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焦油重组分悬浮床加氢裂化生焦机理分析

来源 :云南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1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光谱分析、电子显微镜扫描等表征方式研究了来自煤焦油与焦炭重组反应的甲苯不溶物的性质,由此对煤焦油体系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加氢生焦受到甲苯不溶物的影响情况.研究指出,针对煤焦油重组分,悬浮床加氢能够以更高的比例回收轻油,生焦比例相对较低,无壁相焦,可以保证加氢效果,能够为缩合的发展自由基提供帮助,使得自由基于器壁部位缩合的比率进一步降低,有利于降低壁相焦的产生.
其他文献
延长油田志丹采油厂某区块由于地质、动态开发参数等综合影响,使注水井单向突进特别明显,因而波及效率低,采收率低,开发效果差.为改善开发现状,开展预交联颗粒-凝胶复合调驱技术,通过室内填砂管模拟实验,优选了注入段塞顺序、段塞尺寸用量、注入时机等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采用优选出的工艺参数可获得较好开采效果.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苯酚含量的方法.用索氏提取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并优化条件,最终选择提取条件为甲醇溶液提取6 h.试验测得苯酚质量浓度范围在0.05~2.5μg/mL之间时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015μg/mL,定量限为0.05μg/mL.高、中、低质量浓度加标实验,回收率为95.3%~103.4%,RSD为0.5%~1.2%.经验证,该方法可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苯酚含量的检测.
以氯化亚锡、焦磷酸钠为原料,在一定温度、浓度条件下反应得到焦磷酸亚锡.实验研究了反应终点pH值、反应温度、滴加方式、洗涤方式、焦磷酸钠浓度等对锡直收率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最佳条件,在最佳条件下锡直收率可达到99.2%.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和硬脂酸SA复合的改性剂对硅灰石进行改性处理,并将改性后的硅灰石填充于顺丁橡胶中,研究了硅灰石/顺丁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通过对比改性前后硅灰石粉体的活化率、吸油值、界面接触角及红外光谱,确定硅灰石的最佳改性条件为:复合改性剂用量(质量分数)2%,KH-550与SA质量比1:1,反应温度60℃,改性时间45 min.将改性后的硅灰石添加到顺丁橡胶中,研究表明,当改性硅灰石填充量为40份时,硅灰石/顺丁橡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优,其拉伸强度为7.6MPa,扯断伸长率546%,撕裂强度
为了使毒性较大的硫化砷渣有较好的稳定化固化效果,先用m(重铬酸钾):m(三氯化铁)=1:1.6作为硫化砷渣的稳定化药剂,在探究出稳定化药剂的最佳加入量以后,使用生石灰粉作为pH调节剂、水泥做固化剂,结果使砷的浸出毒性低于《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19)的要求.结果表明,稳定化药剂(重铬酸钾和三氯化铁质量比为1:1.6)的加入量(质量比)为140%,pH在11.5~12.0时稳定化效果显著.最优结果为pH=11.90,As=0.536 mg/L.
建立了ICP-OES同时检测危险废物填埋场渗滤液中重金属质量浓度的分析方法.采用硝酸、电热板消解对水样进行预处理,以1%硝酸为基质.结果表明,Zn,Cd,Pb,Ni,Cr,Cu,Ba,Ag,Be检出限分别为0.0024、0.0012、0.010、0.004、0.0015、0.0017、0.0015、0.0012、0.0004 mg/L,加标回收率为95%~105%,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等优势,适合于危险废物填埋场渗滤液中重金属的检测.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接触用纸包装中5种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含量的方法,5种防腐剂的色谱分离在ZORBAX SB-C18色谱柱完成,采用梯度洗脱方式,流动相为0.02 mol/L乙酸铵水溶液/甲醇.样品平均回收率在86.5%~102.5%,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5.67%,方法检出限在1.00~2.00 mg/kg,具有较好的回收率和精密度.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同时满足食品纸包装中5种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的检测需求.
随着油田的开发,调剖堵水成为目前控水增油的主要手段,但调剖后容易导致注水压力过高.针对这类调剖后堵剂对储层造成的伤害,研制出绿色环保型交联聚合物解堵剂,该解堵剂采用非氧化型靶向破胶技术,具有高效降解破胶作用,对管柱腐蚀性低,安全性高,可以不动管柱进行施工.通过现场试验,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变革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通过分析无机化学教学现状,将ChemOffice信息化软件引入《无机化学》理论课与实验课教学,并对其应用路径进行探索,试图为理工类信息化教学顺利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
为了建立一种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准确评价云木香质量的方法,利用GC-MS技术对云木香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2批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63个和59个化合物;从索氏提取法提取的挥发油中鉴定出37个化合物;从硅烷化处理的挥发油中鉴定出23个硅烷化前未检出的化合物.经过对检出化合物进行分析,发现去氢木香内酯、柏木烯醇、木香醇、(Z,Z,Z)-1,8,11,14-十七烷四烯、二氢去氢木香内酯和三甲基甲硅烷基酯-9,12-十八碳二烯酸具备作为检测指标化合物的可能性.因此,推断采用GC-MS技术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