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语文学科自身规律,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教学艺术。一节语文课的质量高低、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提问有着密切的关系,重视课堂提问中的心理关爱,掌握课堂提问艺术,让它在人文性的基础上再提升艺术性,那么语文课堂的高效率也就随之实现了。
【关键词】 语文 心理关爱 课堂提问 运用
课堂提问是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活动模式,它既可以是教师把综合研究学生实际、教材内容而精心设计出来的具有一定策略与艺术性的问题,在课堂上有序而又机动的发问,也可以是激发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问。它能使课堂教学得以顺利推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实践"全面发展"的理念。笔者结合个人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浅议如何体现语文课堂提问中的心理关爱。
1.重视提问的有效性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师课堂提问的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实际,讲求问题的梯度,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兴趣的要素来提问题,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的心坎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优秀的语文教师提的问题往往充满关爱,激活着学生灵动的思维能力。如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李玉莲老师在上朱自清的《背影》时,提出了这样的精彩问题:"同学们,在千千万万个家庭中,父亲和母亲一样,都是伟大的、可尊敬的。父爱同样是深沉、凝重、细腻和永恒的。如果让你来写自己的父亲,你会抓住什么来写?"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从生活中的各个角度感悟着平凡而伟大的父爱。课堂情绪高涨,为后面教师引出新课的教学提供了极佳的契机,展示了一堂精彩的高效课。
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也在一直探索如何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执教七年级随笔化写作《我要飞》这个专题时,我曾这样提问:"刚刚告别童年的你,心中一定有着七彩的梦。面对那广袤的原野、深邃的天空,你是不是有过要自由飞翔的冲动?"在我的"诱导式"的提问下,学生的思绪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中,展开了大胆而丰富的想象,顿时文思涌动,饱含激情的语言在这次写作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2.重视提问的互动性
课堂提问不单是教师"专利",也应是学生的"权利",提问是一次对话,是一个过程,是一项师生间,生生间的双边活动。因此课堂提问应重视师生的互动性。
2.1 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不仅要善于提问,还要善于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只由老师单向提问,学生难以摆脱被动的学习地位,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满足于一知半解,浅尝辄止。而学生有"疑"才能打破头脑中的平静,"一石激起千层浪",促进了思维的有效性活动。
2.2 教师要精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既然课堂提问是一次次师生间,生生间的对话,那么教师就要致力于创造一个和谐的、平等的、融洽的对话环境。并且留给学生思考问题应有的时间,营造学生提问题的空间,老师能包容学生提的问题,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恰当的解释。只有给足学生心理关爱,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有彰显个性的表现。
2.3 教师要在课堂提问中倾注人性关爱
老师的关爱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幸福,是一种信任,学生会感到一种安全感,也意识到别人对他们的一种期望,就会有努力向上的动力,发挥出内在的潜能。
我在教学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一文时,曾有学生提出这样令我内心颇为震撼的问题:"老师,如果您身边有一位像海伦.凯勒那样的学生,您会像莎莉文老师一样耐心地教他,爱他吗?"学生深情地提问,让我感受到他对此文的感悟至深,是对我这节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反馈。
3.重视提问的激励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一书,对未来教师的角色作了这样的描述:"教师的职责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
3.1 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课堂提问时的激励能使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调动起来,能使学生的心灵激活起来,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能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达成思想的共识和情感的共鸣。因此,教师就应该利用激励性的课堂提问,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触发学生的正义感、诱发学生的同情心、引发学生的探知欲、架起学生的亲情桥。借助学生的表现欲,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去激励学生,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3.2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要激励学生有效的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给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更快进入新课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在教学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一课中,利用多媒体播放大合唱《松花江上》,让学生感受富饶的关东平原的美丽图景,日军在东北侵略的暴行,东北人民背井离乡的悲怆。并适时提问:面对这样的土地,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学生触景生情,饱含激情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中。
3.3 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的东西可以挖掘,关键是怎样挖掘,什么时候挖掘。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即使是"关注的一瞥","信任的点头"……在学生眼中都是一种安慰和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教师所教的学科,主动探索该门学科的知识,产生努力向上的自我教育。
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成功的课堂提问,能给教师带来无尽的教学趣味,同时也能给学生带来思考的快乐,思维的提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探求课堂提问妙法,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在提问中切入应有的心理关爱,使学生在课堂提问中迸射出创造的火花,让师生充分享受语文课堂的快乐,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课堂教学行动策略》,关文信 编著
【关键词】 语文 心理关爱 课堂提问 运用
课堂提问是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活动模式,它既可以是教师把综合研究学生实际、教材内容而精心设计出来的具有一定策略与艺术性的问题,在课堂上有序而又机动的发问,也可以是激发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问。它能使课堂教学得以顺利推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实践"全面发展"的理念。笔者结合个人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浅议如何体现语文课堂提问中的心理关爱。
1.重视提问的有效性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师课堂提问的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实际,讲求问题的梯度,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兴趣的要素来提问题,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的心坎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优秀的语文教师提的问题往往充满关爱,激活着学生灵动的思维能力。如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李玉莲老师在上朱自清的《背影》时,提出了这样的精彩问题:"同学们,在千千万万个家庭中,父亲和母亲一样,都是伟大的、可尊敬的。父爱同样是深沉、凝重、细腻和永恒的。如果让你来写自己的父亲,你会抓住什么来写?"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从生活中的各个角度感悟着平凡而伟大的父爱。课堂情绪高涨,为后面教师引出新课的教学提供了极佳的契机,展示了一堂精彩的高效课。
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也在一直探索如何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执教七年级随笔化写作《我要飞》这个专题时,我曾这样提问:"刚刚告别童年的你,心中一定有着七彩的梦。面对那广袤的原野、深邃的天空,你是不是有过要自由飞翔的冲动?"在我的"诱导式"的提问下,学生的思绪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中,展开了大胆而丰富的想象,顿时文思涌动,饱含激情的语言在这次写作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2.重视提问的互动性
课堂提问不单是教师"专利",也应是学生的"权利",提问是一次对话,是一个过程,是一项师生间,生生间的双边活动。因此课堂提问应重视师生的互动性。
2.1 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不仅要善于提问,还要善于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只由老师单向提问,学生难以摆脱被动的学习地位,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满足于一知半解,浅尝辄止。而学生有"疑"才能打破头脑中的平静,"一石激起千层浪",促进了思维的有效性活动。
2.2 教师要精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既然课堂提问是一次次师生间,生生间的对话,那么教师就要致力于创造一个和谐的、平等的、融洽的对话环境。并且留给学生思考问题应有的时间,营造学生提问题的空间,老师能包容学生提的问题,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恰当的解释。只有给足学生心理关爱,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有彰显个性的表现。
2.3 教师要在课堂提问中倾注人性关爱
老师的关爱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幸福,是一种信任,学生会感到一种安全感,也意识到别人对他们的一种期望,就会有努力向上的动力,发挥出内在的潜能。
我在教学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一文时,曾有学生提出这样令我内心颇为震撼的问题:"老师,如果您身边有一位像海伦.凯勒那样的学生,您会像莎莉文老师一样耐心地教他,爱他吗?"学生深情地提问,让我感受到他对此文的感悟至深,是对我这节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反馈。
3.重视提问的激励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一书,对未来教师的角色作了这样的描述:"教师的职责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
3.1 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课堂提问时的激励能使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调动起来,能使学生的心灵激活起来,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能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达成思想的共识和情感的共鸣。因此,教师就应该利用激励性的课堂提问,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触发学生的正义感、诱发学生的同情心、引发学生的探知欲、架起学生的亲情桥。借助学生的表现欲,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去激励学生,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3.2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要激励学生有效的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给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更快进入新课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在教学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一课中,利用多媒体播放大合唱《松花江上》,让学生感受富饶的关东平原的美丽图景,日军在东北侵略的暴行,东北人民背井离乡的悲怆。并适时提问:面对这样的土地,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学生触景生情,饱含激情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中。
3.3 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的东西可以挖掘,关键是怎样挖掘,什么时候挖掘。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即使是"关注的一瞥","信任的点头"……在学生眼中都是一种安慰和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教师所教的学科,主动探索该门学科的知识,产生努力向上的自我教育。
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成功的课堂提问,能给教师带来无尽的教学趣味,同时也能给学生带来思考的快乐,思维的提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探求课堂提问妙法,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在提问中切入应有的心理关爱,使学生在课堂提问中迸射出创造的火花,让师生充分享受语文课堂的快乐,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课堂教学行动策略》,关文信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