑,构建有效互动,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科学课堂;互动合作;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教师利用教学过程的规律性,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能相对有效地达到预期效果的教学。那么怎样加强课堂互动提高教学有效性?笔者通过长期观察、教学实践,就初中科学课堂互动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目前互动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问题一:教师在课堂中不自觉地走回老路
  我们教师基本上只是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按照预先设计的教案强加给学生,基本忽略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等资源的有效运用。如我在上《测量的复习》时,课堂上组织学生对长度、体积、温度、质量以及时间的测量进行逐个复习。首先进行的是长度测量的复习,我采用问答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长度的单位、测量工具,通过练习巩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接着复习体积的测量,包括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复习程序也是单位及其换算、体积的测量方法和量筒的正确操作及注意事项等,并把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作为复习重点,通过练习纠正错误的操作,并强调注意事项。一节课下来,学生感到兴味素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复习效果不是很理想。
  问题二:由满堂灌转变成满堂问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把互动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混为一谈,互动问题设计随意性大,缺乏精心安排,缺乏启发性和层次性,而且在互动过程中的话语权仍然由教师掌握,导致课堂教学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设计大量的让学生很容易答出的问题,或者常用“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话语,让学生齐答,只追求虚假的热烈气氛课堂。这样的提问不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无法到位,很难切实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为此,我们应精心地设计有效的课堂互动问题,使更多的学生有参与讨论的机会,使一些学生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地暴露,使学生的思维品质能更好地得以改善与培养。
  二 探究实现有效互动的策略
  1.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互动教学就应该是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以问题为核心,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互动进行教学的学习活动过程。教学设计应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设问。例如:浙教版中考复习中《电功 电功率》一节教学,我以小灯泡“6V 6W”请学生在附加一个条件后自行设计问题,以激起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学生得到如:(1) 小灯泡“6V 6W”表示什么意思? (2)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多少? (3)该灯泡正常发光是的电阻是多少?(4)该灯泡正常发光1小时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5)1千瓦时的电能可使灯泡正常发光几小时?接着由学生自己分组解决问题。从学生自己设计的兴趣入手,课堂过程环环相扣,这样将学生带入轻松的学习氛围同时它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更能使他们体会到科学来之于生活而且应用于生活。
  2.设计有效的互动问题
  设计恰当的互动问题对课堂教学来说是非常有效的,问题确立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能否被调动起来。比如在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电路图》的教学中,为帮助学生理解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我先以故事的形式引入,小明晚上在家写作业,突然停电了,而蜡烛又没有准备,在家里找到了个小灯泡,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帮助小明使小灯泡发光,让小明完成他的作业。这样一个问题学生的思维就很活跃,接着每组按照自己的方案领取元件,使小灯泡发光。在学生连接起一个完整的电路后提问:“如果从电路中取下电源,结果会怎样?”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明确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接着继续提问“如果从电路中取下开关,结果又会怎样?”“如果将导线从电路中拆下,结果又会怎样?”等等,从而引导学生从另一个侧面去理解电源、开关、导线的作用。
  3.要給学生足够的互动合作时间
  为使互动真正有效,就必须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和互动时间,使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有效互动不仅仅是让学生说,还要引导学生深入地说,更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例如在教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物体的内能》时,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可以用什么方法使铁丝的内能增加?属于哪一类方法改变内能?学生由于其生活经历和知识经验的不同,彼此存在着信息差,因此讨论非常激烈。
  总之,课堂互动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思考和研究有利于我们师生共同进步。巧妙的提问,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互动,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信息,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和不足,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能互教互学,在教学中深化和突破,促使生成,从而体现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科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方林 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 《教育理论与实践》
  [3]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教育科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以改革课堂教学为核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会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改课堂革;培养兴趣;情感渗透;自主探究  课程改革提出“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培养学生能力的不合理做法。实践证明,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养成远比知识获得更为重
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必须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不断创新。皮亚杰指出“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赫尔巴特也说“创造力的育成,不是由大人注入的而是以学生本身表现为中心”。因此,美术课决不能是依样画葫芦式的教学,而要诱导学生发展个性,启迪智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性。这样才能使《美术设计》课在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方面发挥学科本身具有的独特功能。  一、引导想象  最开始的第一节课让我们
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方法有密切的关系,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还要研究学法。在进行学法指导时,必须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个人特点、学习内容、实际能力水平,选择学生能较易掌握,有较强操作性的方法。教师的教学工作只有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标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独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一、激发学习兴趣
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所教的学生自学能力比以前的学生要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突显出一个明显的问题,学生觉得化学这一科是所有科目中最难学的一科。经过这几年的教学,以及与学生的探讨我发现了问题的所在:化学知识点多,大多数又没有必然的联系,试题中一句话中就包含多个知识点,学生对题目的意思理解就有问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更差。针对学生这样的情况,我觉得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各环节的“有效”,并遵循一定的
在高中历史教学生涯中,我越来越感觉到,历史概念问题,恰恰是基础知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研究概念,是历史教学问题中最基本也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环。  首先,什么是概念?概念是指在头脑中所形成的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人们通过实践,从对象的诸多属性中,抽出特有的、本质的属性概括而成(《辞海》355页)。中学历史概念则应该是指历史内容中的本质属性,是我们对历史事实实质的抽象概括。  其次是历史概念的基本分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优质的情境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  一、创设实际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比较困难的问题,并没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甚至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讨论,还没等学生想出该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急切的公布了答案。造成教师创设的问题自问自答的局面,这样教师所创设的问题就不能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失去该问题本来所具有的价值。  一、教师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提问不具有针对性  有些教师在上生物课中没有针对教学内容和特点创设问题,容易导致学
在数学教育改革的今天,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非常必要。所谓数学活动是指把数学教学的积极性概念作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思维活动的形式和发展来理解的。按这种解释,数学活动教学所关心的不是活动的结果,而是活动的过程,让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去研究不同水平的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智力。那么,要想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主要应考虑哪几个问题呢?  一、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  知识和思维是互相联系的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学生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摘 要:初中时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体育教师在关注学生的体能状态的同时必须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树立长期锻炼的意识。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单一地强调运动技能和竞技思想,导致学生喜欢体育,但是不喜欢体育课。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摒弃传统教学的缺陷,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兴趣教学的观念开展素质教育,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是值得重视与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