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历史与语文同为人文类学科,在诸方面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自古“文史不分家”,二者的结合是历史与语文之间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所决定的,是时代、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所致,是必要的,也必需的。
关键词: 文史结合 历史教学 必要性
历史与语文同为人文类学科,在诸方面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历来有文史相通、文史不分家之说。二者主要都是给予学生丰富的人文知识与人文关怀,传达人文精神与人文理念。从这一点来看,历史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当是相同的。
唐代刘知几曾云:“文胜质则史,故知史之为务,必藉于文”①,清代章学诚亦语:“事必藉文而传,故良史莫不工文”②,由此可见二者之关系,本文谈谈二者结合之必要性。
一、文史结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少学生喜欢历史却对历史课难以亲近,大多是因为历史课枯燥无味,但教师如果能充分运用有关的语文知识,用富有文学感染力的语言讲授历史,将搜集到的那些引人入胜的典故、联语等语文知识,恰当穿插,通過巧妙的设疑、精心的引导和精彩的讲述,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之自觉地刻苦钻研,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如学习秦的统一时,向学生展示唐朝诗人李白的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再如在学习《红军长征》时,我引用了一首毛泽东的词《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通过这首诗,学生不但能领略到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而且能借助形象思维,比较深刻地记住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知识点,能一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进入知识的海洋。这种个性化的教学行为在让学生感受诗词文学魅力的同时,也让历史课堂更加生动具体,更加富有情趣,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再如讲述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的问题时,导入时引用了一则笑话。学生带着兴趣听老师介绍这则笑话,对即将学习的三位领导人的改革充满好奇,是否他们的改革方式和失败原因和笑话的寓意相同呢?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道:“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这则笑话把面对弊端时,各位领导人的反应夸张地演绎出来。结合所学的历史,确实,斯大林不承认体制存在弊端;赫鲁晓夫呢?趁着改革的东风在批判斯大林还是借批判斯大林而批判斯大林模式;勃列日涅夫则是在掩耳盗铃;戈尔巴乔夫是把答案直接揭开,做了最正确的反应,但也意味着事情的结束。
二、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中国古代诗歌句子整齐,结构匀称,讲求押韵,注重格律,适合歌咏,情感表达充沛,有着其他文体难以具备的艺术魅力。中学生的志趣、审美情趣正在发展中,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将会给他们很好的感染、陶冶和引导。如讲必修三《辉煌灿烂的文学》时,适当引用富于诗情画意的诗词名句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等,很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另外中国古代诗歌有反映现实的优良传统。例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显示了西周奴隶制国家的强盛和周天子的无上权威,是对西周奴隶制的绝好写照。
对联言简意深,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历史对联作为历史和文学的结晶,是我们学习、了解历史的一种重要知识载体。在历史教学中如果能够巧妙运用,那么既能让学生跨越时空界限,感知逝去历史活动画面,又对学好语文大有裨益。如笔者在讲述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历史时曾引用一副对联:
民犹此也,国犹此也;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
但北洋军阀政府各派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给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几个总统走马换将,曹锟更是爆出贿选总统的丑闻。于是有人在那副对联后面加了几个字:
民犹此也,国犹此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这就变成了“民国总统不是东西”的意思。此联既将民国初期军阀混战、黑暗统治的局面一一展开,加深了学生对民国虚有其表、名不副实局限性的形象的感受,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中学历史的许多重大问题都可以从语文课文中得到加强,历史教师在讲授历史时,要恰当地用学生已学过的相关语文课文启发学生。比如:讲授辛亥革命的影响时,通过鲁迅的小说《故乡》等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和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本质问题。鲁迅先生的《故乡》,通过闰土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反映了中国社会根源并没有改变,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和失败的必然性,也就不言而喻了。讲到秦统一全国,可引用苏洵《六国论》中片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来解释秦王能战胜六国的原因。
高中学生对知识更多是在识记和较浅的理解方面,对于深度的理解甚至知识迁移的运用能力还较弱。良好的语文素养、扎实的阅读能力能有效地帮助文科学生理解题目,参透出题者的意图。比如有一题,南京文渊阁内有一对联,“太平世界男女同权应科举,天国春秋军民协力斩顽妖”,其中的“顽妖”是指A.外国侵略者 B.清朝统治者 C.民族资本家 D.西方传教士。对于该题而言,因学生在高一的课本中已经学过对联的相关知识,题眼的寻找是相对简单的。由上联的太平,下联的天国,可知斩顽妖的主语是太平天国,即太平天国的革命对象是谁,答案即为B.清朝统治者。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加强文史间的渗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丰富学生对历史事实的感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是很有用的,同时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提高写作水平。融合二者的教学尝试,突破了死板的学科知识界限,是历史与文学之间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所决定的,是时代、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所致。
注释:
①[清]浦起龙.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80.
②[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关键词: 文史结合 历史教学 必要性
历史与语文同为人文类学科,在诸方面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历来有文史相通、文史不分家之说。二者主要都是给予学生丰富的人文知识与人文关怀,传达人文精神与人文理念。从这一点来看,历史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当是相同的。
唐代刘知几曾云:“文胜质则史,故知史之为务,必藉于文”①,清代章学诚亦语:“事必藉文而传,故良史莫不工文”②,由此可见二者之关系,本文谈谈二者结合之必要性。
一、文史结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少学生喜欢历史却对历史课难以亲近,大多是因为历史课枯燥无味,但教师如果能充分运用有关的语文知识,用富有文学感染力的语言讲授历史,将搜集到的那些引人入胜的典故、联语等语文知识,恰当穿插,通過巧妙的设疑、精心的引导和精彩的讲述,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之自觉地刻苦钻研,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如学习秦的统一时,向学生展示唐朝诗人李白的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再如在学习《红军长征》时,我引用了一首毛泽东的词《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通过这首诗,学生不但能领略到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而且能借助形象思维,比较深刻地记住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知识点,能一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进入知识的海洋。这种个性化的教学行为在让学生感受诗词文学魅力的同时,也让历史课堂更加生动具体,更加富有情趣,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再如讲述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的问题时,导入时引用了一则笑话。学生带着兴趣听老师介绍这则笑话,对即将学习的三位领导人的改革充满好奇,是否他们的改革方式和失败原因和笑话的寓意相同呢?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道:“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这则笑话把面对弊端时,各位领导人的反应夸张地演绎出来。结合所学的历史,确实,斯大林不承认体制存在弊端;赫鲁晓夫呢?趁着改革的东风在批判斯大林还是借批判斯大林而批判斯大林模式;勃列日涅夫则是在掩耳盗铃;戈尔巴乔夫是把答案直接揭开,做了最正确的反应,但也意味着事情的结束。
二、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中国古代诗歌句子整齐,结构匀称,讲求押韵,注重格律,适合歌咏,情感表达充沛,有着其他文体难以具备的艺术魅力。中学生的志趣、审美情趣正在发展中,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将会给他们很好的感染、陶冶和引导。如讲必修三《辉煌灿烂的文学》时,适当引用富于诗情画意的诗词名句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等,很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另外中国古代诗歌有反映现实的优良传统。例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显示了西周奴隶制国家的强盛和周天子的无上权威,是对西周奴隶制的绝好写照。
对联言简意深,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历史对联作为历史和文学的结晶,是我们学习、了解历史的一种重要知识载体。在历史教学中如果能够巧妙运用,那么既能让学生跨越时空界限,感知逝去历史活动画面,又对学好语文大有裨益。如笔者在讲述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历史时曾引用一副对联:
民犹此也,国犹此也;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
但北洋军阀政府各派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给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几个总统走马换将,曹锟更是爆出贿选总统的丑闻。于是有人在那副对联后面加了几个字:
民犹此也,国犹此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这就变成了“民国总统不是东西”的意思。此联既将民国初期军阀混战、黑暗统治的局面一一展开,加深了学生对民国虚有其表、名不副实局限性的形象的感受,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中学历史的许多重大问题都可以从语文课文中得到加强,历史教师在讲授历史时,要恰当地用学生已学过的相关语文课文启发学生。比如:讲授辛亥革命的影响时,通过鲁迅的小说《故乡》等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和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本质问题。鲁迅先生的《故乡》,通过闰土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反映了中国社会根源并没有改变,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和失败的必然性,也就不言而喻了。讲到秦统一全国,可引用苏洵《六国论》中片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来解释秦王能战胜六国的原因。
高中学生对知识更多是在识记和较浅的理解方面,对于深度的理解甚至知识迁移的运用能力还较弱。良好的语文素养、扎实的阅读能力能有效地帮助文科学生理解题目,参透出题者的意图。比如有一题,南京文渊阁内有一对联,“太平世界男女同权应科举,天国春秋军民协力斩顽妖”,其中的“顽妖”是指A.外国侵略者 B.清朝统治者 C.民族资本家 D.西方传教士。对于该题而言,因学生在高一的课本中已经学过对联的相关知识,题眼的寻找是相对简单的。由上联的太平,下联的天国,可知斩顽妖的主语是太平天国,即太平天国的革命对象是谁,答案即为B.清朝统治者。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加强文史间的渗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丰富学生对历史事实的感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是很有用的,同时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提高写作水平。融合二者的教学尝试,突破了死板的学科知识界限,是历史与文学之间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所决定的,是时代、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所致。
注释:
①[清]浦起龙.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80.
②[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