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二十五味珊瑚丸对阿尔茨海默症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

来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yanj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验证藏药验方二十五味珊瑚丸(25 Coral Pills,CP25)是否可通过肠道菌群的调节治疗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方法 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transgenic Mice,Mt)和A?1-42(amyloid-β,Aβ)蛋白诱导的AD小鼠(A?1-42 induced Mice,Mi)各60只,按CP25给药剂量分为3组:CP25-100,CP25-200,CP25-400,剂量分别为100、200、400 mg·kg-1体重,灌胃给药8周(每周连续给药5天,间歇2天).水迷宫法检测小鼠的认知能力,免疫荧光染色检测A?蛋白,16S RNA检测小鼠粪便肠道菌群丰度.结果 CP25给药后Mt和Mi小鼠的学习能力得到明显改善,A?斑块无明显减少.口服CP25明显纠正了Mt小鼠紊乱的肠道菌群,其中下调脱乳杆菌属、瘤胃梭菌属和不可培养拟杆菌属,上调硫弧菌属和普雷沃氏菌科.诱导模型Mi小鼠肠道菌群无明显失调现象,CP25给药对部分菌群有上调或下调作用.中高剂量CP25(CP25-200,CP25-400)对肠道菌群的调节强度高于低剂量(CP25-100).结论 CP25口服给药显著改善了AD小鼠的认知能力,肠道菌群的调节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其他文献
肠道内存在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环境,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在抑郁症以及其他精神疾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肠道菌群在治疗抑郁症中的作用仍有待阐明.现阶段,临床常用的治疗抑郁症的一线药物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SSRIs),大量动物和临床研究表明SSRIs可以改变肠道菌群的分布,而这种改变或许与SSRIs发挥抗抑郁作用的机制有关.现就SSRIs抗抑郁药物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其机制展开综述,以期给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目的 探讨高或低饮酒风险人群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于2016年4—12月调查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4个镇、10个单位以及在藁城人民医院参与入职体检的饮酒人群,根据WHO推荐使用的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UDIT)将1114名受试者分为高风险饮酒组(AUDIT评分≥8分,n=509)与低风险饮酒组(AUDIT评分<8分,n=605).在两组中各随机抽取200个血标本提取DNA进行ALDH2基因多态性rs671位点分析.采用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测验(BVMT-R)、霍普金斯词汇
炎症性肠病(IBD)常伴发各种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周围神经疾病、脑血管疾病、中枢脱髓鞘疾病、偏头痛等.新近的研究表明,IBD患者认知功能较健康人群明显受损.然而,目前IBD相关认知障碍的研究较少.通过探讨IBD相关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诊疗策略,旨在加深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并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方向.
目的 探索三七粉活血作用的质量标志物.方法 采集家兔血浆,采用体外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检测试剂盒观察三七粉主要成分对凝血系统的影响;收集家兔富含血小板血浆,以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观察三七粉主要成分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取家兔主动脉条,置于体外组织灌流系统中,以去氧肾上腺素诱导血管条收缩,观察三七粉主要成分对血管平滑肌收缩功能的影响.结果 以蒸馏水溶解的三七总皂苷(PNS),与水溶剂组比较,可显著延长TT、APTT、
目的 探讨卒中后抑郁(PSD)大鼠海马缝隙连接蛋白Cx36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探寻PSD认知功能障碍的潜在发病机制.方法 将4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卒中组、抑郁组、PSD组、生理盐水组、甘珀酸(CBX)组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组,每组6只.抑郁组每天随机给予1种慢性不可预测的温和性刺激并孤养;向卒中组大鼠的运动皮层注射内皮素-1制备局灶性缺血型大鼠模型,PSD组、生理盐水组、CBX组和ATRA组在卒中组的基础上叠加抑郁刺激建立PSD模型.在PSD造模的同时,PSD组不进行干预;生理盐水组每天腹腔
三七为常用中药材,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三七粉作为三七市场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市场逐年增大.现行标准难以评价和控制三七粉“多重功效”的质量特点.本课题组在系统辨识三七粉化学物质组及其传递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网络药理学和体内、体外模型,研究并阐明了三七粉的活血、心肌与血管保护、止血以及消肿定痛的药效物质基础;进一步结合成分的特有性分析,确定了三七粉的质量标志物;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质量标志物的三七粉的指纹图谱及“一测多评”的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为建立三七粉整体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了理论与实验证据.
帕金森病是以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导致的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此病是蒙医白脉病的一种,又称彻彻热乎病.蒙医将人体的脉络分为白脉和黑脉.白脉病是白脉系统遭受致病因素的影响后所致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临床上很多疾病归属于“白脉病”.为更好的实现对蒙医优势单病种的规范化研究,本文基于白脉理论,探析蒙医对帕金森病的认识,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开心散(KXS)与生脉散(SMS)“同病异治”抗阿尔茨海默症作用机制,并通过整体动物与离体细胞实验进行验证.方法 通过数据库搜集筛选开心散与生脉散复方所含药味化学成分并预测其潜在靶点,构建复方-中药-成分-靶点网络.筛选复方共有与优势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进行KEGG通路和GO功能富集分析.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获得的开心散与生脉散共性与个性的生物学GO分析结果,分别建立小鼠海马Aβ注射拟阿尔茨海默症痴呆小鼠模型与小鼠小胶质BV2细胞炎性因子损伤模型,检测相应指标,
儿童青少年紧张症可发生在许多躯体和精神疾病中,诊断不足会导致治疗延迟.现对儿童青少年紧张症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征、伴发疾病、鉴别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儿童青少年紧张症的认识,从而早期识别,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目的 观察俞氏中西医结合分型诊治方案干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0例PCOS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治疗组采用俞氏中西医结合分型诊治方案干预(即先将患者分为PCOS Ⅰ a、PCOS Ⅰ b、PCOS Ⅱ a、PCOS Ⅱ b四型,再予中药坤泰方并根据患者情况配合使用炔雌醇或地塞米松或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推荐方案干预,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排卵率、妊娠率及用药安全性,比较生殖内分泌相关指标[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