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了亲水相互作用色谱法高效分析人体尿液中三磷酸腺苷(ATP)的方法。ATP是高能磷酸盐化合物,一种不可替代的生物分子。在本文中,分别使用反相色谱柱和亲水相互作用色谱柱测定ATP。结果表明:在亲水相互作用(HILIC)色谱分离模式下,流动相为甲醇-0.1%的甲酸水溶液=10∶90(v/v)、柱温30℃、流速0.4 mL·min
-1、检测波长258 nm时,对ATP的分离效果最佳。在此条件下,测定人尿液中的ATP含量,并在部分样品中的检出1.04~1.65 mg·L
-1
本文以吴茱萸碱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8种新型吴茱萸碱衍生物。所有衍生物经过1H NMR、13C NMR、MS和IR进行结构确认,并采用MTT测定法测定所有化合物对宿主细胞(HeLa)的细胞毒性以及对弓形虫感染的HeLa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并计算选择性指数(SI)。所有化合物均表现出较强的抗弓形体作用,其中化合物B1显示出最低的细胞毒性和最强的抗弓形体作用。化合物B1的SI值为1.53,优于阳性对照螺旋霉素、磺胺嘧啶和乙胺嘧啶,以及先导化合物吴茱萸碱。
本文以谷胱甘肽(GSH)为保护剂,抗坏血酸为还原剂,通过一步化学还原法制备谷胱甘肽稳定的铜纳米团簇(CuNC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子荧光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对CuNCs的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表征。结果显示,CuNCs为分散性良好的、平均直径约2 nm的球形颗粒,拥有良好的稳定性。CuNCs溶液在日光灯和紫外灯下分别呈无色和蓝色,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65和425 nm。基于内滤效应和静态猝灭机理,CuNCs的荧光可以有效地
U、Np、Pu等高辐射、高毒性锕系核素是核燃料、乏燃料和核废料中的重要组分,其循环使用和长期安全处置是环境和能源领域的重要课题。许多因素,包括锕系离子的浓度、共存离子和溶液的pH值,都会影响萃取性能。不同的配体对锕系离子的选择性不同。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锕系离子分离的经典配体如碳、磷、氧、氮供体配体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最后对锕系元素萃取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前景进行了展望。希望本文为开发在各种体系中具有更高亲和力、稳定性和相容性的更有效配体提供重要信息。
建立一种有效的制备、分离、纯化金银花叶中有机酸的方法很具有挑战性。以ZIF-8号为吸附剂,从金银花叶中选择性吸附分离有机酸,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解吸条件等主要参数。在最佳条件下,ZIF-8富集的成分主要是有机酸(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ZIF-8对这6种化合物在三个加标水平(0.5、5、10 mg·L-1)下的回收率在70.7%~107.7%,相对标准偏差在0.89%~7.57%之间。此外,我们认为ZI
以亚磷酸二乙酯和糠醛为原料,三乙胺做催化剂,经加成反应制得α-羟基膦酸酯,再经酯化反应制得8个含呋喃环新型膦酸酯衍生物II,采用1H NMR、13C NMR、31P NMR、MS、IR以及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评价了除草活性和杀草谱。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在150 g ai/ha剂量下对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和鳢肠(Eclipta prostrata)具有7
本研究以二茂铁修饰的发卡型探针DNA(HP)作为内参比探针分子,恒电位法在玻碳电极上沉积金颗粒作为工作电极,含有亚甲基蓝修饰的辅助团(AS)用于信号放大,据此建立了一种比例型检测恙虫病DNA的电化学方法。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检出限,线性范围达到0.1 fM~1.0μM,AS氧化峰电流IMB与HP的峰电流IFc的比值与恙虫病DNA浓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
以环己烷直接制备环己酮肟是化学工业绿色和可持续化发展的理想方法之一。考察了多级孔TS-1及金属改性多级孔TS-1对环己烷、双氧水和氨水直接合成环己酮肟的催化活性,结合样品的紫外漫反射光谱,X射线电子能谱,N2的等温吸附-脱附等表征,探究影响催化性能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多级孔TS-1中的多级孔有利于反应物和生成物迅速扩散,而Cu改性的多级孔TS-1中的Cu-O-Ti可选择性吸附并活化NH3,促进羟胺的原位生成,同时抑制环己酮肟进一步氧化。Cu含量为2.5%的催化
在高温油藏酸压改造中,针对常规酸液滤失量大、酸岩反应快、酸蚀作用距离短而难以建立有效通道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长时延迟生酸的碳酸盐岩溶蚀的方法,建立了通过酯水解生成有机酸实现酸化的新型技术,研制了一种可适用于120℃以上高温储层、长时生酸、绿色环保的自生酸体系。本文对该新型自生酸体系的乳液配制、温度效应、生酸和耐温性质、N80钢片腐蚀、碳酸岩石溶蚀能力等诸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120℃以下,在较长时间内体系生酸量很低,而在更高的140℃下缓慢生酸,生酸时间长,在优化条件下可以控制生酸时间延长
设计合成(E)-4-取代-1-(喹啉-3-基亚甲基)硫代氨基脲衍生物,并对其体外抗结肠癌性进行研究。以不同硫代异氰酸酯为起始原料,经缩合等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采用MTT法研究了目标化合物对人结肠癌HCT-116、HCT-8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合成了13个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13C-NMR和HRMS表征。体外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大多数化合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其中化合物3l活性最优,其对HCT-116、HCT-8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0.10μ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