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关穴和外关穴是人体的一对兄弟穴位。他们相互配合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养生效果,对于调节心脑血管正常运转、止晕止吐,以及治疗偏头痛都有很好的疗效。
相得益彰 相辅相成——内外关
内关穴和外关穴的名字都有一个“关”字,一内一外,把它们配合起来用,有非常好的保健效果。
有人认为,内关穴、合谷穴和足三里是“三大养生要穴”。因为这些穴位都对人体的整体调节有很大帮助。既然说是养生穴,那么它们就不是仅仅能够缓解一个症状的穴位,而是能够对人体整体状态进行调节。换句话说,人体根本的气可以通过这些穴位进行有益的补充和平衡。
在左手前臂内侧中间线上循行的是手厥阴心包经。古人认为,心为君主之官。皇帝高高在上,在宫殿里面呆着不能到处乱跑,并且一定要有人保卫他。所以心包的概念就是包裹在心外面的保护层。古人形容心包“代心受邪,替心行令”,就是外在的邪气要伤害到心,首先要过心包这一关。同样,心要发挥主血脉、主神志的功能,也要通过心包。从这一点上来讲,心包的功能就跟心的功能是一致的。心包经不但是心的御前侍卫军,也是代它发号施令的丞相。内关穴就位于手厥阴心包经上。外关穴则位于手少阳三焦经。
发挥内关和外关的保健作用,应采取配合按摩的方法。这是因为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阳三焦经都属于内外相应的经脉,互为表里。它们的相关脏腑也是互为表里的,因此作用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另外,互为表里的经脉要相互进行联系,十二经脉是一个如环无端的运转系统,中间是没有断裂的,一定要首尾相连地运转。不同的经脉之间,会有气血相互沟通的特殊桥梁和特殊通道,络脉就是一种特殊的通道。它起到的作用就是沟通表里经脉。两个看似不相干的经脉,通过络穴就能把它们沟通在一起。内外关就属于络穴。正常情况下,两条经脉的气血是通过十二经的气血流注次序来进行沟通的,它们各有各的循行轨迹、时间和特定的要求。但是如果能够刺激络脉的话,实际上就让这两条本来没有气血交通在一起的经脉,通过络脉产生了沟通,就能更好地平衡身体的气血。因为本来这两条经脉也许要走很远才能够流转,现在通过这个渠道。可以进行直接沟通,这就是一个捷径。这种沟通对那些气血不平衡所引起的疾病特别有疗效。
平衡阴阳止晕止吐——内外关的功效
外关穴
第一,人体阴阳的不平衡,例如阳亢、阴虚,或者阴阳两虚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内外关来调节。经络、穴位的主要作用就是平衡阴阳,以使身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外关主管人体所有的阳,阳的部分失调,容易出现外感发热的症状。外关穴具有泄热的作用,可以帮助降低体温。所以,外关这个穴位是临床治疗感冒发热、体温增高的常用穴位。
第二,外关穴是手少阳三焦经脉的穴位。三焦经脉是管理人体中水和气的,所以如果出现了气机、水路不畅的话。就可以针对内外关进行治疗。比如小便不利、水肿,气机不畅引起的胸闷、斜肋疼痛等症状。都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治疗。再有,偏头痛、耳聋、耳鸣。这些因为气滞所引起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外关穴进行治疗。
第三,少阳三焦经脉向上走的时候会经过肩胛,如果因为伏案工作时间比较长,肩胛、颈下出现聚积疼痛的话,可以通过外关穴来缓解。另外,外关穴对于颈部活动不利、落枕、肩痛等症状都有治疗作用。
内关穴
第一,内关穴对心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心包经在心之外围,代心受邪,替心行令。心有主血脉、主神志的功能。所以心痛、心悸、胸闷气短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内关穴的调节帮助下得到解决。内关穴对于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保健穴。心脑血管病症状比较轻微的老年人,可以把按摩内关穴作为日常保健活动。
第二,如果出现胃胀、胃痛、消化不良等不适,可以按压内关穴来缓解。针对胃部的不适,可以对膻中、中脘和内关三个穴位进行配合按摩,共同调理。膻中缓解胃胀气,中脘调理消化功能,内关穴缓解恶心呕吐。
第三,由于中暑、晕车、晕船导致的恶心呕吐,可以通过内关穴进行急救。晕车的人可以上车前二十分钟到半小时的时候进行自助按摩,等车开起来以后。人的反应就会好很多。再如,女性怀孕早期的时候有明显的呕吐,也可以选择按摩内关穴来止吐。
内外关的取穴
内关的取穴
握拳时,手腕的地方就会有横纹。内侧有横纹,外侧也有。这一圈横纹,我们称之为腕横纹。从腕横纹向上三指宽的距离。正中间的位置就是内关穴。
外关的取穴
外关位于内关对应的手背上,尺骨和桡骨之间。按到之后就会特别的酸疼。
把拇指立起来,放到外关穴上,食指和中指并到一起,放在内关穴上。然后进行上下相应的用力按压,这时候上面的刺激量比较大,下面就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作为日常保健来说,最好是交替按揉。
另外,用这个穴位来止吐时,如果已经发生了呕吐,那么仅仅是按揉,刺激就会不太够。要即刻止吐,可以把手指蜷起来,用食指的指尖关节的背面用力顶在内关穴上。如果此时觉得特别疼,而且疼痛一直窜到小手臂的位置,证明方法和位置都是正确的。
相得益彰 相辅相成——内外关
内关穴和外关穴的名字都有一个“关”字,一内一外,把它们配合起来用,有非常好的保健效果。
有人认为,内关穴、合谷穴和足三里是“三大养生要穴”。因为这些穴位都对人体的整体调节有很大帮助。既然说是养生穴,那么它们就不是仅仅能够缓解一个症状的穴位,而是能够对人体整体状态进行调节。换句话说,人体根本的气可以通过这些穴位进行有益的补充和平衡。
在左手前臂内侧中间线上循行的是手厥阴心包经。古人认为,心为君主之官。皇帝高高在上,在宫殿里面呆着不能到处乱跑,并且一定要有人保卫他。所以心包的概念就是包裹在心外面的保护层。古人形容心包“代心受邪,替心行令”,就是外在的邪气要伤害到心,首先要过心包这一关。同样,心要发挥主血脉、主神志的功能,也要通过心包。从这一点上来讲,心包的功能就跟心的功能是一致的。心包经不但是心的御前侍卫军,也是代它发号施令的丞相。内关穴就位于手厥阴心包经上。外关穴则位于手少阳三焦经。
发挥内关和外关的保健作用,应采取配合按摩的方法。这是因为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阳三焦经都属于内外相应的经脉,互为表里。它们的相关脏腑也是互为表里的,因此作用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另外,互为表里的经脉要相互进行联系,十二经脉是一个如环无端的运转系统,中间是没有断裂的,一定要首尾相连地运转。不同的经脉之间,会有气血相互沟通的特殊桥梁和特殊通道,络脉就是一种特殊的通道。它起到的作用就是沟通表里经脉。两个看似不相干的经脉,通过络穴就能把它们沟通在一起。内外关就属于络穴。正常情况下,两条经脉的气血是通过十二经的气血流注次序来进行沟通的,它们各有各的循行轨迹、时间和特定的要求。但是如果能够刺激络脉的话,实际上就让这两条本来没有气血交通在一起的经脉,通过络脉产生了沟通,就能更好地平衡身体的气血。因为本来这两条经脉也许要走很远才能够流转,现在通过这个渠道。可以进行直接沟通,这就是一个捷径。这种沟通对那些气血不平衡所引起的疾病特别有疗效。
平衡阴阳止晕止吐——内外关的功效
外关穴
第一,人体阴阳的不平衡,例如阳亢、阴虚,或者阴阳两虚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内外关来调节。经络、穴位的主要作用就是平衡阴阳,以使身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外关主管人体所有的阳,阳的部分失调,容易出现外感发热的症状。外关穴具有泄热的作用,可以帮助降低体温。所以,外关这个穴位是临床治疗感冒发热、体温增高的常用穴位。
第二,外关穴是手少阳三焦经脉的穴位。三焦经脉是管理人体中水和气的,所以如果出现了气机、水路不畅的话。就可以针对内外关进行治疗。比如小便不利、水肿,气机不畅引起的胸闷、斜肋疼痛等症状。都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治疗。再有,偏头痛、耳聋、耳鸣。这些因为气滞所引起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外关穴进行治疗。
第三,少阳三焦经脉向上走的时候会经过肩胛,如果因为伏案工作时间比较长,肩胛、颈下出现聚积疼痛的话,可以通过外关穴来缓解。另外,外关穴对于颈部活动不利、落枕、肩痛等症状都有治疗作用。
内关穴
第一,内关穴对心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心包经在心之外围,代心受邪,替心行令。心有主血脉、主神志的功能。所以心痛、心悸、胸闷气短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内关穴的调节帮助下得到解决。内关穴对于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保健穴。心脑血管病症状比较轻微的老年人,可以把按摩内关穴作为日常保健活动。
第二,如果出现胃胀、胃痛、消化不良等不适,可以按压内关穴来缓解。针对胃部的不适,可以对膻中、中脘和内关三个穴位进行配合按摩,共同调理。膻中缓解胃胀气,中脘调理消化功能,内关穴缓解恶心呕吐。
第三,由于中暑、晕车、晕船导致的恶心呕吐,可以通过内关穴进行急救。晕车的人可以上车前二十分钟到半小时的时候进行自助按摩,等车开起来以后。人的反应就会好很多。再如,女性怀孕早期的时候有明显的呕吐,也可以选择按摩内关穴来止吐。
内外关的取穴
内关的取穴
握拳时,手腕的地方就会有横纹。内侧有横纹,外侧也有。这一圈横纹,我们称之为腕横纹。从腕横纹向上三指宽的距离。正中间的位置就是内关穴。
外关的取穴
外关位于内关对应的手背上,尺骨和桡骨之间。按到之后就会特别的酸疼。
把拇指立起来,放到外关穴上,食指和中指并到一起,放在内关穴上。然后进行上下相应的用力按压,这时候上面的刺激量比较大,下面就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作为日常保健来说,最好是交替按揉。
另外,用这个穴位来止吐时,如果已经发生了呕吐,那么仅仅是按揉,刺激就会不太够。要即刻止吐,可以把手指蜷起来,用食指的指尖关节的背面用力顶在内关穴上。如果此时觉得特别疼,而且疼痛一直窜到小手臂的位置,证明方法和位置都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