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灰霉病的显微识别与综合防治

来源 :果农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vonne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莓灰霉病是草莓生产中一种常见的病害,随着草莓生产的发展,对草莓的危害日益严重,以大棚栽培发生最重,一般减产20%~30%,重者在50%以上,甚至绝收(图1)。主要危害草莓花器、果实、叶柄和叶片,不同部位表现症状不尽相同。
  1 发病症状
  1.1 花器染病
  幼嫩的花器最先或最易感病,发病初期花萼出现水渍状针眼大的小斑点,随后扩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暗褐色病斑,病菌逐渐延伸侵染子房及幼果,最后导致幼果上出现水浸状、淡褐色小斑点,斑点扩大后全果变软,病部着生灰色霉状物。
  有些草莓灰霉病表现为在花器上的花萼背面呈红色(图2),果实停止发育,形成僵果,病害往往危害整个花序,果枝变红,对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严重时导致整穗落花落果。
  1.2 果实染病
  多发生在青果上,侵染初期在果顶上形成水浸状病斑,病斑扩展后形成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果上可见灰褐色霉层(图3),通过风雨传播迅速扩大蔓延。空气干燥时病果呈干腐状,导致果实脱落(图4)。
  1.3 叶片染病
  染病的花瓣脱落到叶片上或靠近地面的叶片最先或最易感病,初期在叶片上形成水渍状小斑点,后向外扩展成圆形、半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等多种形状的灰褐色大病斑,有时病部微具轮纹,最后蔓延到整片叶,导致叶片腐烂、干枯,病斑部位后期形成灰褐色霉状物。干燥时呈褐色干腐状,湿润时出现乳白色绒毛状菌丝团。
  1.4 叶柄染病
  染病的花瓣脱落到叶柄处引起叶柄发病,初期叶柄颜色变浅,形成水渍状小斑,扩展后呈长椭圆形,在湿度大的条件下表面着生大量灰褐色霉层。叶柄基部受害,导致植株倒伏。
  2 病原
  病原菌为灰葡萄孢属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真菌。病部出现的灰色粉状物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丛生,直立,淡色至褐色。分生孢子卵形或椭圆形,单生或顶生,无色至淡褐色,单胞。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较宽,最适温度为13~25 ℃。
  3 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
  病原菌以分生孢子、菌丝体在病残体上或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春季条件适宜时,菌丝体萌发,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大量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主要通过气流、雨水和田间农事操作进行传播。病菌以花器侵染为主,可直接侵入,也可从伤口侵入。在适温条件下,伤口侵入发病速度快且严重。低温、高湿利于病害发生与流行。
  病菌喜低温、高湿的环境,最适感病生育期为始花期至坐果期,发病最适温度18~23 ℃,相对湿度80%以上时开始发病,相对湿度大于90%的时间超过8小时以上时,该病菌就能够完成侵染、扩展与繁殖。在31 ℃以上高温或2 ℃以下低温环境下,以及空气干燥时不形成孢子,不发病。如遇到春寒、连阴天和光照不足的天气,温室内空气湿度长时间处于90%以上,田间积水,栽培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等环境条件十分有利于该病发生。
  田间氮肥施用量过高,土壤黏重,多年连作的地块也利于灰霉病的发生。在促成或半促成栽培情况下,在多肥、密植、下部叶子没有摘除而枝叶繁茂,株行郁闭再加上连续阴雨湿度过大时,则发病快。
  4 综合防治
  4.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由于草莓品种对灰霉病均无免疫能力,但品种之间的抗、感病程度有差异,因此在栽培草莓时,应选用优质、丰产、抗病性强的品种。
  培育无病壮苗。实施苗床消毒,严格控制育苗条件,加强苗期水肥管理,培育壮苗、无病苗,从源头控制灰霉病的发生。
  深沟高垄,膜下暗灌。改变传统平畦种植习惯,采用深沟高垄栽培,垄面覆盖黑色地膜,膜下铺设滴灌管。
  调节温室环境条件。草莓灰霉病属于低温高湿病害,可以通过调节温室内叶片和果实的着露量和着露时间来预防灰霉病的发生。草莓进入花期以后,白天棚内温度应控制在25 ℃以上,夜间12 ℃以上,在此温度范围内可适当延长通风时间,控制棚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在60%~70%。
  加强田间管理。发病初期及时清除病花、病果、病叶,拔除重病植株,防止病原菌進一步扩散到其他部位。拉秧后及时清除落叶、病僵果,降低田间土壤带菌量;加强光温、肥水调节,增施腐熟有机肥,合理调节磷、钾肥比例;有条件的地块与葱、韭菜、蒜、十字花科蔬菜、菊科蔬菜等实行轮作倒茬。
  4.2 生态防治
  连作大棚可利用三伏天高温消毒土壤,每亩用稻草500~1 000千克,切成3~5厘米长,和生石灰50~100千克一起撒于土表,然后深翻作成30厘米以上高畦,灌水至饱和,盖上地膜密封,在强光照下,土温可升到50~60 ℃,维持15~20天,可杀死土壤中各种病原菌和害虫。
  保护地栽培,可在开花和果实生长期加大放风量,使棚内湿度降至50%以下,将大棚内的温度提高到35 ℃,闷棚2小时,然后放风降温,连续闷棚2~3次,对灰霉病、白粉病等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4.3 生物防治
  发病初期,可用活孢子2亿个∕克木霉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 000亿个孢子∕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5~7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次。
  4.4 化学防治
  4.4.1 土壤处理 定植前每亩撒施25%(质量分数,后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6千克后,耙入土中防病效果好。
  4.4.2 移栽或育苗整地前处理 可选用65%甲硫·乙霉威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 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50%乙霉·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800~1 000倍液等,对棚膜、土壤及墙壁等表面喷雾,进行消毒灭菌。
  4.4.3 喷雾防治 一般以花期和坐果期为重点防治时期,药剂喷施部位主要是残花、叶片、叶柄和果实。发病初期,可选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50%乙烯菌核利干悬浮剂8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2 000倍液、30%百·霉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43%戊唑醇悬浮剂3 000倍液、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 000~1 500倍液、25%啶菌唑乳油1 000倍液、38%唑醚·啶酰菌水分散粒剂(凯津)1 000~1 500倍液、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健达)1 500~2 000倍液、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5~7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次。由于灰霉病菌容易产生抗药性,要注意交替轮换用药或药剂混合施用,有利于提高药效,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大棚草莓,特别是扣棚后对药剂非常敏感,各种药剂要按低限浓度喷施,同时不得随意与其他药剂、微肥混用,以免产生药害。
  4.4.4 烟熏 草莓花期用药,往往会影响授粉受精而产生较多的畸形果,同时果实用药易造成果实污染,因此,这个阶段尽量不使用药剂喷雾,可采用烟剂熏蒸。保护地栽培每亩用45%百菌清烟剂250克,或10%腐霉利烟剂200克、3%噻菌灵烟剂300克,熏烟灭菌。在大棚内设若干放烟点,均匀摆放,将烟剂引燃发烟,关闭门窗、风口5个小时,一般在晚上11时点燃,凌晨5时打开。5~7天一次,连熏2~3次。
其他文献
在协变形式的手征有效场论中,分析探索了涉及自旋为1的矢量场的圈图计算中保持手征幂次规则的减除方案.着重研究了的含矢量介子内线的Goldstone标量玻色子自能一圈图计算,在
莫里斯·布朗肖在《文学空间》中重审了"将文本还原为现实"的阅读模式,并对既有的阅读理论进行了更新。他将阅读视为一种无法被定义的体验和敞开、一种从可释读的文本层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相关研究方法结合体育舞蹈运动自身特性,以普拉提作为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对体育舞蹈基础素质产生的影响为研究内容进
将柔性纤维掺入水泥混凝土可以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弯曲疲劳等路用性能,并通过试验建立了柔性纤维混凝土的疲劳方程。结果表明,柔性纤维不但能使混凝土的强度提高,更主要的是可以
每年的5—6月,都是苹果套袋的季节,烈日炎炎,高达40℃的高温,又逢夏收,想雇人都不容易,而这些劳动的主力军都出自"386061"部队(38指女人,60指60岁以上的老人,61指孩子),果农
针对行人检测时行人外观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导致检测效率低的问题,从特征提取和分类器设计两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出现的行人检测算法进行综述.首先对影响行人检测率的处理方法进行分类,然后将行人特征分为单一特征、自学习特征和融合特征,结合支持向量机和Adaboost两类分类方法,从算法复杂度和检测效率等方面对这些算法进行分析和比较.最后提出行人检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并对该技术的未来进行展望
重庆天气高温多湿,枇杷花期高发花腐病、果实发育期易发生炭疽病,枇杷生长期黄毛虫和若甲螨常危害叶片和果实,影响枇杷产量及品质。果农在病虫害防治上重治疗轻预防、过度依
今年北京的高考作文命题为爱迪生如何看手机,这是一个思辨而又充满想象的话题。这忽然让我想到了汽车的历史与未来。从三轮到四轮,从小排量到大排量,从轿车到SUV到MPV。从交通工
3月6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方面最大规模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
经过这轮全新的家族式设计风格的洗礼,全新威驰已经变成了一个俊俏的小生,如同今年丰田旗下高端品牌雷克萨斯的不少换代车型上我们看到的年轻化和运动化的苗头,对于新威驰来说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