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训:八大“对立统一”集一身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l_futu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哲学家唐君毅先生在《孔子与人格世界》一文中,把“人格”分成了六種,其中有两种为“圣贤”:一种为“超越的圣贤”,一种为“圆满的圣贤”。他把乞丐武训称为“超越的圣贤”,而把孔子及受到孔子教化的诸圣贤称为“圆满的圣贤”。
  与孔子一样,武训同样为儒家文明的典型代表,只不过,孔子因其高明性和中庸性而显圆满,武训因其高明性和绝对性而显超越。
  在中国诸省份中,山东最“盛产”圣人,“文圣”“兵圣”“科圣”“工圣”“智圣”“算圣”“农圣”等不胜枚举且声名远播,但还应加上武训这个知名度有待提升的“丐圣”。我们称武训为“丐圣”,倒不是出于他为乞讨者树立起什么“行业”标准,或对乞讨本身有什么系统思考和高深见解,而在于他于乞讨者群体中,灵魂最为高洁,胸怀最为博大,自找的苦难最为深重,最重要的是,其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最为突出!武训乞讨兴学,以最卑微的姿态和最艰辛的生计来经营最高尚的事业,展现出了“穷亦兼善天下”的儒家风范。
  回望“超越的圣贤”武训之一生可见,在其身上,共有八种彼此“对立”的现象和气质,竟然能够完美地“统一”在一起。通过审视此八大“对立统一”,武训之“超越”境界及精神便完整地凸显在了我们的面前。
  一是目不识丁与尊师重教的对立统一。武训是唯一在历代正史中拥有传记的乞讨者。据《清史稿·武训传》所载,他七岁丧父,后与母亲以乞讨为生,对母亲特别孝敬。母亲去世后,他“且佣且乞”。据说,他儿时曾到学堂旁听,被教书先生赶了出来;做雇工时,他因不识字又遭人算计。性本善良的武训并未因遭人薄待而怨恨他人,反而却恨起了自己,“自恨不识字,誓积资设义学”。这正体现出儒家的反躬自省之精神。倘论知识与学问,武训无疑属文盲;倘论觉悟与境界,他不愧为圣贤。叩首行礼是他表达尊师重教的直接体现。在开学典礼上,他先叩拜先生,再叩拜学生,宴请先生时,他却以“我乞者,不敢与师抗礼也”为由站立门外,待食残羹冷炙。如此举动,为儒家所推崇的“夫礼者,自卑而尊人”之说作下最佳注脚。
  二是箪食瓢饮与乐善好施的对立统一。在物质水平上,武训与孔子最喜爱的弟子颜回相差无几;在精神境界上,武训与颜回简直一脉相承。孔子夸赞颜回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与颜回一样,武训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水平是极其差的,但他却能因求道而乐,因奉献而乐,可谓“君子谋道不谋食”。与颜回不同的是,颜回家境贫寒,本身所拥有的物质财富极少,而武训则因乞讨而积累下在当时看来也算不菲的财富,并且他非常善于理财。难得的是,武训丝毫未将个人财富用于个人生活享受,而是将其全部用在了兴办义学上。武训的质朴善良表现在诸多方面,除兴办义学外,他还乐于扶危济困。据《清史稿·武训传》记载,与他同县(当时为堂邑县)的妇女张陈氏因家贫而割肉奉养婆婆,后武训将十亩地送给了这位孝妇;他遇到其他孤寒之人,也会慷慨地接济他们。正因如此,当时任山东巡抚张曜向清廷奏请给予武训“乐善好施”评价时,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批准。
  三是卑躬屈膝与贤身贵体的对立统一。据传说,为了能够讨得钱财,武训抛弃掉个人尊严,常年打扮成一副小丑模样,逢人便卑躬屈膝,甚至做滑稽表演。他头上只留着一撮头发,以丑角形象来换取他人的亲近与支持。这与说出“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的孔子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契的。武训其实是个聪明人,不仅懂得戏彩娱人,还会自编顺口溜。幽默形象加之真诚感人、易于传播的顺口溜,为他赢得了大批良善之士的同情和支持。“我积钱,我置田,修个义学为贫寒”。“别看我讨饭,早晚修个义学院”。这些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无不是武训劝人向善和用以自勉的金玉良言。武训只活了五十九岁,短寿应与其几十年如一日的不卫生之生活有关。虽然武训整日污手垢面,身体是肮脏的,但他却担得起“真君子”“伟丈夫”之盛名,受得起“贤身贵体”之美誉。这世上,外表光鲜而内心肮脏的人还少吗?
  四是精于算计与慷慨大方的对立统一。武训是个理财高手,他精于算计,曾通过与同乡的开明士绅杨树坊、武进士娄峻岭合作,实现了自身财富的保值增值。武训靠乞讨等方式,共获得田产二百三十亩,对于这些财产,他当然不是用于自身享受,而是将其作为校产进行出租,以租金来维持义学的正常运转。对于义学,他会根据具体花费来出资。倾其一生,共成功兴办了三所义塾——堂邑柳林庄义塾(堂邑时为县,柳林现属冠县)、馆陶杨二庄义塾(杨二庄时属馆陶,现属临清)、临清御史巷义塾。兴建堂邑柳林庄义塾,“费钱四千余缗,尽出所积田以资塾”;对于馆陶杨二庄义塾,他是在其主要创办人资金不足时,“出钱数百缗助其成”;而对于临清御史巷义塾,则靠他“积金千余”而成。可以说,在财产运作及个人生计上,武训精于算计。但在资助义学上,他却慷慨大方,毫不吝啬。
  五是志存高远与脚踏实地的对立统一。对于出身贫寒的武训来说,能够填饱肚皮便非易事一桩,但他却把人生目标确定为最难看到立竿见影之效果,却又不失为神圣之事业的捐资助学上。武训志向远大,而他的脚步却是坚定务实的。他认准了兴办义学这个目标,持之以恒奋斗达三十年,其间,他打工、讨钱、节衣缩食、发起募捐、存钱生息,足迹遍布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省份。武训的办学资金,用流传在鲁西北的一句俗语讲,是靠汗珠子砸脚面换来的,难怪张学良把他评价为“行兼孔墨”。在当时,有人说他犯了“义学症”,张口闭口都是“义学”,想的做的都是“义学”,他用一生的坚实脚步书写出了一个大大的“义”字!当他在临清御史巷义塾病危时,听到孩子们的朗朗诵读声,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六是孑然一身与景从云集的对立统一。武训一生未曾娶妻,是个十足的光棍汉;不仅如此,他也不曾用钱财来帮助本不富裕的兄弟姊妹。据传,武训年过半百后,曾唱道:“人生七十古来稀,五十三岁不娶妻。亲戚朋友断个净,临死落个义学症。”尽管武训在家庭生活上是孤独的,但他在事业上却并不孤独,他生前身后拥有大量的拥护者和支持者——义学的钱财,多是无数善男善女捐赠的,这些以绵薄之力默默支持武训的人,虽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名姓,但同样值得我们敬佩!武训去世后,社会各界贤达纷纷高调赞誉他、宣传他、效法他,可见他并不孤单寂寞。武训的成功,可谓是一群人、几代人的成功,我们甚至可以说,一切武训精神宣扬者,都是他的同道中人和精神意义上的“子孙后代”。
  七是凡夫俗子与民族楷模的对立统一。武训出身穷苦人家,最初连名字都没有,因排行老七,故名武七,因兴办义学而稍有名气后,才被政府赐名曰武训。在当时,尽管他晚年曾受到各级政府褒奖,但仍不失为一凡夫俗子,如其他与之同时代的贤良人士一样,他们都在以自己力所能及的形式和方法,默默贡献着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力量。陶行知先生曾把武训精神总结为“三个无、四个有”:无钱、无靠山、无学校教育;有合于大众的宏愿、有合于自己能力的办法、有公私分明的廉洁、有尽其在我坚持到底的决心。“三个无”表明武训是平凡的、普通的,甚至是卑微低贱的,而“四个有”则又把他推上了尊贵之位。武训之誉,超越社会阶层和职业,为众人所共同尊崇,他本人被冠以“丐王”“千古义丐”“丐圣”等称号。冯友兰先生在《新世训:生活方法新论》中曾言:“在道德方面,及理智方面均完全的人,即是圣人。”
  八是佛道生计与儒家事业的对立统一。就个人生活而言,武训节衣缩食、颠沛流离、终生不娶,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其一生可概括为佛道生计。但作为扛起义学大旗的义丐来说,他的一生又是主动践行儒家价值观念的光彩一生。一个“义”字,承载了太多太重的道德蕴涵和人文素养。依照儒家的解释,“义”含两大原则——正当性、适宜性。从舍生取义之武训的言行可见,他完全符合这两点。那么,武训捐资助学的精神到底从何而来呢?如唐君毅先生所言,“是从孔子之圣贤教化、对人类教育文化之绝对尊重之教而来”。作为中国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儒学价值观,不一定靠刻意教育而得来,往往因人之耳濡目染而深入人心。换言之,儒学的生命力不仅在书本里、口头上,更在行动中、人伦日用间。尽管武训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儒家教育,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奉行的崇文重道、舍生取义之儒家精神价值,早已根植到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心灵家园之中,故而武训之崇高精神觉悟,不教而自成,无师而自通,恰如冯友兰先生在《新事论:中国到自由之路》中所言:“一个人的‘做人’,不靠‘教’而靠‘化’,至少可以说,不大靠‘教’而大靠‘化’。”
  笔者祖籍在柳林,生长于临清,与武训是十足的同乡,自认为与武训“缘分”甚深。之所以这样讲,除特殊的地缘外,更在于都是以儒者之底色,扬善者之风范。只不过,“武训”这座高山,实在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值得后生小辈终生追奉。
其他文献
曾国藩素以清廉著称,但也有过放手收钱的时候,且在他的日记中有旧账可查。  道光十八年(1838)三月,曾国藩第三次参加会试并中试,随后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庶吉士。喜庆中在京城盘桓一段后,经过长途跋涉在年底回到家乡。十几年寒窗苦读之后,新科进士衣锦还乡,终于开启了春风得意的好日子。也是从道光十九年正月初一起,曾国藩有了记日记的习惯。在这一年,曾国藩以湘乡黄金堂为中心,对周边大约二百里方圆开展了游览和
期刊
距今八百四十八年前的早春时节,即乾道九年(1173)二月,前往广西桂林履新的“南宋四大家”之范成大,第一次来到衡阳地界.待到两年后的三月重游旧地,作《泊衡州》诗一首:“客里仍哦对雨吟,夜来星月晓还阴.空江十日无春事,船到衡阳柳色深.”——这就是咱们这本书名的由来.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周明、石英、吴泰昌、王宗仁等闻悉后,皆称这本衡阳会员优秀作品选是创新积极之举.
期刊
在近代西方列强抵达之时,日本是一个主要由幕府统治的封闭式封建制国家。但从1853年美国东印度舰队总司令佩里率“黑船来航”强迫日本开国,到1868年日本建立明治政府,这一复杂的改变国家走向的变革过程,日本仅用短短的十五年就完成了。由此起步,日本从一个封建的、闭关锁国的落后农业国,走向一个立宪开放的、強大的近代工业化国家。在1894—1895年赢得对中国的甲午战争,1904-1905年赢得对俄国的日俄
期刊
2021年4月起,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一群亚洲象一路向北走向昆明,一时成了网红。这时,大象与自然生态这个话题进入了公众视野。连日来,前方监测队队员一直每天二十四小时持续跟踪象群,用无人机轮班监测大象的活动。象群在迁移中只是给沿途村民造成了一定的经济作物和设备设施的损失。指挥部采取用设置障碍拦截和食物引导的方式,将大象引离人口密集区域。  如今,国内野生亚洲象的数量约三百头,基本上杜绝了对亚洲象
期刊
柳敬亭是明末清初的说书艺人,他技艺高超,尤其在明末曾为左良玉的幕客,经历了南明内部各方势力之间的斗争和弘光朝政权的崩溃。孔尚任《桃花扇》以复社公子听柳敬亭说书开篇,又以柳敬亭等三人的《秣陵秋》弹唱结束,写尽苍凉沉痛的兴亡之感。柳敬亭是清初文士津津乐道的艺人,他的说书艺术和人生经历与明清易代有着密切的关联,清初出现了相当可观的以柳敬亭说书为题材的诗文作品。一  吴伟业《柳敬亭传》是一篇内容详尽又有所
期刊
《论语·学而篇》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里所说“学文”者,指的就是“作家”吗?  但在古代,有“作家”这个行当吗?  若说有,谁是“作家”呢?史籍中所称的著作郎、文学掾、编修、编撰一类的职官,并非是搞文学创作,他们从事的,要么是国史编录和典籍勘校,要么是“管理学校,教授弟子”,与今日的职业作家完全不是一回事。  若说无,孔孟老庄、荀墨韩孙、屈原
期刊
笔者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阅资料时,发现胡适致丁燮林、邢契莘的两封信函。信函均为胡适手稿,信件字迹清晰,内容完整。查阅《胡适年谱》《胡适来往书信选》《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胡适书信集》等资料,均不见记载,这两封信确为佚信。笔者希望就已掌握的资料对此两封佚信进行考释,丰富胡适先生的外交活动与人情交往的相关史料。一  致丁燮林  巽甫兄:  哈佛大学三百年纪念,我可以代表中央研究院出席。卡片已填好
期刊
《广岛之恋》,1959  淡出,淡入。露珠,汗粒,原子尘。相拥的人体,腐烂的身躯。《广岛之恋》一开头就展示出独特的电影语言。有评家称,影片达到了现代主义作品中最罕见的高峰。这座高峰立在“新浪潮”的“左岸”。影片中,人与物的关系就像水与岸的关系,人的意识如水一般流动,而物的堆积如岸一般,成了观看人心的一种参照。新小说式的“看”,在这部由杜拉斯编剧的电影中得以由导演阿伦·雷乃进行了一次青出于蓝的视觉还
期刊
曹丕论及同代作家的著作有两篇,其一是《典论·论文》,推出了“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的七个作家,依次为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后世称为“建安七子”,并论述了这七个人的文章风格及得失,见识高远,立论精当。其二是《与吴质书》,抒发了建安二十二年大疫后,几个文友罹难而逝的伤感心情。这两篇文章无一语言及曹植。曹植的《与杨德祖书》举出了六个作家,除了杨修是受书人,不能不语及外,另五个作家皆
期刊
1946年6月22日,《一种建设人材》刊登在云南《正义报·新论衡》增刊第八十八期上,署名沈从文。文中,沈从文设想了一个理想的美术馆应当具备的“理想的工作人员”,兹略加整理,披露于此:一种建设人材  一个理想的美术馆,它的实现是从长时期准备而产生的。我们得先有几个工作人员。近乎理想的工作人员,应当是——  他的年龄大约三十岁,曾毕业于国立大学的建筑系或历史系,平时对于考古学和美术史研究就极有兴趣。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