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负平生 独标风范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zeng6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生活在民国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比如战争、逃难、饥荒等,但生活在那个时代人的气质也是与众不同的。章太炎、梁启超、于右任、蔡元培、鲁迅、田汉、老舍、张爱玲、吴昌硕……无论是政界的还是教育界、文化艺术界的人物,他们身上都标榜一个符号——文人,那个时代也赋予了他们一种特有的集体气质——民国范儿。
  民国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然而,社会的转型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条件,各种文艺思潮如白话文运动、史学革命、佛学革命等在这一时期兴盛起来。在这个迷惘而彷徨的时期,书法艺术并没有随着封建王朝的逝去而没落,而是在承接晚清遗风的同时逐渐演绎出千姿百态的新风貌。
  名流续遗风
  我们眼中的文人,“温文尔雅,君子如玉”应是第一印象。然而身在民国,是文人之大幸,亦是文人之不幸!在封建社会,书法直接影响着文人的仕途之路,因此在旧式教育体系中受到极大重视。尽管清末废除科举,新式学堂开始建立,但由于民国大部分书法家都曾经接受过传统教育,故而在文人们的意识中书法功底还是十分重要的。常叹时运不济的民国文人们的书写动机已由纯粹地钻研书法艺术和执着地成为职业写手变为一种情绪的释放和心情的记录。正是由于这类书法家越来越多地出现,致使在传统旧学中被推崇备至的书法向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民国时期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崇尚科学之风的形成使书法家的创作思路更加自由,在继承清代碑学的同时,逐渐抛弃了“赵董”书风以及馆阁体的束缚,个性化的成分体现得更加明显。
  不同的书法家有着不同的阅历,这决定了他们个性书风的形成。民国书法家独特的人生阅历也是促成书法多元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开启一代学风的蔡元培、陈独秀、王国维、梁启超、胡适、李叔同等,都是经旧学培养之后又接受西洋教育的饱学之士,他们是各自领域中的佼佼者,即便在书法方面也颇具独特的才能。蔡元培擅长楷书和行书,其线条粗细的自然变化,用笔徐疾有致,体现了书法的节奏感。陈独秀曾以一句“俗在骨”评论沈尹默的字迹,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于书法的审美观。他的原话是“昨在刘三壁上见了你写的诗,诗很好,而字则其俗在骨。可谓诗在天上,字在地下”,一语刺激了沈发奋练字,终成一代大师。李叔同因其独特的人生经历促使其形成了一种超脱自然、宁静淡雅的书法风格。
  各个领域的名流由于阅历的不同激发了书法艺术各种形态的产生,这也是民国这一特殊时期留给书法史的一笔不菲财富。
  书写解人生
  “辛亥革命”后,清王朝一大批官吏“下岗”,其中书法技艺超群者,或求经济和人格独立,或为生计所迫,都华丽转身,一跃成为民国书法家。据《海上墨林》记载,晚清前后聚集到上海的书画家多达671人。尽管那时社会动荡、经济萧条、战火纷飞,可是由于他们的加入,大大刺激了人们的购买欲望,为中国书法发展开辟了新局面。因为需求旺盛,那时的书法贵得惊人。
  据记载,上世纪20年代,上海一个卫生局科长月收入在30元左右,一个普通市民家庭月开销不过50多元,北京租一个四合院每月仅20元左右,而当时郑孝胥题写“交通银行”四个字就要4000两银子。如此看来,民国时期的书法名家是标准的高薪族。
  为什么在那个时代书法身价如此之高呢?书家的显赫身份是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书家们所写的内容多与其经历和生活相关,购买他们的书法作品很可能是解读他们心灵的最佳途径。
  通过对这些民国文人书法的研究,我们能体会到鲁迅的无奈与绝望、章太炎于人情世故的毫不知悉、胡适天马行空的联想能力、梁启超的趣味主义人生观、李叔同看破红尘的心理动机等,无一不可从他们的字迹中觅得痕迹。
  在细细品味民国文人墨迹后,他们的饮食起居、喜怒哀乐是如何影响了他们的学术创作或者政治生涯,他们的师友交往及门派传承关系又是如何影响甚至改变了其思想倾向等,其实都可以从一些看来细微琐碎却很有意义的墨迹中得到分析。由此我们可以大致知晓民国文人群体的生活和心理状况,清楚地知道很多文人间的交往关系,甚至了解他们每个人的个性,理解他们的处事风格,由此获得进入他们内心世界的可能。
其他文献
《文物保护法》修订如何“接地气”?艺术品市场不健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上交文物给国家应该受到重奖吗……纵观今年两会与之相关的诸多提案和建言,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既有业界长期关注的内容,也不乏与当下新环境、新变化相结合的思考。  黄细花(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惠州市旅游局局长):《文物保护法》修订送审稿值得商榷  建议将《文物保护法》的名称改为《文物法》,因为现行的《文物保护法》只讲保护、不讲利用;只讲被
期刊
3月31日至4月9日,由Orientations主办的第三届香港东方艺术周将拉开帷幕。据悉,作为年度文化活动焦点之一,本届香港东方艺术周将会举行一连串的教育活动和节目。届时,除了在荷里活道的古董艺廊及当代艺术空间举行的专题展览外,包括公众演讲、讲座、导赏及主题研讨会等在内的多项活动也将在香港多个场地举行。  据悉,今年香港东方艺术周精选多家本地画廊及古董店参与,期间将会举行的专题展览包括梵亚艺术举
期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用这句话来形容苏然的玉雕创作,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中国玉雕大师苏然,在当今玉雕界被誉为“新京派”皇家玉作的集大成者。有人说,每一块玉石经过她的点化,都会破茧成蝶,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生命。《九龙玉镜》就是这样一件作品。  该作创作于2016年初。一次去首都博物馆参观,展厅里摆放的大大小小、琳琅满目的铜镜给苏大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到工作室后,她取出一块璞玉,这
期刊
两段截然不同却皆堪称非凡的人生,皆以考古成果展的形式来到首都博物馆,在掀起一阵观展热潮的同时,也让许久未站在社会聚光灯下的考古成就,迎来了一次热闹的春天。  海昏侯的宝物  海昏侯刘贺一生经历了王、帝、庶民、侯四种身份,在帝位仅27天就因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依旧回故地巨野做昌邑王。元康三年(前63年),被废为海昏侯,移居豫章国(今江西南昌)。神爵三年(前59年),刘贺去世,史称汉废帝。  对
期刊
在以文为业、以砚为田的读书生涯中,书房既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仕途的起点,更是他们寻找自我的归途。当厌倦了政治的黑暗与社会的争斗,躲进小楼成一统,吟诗作画,“雪夜闭门读禁书”,或是两三同好,“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消遣和休息。  文人是什么?或许可说是离不开书的人。起码古人是这样。读书是有目的的,为了广博见闻,学习经典,经世致用。但日久成癖,读书就变成了习惯性的交流,甚至三日不读书,
期刊
张弨(1625年至1694年后),字力臣,号亟斋,清淮安府山阳县清江浦(今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人。《重修山阳县志》称其:“通经博古,世其家学,专心六书,尤嗜金石文字。尝躬历焦山水滋,仲卧沙石,手拓瘗鹤铭,增多前人十余字。又谒唐昭陵,遍拓从葬诸王公墓碑及六马图赞。过济宁州,拓孔子庙五汉碑,皆加辨论,根据详洽,人以为董彦远、黄伯思不过也。”康熙六年(1667年),顾炎武著《广韵》、《音学》五种,张弨为
期刊
作为“80后”,提到读书,相信很多同龄人都会有跟笔者一样的直观反应——当年我们背着厚重的书包,里面放置着各种各样的教材,就这样在学校与家的路上往返了多年。记得上学的时候,老师都会给学生开书单,唐诗宋词、四大名著、外国名著,这些往往似乎都是必不可少的“主菜”;相反,印象中什么武侠、言情、漫画之类的小说,那个时候大多被老师与家长视为“杂书”,如果你沉溺于看这些,十之八九会有长辈断言将来“成不了大器”。
期刊
前段时间,一部《我在故宫修复文物》的纪录片火热网络,让不少人对于文物修复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事实上,中国的古籍历史源远流长,许多珍贵的经典流传至今,全依靠千百年来一代代的修书人。  据悉,中国的古籍修复技术同经典一样有辉煌悠久的历史,到清代乾嘉时期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这项技术要求极高,技巧细腻多样,工序复杂严谨。据统计,现在全国的专业修复人员仅百余人,而待修复的古籍却以千万计。  以最为常见的线装书
期刊
昆明一好友嘱我写一小幅横披,内容由我定,只告知用于书房悬挂。我思忖再三,书以“思无邪”三字应嘱。朋友早年是一名知青,在交通非常不便的云南山区插队,下乡那天,铺盖以外他带的主要行李有两件:一件是书籍,172本;另一件是一对大哑铃,重达50公斤。当时“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举扛铃练哑铃习拳使棍在很多青年人中是一种风尚,但是读书的很少,也无书可读。可见他与众不同,没有随波逐流,追求四肢发达,也向往头脑发
期刊
阅读,都去哪儿了?看似傻傻的问题,细琢磨还真是不太好回答呢。首先,要厘清一个重要的问题,即阅读与读书的差别,人们很容易混淆两者微妙的差别。  阅读与读书  我认为阅读与读书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是,阅读以闲适成份为主,读书则多少具有目的性;阅读几乎不设具体的考量,而读书则处处考量你的成绩。最简单的例子,我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十几年光阴,只干了一件事一一读书,而没有哪个学生会将“寒窗苦读”理解为闲情逸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