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后,我常常思考:如何实施课堂的有效教学?如何让语文主题阅读真正走进学生心灵?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共勉。
一、培养方法,激发兴趣
1、明确阅读目的,激发阅读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腹有诗书气自华”。我首先让学生明白阅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通过阅读可以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从而使自己成为修养良好的人。其次,让学生明白提高写作能力必须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阅读是根本,是前提。抱怨写作没材料的人,很大程度上是书读得少。因为阅读是吸收,是积累;写作是抒发,是表达。自古便有“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警言在告诫我们。最后,使学生明确,他们作文材料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来自课本,二是来自课外阅读,三是来自生活积累。归根结底,都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仔细观察,认真积累。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个“读”需要一定量的积累,长期地,持之以恒地,这样定能收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效果。
2、选择阅读方法,指引阅读道路,变乐为会读
一是指导阅读方法。通过阅读实践达到“会读”的境界,则要求教师教会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如掌握快速阅读文章的技巧;学会积累式阅读。所以,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做到习惯成自然,并探索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二是让“查阅工具书”成为永久习惯。学生们一旦感受到了查字典带来的喜悦,这种乐趣就是欲罢不能的。三是教会学生随时做好摘录,写好读书笔记。要求学生阅读时要做好读书笔记,包括圈画、摘抄、评注、仿写、加标题等。同时把精彩优美的语句和文章的片断摘录下来,学以致用,在需要时参照、借鉴。这样,使学生积少成多,自然会丰富学生的内涵,打下坚实的文化积淀。四是对比阅读,逐渐形成读书动笔动脑的好习惯。
二、充分给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增强阅读的持久力
要想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我们就要既追求课堂内的生成,更要追求课堂外的生成。如果要想得益于课外,让课外阅读有生成性,请你拿出一点课内的时间,分享孩子的学习成果。在阅读活动中,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一些读书交流活动,可以谈读书收获,可以着重谈朗读体验,也可以分享感受,也可以专题讨论,总之,让展示活动力争丰富多彩,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在展示活动中,应该做好主持人,对于学生,只要有见解、有收获、有感受就给予鼓励,重要是让学生体验到读书的成功和快乐,从中受到激励。
1、开展“亲子共读”、“同伴共读”活动
与学生家长一起营造家庭读书氛围。要经常带孩子到书店购书,到图书馆借书,拓宽读书渠道。倡导家长在孩子过生日时以书为礼品;过春节的时候,送好书压岁等。建立家庭小书库,在“读书时间”开展亲子共读一本书活动。并要求家长和孩子写出阅读感受,到校后由孩子代表家长朗读,此时也会给孩子带来阅读的成就感。同时开展“我和孩子共读书”征文比赛,交流家教方法。交流内容可以谈谈自己怎样在家中创设浓郁读书氛围,怎样培养孩子浓厚的阅读兴趣,怎样有效指导孩子阅读,怎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方法的介绍;也可以谈谈与孩子一起读书的快乐及自己读儿童读物的感受;还可以讲述“亲子阅读”过程中发生的故事等。
2、举办“朗读比赛”活动,激发朗读内动力
对于适合朗读的文本,比如优美的诗歌、散文等,让学生在朗读中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是很好的方法。在每节课课前开展了“我的讲坛”展示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形式,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采取对抗展示。学生们课下异常积极,准备充分,超乎了我的想象。举办“六一阅读大赛”给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营造一种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开展经典阅读拓展活动
在主题阅读的选文中,有许多文章都是经典名著的节选,有中国古典名著、经典故事,有世界经典童话、神话故事,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这些文章在学完了课文之后,学生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待读完“主题文章”之后,对这些名篇的了解就会更进了一步。但是应该看到,学生读完的文章还是局限于所读文本,对原著还是知之甚少,这时我引导学生深入读经典名著,开展一些品味活动,让学生在讲故事表演的过程中进一步共享经典故事的魅力。总之,主题阅读是一粒种子,课内、课外、学校、家庭都要播撒,我们要整合全社会的土壤,让阅读的种子在儿童的生命中生根、发芽、开花,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沈秋红,教师,现居河北迁安。
一、培养方法,激发兴趣
1、明确阅读目的,激发阅读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腹有诗书气自华”。我首先让学生明白阅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通过阅读可以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从而使自己成为修养良好的人。其次,让学生明白提高写作能力必须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阅读是根本,是前提。抱怨写作没材料的人,很大程度上是书读得少。因为阅读是吸收,是积累;写作是抒发,是表达。自古便有“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警言在告诫我们。最后,使学生明确,他们作文材料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来自课本,二是来自课外阅读,三是来自生活积累。归根结底,都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仔细观察,认真积累。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个“读”需要一定量的积累,长期地,持之以恒地,这样定能收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效果。
2、选择阅读方法,指引阅读道路,变乐为会读
一是指导阅读方法。通过阅读实践达到“会读”的境界,则要求教师教会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如掌握快速阅读文章的技巧;学会积累式阅读。所以,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做到习惯成自然,并探索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二是让“查阅工具书”成为永久习惯。学生们一旦感受到了查字典带来的喜悦,这种乐趣就是欲罢不能的。三是教会学生随时做好摘录,写好读书笔记。要求学生阅读时要做好读书笔记,包括圈画、摘抄、评注、仿写、加标题等。同时把精彩优美的语句和文章的片断摘录下来,学以致用,在需要时参照、借鉴。这样,使学生积少成多,自然会丰富学生的内涵,打下坚实的文化积淀。四是对比阅读,逐渐形成读书动笔动脑的好习惯。
二、充分给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增强阅读的持久力
要想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我们就要既追求课堂内的生成,更要追求课堂外的生成。如果要想得益于课外,让课外阅读有生成性,请你拿出一点课内的时间,分享孩子的学习成果。在阅读活动中,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一些读书交流活动,可以谈读书收获,可以着重谈朗读体验,也可以分享感受,也可以专题讨论,总之,让展示活动力争丰富多彩,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在展示活动中,应该做好主持人,对于学生,只要有见解、有收获、有感受就给予鼓励,重要是让学生体验到读书的成功和快乐,从中受到激励。
1、开展“亲子共读”、“同伴共读”活动
与学生家长一起营造家庭读书氛围。要经常带孩子到书店购书,到图书馆借书,拓宽读书渠道。倡导家长在孩子过生日时以书为礼品;过春节的时候,送好书压岁等。建立家庭小书库,在“读书时间”开展亲子共读一本书活动。并要求家长和孩子写出阅读感受,到校后由孩子代表家长朗读,此时也会给孩子带来阅读的成就感。同时开展“我和孩子共读书”征文比赛,交流家教方法。交流内容可以谈谈自己怎样在家中创设浓郁读书氛围,怎样培养孩子浓厚的阅读兴趣,怎样有效指导孩子阅读,怎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方法的介绍;也可以谈谈与孩子一起读书的快乐及自己读儿童读物的感受;还可以讲述“亲子阅读”过程中发生的故事等。
2、举办“朗读比赛”活动,激发朗读内动力
对于适合朗读的文本,比如优美的诗歌、散文等,让学生在朗读中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是很好的方法。在每节课课前开展了“我的讲坛”展示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形式,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采取对抗展示。学生们课下异常积极,准备充分,超乎了我的想象。举办“六一阅读大赛”给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营造一种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开展经典阅读拓展活动
在主题阅读的选文中,有许多文章都是经典名著的节选,有中国古典名著、经典故事,有世界经典童话、神话故事,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这些文章在学完了课文之后,学生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待读完“主题文章”之后,对这些名篇的了解就会更进了一步。但是应该看到,学生读完的文章还是局限于所读文本,对原著还是知之甚少,这时我引导学生深入读经典名著,开展一些品味活动,让学生在讲故事表演的过程中进一步共享经典故事的魅力。总之,主题阅读是一粒种子,课内、课外、学校、家庭都要播撒,我们要整合全社会的土壤,让阅读的种子在儿童的生命中生根、发芽、开花,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沈秋红,教师,现居河北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