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河两支流出山口枯水流量的变化特性分析

来源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cra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和田河两支流1957—2010年的逐月实测流量资料,采用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及小波分析法,分析了和田河出山口枯水流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和田河两支流出山口处实测枯水流量在20世纪90年代末之前变化趋势不明显,90年代末之后呈显著增大趋势;但两支流枯水流量均未发生突变现象;两支流枯水流量的周期性均不显著,其中最枯月流量周期性的优势尺度为10—12a。分析枯水流量的变化特点,主要与流域气温升高及出山口水库调节有关。
其他文献
在分析环形锻件马杠扩孔变形的基础上,设定了运动学允许的位移增量场,计算了扩孔变形中的塑性功增量、摩擦功增量和弹性功增量,利用能量方法计算了扩展宽量.分析研究了环形锻
对冷滚轧机床液压系统进行了动态分析.对系统中的调速阀、溢流阀、泵及出口管路、液压缸等分别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系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应用软件进行系统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对
将变动态存储系数法引入新安江模型河道洪水演算,从而对新安江模型进行改进,基于贵州印江河流域印江水文站2000-2010年水文资料,分析了改进新安江模型在研究流域的适用性并和
存一台直列四缸汽油机上,研究了乙醇/汽油混合燃料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动机结构、技术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动力性能在低转速下降低,高转速下升高,但变化幅度不大;燃油消
以研究沧州区域可持续发展为背景,对该课题的决策分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决策分析方法,解决了以往决策只能单纯依靠专家给出,缺乏客观性的问题。所使用神经网络采用前馈
二十多年来我国的环保产业发展迅速,为环保事业做出重要贡献,但基本是面向污染防治,对生态保护涉及很少.目前我国环保工作中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先行,
建立了在不变横向磁场中任意边界金属薄板的功的互等定理,并应用该定理计算了在横向磁场中两对边简支另两边固定金属薄矩形板的固有频率。
研究了基于蕴涵算子NMp模糊推理的三|算法的约束度理论,分析了约束度的性质,给出了α-三|算法的FMP(FMT)上(下)确界的计算公式。
介绍了在局域网上使用 Windows Socket 实现语音的实时采集、传输和接收与播放,较好地解决了声音连续性的问题.
为了保障金陵河的生态基流量,同时增强地下水的循环速率与强度,本文以金陵河引洪入渗试验为例,运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洪水入渗地下的调蓄能力。结果表明:①约有24.9%的调蓄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