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方法浅探

来源 :当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tis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明确地向我们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师生的双边活动应紧紧围绕文本的阅读与理解来展开,不可脱离文本的阅读来分析、感悟,不能架空了阅读材料。新课程标准还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是一种心智过程,这种过程是一种智力技能的体现,所以还要求能准确而迅速地从书面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也就是我们常讲的阅读技巧的掌握。因此,要有效地阅读,就必须对阅读者阅读的速度、方法,选择、筛选阅读材料的能力以及在阅读中需要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综合能力都提出相当高的要求。
  一、培养提问意识,创新课堂结构
  以前我们比较注重教师的提问设计,以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当今社会需要创新,这种需要反映在教育上就是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指向从“学”到“问”到“做”,要做到这一点,唯一可行的便是转变教师的观念,自觉走下神坛,与学生一起成长,师生间平等地探讨科学知识。如果我们能营造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机成为“问”的主体,成为“信息源”,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被大大激发,因为发问总是以积极思考为前提的,它需要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等,是在原有知识上的再创造。因此我们就要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问”的机会,在此基础上学生才有可能在头脑中逐渐形成“问题意识”,教师要不断诱发其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鼓励其问得深、问得妙。这样的阅读教学就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为本。尤其是对那些初二、初三的学生,他们已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的积累,有了一定的阅读技巧,比较适用。
  二、提倡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阅读教学中要大力提倡个性化阅读——即引导学生遵循基本的阅读方法,尊重他们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允许他们在已有的知识系统、情感体验、智力水平基础上做或浅或深,或寡或多的感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实现认知教学、智能训练和人格教育三位一体的阅读功能。一旦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提升,思维得到拓展,就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和“冲击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展,过多的束缚学生思维的羁绊已逐渐得到释放,一些主观题目在中考、高考中的出现,也预示着语文的很多答案不是千篇一律的,允许学生自由发挥。那么我们的阅读教学为何一定要框死学生的思维呢?要多鼓励学生质疑,敢于反驳老师和同学的观点,我觉得有位老师带着同学专门挑教科书的毛病这种做法未尝不可。教科书尽管具有权威性,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师生在挑其毛病的同时,自己对这些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其实新课程就特别强调自主的探究意识与自由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提倡个性化阅读正是与此精神相吻合。
  提倡个性化阅读,就要解放学生的眼睛,要让他们多看书,敢多看。学生唯有多看书,有了更多的原始知识的积累,博览群书后,才能化为自己的东西,集百家之说,才能化为自己的知识,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
  三、注重人文性阅读教学,创新教学内容
  新教材改革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强调语文教育所具有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通过经典文学作品了解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教材蕴含的人文因素,利于加强语文阅读的人文性。语文教学,说到底,实际就是人的精神培植,就是丰富人的精神经验,丰富发展人的生命个性的教育,是一种本民族文化的教化。汉语阅读作为一种通过文字符号深入心灵境界的情智活动,灌注着鲜明的民族人文精神,表现在一是作品本身蕴藏着汉文字、汉文章、汉文学的丰富的人文内涵;二是汉文阅读渗透着中华读者和作者的价值取向、时空情绪、思维方式和民族情结;三是语文教育要尊重和发展阅读主体的个性和创造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如教学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如果仅从获取知识的角度讲,我们知道的是作者借对世外桃源的描述,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包含着陶渊明强烈追求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意识的思维特征,这是一种圣洁、飘逸、浪漫、悠游的隐士遗风,这又和传说中的许由、先秦时代的接舆、庄周及到清代的随园主人袁枚等人的人生态度有着直接的、明显的承继关系,把中华民族传统中隐士文化所追求的一种精神和心态推向一个新的认识维度。试想,倘若没有这种人文思想底蕴深层次探索,不能把作品置于广阔的人类文化背景下给以历史的透视,又怎能引领学生去探索作品中所包含的人生意义和美学价值呢?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能力,理解能力得益于丰富的人文品格,而理解的关键在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所以曾祥芹教授就把阅读运思的四维空间概括为八个字“解文、知人、论世、察己”,即通过阅读作品,使自身的知识经验得以扩充,观点认识得以改变,思想情感得以升华,方法技术得以迁移:实现自我在量度上的增加,在本质上的提高,在价值上的飞跃,在能力上的练达。
  一个富有创新意识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人格完善的人,语文教师必须担当传播真善美的使命,像重视智育一样重视人格的培养,促使学生在真善美的追求中形成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语文新教材有着人格培养的最佳素材,对新教材语文教学的处理也应成为品格激励的最佳契机。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就会得到高尚的人生价值观、道德观教育;读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会得到科学的方法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在我们解析这些范例,训练学生阅读的时候,还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努力把模范人物的品格移植到自己身上,借助教材中这些得天独厚的育人因素,优化学生的人格结构。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历史教材主要是以书面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历史的进程,叙述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但也使历史教学显得过于抽象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穿插图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分析问题的实质,记忆繁多的名词,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材图片 有效运用  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小学生有了很大进步,但还不够发达。对历史的理解还须借助丰富的历史图片来学习。我们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英语已从一种工具变成了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没有掌握英语犹如缺乏一种思想,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知识源泉。可以这样说,学会英语,不但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条舌头,甚至是多了一个头脑。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也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其课堂教学具有不
期刊
好的课堂导入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它能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对后面的美术教学起到顺水推舟的作用。因此美术教师优秀的导入技巧,能为美术课堂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并且它作为我们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是美术课堂教学中的非常重要的一环。那么在“导”字上多下功夫,研究“导”的艺术,对于我们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也旨对美术课堂上的“导课”艺术浅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导趣”,兴趣是
期刊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三者联系的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渠道。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设疑、释疑的过程,是以问题的解决为核心展开的。恰当地运用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好的提问能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积极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首先分析一下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  一、课堂提问缺少科学性  1.问题笼统单调,不能揭示教材
期刊
摘 要:“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切美德的基石和出发点,是人类理性和良知的集中表现,是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石。现代社会的发展,要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有事业心人,成为有科学文化知识、德才兼备的人”  关键词:初中学生;语文教材;德育教育;责任感  明清时期思想家顾炎武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在社会人们将社会责任感、道德、身心、健康、创新精神列为学生终身发展做重要的基本素质,增强学生责任感正是新课程教育
期刊
所谓“创设情景”就是指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性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景,例如通过演示实物、卡片、简笔画、身体语言、图片,放录像或播放录音等形式对新材料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把学生带到特定的课堂艺术境界中,以引起相同的情感体验,在较短时间内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英语的时候,要努力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处于积极地接受新语言信息的状态中,引发直接兴趣,以此突破语言
期刊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历代文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学财富,其中诗词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小学生课文中收录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诵读是我国古代语文学习的优良传统,也是对小学生诗词启蒙教育最基本,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对学生培养语感,帮助掌握诗歌语言、主题、意境、内涵,具有很大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我充分重视诵读方法的运用,积极探索适合小学生的阅读背诵诗词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诵
期刊
摘 要:视听教学是选用优秀电影为内容,以电教媒体为手段,融视、听、说为一体的教学。视听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言能力为宗旨,坚决贯彻学生主体意识新理念,优化组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模式。  关键词:视听说;教学模式;英语言能力  高中英语视听说教学是选用最能接近学生生活,且内容丰富、情节生动的原版英语电影作为教学内容,以现代化的电教媒体作为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生动、逼真的视觉直观情景,实现
期刊
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与城市小学生有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农村小学生生活面窄,且多数是留守儿童,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全靠课堂的40分钟,学习习惯非常随意。而城市小学生学习的环境、家庭教育等多方面都优于农村,比较容易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这种差异造成了城乡小学生学习成绩的差距越来越大,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因此,要缩小城乡小学生学习成绩的差距,必
期刊
摘 要:良好的思想品质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中学英语教学目标指出: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英语教材编写者们也从多个角度渗透了情感价值的题材,作为英语教师,应很好地把握好英语的教学目标,让德育在英语教学中很好地渗透,既要教书更要育人。  关键词:初中英语 渗透 德育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如今已进入素质教育的时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