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听说课设计的有效策略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idli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听说训练设计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本文主要从以书为纲、创设情境、结合生活、借助媒体等角度阐述初中英语听说课设计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策略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注重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听说课的关注度不够,没有注重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并且听说课的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压抑,激不起学生的兴趣,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加大听说训练力度,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因为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要把学生培养成综合型人才。
  一、以书为纲,融合学情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听说课的教学目标通常是了解本单元的更多信息;能够从听力材料中获取有用的相关信息;学会用英语谈论本单元的话题。首先要弄清楚这个单元是关于什么话题的,然后融合学生的学情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制定的教学目标要综合学情考虑,根据学生的能力设计听说任务,确定听说主题的难易度。比如在译林版八下Unit3 Online tours 的Integrated skills教學中,这个单元主要讲的是在家网上旅游话题,很多学生对这种旅游方式感兴趣,不出门就能欣赏各地的美丽风景,而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了解更多旅游信息;能够从听力材料中获取有用的、准确的信息;进一步了解如何利用网络获取有用的信息;学会用英语寻求帮助并对别人的请求做出回应。教者用Reading 部分导入,Daniel 和Peter 计划在网上旅游澳大利亚,然后呈现澳大利亚景点的图片,让学生一边欣赏图片一边听Daniel 和Peter的对话,完成对应的练习,在听的过程中,教者有时短暂停顿,让能力稍弱的学生记录答案,之后教者要求有能力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介绍澳大利亚的景点,能力稍弱的学生只要完成书本练习。尽量让每个层次的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使所有学生都有收获。
  二、创设情境,提高实效
  在日常的听说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英语听说能力对学生的重要性,只是播放录音让学生听听而已,也就是说只停留在形式上,这是远远达不到要求的,教者要在学生听的过程中,设计一些任务,让学生有目的的听,带着任务去听,在听的过程中,捕捉有用的信息,如在听每个单元Reading 部分时,教者可以根据文本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听后回答;或者设计一个表格,呈现要点,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记下相关信息。如在听每个单元的Integrated skills的听力材料时,教者可以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材料中的主人翁来捕捉信息,如在译林版九下Unit3 Robots 的Integrated skills教学中,教者问学生“Do you want to have a robot?”学生都回答“Yes”,那接下来有个机器人展览,我们将一起去参加并且选一款我们喜欢的机器人,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很高的热情来听具体的机器人展览信息,就会抓住举办时间、地点、门票等信息去听,并且很轻松地完成书上的练习,授课的效果明显变好。
  三、结合生活,学以致用
  在实践教学中,教者可以组织学生创建实际生活情境或组织实践活动,教育源于生活,让教学活动和实际生活融合起来,能够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课堂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有学以致用的体验,更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发展学生的反应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学译林版八下Unit 1 Past and present的 Reading时,教者结合文本中Mr Chen谈论了 Sunshine Town的前后变化,要求学生上网搜索自己家乡的过去情况,然后结合现在来谈谈有哪些变化,可以从环境、生活、交通等方面的变化入手。有时教者不能局限于书本,要拓展学生的视野,可以在课后组织一些活动,营造英语听说环境,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使学生的听说能力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发展听说能力。如在译林版七上Unit7 Shopping 的Reading 教学后,教者让学生把自己家看过了不需要的书籍带到学校来卖,之后再买自己没看过又喜欢的书籍,在买卖的过程中可以训练学生有关购物的句型,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 How much is it?How much do they cost? …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借助媒体,激发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接受,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多媒体集文字、图片、声音于一体,科学合理的使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一个个形象生动的学习氛围,英语课件的播放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译林版的课本每个单元的第一课时都有Eddie 和Hobo的对话,每次学这个部分内容时,教者都会播放教学光盘上的课件,让学生边听边看,Eddie 和Hobo的表情栩栩如生,然后让学生跟着录音读,并且模仿Eddie 和Hobo的语音语调以及表情表演对话。再如学习每个单元的Reading时,教者会先让学生听录音,同时看着大屏幕上的动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听内容,对所听的内容加以内化,培养学生眼、耳、大脑共同作用,共同参与同一活动,使整个课堂处于听思的氛围,所有学生全身心投入在情境中,无形中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总之,在听说课的教学中,我们要以书为纲,融合学生的学情,设计适切的情境,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借助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定位方法对儿童进行胸部CT检查产生的辐射剂量及采集的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某院儿童重症医学科行胸部CT检查年龄3岁左右的患儿30例,随机分为常规定位组(
绿色环保是一个极为热门的话题,涉及到多个行业与领域,其中在教育中,也大力倡导绿色教育理念的落实,这为新课改指明前进的方向,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化学学科。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需从绿色化学视角出发科学优化化学课堂形式与教学方式,尽量减少污染和废弃物,带领学生一边学习化学知识,一边接受绿色教育,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一、结合理论知识传授,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在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要想从绿色化学视角
目的:探讨肝脏MRI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 ethoxybenzyl 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增强扫描在乙肝肝纤维化分期、肝功能分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
风景园林学随着时代、社会和生活的发展,不断丰富和扩大。世界风景园林学学科的发展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造园阶段(1828年以前)、孕育和创立阶段(1828—1900年)、现代主义运动
目的:以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配准结果为参考,验证TiGRT IVS系统的在线校位精度,从而验证其临床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
【摘 要】 STEM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应用过程中强调对学生的跨学科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希望学生能够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要深入了解STEM教育理念,并引导学生可以对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领域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本文将结合具体的高中案例,深入分析STEM教育理念与高中物理教育的融合策略。  【关键词】 STE
结合学校德育专题案例的校本建构实施,我班开展了“学八礼四仪”等晨会、班会活动,班级的礼仪常规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校园内仍然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因为我们学校的食堂不大,学生分批就餐,我们高段轮到第二批就餐,通过观察,我们班在用餐礼仪方面发现了一些小问题。如就餐秩序混乱,用餐习惯不卫生,挑食现象严重,用餐时间过快等现象。针对部分学生就餐的不良现象,我进行深入思考。这些不良习惯的养成,严重影响学校中餐的
目的:探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联合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und elastography,UE)对非哺乳期乳腺炎(non-lactating mast
《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中指出,中职学校要坚定不移地走改革之路,以信息技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对此,我们有必要立足教育信息化的时代形势,秉承创新化与现代化的教学观念,以信息技术为抓手,开辟信息化的中职语文教学新常态,彰显中职语文育人优势,为学生文学素养以及綜合品质的发展保驾护航。  一、多媒体课件,创设相关教学情境  在现阶段,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师应用频率最多的教学辅助工具,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去体验、感悟,能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情感的体验、行为的转化。本文主要从创设情境、以问促思以及加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