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科学素质教育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wen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基本内涵应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把科学本质和教育本质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体现化学教育的全面育人功能,使素质教育落在实处。
  关键词:化学教学 科学素养 素质教育
  
  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科学在分工的基础上又走向综合,科学之间的合作,及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观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世界各国都把实施科学教育作为全面育人的目标,把培养公民的科学素养作为科学教育的基础,这已成为化学教学改革的趋势。
  科学教育的基础在于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的本质不仅在于掌握静态的科学知识,更在于科学知识的探究过程。化学教学不仅应注重化学知识的传授,更应注意学生科学能力的培养。化学教学应以问题为中心,以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实现化学教育的全面育人功能,把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世界观及科学与人文的教育有机起来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在化学学科的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使化学教学从强调对知识结构的培养转向以科学基本素养培养为中心,化学教学从强调对知识结构的培养转向了强调对化学知识本质的理解。
  
  1、现代理科教学中科学素养的内涵。
  
  在化学教学中要实施科学素质教育,首先我们要对科学素质培养的重心和目标有所认识。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逐渐扩大,科学素养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科学是科学知识和科学过程的统一,在科学过程中必然包括科学方法、科学技能、科学行为和习惯及科学态度与价值观。根据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合的教学观点,科学知识和技能属于智力因素,而科学行为和习惯、科学精神、态度和科学价值观属于非智力因素,现代研究研究证明,非智力因素即情商的培养对于人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科学素养的全面育人目标包含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袁运开先生认为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内涵包括四个方面:①科学知识和技能,②科学探究过程、方法、能力,③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我们可以看出科学素养不仅是科学知识,而且是一个动态开放的概念。我们只有改变仅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观念,注重科学知识和科学过程的统一,才能实施化学教育的全面育人功能。在化学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中心,把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素质,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
  
  2、化学教育内容的内涵及其功能。
  
  新的课程标准使现代中学化学课程有了更广泛的教育内容,现代化学课程的内容不再仅注重“三序”的有机结合,而更注重化学知识教学内容的改变和更新,加大和生活联系密切的知识及其蕴含的隐性教育内容,注重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统一,更加注重科学教育内容的综合性,以科学探究为线索组织科学学习内容(即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扩大化学史和化学家的知识,加大化学知识与社会的联系,逐步展示科学课程的STS课程框架。在教学内容中把演示实验和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充分反映了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培养,全面实施科学教育目标。所以说,化学教育内容也应体现以提高科学素养为目的,扩大了化学教学内容内涵,也就扩大了化学教育的功能,化学教材不再只是化学知识的信息载体,不再仅突出其求知功能,而蕴涵着丰富的能力和科学素养培养的功能。
  
  3、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观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培养科学能力是科学教学目标的最高层次,科学能力是科学素养的核心。
  
  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究,科学不仅作为一种知识形态,而且是一种过程。科学学习的过程和科学家的科研过程应具有基本的相似之处,二者都是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方法探索未知的领域,得出新的结论;都是一种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以化学教学内容为信息载体,以化学学科特点——实验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方法进行教学,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科学内容的学习只有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来展开才能让学生理解科学的过程。当今理科教育一个重要趋势是重视探究活动,强调科学探究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只有在探究中才能更好地实施科学教育的全面育人目标。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以实验为基础进行探究教学。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科学探究,使学生在积极地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体验科学过程,培养科学态度,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品质。
  
  4、科学本质教育对化学教学改革的启示。
  
  体现科学本质教育的关键是让学生亲身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就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教师的关键是创设一定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自己主动去探究知识的本质。去构建科学知识的意义结构,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体会科学本质。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现代化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科学素养,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以掌握知识为目的的效率观,更注重化学教学的长远效益;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建立、接受和应用一些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如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过程的探究性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性,通过对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掌握。主动地获得对科学本质的理解:采取一系列新的教学模式,加强化学史教育、科学观教育,使学生在获得科学概念的同时,也学到科学方法,体会科学过程,从而增进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由于科学方法知识没有在化学教材中直接给出,而是隐含在教材的教材的知识体系中,科学过程的再现性可能会耗费不少的时间和教学资源限制,广大化学教学者往往在教学设计时,容易忽略在科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体现在教育的竞争,各国都以提高国民科学素养为目的进行教育改革。而在我国的化学教育中,广大化学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科学知识的掌握上,而忽略了化学教育中科学观、科学价值、行为教学目标等情境,这不利于国民科学素养的提高。要提高科学素养,首先要以提高科学素养为基础,加大科学课程的改革,彻底地实行科学课程多方面的培养目标,在现行的考试中,加大科学能力、方法、价值观等方面的考查内容。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需要改变现有的升学评价制度,需要重新构建科学课程,科学教师要对科学教育目标全面地认识,还需要对教育学、社会学、哲学进行全面地思考。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健脾溃结方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lterativecoliti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随机将60例脾虚型UC病人分为健脾溃结方治疗组和SASP(sulfasal
文章通过对高中历史新旧课程的对比,指出新课程在目标、教材、理念、教法、学法、评价等方面的新变化,进而指出,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The ar
由漳州市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一九八六年十月编辑和印行。二卷收入人物传二十六篇,他们为:邓子恢、张敏、陈木树、谢志坚、张太西、陈国 Edited by Zhangzhou City CPC Hist
中国教育的出路在于改革,改革的目标在于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尽管国家十分重视素质教育,尽管一些地方在进行素质教育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不可否认,短时间内在人们的观念中应试教育仍起支配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应试教育仍居主导地位。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使一些学科处于尴尬的境地,历史学科就是其中之一。  历史学科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社会、家庭对于这一点都有共识,然而学生历史水平低又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不仅为自然科学提供了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更以它的普遍性、基础性和与其他学科的相干性在自然科学中占有独特的地位。近代科学的发展,使物理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形成了许多边缘学科,使物理学的研究范围更为广泛。例如,蛋白质折叠,医学中的免疫理论,水土流失及交通阻塞等,都已成为物理学的研究课题。因此,在高等学校中。物理学和数学类似,已经成为各理工农医等非物理
摘要: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教学相长仍是一个重要而永恒的课题,没有教学相长做保障,新课程的实施就无法保证质量,更无法体现创新和特色。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高中物理教学应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学习策略、评价方式及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和创新,为高中物理教学相长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确保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展。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物理 教学相长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    高中物理新课程的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龙胆碳酸氢钠片中马钱苷酸、龙胆苦苷、獐牙菜苷3种龙胆特征性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Techmate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
摘要:本文结合具体的实例和学生在学:可摩擦力时存在的误区,就摩擦力的概念、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困扰学生学习的因素等问题加以思考。  关键词:摩擦力 相对运动 二力平衡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一、我对“创新”的理解    “创新”是指它对原有事物及现有状态所进行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改变。创新的关键是“改变”。作为一种改变它的领域是全方位的,有简单的改变,也有复杂的改变;有低级的改变,也有高级的改变。在中学阶段我们开展创新教育中对创新的要求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太高,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作为教师在创新教育中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寻求某些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