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穆青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0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11日中午骤闻穆青逝世的噩耗,惊呆的我怎么也不相信这会是真的?选
  就在9月16日,我还与穆老通了电话。他说已从北戴河回到北京,身体恢复平稳。并说已为我们正在撰写的红旗渠史稿口述了序言,就是长了些。他想把记录稿再精练精练。
  就在10月8日上午9时30分,我又与穆老的秘书通了电话。我问穆老身体咋样?芽秘书说没事,很平稳。还说"老头"给你们写的序言已修改整理好。我说这几天一直阴雨低温,等十天半月树叶红了,请穆老再来红旗渠畔拍摄太行红叶!秘书说,好!好!红旗渠畔拍红叶,是"老头"多年的心愿。隐隐约约,我还听到那边电话机旁穆老爽朗的笑声……
  怎么刚刚3天还不到,这笑声就戛然而止?
  结识穆青,源于红旗渠。1966年红旗渠三条干渠通水之际,穆青曾到林县采写杨贵和红旗渠劳模们,因"文化大革命"骤起而被迫中止。1969年秋红旗渠支渠配套全面竣工后穆青又来采写红旗渠,又因为杨贵被指责为"穿新鞋,走老路","红旗渠是唯生产力论的活标本",而被迫离去。1991年年初,中央电视台为纪念红旗渠通水25周年拍摄的三集电视片《山碑》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式,我见到了久久仰慕的穆青社长,对红旗渠和修渠人的一往情深使我们老少俩一见如故。1993年初冬,穆青、冯健、周原三位老搭档要重访红旗渠,因大雪封山被搁在安阳。那天晚上,我与穆老促膝长谈。次日黎明,劳模们冒雪从林县赶来与穆老相见,热泪沾襟,难舍难分。回京不久,穆老写成了《两张闪光的照片》一文?穴后被收入《十个共产党员》一书中?雪,还专门嘱托新华社办公厅副主任高长富给我寄来文章和感谢信。1996年秋,我在新华社举办的"穆青作品研讨会"上宣读了《时代精神历史贯通哲学升华》的论文,散会后,穆老特意挽留我一天,让我详细介绍了华山在林县深入生活的情况。之后,穆老写成了《难忘华山》一文,发表在《中国记者》1998年第9期上。1998年、2002年穆老两次重访红旗渠,我都有幸陪同。甚至他到辉县采访郑永和、到卫辉采访吴金印、到淇县采访靳月英也都拉上我。
  得知穆老患病,是在他作为特邀代表出席党的十六大之后。他在深圳疗养期间,我曾托在深圳工作的女儿、女婿去看望他。今年春节前,我几次打电话要去深圳看他,他都说:"我恢复很好。你女儿来过。你专心赶写红旗渠要紧。"
  10月15日16时,当杨贵领着我和红旗渠劳模代表任羊成、林州市委书记王哲、市长来亮、宣传部部长丁庆书来到穆青家里的灵堂前时,一向坚韧的杨贵恸哭失声;任羊成在穆青的遗像前长跪不起;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我崇敬的穆老啊!您就安息吧。我会牢记您的嘱托,像您那样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做一个"勿忘人民"、人民不忘的记者。
其他文献
八百里伏牛山连绵起伏,清清的湛河水日夜流淌。平顶山市卫东区鸿鹰街道大营社区环绕在青山绿水之中,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在党的十六大精神鼓舞下,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激励下,大营社区犹如一颗耀眼的宝石,镶嵌在中原大地上。  大营社区党委一班人脚踏实地,团结拼搏,求真务实,唱响“围绕党建促经济,抓好经济促党建”的主旋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个文明建设硕果满枝。2003年全社区完成社会总产值10092万
期刊
那天,妈妈买了芋头,芋头是一种吃起来又香又软的食物,我特别喜欢吃。可妈妈在洗芋头时遇到了困难,我听到妈妈抱怨说:“用手洗芋头痒得很,好难受,用水冲洗也没用,真是没办法。”这时正在一旁玩耍的我大声喊起来:“我有办法。”妈妈疑惑地说:“你能有什么办法?”我得意地说:“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你先把芋头倒进桶内,加水后用木棍使劲搅动,这样不就行了。”妈妈用了我的方法后,果然把芋头洗干净了,而且手也不痒了。妈妈
期刊
1997年7月1日,香港在经历了156年5个月零4天的“海外游子”生涯后,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在获准从事香港回归报道的记者中,“新华社记者”是一个特殊的招牌:他们不仅能够在第一时间进入第一现场,记录这千年一回的瞬间,而且有幸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体验从客人到主人的身份转型。与他们的特殊招牌相适应的是他们肩负的特殊使命:他们既然代表中国的权威媒体,为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纪实,势必要在刻录真实的同时
期刊
凭着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在条件艰苦的内蒙古阿拉善盟采访,不到两年的时间共在《新消息报》发表稿件291篇,其中1/3是长篇报道。在遭遇车祸、伤情刚有好转时,她就在病床上艰难地写作。她叫何玉玲,是宁夏日报社所属子报《新消息报》派驻内蒙古阿拉善盟的记者。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作出决定,号召全区新闻出版工作者向何玉玲学习。    有一种精神叫顽强    1999年,何玉玲被《新消息
期刊
天天阅读报纸刊物,深感一些说理文章,作者不谙说理之道,或万千概念堆砌,或陈词滥调充斥,或板着面孔训人,或语言味同嚼蜡,把本来正确的理论命题或人生哲理讲得不成模样,读来令人昏睡。回忆平生所读之书,觉得说理能够使人入耳入脑的,《庄子》确有他书难及之处。于是翻检全书,粗作分析,将其说理方法作一归纳,供同好者参考。  《庄子》一书,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的七篇,历代学者大都认定是庄子本人写的,其余则为庄子
期刊
红旗渠畔,情与流水长    1996年的9月20日,我们从辉县向北穿过太行山到林州,一路旧地重游感慨万千。  1972年初冬,我在红旗渠畔采访了半个月,从北面的总干渠走到最南的支渠毛渠。总干渠缠绕在太行山侧的逶迤气势,青年洞的雄奇险峻,曙光洞穿山的神秘,桃园渡槽凌空飞架的雄姿,群英汇流的大气磅礴,都令人荡气回肠。后来我从穆青口中得知了当时的政治背景:原来是周总理严厉批评了河南军管的负责人否定红旗渠
期刊
前不久,新加坡《联合早报》和《海峡时报》都报道了香港一家收费电视台引进了类似在俄罗斯和日本出现过的裸体新闻报道节目,即香港的Now Broadband电视台的一个频道,在2月28日第一次播放了女主播一边报道新闻一边脱衣至全裸的节目。①这名女主播年仅18岁,没有任何新闻报道或当记者的经验。她在5分钟的新闻节目里,先以套装出现,然后一边读新闻一边慢慢宽衣解带,她也成了香港第一位合法的裸体女主播。看罢这
期刊
今年54岁的闫治凯家住商水县练集镇闫桥村,是新闻战线上的“老兵”,他酷爱新闻写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新闻报道工作,至今已有20多年了。20年来,无论酷暑寒冬,从未间断“爬格子”。农闲时,他骑着自行车,身背挎包顶风霜、冒雨雪,整天穿梭于乡村和镇政府之间,采访、记录、写稿、寄稿。2001年冬季,天寒地冻。他听说商水县李埠乡范营村两个私营企业家范伟和范学林分别捐款建校和修路,事迹感人。为抓住这条“
期刊
传播领域是男性占据主导地位或优势地位的行业,战争是“让女人走开”的男性领域,那么处于劣势地位的女记者是如何走入战争,成为记者中的王牌——战地记者的呢?由于中国国情和中国妇女解放的特殊性,中国的女记者从抗日战争到现在的伊拉克战争,这半个多世纪里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路线——模仿、解放、觉醒、突破。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变异的模仿阶段    通行证:被男性化了的身份    在这个阶段要以女性的身份堂
期刊
从今年1月10日起,由大河报倾力打造的、省内数十位著名作家积极参与的《亮点河南/人物》栏目开始与读者见面。该栏目以当代的优秀河南人为报道对象,由省内著名作家和大河报记者共同参与创作,在报道手法上则采取文学和新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操作。迄今为止,已经推出8期,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它不仅展现了河南的亮点人物、宣传了河南的良好形象,而且在新闻文体的创新上也有开拓意义。因为这些报道大都是由记者和作家共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