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陌生人,陈青山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身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太阳底下每天都有新鲜事发生。对作家们而言,创作素材的获取渠道多样化了,同时也存在写作的深广度难以取得突破的事实,多年的经验写作容易走到一个瓶颈期。但在范小青身上,你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她的文字明白如话,夹杂着许多“闲笔”,有时甚至怀疑是不是在读一篇散文,但妙处就在于她总能用一件生活中极其常见的东西,比如账本、月饼、蜜蜂、名片等等,牵引出整个故事的进程,让读者隐约窥见这个物化社会背后现代人的某些精神走向。在一次访谈中,她也承认自己整体风格是偏“淡”和“写意”的,这种“形散神不散”的小说笔法,是她的独特标志之一。 《我在哪里失去了你》从一张小小的名片说起,隐喻了现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貌似熟悉实则陌生的现状。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办什么事都需要打点好人际关系,这样的背景下,名片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每逢见到生面孔,酒未下肚,名片先行。它可以让两个彼此陌生的人找到联结点,从而快速地“熟悉”起来,成为以后生活和工作中的一块“敲门砖”。名片是一个人的面子,代表着他在这个社会阶层里的位置,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部分。名片面世以来,发展速度惊人,“一下子就像漫天的雪花,飘得满地都是了”。在不同场合里,人们收到的名片太多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可能你并没有和这些名片上的人变得熟络起来,有的反而更加陌生,因为你记不起来曾和他有过怎样的交集,是一起把酒言欢,还是某个重要会议的畅谈?在清理时你毫不犹豫地扔掉了它,这段关系就戛然而止了。
  小说讲了两个关于名片的故事,都是王友的经历。第一件事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生活小插曲。杜中天是王友名片夹里的第一个人,这并不能说明他在王友心中有多重要,他们甚至只见过一面,话都不曾说一句。所有的印象都来自名片——杜中天递出去的名片被一个“朋友”当面扔掉,场面变得有点尴尬。发明名片的本意是拉近人们的距离,却不料造成了新的摩擦和隔阂。第二件事是王友按照名片上的地址,到许有洪家回访,聊天之后发现许有洪已于半年前去世,他老伴只是试探有没有人会来,最后王友发现就连自己的名片,都是老太太在路上捡的。他的名片什么时候被谁扔了?他随手捡起的那个叫钱勇的人的名片,又会发展出怎样的情节?没有人关心这些,大家各自沿着自己惯常的生活轨道行走,像一群收缩着尖刺随时提防伤害的刺猬。
  回到题目,我们到底丢失了什么?只是一张张名片吗?名片夹里,多是一群熟悉的陌生人,你记住了他们的名字和头衔,却从不曾和他们真心交流过,彼此带着沉重的面具,看不清对方脸上的表情。戴的时间久了,难免连自己都忘了原本的模样。生活在城市这座钢筋水泥构建的丛林里,人们被隔离成了孤独的个体,缺乏相互的沟通和理解。熟悉的陌生人这种现象的出现,是都市人互不信任的后果,高楼大厦成了一堆堆积木,身处其中的人迷了路,再难找回旧时温暖的家园。我们丢失的,是信任,是友爱,还有那浓浓的人情味。许有洪的老伴说,她“挨个给名片薄里的人打电话,却没有人记得许有洪”,更不用说来看看他了,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在我们这个“人情社会”里,社会物质文明踏上了快车道,真正的人间真爱却被人为地遮蔽起来了,关心和尊重,被遗失在城市拥挤的大街上,只留下一张张印着功利和孤单的名片,尖锐地戳破了那些貌合神离的应酬和谎言。
  范小青的这篇小说,从名片这么一个小的切入点人手,最终走出了一个广阔的大世界,正如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写道的:“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和她的《城乡简史》 《蜜蜂的圆舞曲》一样,是开放式写作的范例。这也让人想起《圣经:新约马太福音》里的一句话: “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作家需要找准自身创作的自足点,才能获得来自生活本源的取之不尽的灵感。范小青在经验写作的层面,讲述了两个在名片范畴内的平淡无奇甚至不完整的故事,在你掩卷思索时,才摸索出她文字间隙里所隐含的丰富社会内涵。范小青在小说里向我们展示了她娴熟而个性的创作才华,同时也提出了疑问:在物化社会里,我们的身份是如何丧失的?对社会病的关注和焦虑,体现了一个作家的洞察力和良知,也是每一个社会人的责任所在。
其他文献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的全面改革与创新。基于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新课程教育理念刷新了原有的课程观、教学观和评价观,呼唤课堂教学的变革。这意味着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方法,去重新建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策略,使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有效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
世事无常,变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灿烂的年华终究抵挡不住人间的沧桑。那么,你有没有想过,要在这时光的飞逝、世事的巨变中,让灿烂的年华留一些痕迹予斑斓的世界?  回望历史的长河,我看到了李白的痕迹,它告诉我:李白来过!我仿佛看见了他在生命的轨道中,被变化戏弄:知遇、被贬……他带着怀才不遇的苦闷,发出“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愤懑,并仰天长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但他并未被朝
世所共知,李白,杜甫是唐代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两位诗人。以他们为代表的一代诗人开创了我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研究他们的创作风格和其社会生活经历有助于我们了解唐朝时期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    一、李白的创作风格和社会生活经历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被后人称为“诗仙”的天才诗人,盛唐诗歌的气来、情来、神来在李白的诗歌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浪漫神奇想
新课标中,提出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都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不仅要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还要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过分注重“知识与能力”的作法,要体现三维目标的统一。在三维目标的落实当中,搞好“情感”引导教学尤为重要。那么,语文教学要如何才能恰当地体现和落实“情感”因素呢?    一.在文本的
教学细节,就是教学中一些不易察觉的细末之处、关键之点,是教师无意中反映出来的的行为,有时,却会成为教学的闪光点,学生思维的开启点,教学难点的破解点,素质培养的落脚点。  教学细节如此重要,可因为它的细小,却经常被人忽视,给许多课堂带来不足与缺憾。下面摘录几个教学行为的片段:  片段一:面带愠色或面无表情地进入课堂  这样的教师进入教室,或是将教案、课本随意地丢在讲桌上,或是重重地砸在上面,这样的表
语文阅读教学的最大魅力就在于“情”与“美”,是对美文美篇的情感熏陶和审美体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开启学生情感的闸门,把学生带入一个有血有肉的情感空间,领略作品丰富多彩的精神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从而达到大语文的教学目的。     一.领略作家情感,拓宽学生感性思维空间     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是作家们对社会、对人生的关注,是他们独特而深刻的人生体验。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作品的
李朝威《柳毅传》中的钱塘君是一个刚肠激烈、嫉恶如仇、勇猛无畏的人神合一的形象。这一形象是在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出场艺术中逐步走向丰满,走向完整的。  作者的高明就在于一开始并没有让钱塘君正面出场,而是采用曲笔,通过洞庭龙君的口初步塑造出一个刚肠义骨,勇猛无畏的形象。当小龙女的婚姻悲剧传布全宫的时候,宫中皆恸哭。洞庭龙君谓左右曰:“疾告宫中,无使有声,恐钱塘所知。”毅曰:“钱塘何人也?何故不使知?”洞庭
寒假的每一天,在我,时间似乎被浓缩了三分之一。因为早晨睁开眼睛跟这个世界说“你好”的时间,连我自己都不好意思启齿。看起来,我平常的失眠纯属工作效应。本质上,我该是条挺爱睡觉的小懒蛇呢!  似乎约定好了似的,老天在寒假开始的那天起就摆起了臭脸,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嫉妒。天阴冷着,小雨滴答滴答,偶尔打了伞,走在熟悉而又陌生的街,感受年关将近时节日的气氛在街头慢慢浓郁的气息。偶尔会没心没肺地看看来来往往形形
读过鲁迅小说《故乡》的人,我想是很难忘记中年闰土这个人物形象的。闰土这个艺术形象获得成功,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典型,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成功的场面描写,功不可没。  “场面”这个词是从戏剧中借用来的。一个场面,就是一个空间内,景物不变的一段时间里人物活动的情况。场面描写,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对以人物为中心的生活画面所作的具体描写。它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活动,写人物相互间的关系,是以人物为中心
快乐乃生命之本。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但读书、作文是多数学生苦恼之事,如何让学生们勤于读书、乐于作文,一直是教师们广为探讨的问题。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非常密切。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语文教学心理的研究表明,阅读和写作是两个不同的心理过程。前者是自外而内的意义吸收,后者是由内而外的思想表达,但这两个心理过程之间又是可以互相沟通的。阅读是写作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