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戛纳电影节欧洲搭台 好莱坞唱戏

来源 :综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ghtcat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16日,第6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正式开幕。在后面的12天里,这座法国南部的海滨小城照旧将是全球的关注焦点。继去年的电影节取得空前成功后,本届电影节在保持以往特色的同时,也试图覆盖更多的领域,在新人推介方面,今年的戛纳电影节堪称近几年力度最大的一次。就地域而言,美国电影再一次占据了舞台的中心,而华语片又一次扮演了边缘角色。
  美国唱主角
  和往年一样,本届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中最耀眼的作品依然是来自传统的“戛纳系”导演,例如《爱》的作者迈克尔·哈内克(Michael Haneke) 就堪称戛纳电影节宠儿之一。在2009年凭借《白丝带》(The White Ribbon)登顶戛纳前,这位奥地利著名导演曾在2005年凭《躲藏》(Hidden)摘得最佳导演桂冠,此外,哈内克2001年的作品《钢琴教师》(The Piano Teacher)也帮助法国著名影星伊莎贝拉·于佩尔( Isabelle Huppert)第二次问鼎戛纳影后。今年的《爱》也是哈内克和于佩尔这对老搭档的第三次合作。
  除哈内克,今年电影节竞赛单元中的前度金棕榈奖得主还有英国的肯·洛奇(Ken Loach)、罗马尼亚的克里斯蒂安·蒙吉(Cristian Mungiu) 和伊朗的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 。竞赛单元中的另一位大牌是导演大卫·柯南伯格(David Cronenberg),其新片《大都会》(Cosmopolis)由近年火遍全球的《暮色》系列男主角罗伯特·帕丁森(Robert Pattinson)领衔。巧合的是《暮色》系列女主角克里斯汀·斯图尔特(Kristen Stewart)今年也将随其主演的名著改编片《在路上》(On the Road)亮相戛纳,后者的导演、巴西人沃尔特·塞勒斯(Walter Salles)此前曾凭《越位》(Linha de Passe)和《摩托日记》(The Motorcycle Diaries)两次入围戛纳的竞赛单元。
  就入围影片的地域分布而言,美国电影无疑是本届戛纳当之无愧的主角,电影节主席蒂埃里·弗雷莫(Thierry Fremaux)承认今年美国电影在戛纳的强势是全方位的——总共有5部美国电影角逐今年的金棕榈大奖,电影节的其他单元中也不乏美国电影的身影。 此外,梦工厂动画(Dreamworks Animation)的3D动画片《马达加斯加3:欧洲大围捕》(Madagascar 3: Europe''''s Most Wanted)将作为展映片在戛纳首映,而之前盛传将前往戛纳的另一部好莱坞大制作《普罗米修斯》( Prometheus)则最终失约。
  来自好莱坞的星光同样是今年戛纳红地毯上的重要风景。在参赛的美国电影中,除了前文提到的《暮色》中的小情侣,《温柔地杀戮》(Killing Them Softly)中有大明星布拉特·皮特(Brad Pitt),惊悚题材《报童》(Paperboy)中则有老牌影后尼克尔·基德曼(Nicole Kidman)和新晋小生扎克·埃福隆(Zac Efron), 而《法外之徒》(Lawless)也是一部新老明星云集的电影。
  欧亚中规中矩
  欧洲电影在今年戛纳上的阵容中规中矩,其中东道主法国最具实力,如“新浪潮”著名导演阿伦·雷乃(Alain Resnais)就带来了新片《你们见到的还不算什么》(You Haven''''t Seen Anything Yet ),该片或是这位89岁大师的封山之作。而电影节闭幕片《寂寞的心灵》(Thérèse Desqueyroux)则出自4月刚刚逝世的法国老导演克劳德·米勒 (Claude Miller)之手。除了老将,竞赛单元中的法国中生代导演雅克·欧迪亚(Jacques Audiard)也在近几年备受关注,尤其是在其黑帮题材前作《预言者》(A Prophet) 2009年在戛纳众望所归地夺得评委会大奖之后。欧迪亚的新片《锈与骨》(Rust and Bone)是一部爱情题材作品,由法籍奥斯卡影后玛丽昂·歌迪亚(Marion Cotillard)主演。此外,《新桥恋人》(Les amants du Pont-Neuf )导演列奥·卡拉克斯( Leos Carax)也带来了新作《神圣的马达》(Holy Motors)。
  与往届一样,本届戛纳电影节的选片中有不少都是跨国合作的合拍电影。竞赛单元中,合拍片占到了半壁江山,其中主要是欧洲范围内的合拍,这已经是近年来欧洲电影的某种常态了,尤其是在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当地传统电影强国之间。比如之前凭《格莫拉》(Gomorra)蜚声国际并夺得戛纳评委会大奖的导演马提欧·加洛尼(Matteo Garrone),其入围本届竞赛单元的新作《现实》(Reality)就是一部意大利与法国的合拍片,而伊朗著名导演阿巴斯的新片《恋爱中的人》(Like Someone in Love)则是一部法国和日本的合拍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日本的爱情故事,这样的设定也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了阿巴斯两年前入围戛纳、并最终摘得最佳女演员奖的作品《合法副本》(Certified Copy)。
  亚洲方面的风光再一次属于韩国。继2010年之后,又有两部韩国电影在竞赛单元中会师,其中林常树是继两年前的《下女》之后第二次入围,而老牌艺术片导演洪尚秀则是戛纳的常客了,其近年来也几乎是每片必入围。华语片的情况则未能达到之前的预期,最终只有与戛纳关系密切的娄烨凭新片《浮城谜事》入围“一种关注”,而之前被传较多的其他电影,例如陆川的《王的盛宴》和杜琪峰的《盲探》均未能入围。华语片今年在戛纳注定还是以叫卖为主。
  今年的日本电影缺乏关注点,若松孝二备受关注的三岛由纪夫传记片最终只进入了“一种关注”单元,而近年来颇受戛纳礼遇的三池崇史将带新作《爱与诚》参加“午夜展映”单元(Midnight Screenings)。另一位戛纳的宠儿,也是金棕榈得主的泰国导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则携新作《湄公酒店》(Mekong Hotel)参加“特别展映”。澳大利亚方面今年只有1部电影入围非竞赛,倒是竞赛单元中有两部美国电影其实都是出自澳洲青年导演之手。整体来说,今年戛纳的亚洲色彩比较黯淡。   新人盛宴
  去年的戛纳电影节异常成功,一方面大师云集,另一方面入围的《艺术家》( The Artist)、《 生命之树 》(The Tree of Life)、《忧郁症》(Melancholia)最终也被证明是去年在全球范围内影响较大的作品。不过盛极难返,今年戛纳的选片虽然煞费苦心,但总体看入围作品的份量不如去年。或许这也在组委会的意料之中,本届电影节也把更多的关注放到了各地的新人身上。
  今年的竞赛单元中难得地出现了很多陌生的名字,从中也能看到戛纳新一轮的造星努力。比如携新片《在雾中》(In the Fog)入围竞赛的乌克兰新导演谢尔盖·伦兹尼萨(Sergei Loznitsa),其之前是欧洲知名的纪录片导演,2010年前其自编自导的剧情长片处女作《我的快乐》(My Joy)就意外入围了当年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这部略显低调的影片当时虽未立即引起关注,但随后得到了评论界的诸多肯定。于是这次二战题材的《在雾中》再度被戛纳相中,这也使得洛兹尼萨被视为“戛纳系”的一支潜力股。情况类似的还有埃及导演尤斯利·纳斯尔拉(Yousry Nasrallah),其新片《战斗之后》(After the Battle)以去年的“阿拉伯之春”为背景。实际上。本届竞赛单元中新人所占的比例是近几年最高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戛纳今年也一定会将某些重要奖项颁给新人导演。
  事实上,从本届电影节开幕片选择《月升王国》(Moonrise Kingdom)中就能看出戛纳今年的推新方针。美国方面的入围作品, 明显偏向更年轻的创作新人。对比业内之前的预测名单可以发现,最终没有跻身竞赛单元的反而是一些大牌导演的新作,比如保罗·托马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的宗教题材影片《宗师》(The Master),以及《生命之树》导演特伦斯·马立克(Terrence Malick)的新作《葬礼》(The Funeral)等。而在新人方面,之前被看好入围的作品中落选的只有《蓝色情人节》(Blue Valentine)导演德里克·斯安弗朗斯 (Derek Cianfrance)的新作《松林那边的地方》(The Place Beyond the Pines)。
  客观来说,近几年北美电影创作新人的涌现是比较突出的,尤其是在独立制作领域,《冬天的骨头》(Winter''''s Bone)、《蓝色情人节》(Blue Valentine)等优秀作品也屡屡被奥斯卡提名。今年戛纳的选片也可视为是对美国电影这一良好势头的肯定与推动。
  在入围本届戛纳竞赛的5位美国选手中,《月升王国》的导演、43岁的韦斯·安德森(Wes Anderson)已算是其中最资深的人物了,再加上杰夫·尼科尔斯 (Jeff Nichols) 、李·丹尼尔斯 (Lee Daniels),以及来自澳洲的约翰·希尔科特 (John Hillcoat) 和安德鲁·多米尼克(Andrew Dominik) ,本届戛纳电影节上将出现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国电影青年帮。他们中的不少人成名于圣丹斯电影节,丹尼尔斯和尼科尔斯之前就是凭《珍爱》(Precious: Based on the Novel Push by Sapphire)、《寻求庇护》(Take Shelter)在圣丹斯脱颖而出的。而今年圣丹斯的热门作品、本·特林(Benh Zeitlin)执导的《南方的野兽》( Beasts of the Southern Wild)也入围了本届戛纳的“一种关注”。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来到戛纳的导演中还有父子兵,加拿大著名导演大卫·柯南伯格入围竞赛,其子布兰登·柯南伯格(Brandon Cronenberg) 也携新片《抗体 》(Antiviral)入围了“一种关注”。
  相比往年,本届戛纳的选片似乎也在力图覆盖更多的领域,比如在时下热门的3D领域,例如恐怖片名匠、意大利“铅黄电影”代笔人物达里奥·阿金托(Dario Argento)就带来了3D恐怖新片参加展映。今年的戛纳也选择了一些比较跨界的作品,比如参加展映的由菲利普·考夫曼(Philip Kaufman)执导的《海明威与盖尔霍恩》(Hemingway and Gelhorn)就是一部为 HBO制作的电视电影。此外,今年的戛纳对纪录片的态度也更加开放,本届电影节的官方入围片单中包括7部纪录片,其中不乏纪录片领域的名家好手,而关于戛纳电影节历史的《特别的一天》(Une Journee Particuliere)是由电影节另一位掌舵人吉尔斯·雅各布 (Gilles Jacob)亲自执导的。
其他文献
《变形金刚》系列影片的原创故事、编剧及主要制片人汤姆·德桑托(Tom Desanto),正式签约中美合拍片《封神天下》的制片人,要用好莱坞的团队和制片理念,打造中国的“变形金刚”  我坚信外星人一定到过中国。”手里摆弄着从三星堆“淘”到的“千里眼”青铜面具,这位来自好莱坞的制片人激动地告诉记者:“若非亲眼所见,我不相信地球人有如此超凡的想象力。”  作为《变形剑刚》系列影片的原创故事、编剧及主要制
期刊
我一直纳闷,为什么从《铁蝴蝶》《一剪梅》到《大丫寰》《锁清秋》,这些明显带着刻意编撰与旧式价值观的年代剧始终有着强大的收视市场?  现在这部由《富贵在天》更名而来的《爱你一生不后悔》又是明证。复杂的矛盾冲突——富家千金顷刻之间遭遇家毁、亡夫、亡父、丢子等种种变故;交织的人物关系——同母异父、仇家结亲、遇人不淑,缘份错位;纠结的情感架构——一个女人如何面对前夫有情、后夫有义的两难境地;陈旧却闪光的价
期刊
与同类型影片相比,《爱出色》显然要更接地气。片中营造了一个奢靡的时尚世界,却并不只是虚无缥缈地悬在空中,而是触及到了面包与爱情等诸多现实问题。无论是对爱情、理想,还是时尚,无一不带有轻喜剧的味道,但在会心一笑的一刹那也夹杂着苦涩的味道。  编剧宁财神对这部影片有明确的界定——“时尚爱情片”。整部影片的语境与美国影片《穿普拉达的恶魔》类似,都是讲一个时尚界新人经历挫折和磨砺之后自我实现的过程。所不同
期刊
在很多人的眼里,水手是一个充斥着雄性魅力而又浪漫无比的职业。而《日照重庆》中,老林(王学圻饰)这个昔日的水手,带给我们的却是一个背着行囊的沉重背影。  这似乎是王小帅第一部明确以“父一辈”视点介入当下生活的作品。当年以叛逆姿态跃上影坛,肆意张扬地为“子一代”命名的第六代们,随着年岁的增长做出这种视角的转换并不奇怪。但王小帅并未因此而轻率倒向“父一辈”的价值立场,而是执拗顽强地架构了一条父寻子的线索
期刊
中央电视台在经历了北京奥运会的高起点之后,将以“回归常态,超越常态”的姿态面对伦敦奥运会,投入CCTV1、CCTV5、CCTV7、高清频道、CNTV等主要报道平台,2012年年初开播的3D频道也将报道伦敦奥运赛事  建议你们最近看看《张斌话规则》,这是一个非常长学问的节目,里面讲的内容有些我都不知道,现在已经有广告商开始关注了。”离伦敦奥运会开幕还有不到100天,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向记者
期刊
陶经的名字,一直紧紧与张艺谋、陈凯歌等知名导演联系在一起,被誉为“第五代电影人的耳朵”“中国电影第一录音师”  陶经  1958年出生。国家一级录音师。中国电影家协会高新科技委员会副会长、美国电影声音协会(MPSE)会员、评委(惟一亚洲会员)。  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78级录音系。参与多部知名影片拍摄,并担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音效设计。  曾获包括戛纳电影节最高技术奖、美国电影
期刊
在今年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的情况下,全国排名前十位的卫视阵营中,优势节目和电视剧资源仍然是“好货不愁卖”,开始尝试单独招标的湖南卫视、江苏卫视的几档品牌节目则属于“奇货可居”的状态。  北京电视台副台长王澎表示,部分省级卫视今年开始尝试广告资源的拍卖和招标,这对一些排名靠后的卫视来说是致命打击——在主打全国市场和品牌的广告主的年总预算基本没有太大突破的情况下,他们在排名靠前的卫视平台上花钱越多,意味
期刊
2010年央视进行了机构和人事大变革。频道制改革实施后,各频道成为独立责任主体,实现了从行政管理体制向适应市场体制的逐步转变,频道专业化特色更加凸显。首次实行“全台竞聘”“竞争上岗”后,央视的管理队伍更加年轻化、知识化,这或将进一步促进央视节目的创新,让央视荧屏呈现出新面貌。  2010年8月,《中央电视台新栏目研发管理暂行办法》正式下发实施,央视专门准备了1个亿的栏目创新专项基金,从实际出发鼓励
期刊
2011电视广告  央视资源继续走俏,新节目凸显内容价值;卫视间价格差异拉大——随着品牌内容的形成,媒体平台强弱分化日趋明显,价值内容大幅推高广告价格,“或许过几年广告会成为奢侈品”    今年,央视黄金资源广告招标较之往年的11月18日提前了十天,加上三家强势卫视加入了广告招标阵营,且招标日期与央视相差无几,这使得今年的电视广告卖场充满了火药味。随着一站站的资源说明会、客户沟通会的召开,一次次的
期刊
刊例价整体呈上调趋势,幅度在10%以内;新增网上招标环节;跨媒体组合新增华视传媒和航美传媒;现场招标环节的标的和时段有所缩减,预计现场招标额突破110亿元    2010年7月,中央电视台广告部升级为广告经营管理中心。中央电视台台长焦利在内部会议上表示:“广告经营管理中心的成立,为央视的广告经营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组织保障,为广告经营部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2010年9月13日,中央电视台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