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受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骆芃芃
中国非物质文化遺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国家非遗中心”):作为2009年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名录项目的牵头社区(群体),十年来,贵单位在确保项目存续力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取得了怎样的保护成果?
骆芃芃:十年来,中国篆刻艺术院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遗保护中心)的指导和支持下,在确保中国篆刻存续力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后继人才教育培养方面。2007年和2015年,我们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设立了全国首个篆刻艺术的硕士点和博士点。自此,中国在研究生教育层面,有了篆刻艺术的独立学科。十年来,我们已培养了篆刻艺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共48名,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篆刻专业人才。不仅如此,我们已经举办了四届师生作品展,并出版作品集。
非遗的确认、立档方面。2014年,中国篆刻艺术院作为项目申报主体,积极参与“金石篆刻”申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工作。2014年,该项目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和我国国家名录中均得到确认,对篆刻艺术的保护传承无疑有着巨大促进作用。
非遗的宣传、弘扬方面。十年来,中国篆刻艺术院组织了几十场重大的篆刻艺术主题展,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和发展篆刻艺术上,取得了突出成果。尤其是在展览展示领域,中国篆刻艺术院创立了很多与时代审美相符合的展览模式。比如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金石永寿——中国第一届寿山石篆刻艺术展”、在恭王府举办的“江山多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篆刻展”、在上海世博会举办的“纪念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篆刻艺术精品展”等。这些展览以超前的理念、独特的设计和策划引领了时代的审美趋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业界的积极评价。
2013年,中国篆刻艺术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文化共建”项目合作方,建造了中国第一座篆刻艺术馆——中国(广西)篆刻艺术馆。与其他美术馆所不同的是,它是为展示篆刻艺术作品、文创产品、印章文献等量身订做的一座篆刻艺术馆。近年来,该馆承接了许多重大专业展览,成为当地宣传展示篆刻艺术的良好平台。
十年来,中国篆刻艺术院还在每次展览活动的同时,召开相关学术研讨会,对篆刻领域的前沿、重大问题进行研讨,并出版专题性理论成果,在篆刻艺术的理论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国家非遗中心:2009年项目申报时,确立了哪些保护工作目标和保护承诺?回顾十年来的保护历程,项目履约的实际情况如何?完成了哪些既定目标?
骆芃芃:十年来,中国篆刻艺术院积极开展履约实践,取得了以下成果:
(一)注重教育教学工作,促进非遗传承
一是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设立篆刻艺术独立学科。二是开展《篆刻艺术教学纲要》编撰工作。三是与中央电视台数字频道、中央电视台第4套节目、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合作,共同制作播出《一日一印》《篆刻基本教程》等篆刻讲座,得到了很好的反响。
(二)在人民大众中开展普及推广工作,扩大非遗保护传承的社会基础
在保护承诺中,中国篆刻艺术院提出展开“让篆刻艺术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专题研讨和实践。2016年,在恭王府举办了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全国第一个“走向现实生活中的篆刻艺术展”,就是对这一理念的成功实践。
2017年起,中国篆刻艺术院作为专业顾问和学术指导,与国家电网合作,出版了篆刻艺术普及读物——《国网印吧与篆刻应用》和《职工篆刻与国网印吧》,起到了很好的普及推广效果。
2019年中国篆刻艺术院举办“印记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众篆刻展”,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以及“大众篆刻”的理念在人民大众中广泛普及和推广篆刻艺术,取得重大成功。
(三)将中国传统文化积极进行海外推广,加强非遗传播
十年来,中国篆刻艺术院通过一系列展览和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外推广。其中,由中国篆刻艺术院参与策划和组织、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九届两岸汉字艺术节,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举办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篆刻艺术精品展”,2012年由新闻出版署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举办的“中国印的世界——骆芄芄篆刻书法精品展”及学术演讲,2014年赴日本参加的第36届日本篆刻家协会篆刻艺术展暨日中篆刻艺术展,以及2019年赴英国伦敦举办的“骆芄芄篆刻书法艺术展”和学术讲座等,均有效推广了篆刻艺术,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对话。
(四)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开展传承保护
一是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国篆刻艺术院和西泠印社将“建立杭州到北京印文化网络平台”的项目调整落实为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2015年中国篆刻艺术院成立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微信公众号,并于每周三或周五定期推送,反响良好。
二是与我院非遗数字化保护中心合作开展“中国篆刻艺术应用软件”的研发工作,该软件于2013年成功验收,是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有益探索实践。
国家非遗中心:上述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有何特色做法、创新之处?
骆芃芃:我们尝试以新的思路和做法,为篆刻艺术的传播带来新的视角与体验,力求改变业界长久以来沉闷单一的展览展示方式,进一步提升非遗的可见度。在中国篆刻艺术院举办的多项展览中,我们立足对时代审美的把握和引领,弘扬主旋律,在篆刻艺术的主题展和展览展示方式上积极创新。比如2008年的“金石永寿”展开创了书斋式开放式艺术展的先河。2009年的“江山多娇”展创立了室外庭院式篆刻艺术展的先例。2010年,在我的个人展“骆芄芄篆刻书法艺术展”当中,首创了篆刻“印阵”的展示方式。这些都是十分有益的创新探索。 同时,我们在篆刻艺术的专题性展示、研究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7年始,中国篆刻艺术院策划并组织了篆刻艺术专题系列展,针对当下篆刻艺术所存在的现状加以梳理,积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如2017年的“入古出新——当代著名篆刻家印章临创展”、2018年的“龙的传人——中华姓氏堂号暨历代篆刻家名号篆刻艺术展”等,这个系列工作也将一直延续下去。
中国篆刻艺术院在篆刻艺术融入当代生活方面积极实践,促进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6年举办的“大美篆刻——走向现实生活中的篆刻艺术展”,聚集了全国100多名篆刻家,将篆刻艺术作品应用在日常生活用品上,比如酒具、烟具、茶具、衣服、书包等,拓展了篆刻艺术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使篆刻艺术走进了人民大众的现实生活。中国篆刻艺术院组织院内艺术家参加“双扎根”主题创作活动,也是艺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成功践行。
国家非遗中心:篆刻艺术在国内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专业从业者和普通爱好者众多,对于这一项目,您认为其开展保护传承的优势有哪些,与之并存的挑战、困难又是什么?
骆芃芃: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复兴非常重视。篆刻艺术的从业者和爱好者与日俱增,但这种势头还基本存在于篆刻艺术的专业圈内。目前急需做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这门艺术。我认为需要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让篆刻艺术走进大众的生活。自从举办了“大美篆刻”展以后,很多艺术家纷纷参与到此行列当中来,设计并制作了许多篆刻艺术的衍生品,拓展了篆刻艺术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第二,就是要在普通爱好者中间推广。2019年我们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印记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众篆刻展”在业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制作印章,能够让普通的爱好者甚至是学生更快掌握篆刻艺术的入门方法。
目前存在最大的困惑是对篆刻艺术文字的识别。由于篆刻采用的是古文字,所以在推广和实践当中会给普通爱好者带来困难。其次是它的实用性降低。印章曾经是“国之重器”,是行使和授受国家机关权利的凭信物。随着它实用性的降低,与普通人的关系也随之减弱。所以对于它的推广,应尽量采用简便易行的方法。
另外,要从教育层面予以重视,在中小學设置基本课程。要让中国的孩子从小就对篆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我们也要强调和恢复篆刻艺术所特有的一些实用性,比如婚庆典礼、国礼、印鉴的应用等。
国家非遗中心:您长期从事项目相关领域的研究、教学和保护实践,在您看来,项目申遗成功后,其传承、保护方面发生了哪些显著变化?是否可以举一两个例子说明?
骆芃芃:我认为最大变化是从业者和爱好者有所增加。这十年来,篆刻艺术本体的时代审美和表征有着显著的变化。用传统的技艺表现当下的生活是篆刻艺术目前发展的最好状态。比如就艺术创作而言,随着时代审美的变化,篆刻艺术从风格面貌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与时俱进的写意印章更为写意、抽象;工稳印更加成熟,在材料和制作方法上也大为扩展。
第二个特征是学科的建设。十年来,篆刻艺术得到了国家教育系统的支持,成为独立学科,对其传承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此之前,全国高校中均没有篆刻艺术专业学科,在本科的层面只有“书法专业”或“书法篆刻”专业,而在课程设置上却只占全课程的百分之二三十。另外,篆刻艺术有着自身极为深厚、广阔的学术内涵,比如印谱学、文字学等,将这些课程套在书法专业的课程中,其内涵很难得到充分体现,也难以解决篆刻教育中的问题。
国家非遗中心:您本人是否参与过当年项目申报工作?可否回顾当时的情景?是否有印象深刻的事?
骆芃芃:申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的标准和程序非常严格,在申报工作过程中,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领导、专家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悉心指导。
自接到这项任务,中国篆刻艺术院就投入到紧张、繁重的工作中去。从组织申遗工作相关委员会、撰写申报文本、摄制申报片,到召开相关会议、组织翻译工作,再到电告、书信通联全国各篆刻团体及个人,以取得业界对篆刻艺术申遗的广泛认同和书面承诺,其中无不渗透着我们团队的辛勤汗水。
我当时是这项工作的负责人。我记得,最重要的申报工作几乎都集中在2008年9月14日至23日这10天。这期间,正值院里主办的“金石永寿——中国第一届寿山石篆刻艺术展”在国家大剧院展出。一头是奥运会期间国家重要的外宣项目,一头是中国篆刻走向世界的良好契机,哪一个都不能怠慢!事物繁冗,两头分心,人手严重不足,我们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每天干到凌晨三点。当时为了严把文本关,光外国汉学专家和翻译就请了五位,其中两位是美国汉学艺术界的权威。我们将相关文本内容传至美国,经由这两位专家审议,提出反馈意见。申报片的翻译与配音邀请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最优秀的加拿大籍播音员全程参与、录制。在上交申报材料的最后几天,我连续四天四夜伏案于办公室修改申报文本和申报片。2009年,中国篆刻被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我们在骄傲和自豪之中又感到了沉重的责任。
国家非遗中心:对于项目未来的保护传承实践,贵单位有那些计划和展望?
骆芃芃:在未来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中,除了现有的措施外,我们希望把学科建设做得更为完善,并且扩展到全国各大高校。目前,有少量的高校有篆刻艺术硕士点,希望在有条件的高校也设立博士点。
在篆刻教材的编撰上,出版完《篆刻艺术教学纲要》,我们还要继续出版《中国篆刻艺术教程》,以纲要为纲,将学科中所要教授的各项内容细化,用以完善篆刻艺术高等教育的教学。
另外,中国篆刻艺术院希望创办《篆刻艺术教学》杂志,使篆刻艺术有自己专属的学术平台。在有条件的省份建立中国篆刻艺术馆,使其作品、文献、材料、工具和艺术衍生品有一个好的保存、展示平台。
我们还计划利用当下大数据和互联网的现代化技术优势,创建线上篆刻艺术的推广和教学平台。
受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骆芃芃
中国非物质文化遺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国家非遗中心”):作为2009年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名录项目的牵头社区(群体),十年来,贵单位在确保项目存续力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取得了怎样的保护成果?
骆芃芃:十年来,中国篆刻艺术院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遗保护中心)的指导和支持下,在确保中国篆刻存续力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后继人才教育培养方面。2007年和2015年,我们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设立了全国首个篆刻艺术的硕士点和博士点。自此,中国在研究生教育层面,有了篆刻艺术的独立学科。十年来,我们已培养了篆刻艺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共48名,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篆刻专业人才。不仅如此,我们已经举办了四届师生作品展,并出版作品集。
非遗的确认、立档方面。2014年,中国篆刻艺术院作为项目申报主体,积极参与“金石篆刻”申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工作。2014年,该项目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和我国国家名录中均得到确认,对篆刻艺术的保护传承无疑有着巨大促进作用。
非遗的宣传、弘扬方面。十年来,中国篆刻艺术院组织了几十场重大的篆刻艺术主题展,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和发展篆刻艺术上,取得了突出成果。尤其是在展览展示领域,中国篆刻艺术院创立了很多与时代审美相符合的展览模式。比如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金石永寿——中国第一届寿山石篆刻艺术展”、在恭王府举办的“江山多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篆刻展”、在上海世博会举办的“纪念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篆刻艺术精品展”等。这些展览以超前的理念、独特的设计和策划引领了时代的审美趋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业界的积极评价。
2013年,中国篆刻艺术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文化共建”项目合作方,建造了中国第一座篆刻艺术馆——中国(广西)篆刻艺术馆。与其他美术馆所不同的是,它是为展示篆刻艺术作品、文创产品、印章文献等量身订做的一座篆刻艺术馆。近年来,该馆承接了许多重大专业展览,成为当地宣传展示篆刻艺术的良好平台。
十年来,中国篆刻艺术院还在每次展览活动的同时,召开相关学术研讨会,对篆刻领域的前沿、重大问题进行研讨,并出版专题性理论成果,在篆刻艺术的理论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国家非遗中心:2009年项目申报时,确立了哪些保护工作目标和保护承诺?回顾十年来的保护历程,项目履约的实际情况如何?完成了哪些既定目标?
骆芃芃:十年来,中国篆刻艺术院积极开展履约实践,取得了以下成果:
(一)注重教育教学工作,促进非遗传承
一是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设立篆刻艺术独立学科。二是开展《篆刻艺术教学纲要》编撰工作。三是与中央电视台数字频道、中央电视台第4套节目、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合作,共同制作播出《一日一印》《篆刻基本教程》等篆刻讲座,得到了很好的反响。
(二)在人民大众中开展普及推广工作,扩大非遗保护传承的社会基础
在保护承诺中,中国篆刻艺术院提出展开“让篆刻艺术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专题研讨和实践。2016年,在恭王府举办了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全国第一个“走向现实生活中的篆刻艺术展”,就是对这一理念的成功实践。
2017年起,中国篆刻艺术院作为专业顾问和学术指导,与国家电网合作,出版了篆刻艺术普及读物——《国网印吧与篆刻应用》和《职工篆刻与国网印吧》,起到了很好的普及推广效果。
2019年中国篆刻艺术院举办“印记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众篆刻展”,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以及“大众篆刻”的理念在人民大众中广泛普及和推广篆刻艺术,取得重大成功。
(三)将中国传统文化积极进行海外推广,加强非遗传播
十年来,中国篆刻艺术院通过一系列展览和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外推广。其中,由中国篆刻艺术院参与策划和组织、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九届两岸汉字艺术节,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举办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篆刻艺术精品展”,2012年由新闻出版署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举办的“中国印的世界——骆芄芄篆刻书法精品展”及学术演讲,2014年赴日本参加的第36届日本篆刻家协会篆刻艺术展暨日中篆刻艺术展,以及2019年赴英国伦敦举办的“骆芄芄篆刻书法艺术展”和学术讲座等,均有效推广了篆刻艺术,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对话。
(四)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开展传承保护
一是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国篆刻艺术院和西泠印社将“建立杭州到北京印文化网络平台”的项目调整落实为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2015年中国篆刻艺术院成立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微信公众号,并于每周三或周五定期推送,反响良好。
二是与我院非遗数字化保护中心合作开展“中国篆刻艺术应用软件”的研发工作,该软件于2013年成功验收,是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有益探索实践。
国家非遗中心:上述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有何特色做法、创新之处?
骆芃芃:我们尝试以新的思路和做法,为篆刻艺术的传播带来新的视角与体验,力求改变业界长久以来沉闷单一的展览展示方式,进一步提升非遗的可见度。在中国篆刻艺术院举办的多项展览中,我们立足对时代审美的把握和引领,弘扬主旋律,在篆刻艺术的主题展和展览展示方式上积极创新。比如2008年的“金石永寿”展开创了书斋式开放式艺术展的先河。2009年的“江山多娇”展创立了室外庭院式篆刻艺术展的先例。2010年,在我的个人展“骆芄芄篆刻书法艺术展”当中,首创了篆刻“印阵”的展示方式。这些都是十分有益的创新探索。 同时,我们在篆刻艺术的专题性展示、研究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7年始,中国篆刻艺术院策划并组织了篆刻艺术专题系列展,针对当下篆刻艺术所存在的现状加以梳理,积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如2017年的“入古出新——当代著名篆刻家印章临创展”、2018年的“龙的传人——中华姓氏堂号暨历代篆刻家名号篆刻艺术展”等,这个系列工作也将一直延续下去。
中国篆刻艺术院在篆刻艺术融入当代生活方面积极实践,促进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6年举办的“大美篆刻——走向现实生活中的篆刻艺术展”,聚集了全国100多名篆刻家,将篆刻艺术作品应用在日常生活用品上,比如酒具、烟具、茶具、衣服、书包等,拓展了篆刻艺术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使篆刻艺术走进了人民大众的现实生活。中国篆刻艺术院组织院内艺术家参加“双扎根”主题创作活动,也是艺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成功践行。
国家非遗中心:篆刻艺术在国内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专业从业者和普通爱好者众多,对于这一项目,您认为其开展保护传承的优势有哪些,与之并存的挑战、困难又是什么?
骆芃芃: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复兴非常重视。篆刻艺术的从业者和爱好者与日俱增,但这种势头还基本存在于篆刻艺术的专业圈内。目前急需做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这门艺术。我认为需要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让篆刻艺术走进大众的生活。自从举办了“大美篆刻”展以后,很多艺术家纷纷参与到此行列当中来,设计并制作了许多篆刻艺术的衍生品,拓展了篆刻艺术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第二,就是要在普通爱好者中间推广。2019年我们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印记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众篆刻展”在业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制作印章,能够让普通的爱好者甚至是学生更快掌握篆刻艺术的入门方法。
目前存在最大的困惑是对篆刻艺术文字的识别。由于篆刻采用的是古文字,所以在推广和实践当中会给普通爱好者带来困难。其次是它的实用性降低。印章曾经是“国之重器”,是行使和授受国家机关权利的凭信物。随着它实用性的降低,与普通人的关系也随之减弱。所以对于它的推广,应尽量采用简便易行的方法。
另外,要从教育层面予以重视,在中小學设置基本课程。要让中国的孩子从小就对篆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我们也要强调和恢复篆刻艺术所特有的一些实用性,比如婚庆典礼、国礼、印鉴的应用等。
国家非遗中心:您长期从事项目相关领域的研究、教学和保护实践,在您看来,项目申遗成功后,其传承、保护方面发生了哪些显著变化?是否可以举一两个例子说明?
骆芃芃:我认为最大变化是从业者和爱好者有所增加。这十年来,篆刻艺术本体的时代审美和表征有着显著的变化。用传统的技艺表现当下的生活是篆刻艺术目前发展的最好状态。比如就艺术创作而言,随着时代审美的变化,篆刻艺术从风格面貌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与时俱进的写意印章更为写意、抽象;工稳印更加成熟,在材料和制作方法上也大为扩展。
第二个特征是学科的建设。十年来,篆刻艺术得到了国家教育系统的支持,成为独立学科,对其传承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此之前,全国高校中均没有篆刻艺术专业学科,在本科的层面只有“书法专业”或“书法篆刻”专业,而在课程设置上却只占全课程的百分之二三十。另外,篆刻艺术有着自身极为深厚、广阔的学术内涵,比如印谱学、文字学等,将这些课程套在书法专业的课程中,其内涵很难得到充分体现,也难以解决篆刻教育中的问题。
国家非遗中心:您本人是否参与过当年项目申报工作?可否回顾当时的情景?是否有印象深刻的事?
骆芃芃:申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的标准和程序非常严格,在申报工作过程中,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领导、专家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悉心指导。
自接到这项任务,中国篆刻艺术院就投入到紧张、繁重的工作中去。从组织申遗工作相关委员会、撰写申报文本、摄制申报片,到召开相关会议、组织翻译工作,再到电告、书信通联全国各篆刻团体及个人,以取得业界对篆刻艺术申遗的广泛认同和书面承诺,其中无不渗透着我们团队的辛勤汗水。
我当时是这项工作的负责人。我记得,最重要的申报工作几乎都集中在2008年9月14日至23日这10天。这期间,正值院里主办的“金石永寿——中国第一届寿山石篆刻艺术展”在国家大剧院展出。一头是奥运会期间国家重要的外宣项目,一头是中国篆刻走向世界的良好契机,哪一个都不能怠慢!事物繁冗,两头分心,人手严重不足,我们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每天干到凌晨三点。当时为了严把文本关,光外国汉学专家和翻译就请了五位,其中两位是美国汉学艺术界的权威。我们将相关文本内容传至美国,经由这两位专家审议,提出反馈意见。申报片的翻译与配音邀请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最优秀的加拿大籍播音员全程参与、录制。在上交申报材料的最后几天,我连续四天四夜伏案于办公室修改申报文本和申报片。2009年,中国篆刻被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我们在骄傲和自豪之中又感到了沉重的责任。
国家非遗中心:对于项目未来的保护传承实践,贵单位有那些计划和展望?
骆芃芃:在未来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中,除了现有的措施外,我们希望把学科建设做得更为完善,并且扩展到全国各大高校。目前,有少量的高校有篆刻艺术硕士点,希望在有条件的高校也设立博士点。
在篆刻教材的编撰上,出版完《篆刻艺术教学纲要》,我们还要继续出版《中国篆刻艺术教程》,以纲要为纲,将学科中所要教授的各项内容细化,用以完善篆刻艺术高等教育的教学。
另外,中国篆刻艺术院希望创办《篆刻艺术教学》杂志,使篆刻艺术有自己专属的学术平台。在有条件的省份建立中国篆刻艺术馆,使其作品、文献、材料、工具和艺术衍生品有一个好的保存、展示平台。
我们还计划利用当下大数据和互联网的现代化技术优势,创建线上篆刻艺术的推广和教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