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vllnv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克服我国传统教学长期存在的弊端。
  我国传统教学的长处:学生基础知识和技巧扎实,计算推理能力强。我国传统教学的严重弊端:学生学得死板,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分低能,学多悟少,会而不明。
  2.它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
  3.它是时代的要求,人类的共识。
  
  二、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创新能力的要素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技能。可以具体化为创新精神和欲望,好奇心和自信心,意志力和想象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自我获取并处理知识信息的能力,动手能力和研究能力,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懂得创新技巧。
  2.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1)洞察敏锐、灵感、活跃、想象丰富、流畅变通、积极求异、独特新颖。(2)具有主动性、开放性、渗透性、发散性、逆向性、批判性、直觉顿悟和灵感性。(3)是多种思维的结合,抽象与形象,分析与直觉,常规与灵感,分散与集中。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途径。(1)开设专门的思维训练课。(2)学科教学是主渠道,在课程改革的根本是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3)开设综合实践课,实施“研究性学习”,开展科技小发明活动。(4)培养创新能力要从小抓起,保护儿童的创造天赋,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4.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创造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础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创新教育所说的创新不同于科学家、艺术家的创新。是“为了明天的创造”,创新教育与以往的创造教育相区别。创造教育是一项具有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的工程。创新教育与全体性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全体性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全体性的表现。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此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是课程改革中最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是课程改革是否有成效的标志。
  1.教师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1)课程观是知识、经验、活动的统一体。大教学小课程和大课程小教学;课程是学生习得经验,是学生在生活中自主构建的意见。(2)教学过程本质观是沟通与合作的学习活动。沟通与合作的主体,内容和形式,对教师备课,上课的新要求。(3)知识观是各类知识并重,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外显知识、缄默知识。(4)教学目标观是奠定学生学力成长和人格成长的基础。(5)智力观是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教学的指导作用,设计能调动学生多种智力因素的课堂活动,使学生智力因素“扬长避短”。(6)教师观是教师是“方便学习的人”,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合作者;是新型的知识传授者,是教学的研究者。(7)学生观是学生灵感“自我实现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探索者、发现者,具有发展潜力和独立人格,学生学习存在个体差异。(8)教材观,教材是一种媒介和手段,教学资源是广泛的,教师应当开发教学资源。(9)教学模式和方法观,不能把模式变成仪式。(10)教学评价观,评价目的、对象、方法、手段应全面多样。
  2.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
  (1)学习方式的分类: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新旧知识之间如何建立有机联系的自主发现和指导发现。(2)教学方式的特征: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3)转变教学方式的总趋势是:从“维持传承性学习”(告诉-接受-记忆-复现)到“自主创新性学习”(探索-发现-构建-创新(4)变单一接受学习为多种方式相结合。新课程主张自主、探究、合作、体验。强调发现学习,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5)几种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堂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引探教学法、自学辅导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情知教学法、六步教学法、小组小班教学法、差异教法、活动教学法。
  3.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和研究性学习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从小学到高中都应当开设的必修课。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4.研究性学习课程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和核心。
  (1)概念: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从其他课程学得的知识,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专题进行研究,主动的获取知识,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2)特点:问题为载体,开放式学习,学生自主完成。因此,它具有:主体性、兴趣性、综合性、探索性、过程性、生成性。(3)类型:认知型、设计型、技术型、综合型。(4)组织形式:个人研究、小组研究、班级研究。(5)操作程序:发现并明确问题,制定计划,收集资料和解决问题,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交流和总结。
  作者单位:四川省甘孜州得荣县教育体育局教育股
其他文献
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巧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促进品德课堂教学的优化。通过多媒体电教手段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信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增添课堂的生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步入创造的大门,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入迷”。天真活泼、喜玩好动是小学生的特点。恰当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
我们习惯上把“上学”称之为“读书”,有它一定的道理。语文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读占重要的位置。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课文读的好,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发展语言,陶冶情操。朗读是眼、耳、口、脑并用的阅读活动,有助于对课文的记忆,对巩固字词,提高表达能力也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加强朗读训练。  第一,激发学生
一、热爱、尊重和理解学生,努力争取学生的信任  常言道:“老师的爱,是最纯洁的爱。”热爱学生是师爱的起点,热爱学生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待学生应一视同仁。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努力帮助学生;当学生犯错误时,应耐心地教育学生。尊重学生是师爱的核心,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教师千万不能去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几句刻薄的话,会使学生一直怀恨在心,这就严重打击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理解是师爱的基础,教师应耐心细致地做好学
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解题才是数学的心脏”。可见对学生进行解题训练,正确运用解题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根据教学内容,紧扣教学目标,设计好习题,加强设计“精品”习题的意识,以少胜多,以质为上。让习题练习成为学生提高数学兴趣的直接发源地、激发器。    一、求新    创设新颖的情境,引起对新题型的兴趣。目前课本中的题型几乎被计算题、应用题、证明题“垄断”。在教学中注意使
《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预习:“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显然,预习是学生的主动性的行为。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如果课前没准备,听课就显得非常被动,而且还会手忙脚乱,课堂效率也不高,在复习的时候更是费时费力。如果学生课前有准备,那么上课的时候就会心中有数,课堂记录也有了重点,不会“胡子眉毛一把抓”,对教师启发性问题的反应就快,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还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但在日常学习生活
摘 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国中小学德育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对中小学德育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小学德育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德育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德育 创新 以人为本    人的发展是最根本的发展。现代德育不是管理人、约束人、控制人,而是创造条件发展人。因此,面向21世纪的小学德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精
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因此,中学生数学作业的布置与评判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在一些学校,中学生数学作业的状况却可以概括为“一多”“二假”“三无效”。“一多”指作业量大,学生除了要完成课本习题外,还被大量形形色色的习题练习册所累,身陷题海不能自拔;“二
众所周知,职业高中因为学生学习没有了升学的压力,老师教学没有了高考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出现了学生没兴趣,教师没方法的无奈与尴尬。长期以来,职业高中的作文课形同虚设,作文教学流于形式。在职高作文教学中,老师怎样才能走出困境,学生怎样才能主动写作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下面我谈几点关于职高作文教学方面的看法:  一、联系学生作文基础的实际,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职高学生作为
[摘要]现在的高年级学生,大多已进入青春发育期,并出现叛逆现象,简单说教不但效果不理想,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不能达到预期思想教育效果。运用教学实例阐明如何用“暗示”的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叛逆期;行为;有效引导;暗示法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24009601  暗示教学法一词,又称启发教学法,它是保加利亚暗
學生们一提到作文课,就抓耳挠腮,绞尽脑汁,不知从何下笔。归结原因,大致体现在:作文内容僵化,缺乏生活气息;作文训练封闭,堵塞写作思路;重知识传授,轻人文体验。那么,作为学生习作路上的指导者,我们如何为孩子的习作之路点亮一盏灯呢?习作指导课上到底该导些什么呢?  一、导出写作的兴趣  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