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让-雅克的专属世界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s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众多西方先哲中,可能唯有卢梭,读者才可以直呼其名—让-雅克,甚至还可以略显怜悯地在前面加上一个形容词“可怜的”(pauvre),以形容他那不幸的一生。卢梭是“死后才出生”(尼采语)的哲人:他与启蒙运动背道而驰,却常被后人纳入启蒙的阵营中;他对革命并不抱有期待,却被时代的变革放入神龛;生前孤独、受迫害、不被理解,著作却流传至今,其间被不断误读、曲解、利用。
  解释之间的冲突与互相渗透,让卢梭成为经典。
  读卢梭已是脑力上的马拉松(法文全集近一万页,这还不算其五十二卷的通信集),而每每与学友讨论卢梭时,亦是感觉无从入手。哪个专业的卢梭?政治哲学,法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音乐?谁的卢梭?革命者们,卡西尔,施特劳斯,塔尔蒙(Talmon),列维-斯特劳斯,德里达?哪个主义的卢梭?共和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社群主义,女权主义?
  如何进入让-雅克的专属世界,而不是编织一张概念和符号的网?如何统摄作为“一”的卢梭思想,而并不满足于书名上出现“卢梭思想研究”“卢梭的哲学”等字样?瑞士学者让·斯塔罗宾斯基(1920-2019)在一九五七年出版的《透明与障碍》(汪炜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以下仅标注页码),也许会给我们提供这种可能性。在探求卢梭“统一的意向”前,斯塔罗宾斯基在简短的序言中首先阐明了他自己的初衷:
  不论正当与否,卢梭都不愿将其思想与个体性、理论与个人命运区隔开来。应当在存在与观念的融合和混杂中,循着卢梭呈现给我们的那个样子去理解他。由此,我们便通向这样一处境地:分析让-雅克的文学创作,就好像它体现了一种想象的行动一般;研究他的行为举止,仿佛它们建构了一种真实的虚构似的。(序言,第1页)
  几乎每一个卢梭的研究者,都声称自己将尽可能地忠实于让-雅克,都试图像卢梭理解自己一样去理解卢梭,为何真正能做到的学者寥寥,而斯塔罗宾斯基却跻身于其中?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要展开对于斯塔罗宾斯基诠释学方法的重述(散见于其后来的《批评的关系》[1970]和《意义的方法》[2013]文集中的诸多文章),况且他也不认为自己是在用某种“方法”去“解经”,并谨慎地与那个时代的“方法控”(méthodol?trie)们保持着距离。斯塔罗宾斯基解读卢梭的最大特色在于,字里行间体现着他早已被卢梭的语言吸引,在欣赏其优美的同时从他的文本中不断受益,他对卢梭不仅产生了“原初的好感”(sympathie initiale),最后甚至与其“情感同化”(empathie)。读卢梭,可能就是要这样“想象的行动,真实的虚构”。
  初看标题“透明与障碍”,斯塔罗宾斯基也许是在拒绝萨特“透明无障碍”(transparence sans obstacle)的文学理念,因为至少在前者看来,单纯的透明并不能直接通向作品的真理,真理的产生需要挪开它前面的障碍、揭开盖在其上的面纱、撕下遮蔽它的面具。然而,卢梭终究不是海德格尔,让-雅克更无意在一开始就探索“无蔽”(aletheia):他一面感受着自己的心灵(第374页),一面想让所有人都可以读懂他的心灵(第379页)。可以说,“卢梭渴望心灵的沟通与透明,然而他在这份期待中受挫了。于是,他选择了相反的道路:接受乃至挑起障碍”(序言,第2-3页)。由此,从卢梭的第一部著作《论科学与艺术》(1750)开始,他就将批判的火力对准这个“被遮蔽”的社会,在他眼里“表象”(para?tre)與“恶”(mal)就是一回事,这也直接导致了卢梭的政治哲学从一开始就带有否定性—否定“存在”(être)与“表象”的分离。卢梭当然是现代社会的控诉者,但令人吊诡的是,“他扮演的角色则是原告。然而一旦遭遇那对矛盾,他便会重返被告席”(第13页)。
  当社会否定透明时,卢梭就否定社会,如此卢梭看起来可能与一般意义上的哲人无异。但是,斯塔罗宾斯基告诉我们,卢梭为了寻求真理,他虽然挑起了障碍(或“揭面纱”,dévoilement),但并没有就此罢休,因为真理并没有由此显现,卢梭还要再进行“自我显现”(“自我展示”,或exposition de soi),为的是让自己的独特性得到承认,同时也为了宣称自己是普遍真理(第151页),然而,卢梭自己“即是那不在场的真理”(第256页)。当斯塔罗宾斯基将“自我显现”与卢梭真理观相连接时,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可以正当地将卢梭的作品和其人生相互融合,而并不是像人物思想传记那样,将个人沉浮作为解释文本的背景,或是反过来,将文本的发生全都归结于作者所经历的那个时代。卢梭真正的独特性,在斯塔罗宾斯基看来,并不仅仅在于卢梭本人与他拒斥社会的关系、他作为成年人对于自己童年性幻想的自我诊断,而是他将“语言变成了直接经验的场域”(第415页),以至于他找到了言说的存在(être parlant)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即使这种关系不无危险)。当他用作品展示自己并诱使读者认同他的体验的真理时,作品已不再是作者与读者间的一个媒介,而已经变成了作者-作品。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斯塔罗宾斯基由“透明与障碍”入手解读卢梭,并不是人为地以两个“主题”支撑起一套思想体系,否则该书就无法恪守卢梭思想的时间顺序进行描述,而是应该倒序进行:首先讨论三部自传(揭示主体起源),然后过渡到《新爱洛依丝》《爱弥儿》《社会契约论》(自然即自我,自我显现于透明的社会),之后障碍出现,由此分析《论不平等的起源》(恶的产生机制),最后以《论科学与艺术》(世道沦亡)为结束。
  数年之后,斯塔罗宾斯基又以类似的手法进入蒙田,后者同样与世界保持着距离,同时享受着自足而充盈的幸福,只不过他并不像卢梭那样对外部世界充满着敌视(斯塔罗宾斯基《变化之永恒》[1982],左天梦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
其他文献
开着车行驶在高速上,静静地欣赏着似乎阔别已久的平凡都市风光。时值黄昏,暮色四合,建筑的轮廓渐渐模糊。蓦然间,高速两侧的路灯次第亮了起来,两串温柔的橘光顺着淡灰色的路面延伸开去,仿佛有一出好戏正要开场。  我从小就最喜欢黄昏,喜欢路灯。关于路灯最初的记忆是爸爸接我从幼儿园放学,我们总是会先去半路的公园玩上一会儿,直到华灯初上,爸爸才会把我放上自行车前杠,呼哧呼哧地踩着踏板带我回家。那时候我坐在前面歪
期刊
如今的人很少有无聊的时刻。成年人的日程表里每个小时都被填满,小孩子更要全年无休地上课、做作业、上补习班。每人手里攥着一个手机,面对着它每天“顶礼膜拜”几个小时——看一会儿新闻,玩一会儿游戏,刷几个短视频,看看朋友圈……然后如此循环往复,只要你还神志清醒,大大小小的屏幕里自然有无数的内容会不断更新,并以各种方式“投喂”给你。每一秒钟都很亢奋,哪里有空无聊呢?我们似乎只会疲劳,但无法感到无聊。   回
期刊
前几年,我为写系列散文“小城故事”,回到浙江临海老家搜集材料。一天,我要到出过许多历史名人的东塍镇去参观访问,由我的学生吴世永陪同。世永是东塍人,生于斯长于斯,现在台州学院教书,对临海的乡土文化比我熟悉,常常带我去参观连我这个老临海都没有去过的景点,是个很好的导游。但这次到他家乡参观,他却说:“我专门请了一位朋友给你讲解,他叫周才双,不但同我一样土生土长,而且还对东塍的历史有专门的研究,写过许多关
期刊
沈永宝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生,留系任现代文学教师,几年下来,在教学和科研上都做出了成绩,他也很想沿这条路走下去。后来他长期做行政工作,但内心很留恋教学与科研,未能忘情于原来的专业,一方面将学校教务工作搞得有条有理,将网络教育学院办得有声有色;另一方面还不时兼课讲学,开夜车阅读写作。他开过近二十次“中国文学期刊副刊史”课程,编印了《钱玄同印象》《钱玄同五四时期言论集》《林语堂批评文集
期刊
暴力和隐性暴力  在“那不勒斯四部曲”中,尤其是《新名字的故事》,每隔几页都有一记耳光响起,基本都是落在女性人物的脸上。在《离开的,留下的》开篇,呈现的就是一具女性尸体。小说中充斥着各种形式的暴力,但读者却丝毫没觉得这是一部不可理喻的传奇小说,一切都那么真实、真切,这是因为:最让人无法忍受的生存条件,常常作为可接受甚至是约定俗成的现象出现。费兰特在接受迪斯特凡诺采访时说:在“那不勒斯四部曲”中,这
期刊
章衣萍记鲁迅  章衣萍(1902-1947)是鲁迅青年朋友中比较特别的一位。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八日鲁迅日记云:“午后吴冕藻、章洪熙、孙伏园来。”章洪熙是章衣萍之名。这天正好周末,四人一定畅谈了一个下午。这是章衣萍与鲁迅订交之始,孙伏园当为介绍人。此后,章衣萍或单独或仍偕孙伏园经常拜访鲁迅,熟悉了还带上女友吴曙天,吴曙天曾写《访鲁迅先生》(收入散文集《断片的回忆》,1927年6月上海北新书局初版)。
期刊
【前文摘要】本文上篇叙述汤显祖青年时期恃才傲物,中举之后虽然两次会试失利,狂狷性格不改。一五七七年春试之前,张居正本拟罗致汤显祖及沈懋学入其门下,沈欣然前往,汤显祖却拒绝邀约。春试结果,沈懋学得中状元,张居正次子张嗣修榜眼,汤显祖名落孙山。细读汤显祖落第之后的诗文,可以窥知他心境之落寞与感慨,同时透露了他对科场选士的不满与愤懑。细索诗中隐晦的典故与指涉,印证汤显祖纠结的人生处境,可以得知他对张居正
期刊
一  俄罗斯白银时代著名诗人曼德尔施塔姆(1891-1938)过早秃头,所以总能感受到“一阵寒冷掠过头顶”,他在写给妻子的一首诗中就如此写道。看他留存于世的不多的照片,深邃的眼神在浓浓的眉毛和光光的脑门映衬之下,除了带给我们寒冷之外,更多的是深深的不安。  曼氏感受到的“掠过头顶的寒冷”,是整个喧嚣时代的象征。曼氏妻子说:我们可以从曼氏(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诗中看出,他从未怀疑一个新时代已随着革命
期刊
志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物且如是,书何不然。若锓木以行,使游秦者不劳登涉,而知地理之详,未至秦者得观此书,日下长安宛在目前矣。  —贾郁《类编长安志·序》  在西方文明中,城市被认为是一种伟大的成就。美国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认为,“人为创造的财富积累”以及“一种与村庄的习俗截然相反的境况”,是城市历史确定性的表现。城市空间作为永恒的精神性场所,常常被赋予凝固的
期刊
三十年前,普鲁斯特(1871-1922)《追忆似水年华》(1913-1927)的中文全译本(全七卷)开始由译林出版社陆续出版(1989-1991),成为当年国内读书界的一件大事。三十年来,它的不同译本、印本风靡全国,也成了我的案头常备书,通读之余,时时翻阅,偶有所得,随笔札记。这里先抽出几条,以求正于同好方家,兼纪念中文全译本开始出版三十周年(本文引用的《追忆似水年华》中译本,为译林出版社201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