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装配式建筑是不同于传统建筑的一种建筑方式,其设计过程也相对比较复杂,会涉及到众多方面的内容,而BIM技术作为建筑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技术,现如今已经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需要人们在对装配式建筑展开设计时对BIM技术展开有效的应用,从而实现对装配式技术的科学设计,促进建筑的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3-0172-01
引言
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推进,各行各业都在寻求更为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建筑行业更是如此。由于传统的建筑行业存在资源浪费等现象,已经逐渐被日益发展的社会所淘汰,而装配式建筑由于其资源利用率高、污染更小等优点受到了现代建筑行业的一致追捧。目前,在我国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应用的极为广泛,通过BIM的推广可以提升建筑设计及施工效率,更加符合现代生产的需要。
1 BIM技术的特点
1.1可视化
通过BIM技术构建出建筑模型是透明的,因此可以将项目结构的各项信息完全的展示出来,这样就完美的避免的了隐蔽工程中的隐患问题。这也是BIM技术最大的特点,由于其可视性,使得设计人员不必依靠大脑的想象,而是可以直接看见各种工程结构,这也使得设计人员不必总是面对二维图纸,然后为了图纸的可操作性,还需要在图纸上标注各种建筑信息,不仅不利于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对于设计人员来说也容易出现一些隐蔽性问题不易发现,极大的增加了设计人员与结构模型的互动性,从而可以全面掌握结构设计信息。
1.2协调性
BIM技术具有很强的协调性特点,因此无论是设计人员还是施工单位都可以利用BIM技术协调施工中的各项工作,从而有效的解决施工以及设计过程中的各项难点。如果在实际施工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协同施工人员以及设计人员,利用BIM技术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且同时可以利用模拟操作来探索最为有效的解决方式,而且利用三维模型,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的沟通是无障碍的,而如果利用传统的二维图纸,则很可能忽视各专业之间的碰撞问题。例如布置电梯井时,还要考虑到与其他设计的衔接问题,协调好净空高度;再例如在进行防火分区设计时,要协调好和暖通管道之间的关系,但是这些内容在二维图纸上很难直观的显现出来,需要设计人员有很好的三维立体思维,一旦处理不好,就会给实际施工造成非常大的障碍,出现管线碰撞的问题。
1.3模拟性
不仅可以模拟建筑物模型,还能模拟虚拟事物。在建筑设计中,可以进行日照模拟、节能模拟及热能传导模拟等;在招投标过程中,将三维模型与项目发展时间进行有效结合,进行4D模拟;在工程成本控制中,也可以在3D模型的基础上进行5D模拟,控制造价;在建筑工程进行运营中,也能够模拟,比如发生紧急情况时,模拟人员疏散等。
2 BIM设计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要点
2.1埋件布置
在进行装配式建筑设计中过程中,一般会根据拆分细则来对预制构件埋件进行针对性的编辑,该过程中通常可以选择包含有埋件的内嵌族,以提高埋件布置的效率,但是对于梁、板中的钢筋吊钩环,还需要按照要求来开展吊钩形状的设计。通常情况下,预制柱上埋件可以根据需求构建针对性的预制柱族布置,并调整钢板的高度、预制柱的墙-柱连接处为实例参数,然后对其实施参数化的调整,该过程可以把参数关联设置为全局参数,并在全局参数条件下来对预制墙板连接件的高度进行设置,这样就可以对柱上连接件的高度进行相应的调整。梁上吊钩可以对Dy-namo中的点进行调用和平移来构建吊钩形状多段线,从而获取吊钩钢筋,明确吊钩在梁上的相关位置参数,这样就可以实现梁上吊钩布置。
2.2钢筋的创建
在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可以根据构件中钢筋的拆分原则和构造要求,来完善装配式建筑构件中钢筋布置的基本流程,然后通过二次开发的程序调用,就可以准确的获取钢筋的相关参数信息,并按照钢筋的布置规则来在预制构件上进行钢筋的布置。本文将会以预制梁为例来对钢筋的布置规则进行分析:①在梁跨中后浇段中按照要求断开纵筋,并适当的甩出一定长度的后浇段,使其更好的满足套筒安装尺寸要求;②在梁端500和1.5h中选择最大值来划定箍筋加密区范围,而其余的部分属于非加密区,这样一来可以确定箍筋间距和数量、纵筋断开位置等参数,然后对BIM技术中的相关程序进行调用,就可以完成对梁纵筋和箍筋的创建。
2.3实现装配式建筑的资源共享
在装配式建筑中融入BIM技术,将各个环节进行连接,改变了之前各个环节独立的局面,通过BIM技术将各个阶段的信息加以整理储存,上传到统一平台,这就保证了上下游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这对于装配式建筑也是一种创新,成功的解决了装配式建筑中多环节、多组织、长周期的资源共享问题。BIM技术还可以让专业人员参与设计,对不同的设计作品给出合理的建议,不但能够丰富自己还能是国家的建筑行业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2.4对构件进行拆分
BIM技术可以实现对构件的拆分。在进行该工作环节之前,需要先在Revit形成的Revit结构模型模型中导入结构分析模型。为了拆分工作的顺利开展,导入的结构模型往往需要包括以下内容:构件的材质、构件的界面轮廓以及钢筋有关信息。当然在导入之前,需要工作人员先行完成局部修正的工作,再导入之后还是需要进行再修正的。只有经历过再修正的工作环节之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构件拆分工作。构件拆分往往要注意保证其合理性,特别是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做好结构的模型的全面剖析工作,在使用可视化编程的基础上,对结构模型的部分及零件进行慢慢拆分。当然,在拆分过程中会遇到由多个零件形成的组件,对这种组件也是需要进行拆分。
工作人员在拆分环节要注意遵守相关注意事项才能更好的进行拆分工作。首先是计算步骤的问题,往往需要依据建筑的具体情况,按照相应的拆分步骤有层次的进行拆分。拆分工作是需要工作人員仔细对待的,不能本着敷衍了事的态度随意拆分,应该在牢牢把握柱、楼板、墙板的拆分原则的基础上对各类部件有序拆分。
2.5节约成本,减少损耗
BIM技术能够给出合理的图纸及仿真模型,避免了后期的修改工作,减少能源损耗,降低成本。不仅如此,BIM技术还有可视化模拟、可视化建造管理的优点,能够智能化的根据具体的场地进行规划,提高文档质量。BIM技术还能够模拟碰撞试验,以此来检查漏洞,及时弥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避免或减少返工。
2.6改善库存及现场管理
在对预制构件进行生产的时候,要进行分类的生产,在分类生产和存储的时候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且十分容易出现问题。通过BIM技术与RFID技术的有效结合,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些问题。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通过RFID技术可以直接查看相关预制构件的信息,然后和安装位置进行对比检验,将预制构件安装的质量水平以及效率都有效的提升。
结束语
总之,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推进,各行各业都在寻求更为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建筑行业更是如此。由于传统的建筑行业存在资源浪费等现象,已经逐渐被日益发展的社会所淘汰,而装配式建筑由于其资源利用率高、污染更小等优点受到了现代建筑行业的一致追捧。
参考文献
[1]张迎春,潘捷.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7.
[2]杜康.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虚拟施工中的应用研究[D].聊城大学,2017.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3-0172-01
引言
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推进,各行各业都在寻求更为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建筑行业更是如此。由于传统的建筑行业存在资源浪费等现象,已经逐渐被日益发展的社会所淘汰,而装配式建筑由于其资源利用率高、污染更小等优点受到了现代建筑行业的一致追捧。目前,在我国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应用的极为广泛,通过BIM的推广可以提升建筑设计及施工效率,更加符合现代生产的需要。
1 BIM技术的特点
1.1可视化
通过BIM技术构建出建筑模型是透明的,因此可以将项目结构的各项信息完全的展示出来,这样就完美的避免的了隐蔽工程中的隐患问题。这也是BIM技术最大的特点,由于其可视性,使得设计人员不必依靠大脑的想象,而是可以直接看见各种工程结构,这也使得设计人员不必总是面对二维图纸,然后为了图纸的可操作性,还需要在图纸上标注各种建筑信息,不仅不利于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对于设计人员来说也容易出现一些隐蔽性问题不易发现,极大的增加了设计人员与结构模型的互动性,从而可以全面掌握结构设计信息。
1.2协调性
BIM技术具有很强的协调性特点,因此无论是设计人员还是施工单位都可以利用BIM技术协调施工中的各项工作,从而有效的解决施工以及设计过程中的各项难点。如果在实际施工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协同施工人员以及设计人员,利用BIM技术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且同时可以利用模拟操作来探索最为有效的解决方式,而且利用三维模型,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的沟通是无障碍的,而如果利用传统的二维图纸,则很可能忽视各专业之间的碰撞问题。例如布置电梯井时,还要考虑到与其他设计的衔接问题,协调好净空高度;再例如在进行防火分区设计时,要协调好和暖通管道之间的关系,但是这些内容在二维图纸上很难直观的显现出来,需要设计人员有很好的三维立体思维,一旦处理不好,就会给实际施工造成非常大的障碍,出现管线碰撞的问题。
1.3模拟性
不仅可以模拟建筑物模型,还能模拟虚拟事物。在建筑设计中,可以进行日照模拟、节能模拟及热能传导模拟等;在招投标过程中,将三维模型与项目发展时间进行有效结合,进行4D模拟;在工程成本控制中,也可以在3D模型的基础上进行5D模拟,控制造价;在建筑工程进行运营中,也能够模拟,比如发生紧急情况时,模拟人员疏散等。
2 BIM设计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要点
2.1埋件布置
在进行装配式建筑设计中过程中,一般会根据拆分细则来对预制构件埋件进行针对性的编辑,该过程中通常可以选择包含有埋件的内嵌族,以提高埋件布置的效率,但是对于梁、板中的钢筋吊钩环,还需要按照要求来开展吊钩形状的设计。通常情况下,预制柱上埋件可以根据需求构建针对性的预制柱族布置,并调整钢板的高度、预制柱的墙-柱连接处为实例参数,然后对其实施参数化的调整,该过程可以把参数关联设置为全局参数,并在全局参数条件下来对预制墙板连接件的高度进行设置,这样就可以对柱上连接件的高度进行相应的调整。梁上吊钩可以对Dy-namo中的点进行调用和平移来构建吊钩形状多段线,从而获取吊钩钢筋,明确吊钩在梁上的相关位置参数,这样就可以实现梁上吊钩布置。
2.2钢筋的创建
在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可以根据构件中钢筋的拆分原则和构造要求,来完善装配式建筑构件中钢筋布置的基本流程,然后通过二次开发的程序调用,就可以准确的获取钢筋的相关参数信息,并按照钢筋的布置规则来在预制构件上进行钢筋的布置。本文将会以预制梁为例来对钢筋的布置规则进行分析:①在梁跨中后浇段中按照要求断开纵筋,并适当的甩出一定长度的后浇段,使其更好的满足套筒安装尺寸要求;②在梁端500和1.5h中选择最大值来划定箍筋加密区范围,而其余的部分属于非加密区,这样一来可以确定箍筋间距和数量、纵筋断开位置等参数,然后对BIM技术中的相关程序进行调用,就可以完成对梁纵筋和箍筋的创建。
2.3实现装配式建筑的资源共享
在装配式建筑中融入BIM技术,将各个环节进行连接,改变了之前各个环节独立的局面,通过BIM技术将各个阶段的信息加以整理储存,上传到统一平台,这就保证了上下游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这对于装配式建筑也是一种创新,成功的解决了装配式建筑中多环节、多组织、长周期的资源共享问题。BIM技术还可以让专业人员参与设计,对不同的设计作品给出合理的建议,不但能够丰富自己还能是国家的建筑行业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2.4对构件进行拆分
BIM技术可以实现对构件的拆分。在进行该工作环节之前,需要先在Revit形成的Revit结构模型模型中导入结构分析模型。为了拆分工作的顺利开展,导入的结构模型往往需要包括以下内容:构件的材质、构件的界面轮廓以及钢筋有关信息。当然在导入之前,需要工作人员先行完成局部修正的工作,再导入之后还是需要进行再修正的。只有经历过再修正的工作环节之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构件拆分工作。构件拆分往往要注意保证其合理性,特别是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做好结构的模型的全面剖析工作,在使用可视化编程的基础上,对结构模型的部分及零件进行慢慢拆分。当然,在拆分过程中会遇到由多个零件形成的组件,对这种组件也是需要进行拆分。
工作人员在拆分环节要注意遵守相关注意事项才能更好的进行拆分工作。首先是计算步骤的问题,往往需要依据建筑的具体情况,按照相应的拆分步骤有层次的进行拆分。拆分工作是需要工作人員仔细对待的,不能本着敷衍了事的态度随意拆分,应该在牢牢把握柱、楼板、墙板的拆分原则的基础上对各类部件有序拆分。
2.5节约成本,减少损耗
BIM技术能够给出合理的图纸及仿真模型,避免了后期的修改工作,减少能源损耗,降低成本。不仅如此,BIM技术还有可视化模拟、可视化建造管理的优点,能够智能化的根据具体的场地进行规划,提高文档质量。BIM技术还能够模拟碰撞试验,以此来检查漏洞,及时弥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避免或减少返工。
2.6改善库存及现场管理
在对预制构件进行生产的时候,要进行分类的生产,在分类生产和存储的时候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且十分容易出现问题。通过BIM技术与RFID技术的有效结合,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些问题。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通过RFID技术可以直接查看相关预制构件的信息,然后和安装位置进行对比检验,将预制构件安装的质量水平以及效率都有效的提升。
结束语
总之,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推进,各行各业都在寻求更为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建筑行业更是如此。由于传统的建筑行业存在资源浪费等现象,已经逐渐被日益发展的社会所淘汰,而装配式建筑由于其资源利用率高、污染更小等优点受到了现代建筑行业的一致追捧。
参考文献
[1]张迎春,潘捷.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7.
[2]杜康.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虚拟施工中的应用研究[D].聊城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