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本来可以更美的

来源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digy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读书是为了什么?
  我们每个人都要读书上学,从6岁开始读小学。甚至在幼儿园,有些孩子就已经开始接触文字、算术、诗歌等。读完小学读中学,读完中学读大学,这还不算完,有的人大学毕业后还要读研究生、读博士。这样算下来,就算只读到大学毕业为止,也要16年。一个人上学的时间占去了整个生命周期的将近五分之一。
  在这十几年里,我们顶风冒雪、历经寒暑,坚持去上学。我们做了无穷无尽的作业,背了无数的文章、公式、单词和各类知识点,历经了数不清的考试。我们为解不出数学题而烦恼,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忧愁,我们和父母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终于毕业了,大部分人最后能找到一份工作,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从此淹没在茫茫人海中,每天为了票子、房子、车子、位子、妻子、孩子辛苦工作,面对领导战战兢兢,面对同事小心提防,以前的兴趣爱好荒废了,自己想做的事,计划了一遍又一遍,却始终没有机会去实施;也有的人一直不稳定,一辈子辛辛苦苦,为了生活而苦苦挣扎。回忆小时候的美好理想、对生活的无限憧憬,回忆以前走过的路程,只有少数人会觉得此生无憾,但大部分人都会有疑问:这一辈子认真学习了,也努力工作了,可为什么总是与机会失之交臂,为什么小时候的理想依然那么遥远?为什么幸福总是在别处?为什么有的人读书时调皮捣蛋、成绩不好,后来却比自己活得好?有的人觉得自己浪费了许多时间,假如人生能重来一次的话,生活也许会是另一番模样。
  二、人生需要规划
  人生没有后悔药,生命也不可能重来。这一切的根源,不是因为不努力,而是因为没有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就像穿衣服,或者第一个扣子就扣错了,或者中间有个扣子扣错了,那整个外观形象必然乱成一团。我们虽然有远大理想,但是,也许这个理想只是模糊的,笼统的,或者是随大流的,或者是当时随意说出的,并没有经过仔细思考,或者只是空想。这个理想适合不适合自己,有没有可能实现,没有去深究。即便人生的目标相对明确,怎么去实现,缺少具体的行动计划。如果我们能及早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做好各阶段详细的计划,就可以少走弯路和错路,遇到需要选择的时候,就可以毫不犹豫地选择正确的方向,减少后悔和遗憾,我们的生活就可以更美好。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良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基础。先谋后动,谋定而后动,才可能成功。我们平常学习有学习计划,做事有做事的计划,根据计划一步一步实施,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人生是我们最大的事情,怎么反而能没有计划呢?
  但我们常见的是,很多学生在高考完之后,还拿着志愿填报表问老师,我该选择什么学校、什么专业?一项调查显示,七成高考生对自己的志愿填报没有想法,超过半数的学生将好就业作为选择专业的主要考虑因素。临到高中毕业,孩子还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特长是什么,对“职业”这个概念的认识仅限于“将来要用以生存”的工具,更谈不上对社会上一些常见职业类型的基本认识;家长不清楚孩子的兴趣和潜力所在,眼光总是停留在分数和大学,认为“考了高分,上了好大学,好工作就水到渠成”。连目标都不清楚,怎么談得上规划呢?
  人生就像爬树,如果我们不仔细了解树的情况和自己的能力,随便选择一棵树爬上去,爬到一半,才发现这棵树上根本没有自己想要的果实,或自己没有能力继续往上爬,于是只好爬下来重新选择。当我们从这棵树上爬下来,重新选择另一棵树的时候,才发现,别人已经早就爬到了树梢,摘取了果实,而我们白白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和力气。
  三、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根据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制定相应的培训、教育和工作计划,并按照生涯发展的阶段展开具体行动以达到目标的过程 。
  古人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世上的知识是无限的,而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不管什么知识都去学,没有确定的目标,没有计划,可能会使自己知识很丰富,但却未必是社会可用之才。俗话说,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我们在选择学习目标和工作的时候,不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不管自己喜欢不喜欢,就会使自己陷于痛苦之中,而且,效果会事倍功半。可见仅仅一个“好好学习”,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没有计划、没有选择的学习,即使我们学习再努力,也不可能成功。从长远来看,这又会影响到将来我们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幸福。在拥有足够知识广度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把人生有限的时间,用到专门的学习当中去,用到自己喜欢的知识钻研方面去。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项跟踪调查,结果显示,3%的人有自己清晰的长远目标,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60%的人只有一些模糊的目标,27%的人没有目标。25年后,那3%的人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精英、领袖;那10%的人成为了各专业领域的成功人士;那60%成为社会大众群体,平凡地生活着;而剩下27%的人生活不如意,工作不稳定,抱怨社会不公平。
  因此,职业规划理论认为,要想取得成功,我们应尽早确定长期而明确的人生目标,制订详细的实施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坚定不移地执行。
其他文献
爸爸  奶奶说你小时候  好淘气好淘气  你敢一个人爬上高高的屋顶望天  你敢一个人下河摸鱼  你敢带着叔叔上树捉鸟  你敢把欺负姑姑的调皮鬼  狠狠揍上一顿  嗨,爸爸你真棒    爸爸  千万别说你的童年不如我  你虽没有电子游戏机  却能和伙伴们在草地上  轰轰烈烈地摔打  你虽没有摩托车  却有用旧瓶破盆打击出的摇滚乐  你虽没有高级水彩笔  却有用泥巴捏成的兵马俑    爸爸  你站在屋
1.深秋时节,为什么外面骤然降温,而关紧门窗的室内仍然较暖和?  答:深秋时节,由于室外空气的运动,冷空气迅速代替了热空气,所以外面的气温骤降。如果门窗紧关着,室内的热空气不能与室外的冷空气及时交换,室内也就比较暖和。冬天和夏天打开空调时要关好门窗,也是利用了不让室内外气体及时交换这个道理。  2.浴室、卫生间的窗户大多用毛玻璃,它有什么作用?  答:毛玻璃又稱为磨砂玻璃,它是将平板玻璃的表面经机
摘要:教学切入点是解读文章的着眼点与突破口,循点切入文本,可以管窥文章的结构层次,显化文章的思路,体味作者的写作意图,体悟文本意义产生的途径和方法,课文独有的教学价值也会因此而体现。  关键词:切入点;激活;全篇  阅读教学切入点的正确选择与运用既可以帮助师生整体把握教材,又可以促进教师更好地引领学生挖掘文本的内含,积累知识,获得能力,从而保证教学设计的优化与教学效果的提高。选准教学切入点对阅读教
Hi,静子!关注这个栏目很久了,也一直很喜欢。这是我第一次给你留言,不知道能否得到回复。但无论怎样,我们都感谢你为我们搭建了一个能说说心里话的平台。   我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孩子,爸妈都是普通农民。如果我以后的生活只为图个安稳,那么好好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就够了。但我不想祖祖辈辈重复同样的人生轨迹,我想走出村子,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喜欢跳街舞,特别特别喜欢。我喜欢随着音乐舞动,享受跃动中那种自由
“马航失联航班中国乘客三分之一为80后。”这短短十多个字震撼着每个人的心!  让我们来看看这几个场景:  航站大厅侧门,一个老婆婆蹲在地上,双手掩面哭泣,悲伤地喃喃自语,她的女儿、女婿和几岁的外孙都在这趟航班上。  一位60多岁的老人,情绪面临崩溃,她哭喊着:“儿子啊,你40岁都还不到啊,你没了,以后叫妈怎么办啊?”  飞机失联30小时后,马航发布消息:“请在场的家属朋友们做好心理准备……”话音甫
Part 1  星期天的早晨,明媚的阳光照在冰清的纤纤玉指上,她握着笔在洁白的纸上不停地写着。书桌上一杯牛奶飘出香味,玻璃杯上还留着妈妈的手温。她的文笔一向很好,思路如行云流水。只要看见她专心致志地学习,家里人是绝对不敢打扰她的。  与此同时,玉洁正在厨房里享受她的劳动成果:她满意地看着脏乱的碗碟在她有些粗糙、长着些冻疮的手上脱胎换骨,变得干净整齐,快乐地哼起歌来:“我们都是好孩子,天真可爱的孩子
摘要:語文教学要从真正意义上达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教师应当具备文本意识,问题意识和情境意识。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本意识;问题意识;情境意识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关于语文教学的主张层出不穷,语文教学流派纷呈,教学方法日益多样。这使得一些语文教师一味求新、求变,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本色;还有一些教师因循守旧,在语文课上尊奉教参,照本宣科。新课改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语文课程基本理念。
2015年8月6日,“小鲜肉”宁泽涛勇夺游泳世锦赛男子100米自由泳金牌,再一次成为了全国泳迷关注的焦点。可是关于这位游泳名将的名字, 是宁(níng)泽涛,还是宁(nìng)泽涛?一时拿捏不准。  翻看商务印书馆第11版《新华字典》,第365页“宁”(níng),注释④,姓。第366页“甯”(nìng) 注释,①同“宁”(nìng),②姓。商务印书馆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和商务印书馆第4版《古汉
做个记忆达人  菁灵姐姐:  每当考试来临,我就害怕,因为我总是记不住知识点。如何提高自己的记忆效率?请支招吧!  吉 林  首先,建议采用分割记忆法。大量的实验都证明了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的效果好得多。如复习物质的有关性质、制法、用途时,连续数小时集中记忆,不如分成数次采用分散复习效果好。又如用一个小时集中书写化学方程式,每个方程式书写数十遍,远不如分成数次写,每个方程式书写几遍效果好。这是因为集
如果你注意一下世界地图,就会发现南美洲的东海岸与非洲的西海岸是彼此吻合的,好像是一块大陆分裂后,南美洲漂出去后形成的。  20世纪初的一天,德国30岁的气象学家、探险家魏格纳在看世界地图时也发现了这个现象。  他马上就被这个奇妙的现象吸引住了。南美洲的巴西的一块突出部分和非洲的喀麦隆海岸凹进去的部分,形状十分相似。如果移动这两个大陆,使它们靠拢,不正好吻合了吗?  “莫非是太古的时候,这两个大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