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河北临城;明清墓葬;壁画;简报
【摘要】2007年7月,在临城县城关镇北街村发现一座古墓葬,经清理发掘,墓主人为明末李席吾,出土了石棺、石供桌及瓷器。在墓室的西壁绘有壁画一幅,是河北省明代墓葬中的首次发现。且该墓位于上世纪发现的李世藩茔地中,对研究明代临城李氏家族及其茔地有重要价值。
2007年7月,河北省临城县城关镇北街村村民在基建施工时发现一座古墓葬,县文物保管所工作人员随即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一、地理位置
墓葬(M1)位于临城县城岐山湖大道供电公司北150米处,东邻大理石加工厂,西接南街小区,南邻供电公司,北部为农田。
二、墓葬形制
墓葬为砖石混砌竖穴墓,方向90°。由墓道、墓门、墓室三个部分组成。
墓道 为斜坡形。宽1.7米,残长3.5米,底部东西斜铺一青石条,石条长2.6米,宽0.6米,厚0.23米。
墓门 上部石墙已破坏。墓门由门楣、门扉、门框、门槛、门券和石门组成。门楣长2.43米 ,宽0.46米,厚0.22米。门扉高1.2米,宽0.63米,厚0.13米。门框高1.3米,宽0.37米,厚0.32米。门槛长2.43米,宽0.46米,厚0.22米。门券呈半圆形,残高1 米。石门南面一扇保存完好,北面一扇被破坏。石门为素面,门扉边缘0.58米处有一 铁衔环痕迹(铁门栓与铁锁已锈蚀掉落在石门槛内)。
墓室 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3.84米,南北宽3.5米,高3.02米,砖石结构。东西两壁为青石平铺交错垒砌至顶,南北两壁用青石平砌1.1米后,用长27厘米、宽14厘米、厚7厘米的灰砖平砌内收起券顶,券顶为双层。墓室四壁在青石与灰砖交接处的青石面上涂有一层灰色颜料,内壁砖面上涂有一层白灰。墓底用青石板平铺而成,共有30块。墓底距地表4.47米。
墓室的北侧放一石椁,由盖板、底板、前挡板、后挡板、左侧挡板、右侧挡板组成。椁盖长2.6米(已断为两截),前宽1.02米,后宽0.82米,厚0.1米;前挡板上宽0.82米,下宽0.92米,高0.84米;后挡板上宽0.62米,下宽0.7米,高0.6米;左右侧挡板前高0.84米,后高0.6米,长2.64米;前挡板厚0.15米,后挡板厚0.13米;椁底长2.74米,前宽1.2米,后宽0.9米,厚0.26米。石椁的左右侧档板为菱形斧剁纹,前挡板为斧剁四出纹,中间抹平雕刻一竖匾,高0.31米,宽0.18米,中间阴刻楷书“明显考廪生席吾李公柩”(图三)。石椁内有木棺痕迹,内有一具男性骨架,年龄约55岁,骨架长1.8米,出土铜钱12枚。在石椁南部约0.4米处有一木棺痕迹,长1.8米,宽0.7~0.56米,内有一具女性骨架,年龄约60岁,骨架长1.65米左右,棺内出土2枚铜钱。两具骨架均头西脚东,仰身直肢。在木棺东部、石椁南面放置一石供桌。在供桌与石椁之间有两件青花瓷盘和一件酱釉碗。
三、壁 画
墓室西壁绘有壁画一幅。壁画制作方法是先在石壁上抹一层白灰面,然后在白灰面上作画。壁画高2.3米,宽1.7米。其背景为波涛汹涌的大海,远处祥云萦绕,峰峦隐现,一轮红日正冉冉从东方升起。一老者与两个侍童脚踏祥云站立在浩瀚无边的大海之上。老者清癯白净,双手持箫,悠然自得地作吹箫状。身后右边的侍童双手捧一灵芝,灵芝上有一硕大寿桃;左边的侍童双手持一卷轴,卷轴斜置于右胸前。壁画上边为横格,楷书“寿域悠远”四字。整幅壁画色彩鲜艳,技巧娴熟,人物逼真,栩栩如生。画面有高山大海、灵芝仙桃,集中表现了墓主人追求长寿和想得道成仙的美好愿望(图四、五)。该壁画尺幅大,保存完好,且是河北省明代墓葬中的首次发现,弥足珍贵。
四、出土器物
1、瓷器 3件。
青花瓷盘 2件,均残。直口,弧腹,圈足,内外施满釉。盘口内壁画有一圈几何形纹,盘底画一奎星图案,线条流畅自然,形象自由奔放。M1∶2,口径13.5厘米,底径8厘米,高2.8厘米(图六,1)。M1∶1,圈足内篆书“清”字款。口径13.5厘米,高2.8厘米,足径8.6厘米。
酱釉碗 1件。M1∶3,敞口,弧腹, 圈足。内施满釉,底部有涩圈,碗外施釉不及底。口径 17厘米 ,底径6厘米,高 5厘米(图六,3)。
2、铜钱 14枚。锈蚀较严重,其中可辨认的有宋代“祥符通宝”2枚、明代“万历通宝”3枚、清代“顺治通宝”2枚。
3、石供桌 长方形,素面无纹。长73厘米,宽46厘米,高0.38厘米。
五、结 语
墓葬所在地被当地百姓称之为“石马地”,据老年人讲,上世纪70年代在该墓东约40米处有一长长的神道,神道两侧有高大的石人、石马、石羊等石像生。墓葬的西南20米处尚有一大墓冢,1965年将其挖开, 其形制与此墓相同,也出土有一口石棺,并出土墓志一合,为“明故封议大夫南京户部郎中龙岗李君墓志铭”。李龙岗,即李世蕃,字邦镇,号龙岗,临城县青龙乡人。墓志载:“李世蕃,嘉靖丙辰进士。幼丧父,依母刘氏,与兄世芳同居。笃志励学,既登第,任临晋令。时值地震后,设法赈济,全活者众,……历升常州府判、松江同治,复擢南京户部郎中。……有子二,长子李颖,次子李锁。有孙三,一曰含英,二曰含萃,三尚幼无名。”[1]李世蕃之父即李厚庵,“讳权,字宜之,别号厚庵,世为临城之独上里人。……卒于嘉靖九年六月十三日……享年只四十有七……生子男二:长世芳,次世蕃……”[2]。李世蕃墓北边应有其兄李世芳之墓,东边应有其子孙之墓,也就是说该墓地是以李世蕃为代表的李氏家族墓群。李席吾墓石椁前挡板匾额内阴刻楷书“明显考廪生席吾李公柩”,可知李席吾卒于明末;墓中出土的清“顺治通宝”,则说明他的妻子死于清初 的顺治年间(1644—1661年)。李世蕃“生于明正德十三年,卒于明隆庆六年(1572年)”[3],李世藩与李席吾妻卒年相距80年左右。据当地埋葬习俗与该墓地穴位排列位置推断,李席吾应是李世蕃兄世芳之后。
发掘人员:张志忠、柴宏亮、麻俊贤、
胡广胜、赵桂春、张志军、
宋志刚、赵庆国
绘 图:郝建文、柴宏亮
执 笔:王信忠、索丽霞、刘军华
————————
[1]清·杨宽,乔已百编纂:《 临城县志》,临城县人大常委会据清康熙三十年版本校点、简体重排,文物出版社,2006年。
[2]《李龙岗墓志铭》,1965年出土于临城镇歧山湖大道北明代李氏家族墓地,现藏于临城崆山白云洞碑廊。
[3]《李厚庵夫妇墓志铭》,1949年后临城鸭鸽营乡(原为梁村乡)西渎村东出土,现藏于临城县文物保管所。
〔责任编辑:张金栋〕
【摘要】2007年7月,在临城县城关镇北街村发现一座古墓葬,经清理发掘,墓主人为明末李席吾,出土了石棺、石供桌及瓷器。在墓室的西壁绘有壁画一幅,是河北省明代墓葬中的首次发现。且该墓位于上世纪发现的李世藩茔地中,对研究明代临城李氏家族及其茔地有重要价值。
2007年7月,河北省临城县城关镇北街村村民在基建施工时发现一座古墓葬,县文物保管所工作人员随即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一、地理位置
墓葬(M1)位于临城县城岐山湖大道供电公司北150米处,东邻大理石加工厂,西接南街小区,南邻供电公司,北部为农田。
二、墓葬形制
墓葬为砖石混砌竖穴墓,方向90°。由墓道、墓门、墓室三个部分组成。
墓道 为斜坡形。宽1.7米,残长3.5米,底部东西斜铺一青石条,石条长2.6米,宽0.6米,厚0.23米。
墓门 上部石墙已破坏。墓门由门楣、门扉、门框、门槛、门券和石门组成。门楣长2.43米 ,宽0.46米,厚0.22米。门扉高1.2米,宽0.63米,厚0.13米。门框高1.3米,宽0.37米,厚0.32米。门槛长2.43米,宽0.46米,厚0.22米。门券呈半圆形,残高1 米。石门南面一扇保存完好,北面一扇被破坏。石门为素面,门扉边缘0.58米处有一 铁衔环痕迹(铁门栓与铁锁已锈蚀掉落在石门槛内)。
墓室 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3.84米,南北宽3.5米,高3.02米,砖石结构。东西两壁为青石平铺交错垒砌至顶,南北两壁用青石平砌1.1米后,用长27厘米、宽14厘米、厚7厘米的灰砖平砌内收起券顶,券顶为双层。墓室四壁在青石与灰砖交接处的青石面上涂有一层灰色颜料,内壁砖面上涂有一层白灰。墓底用青石板平铺而成,共有30块。墓底距地表4.47米。
墓室的北侧放一石椁,由盖板、底板、前挡板、后挡板、左侧挡板、右侧挡板组成。椁盖长2.6米(已断为两截),前宽1.02米,后宽0.82米,厚0.1米;前挡板上宽0.82米,下宽0.92米,高0.84米;后挡板上宽0.62米,下宽0.7米,高0.6米;左右侧挡板前高0.84米,后高0.6米,长2.64米;前挡板厚0.15米,后挡板厚0.13米;椁底长2.74米,前宽1.2米,后宽0.9米,厚0.26米。石椁的左右侧档板为菱形斧剁纹,前挡板为斧剁四出纹,中间抹平雕刻一竖匾,高0.31米,宽0.18米,中间阴刻楷书“明显考廪生席吾李公柩”(图三)。石椁内有木棺痕迹,内有一具男性骨架,年龄约55岁,骨架长1.8米,出土铜钱12枚。在石椁南部约0.4米处有一木棺痕迹,长1.8米,宽0.7~0.56米,内有一具女性骨架,年龄约60岁,骨架长1.65米左右,棺内出土2枚铜钱。两具骨架均头西脚东,仰身直肢。在木棺东部、石椁南面放置一石供桌。在供桌与石椁之间有两件青花瓷盘和一件酱釉碗。
三、壁 画
墓室西壁绘有壁画一幅。壁画制作方法是先在石壁上抹一层白灰面,然后在白灰面上作画。壁画高2.3米,宽1.7米。其背景为波涛汹涌的大海,远处祥云萦绕,峰峦隐现,一轮红日正冉冉从东方升起。一老者与两个侍童脚踏祥云站立在浩瀚无边的大海之上。老者清癯白净,双手持箫,悠然自得地作吹箫状。身后右边的侍童双手捧一灵芝,灵芝上有一硕大寿桃;左边的侍童双手持一卷轴,卷轴斜置于右胸前。壁画上边为横格,楷书“寿域悠远”四字。整幅壁画色彩鲜艳,技巧娴熟,人物逼真,栩栩如生。画面有高山大海、灵芝仙桃,集中表现了墓主人追求长寿和想得道成仙的美好愿望(图四、五)。该壁画尺幅大,保存完好,且是河北省明代墓葬中的首次发现,弥足珍贵。
四、出土器物
1、瓷器 3件。
青花瓷盘 2件,均残。直口,弧腹,圈足,内外施满釉。盘口内壁画有一圈几何形纹,盘底画一奎星图案,线条流畅自然,形象自由奔放。M1∶2,口径13.5厘米,底径8厘米,高2.8厘米(图六,1)。M1∶1,圈足内篆书“清”字款。口径13.5厘米,高2.8厘米,足径8.6厘米。
酱釉碗 1件。M1∶3,敞口,弧腹, 圈足。内施满釉,底部有涩圈,碗外施釉不及底。口径 17厘米 ,底径6厘米,高 5厘米(图六,3)。
2、铜钱 14枚。锈蚀较严重,其中可辨认的有宋代“祥符通宝”2枚、明代“万历通宝”3枚、清代“顺治通宝”2枚。
3、石供桌 长方形,素面无纹。长73厘米,宽46厘米,高0.38厘米。
五、结 语
墓葬所在地被当地百姓称之为“石马地”,据老年人讲,上世纪70年代在该墓东约40米处有一长长的神道,神道两侧有高大的石人、石马、石羊等石像生。墓葬的西南20米处尚有一大墓冢,1965年将其挖开, 其形制与此墓相同,也出土有一口石棺,并出土墓志一合,为“明故封议大夫南京户部郎中龙岗李君墓志铭”。李龙岗,即李世蕃,字邦镇,号龙岗,临城县青龙乡人。墓志载:“李世蕃,嘉靖丙辰进士。幼丧父,依母刘氏,与兄世芳同居。笃志励学,既登第,任临晋令。时值地震后,设法赈济,全活者众,……历升常州府判、松江同治,复擢南京户部郎中。……有子二,长子李颖,次子李锁。有孙三,一曰含英,二曰含萃,三尚幼无名。”[1]李世蕃之父即李厚庵,“讳权,字宜之,别号厚庵,世为临城之独上里人。……卒于嘉靖九年六月十三日……享年只四十有七……生子男二:长世芳,次世蕃……”[2]。李世蕃墓北边应有其兄李世芳之墓,东边应有其子孙之墓,也就是说该墓地是以李世蕃为代表的李氏家族墓群。李席吾墓石椁前挡板匾额内阴刻楷书“明显考廪生席吾李公柩”,可知李席吾卒于明末;墓中出土的清“顺治通宝”,则说明他的妻子死于清初 的顺治年间(1644—1661年)。李世蕃“生于明正德十三年,卒于明隆庆六年(1572年)”[3],李世藩与李席吾妻卒年相距80年左右。据当地埋葬习俗与该墓地穴位排列位置推断,李席吾应是李世蕃兄世芳之后。
发掘人员:张志忠、柴宏亮、麻俊贤、
胡广胜、赵桂春、张志军、
宋志刚、赵庆国
绘 图:郝建文、柴宏亮
执 笔:王信忠、索丽霞、刘军华
————————
[1]清·杨宽,乔已百编纂:《 临城县志》,临城县人大常委会据清康熙三十年版本校点、简体重排,文物出版社,2006年。
[2]《李龙岗墓志铭》,1965年出土于临城镇歧山湖大道北明代李氏家族墓地,现藏于临城崆山白云洞碑廊。
[3]《李厚庵夫妇墓志铭》,1949年后临城鸭鸽营乡(原为梁村乡)西渎村东出土,现藏于临城县文物保管所。
〔责任编辑:张金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