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课程标准执行力的题中之义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i412319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改革与发展已进入新阶段,职业教育教学领域因此有了新目标和新要求。随着中职语文课程标准颁行,语文教育也将出现目标与现状反差加大的困境。应将教师角色定位再明确,增强教师课程意识,推动研究性教学反思作为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破解中职语文课程标准真实落地难题的根本之策。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程;教师专业发展;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4C-0018-04
  现阶段,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已作为教育改革的取向明确,教育部也将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定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决策提出。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但其并非操作性细则,需要通过课程、教学、评价等途径落实,因此,教师、教材、教法正是核心素养真实落地的保证。研读最新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不难得出以下结论:处于核心部位的语文核心素养,支撑起整个课程结构;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设置的专题,以及两级学业水平,架构了课程内容与要求;情境任务中推动语文实践与情感体验,成为教学实践应遵循的原则。
  借课程标准颁行之机,推动教学改革向深层次迈进,是中职语文界共识。笔者认为,课程标准颁行,语文核心素养确定,负载课程标准内涵要义改革指向的部编本教材面世,定使中职语文教育呈现守正创新的新局面。此时,作为教学活动重要主体,也是最终“活化”课程标准的教师,将成为中职语文教学进行有效改革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语文教师专业水平,探求专业发展路径,已成第一要务。根据笔者体悟,以促教师角色定位再明确为逻辑起点,从确立课程意识着眼,在促进反思性研究处着力,着重解决课程标准适应力的问题,应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保证课程标准真实落地的必取策略。
  一、角色定位:专业发展的起点
  教师不仅是职业,更是一种专业。这一专业要求教师持续地学习,获得并更新专门的知识和独特的技术,其中,适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提升专业素养,以顺应改革大势,尤为重要。教师专业发展,是贯穿整个教学生涯的。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教师需要不断端正自己的价值取向、理念信念,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发展过程中保持活力。
  笔者曾从教学能力(教学预设、教学研究等角度)、教学实践(课堂教学、考试检测等层面)、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高度)三个维度编制一份问卷,对任教的学校和相近地区职业学校做了一次调研。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工作态度无可指摘(面对学习水平、学习习惯都存在问题的学生,仍兢兢业业教学),教学观念尚属先进(能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任务驱动等先进教学方法),但对现阶段教改取向的认知程度与认识水平存在明显不足。例如,对课程标准中明确的语文核心素养内涵要义及其对教学改革的导向不甚了了,对如何顺应新阶段的教学改革尚无考虑。追根究源,是对教师存在价值,如何体现价值缺乏深层次思考。
  教改进入新阶段,语文教师能否实现自身价值尤为重要,关系着语文课程能否达成以语育人、以文化人的目标。众所周知,教师的存在价值与其角色定位息息相关。教师的角色定位呈动态状,因教改大势而调整。笔者认为,应该依据当下的教育改革取向与目标,按照破解问题症结的需要,从三个层面对语文教师的角色进行再定位,作为推进专业发展提高课程标准执行力的起点。
  首先,明确语文教师的基本价值。通過教育教学实践,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应是教师工作的终极价值。作为语文教师,其基本价值集中体现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并在教学中自然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一价值定位,不可须臾偏离。
  其次,确立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就是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教育理念之于教育教学实践,具有引导定向的功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课程标准依照语文课程特质,将其具化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语文教师应把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视为教育理念的体现与落实。
  最后,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语文教师教学观念更新应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更新对教学活动本质的认识,确立新的教学观;其二,更新对学生的认识,建立新的学生观。新的教学观视教学活动为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充分交流,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共同解决问题,达成目标。新的教学观强调教学有效性,即学生发展了,教师的教学策略也丰富了。新的学生观集中表现为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真正处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活动,包括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都是为了激活、唤醒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实践、主动探究,积极体验、获取知识,习得技能,形成能力,提高素养。
  教师角色定位,第一层面是追求价值的体现,这是核心,否则专业发展难有成效;第二层面是确立教育理念,这是专业发展的压舱石,不会受貌似改革实质无效的思潮左右;第三层面强调教学观念是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它是价值追求、教育理念在教学行为中的内化与活化,直接作用于教学活动。
  二、课程意识:专业发展的基石
  教师由执行教学大纲转为贯彻课程标准,绝不能简单理解为教学文件名称的改变,而是关系观念升华的大问题。依据核心素养理念制定的课程标准,体现了新时代课程改革的取向,回应了“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对教学的诉求。例如,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这一关键概念,又第一次用专题形式架构课程内容,这是课程目标的深化与教学内容的升级。又如,课程标准以两级水平判断学生学习程度及水平,这是检测方式的革新与质量标准的等级化。再如,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中,尤为强调在情境中展开教学活动,这是要求教师把握语文课程特质,遵从其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凡此种种,都表明中职语文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开始,新的指向、新的目标随之到来,教师也因此面临新的教学领域和新的教学要求。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将会陷入手足无措的尴尬境地。   教学观念更新是一个“隐形工程”,这一“工程”的特点之一,是强调循序渐进,重视教师自身的反思及主动实践。因此,教学观念转型,不是业务培训的形式或认知层面的灌输所能解决的,须从强化意识起始,通过构建平台,提供抓手,营造氛围,促使教师认同先进教学观念,并在教学行为中真切感受到它的影响与导引。笔者认为,借助贯彻课程标准时机,推动教师确立课程意识,并借此搭建转化平台,是教学观念更新的有效抓手。课程意识,包括教师对课程本质、课程结构与功能、特定课程的性质与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课程评价以及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基本看法,是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1]。即教师理解了为什么要教语文课程,并掌握了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考;在教学实践中能够指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学语文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学什么和怎么学。教师的课程意识,内在地包含主体意识、生成意识和资源意识[2]。教师一旦能够自觉地确立课程意识,面对课程标准带来的一系列新要求,即可以根据自身需要主动研究应对的策略,在教学实践中解决自己的问题,专业水平也能拾阶而上。
  试以《雨霖铃》两种教学目标的预设做比较,说明课程意识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教学目标之一:第一,结合注释,掌握词中实词的含义;第二,了解词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了解作者在宋词创作中的地位及婉约流派特点;第三,背诵全词。
  教学目标之二:第一,结合注释,掌握词中“凄切”“无绪”“凝噎”“暮霭”“冷落”等词的含义,结合“对长亭晚”“千里烟波”“晓风残月”等词句想象词中描摹的情境,感受词中表达的情感,体会古代诗词用语凝练、典雅的特点;第二,根据自己的感受,找出最喜爱的词句,并与同学交流喜爱的原因;第三,课后查阅资料,搜集宋代豪放、婉约两大流派的代表作家与典范词作,用100—150字写出自己通过课文学习及查阅资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感悟。
  两相对照,“之一”是传统教学目标。仅限于文言基础知识和古代文化常识积累,没有从语言文字研读中感受体验,只让学生被动接受,教学会索然无味,挫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之二”是课程意识下确立的教学目标,理解了为什么教文言文和文言文应该教什么。在核心素养视域下,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文化自信的高度确定教学目标。与传统教学目标(即“之一”)比较,具有以下鲜明特点。其一,文言基础知识学习,不是积累“冷知识”,而是从中体会文言文用语凝练、典雅的特点,提高语言文字理解与运用能力,对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妙产生敬畏之心。其二,掌握了古代文化常识传授的目的,不只是记诵,是将其“活化”为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用料”。其三,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一教学目标,是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教师课上点拨得以完成,让学生经过一个从认知、体验到领悟的过程,这是课程意识中主体意识和生成意识的体现。其四,三个目标渐次深入,呈整体性。“之二”充分说明,只有教师具备了课程意识,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偏离。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教学目标是教学预设的起点和教学活动的依凭,是语文核心素养真实落地的首要前提;否则,即使课程标准颁行,新瓶装老酒的问题依然会出现。
  中职语文教育改革深化,必然对教师专业水平提出更高要求,聚焦课程意识,使其兼具指导性与操作性、科学性与规范性之功用,是贯彻课程标准的必要条件,也是评判教师专业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准。
  三、研究性反思:专业发展的推进器
  如前所述,进入新阶段的中职语文教育,亟待教师确立课程意识。课程意识,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是对课程主要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反映[3],属于课程观念层面。课程意识不会自发生成,只能自觉生成。提出課程意识,为教师专业发展明确了指向,也提供了阶石。如何拾级而上,仍需要教师自身努力,其中,增强反思性实践能力,便是拾级而上的助推器。
  进入中职校的学生,其语文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及学习水平不理想的现状很难改变,这也是教师改革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新颁行的课程标准蕴涵的先进理念及提出的新要求,会使目标与现状的反差加剧,增加改革难度。若以“师生是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分析这一问题,不难得出结论,即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教师主体提升专业水平,学生才能得到引导、获得发展。
  早年,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应该就事实生理想,凭理想正事实。要有事实化的理想,理想化的事实。这说明,现状与目标之间差距永远存在,否则何需改革?要逐渐消弭差距,关键是坚定理想。语文教师的理想应该是追求智慧教学。依笔者多年教学的领悟,欲达智慧教学境界,必须增强反思性实践能力,坚持将研究性教学反思作为形成这种能力的途径。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可用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列出的公式说明:教师成长=经验 反思。语文教师对教学反思并不陌生,很多学校已将撰写教学反思列为教学常规,但是,仍有教师的“反思”未成为“成长”的助推器,其根源在于“反思”未在应用性研究范畴内进行,以致即使有效,但有限。根据笔者经验,一旦立于追求价值实现高度,从课程意识角度,以应用性研究的要义进行教学反思,专业成长必定长足进步且明显。这里必须厘清应用性研究的外延与内涵。依笔者之见,按照“教学即研究”“没有离开研究的教学,也没有离开教学的研究”这一观念,用应用性研究的要义进行教学反思,其外延是课堂教学范畴,其内涵是研究影响个人专业发展和教学效果的症结性问题。首先,需凝练或判断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其次,思考以何种教学理论为解决之指导;最后,尽可能使某一反思有“续篇”,持续进行,反复验证,力求总结出规律性的结论。如此界定,教学反思即具有教学研究的性质,必将使教学拥有理性的翅膀,专业水平也因此得到发展。长此以往,教学智慧终将形成。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途;以应用性研究的要义进行教学反思,才是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能促使教师对感性经验进行理性思考,再以理性思维指导感性实践,实现认识的飞跃。如此坚持,“成长”必定有望。
  课程标准的颁行,语文核心素养的明确,会将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推向新的高度。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部编版中职语文教材推出之后,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只要认准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角色定位,通过确立课程意识实现教学观念更新,以应用性研究深化教学反思,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教师的课程标准执行能力也会随之提升。
  参考文献:
  [1][2][3]郭元祥.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03(6).
  责任编辑:许洁
其他文献
摘要:拓展性阅读可以提升學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助于实现阅读教学的提质增效。儿童立场是推进拓展性阅读的起点,也是归宿。开展拓展性阅读应当坚守儿童立场,即“从儿童出发”,用“儿童的方式”打开,“为了儿童”。具体地说,就是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异质性、兴趣需要出发,用表现式、情境化、合作式的方式开展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语用力、想象力,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拓展性阅读;儿童立场;统编小学语文教材 
瓷器  精美绝伦的瓷器。美轮美奂的纹饰诠释它娇媚万千的美。  一如女人一样,易碎。  让我联想景德镇,千年的瓷都,像不凋的花朵,开在岁月里。借女人轻歌曼舞的身子塑成曲线,塑成几何。塑成玉。  爱情洁白如雪或者薄如蝉翼。  汝窑、官窑、钧窑、哥窑、定窑系出名门。一片残瓷也掩不住卓尔不群的气质。风姿荡漾,仿佛时光的追逐、翩跹。  因为坚硬,瓷器从不在意根一样密布的伤痕。选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方式
摘要:以“服装缝制工艺”教学内容为抓手,在中职服装专业中应用产教融合“大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拓展课堂实施路径。通过分析中职服装专业课堂教学困境,模拟企业操作规程,实现“校企合作·教材研发·质量控制·岗位需求”的教学操作范式,提高服装人才的培养质量及适应服装企业行业的需要。  关键词:产教融合;“大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
花匠  一截枯枝,一棵败草。  水边的顽石,墙边的青瓦。  从自然中来,到花艺中去——自然便有了呼吸。  花艺,从技术中解放,得道自然。  自然,需匠心独具。  以花开的方式开解自己,以花落的姿态放慢自己。这,便是自然的底色、生命的底色。  花匠眼中,花非花,万物皆花。  艺非艺,万物皆灵气。  万物没有高低贵贱,没有等级排名。  一株倒伏的竹。一棵站着的松。  一方青苔。一页荷花。  主角与配角
暴风雪  在郊外,我遇到了一场暴风雪。回到城里的时候,暴风雪已经停了。我突然感到茫然,脸色苍白…  面对烟尘弥漫的城市,我无法说出什么。我喜欢的岁月已经被快速运走,大声鸣笛的街头和车祸是最后的告别?经过我身体的冬天,在心里留下冰块,留下陈旧的云影……让它在头顶徘徊,并且把放弃了人群的村庄提升到云彩之上。  我看到有太多的车流从城市挤出来,那空旷的大地开始变得混乱和狭窄,神秘的牧羊人用他的皮袍护住陡
倚靠在一棵树下,才看得见整个人间。   風信子来到田野,传递云朵的信件。被河水打湿,被一个孩童捡起来,当作护身符。灵隐寺的香烛,点燃的是蚂蚁的热情。   山冈上的桃花,不知被哪阵风吹得摇摆不定。   你看那牛羊,正在把大地的黑吃得一干二净。   放下你的尊严吧。就像大地的白,与你无关。  故乡对我的宽容   一个雨滴,滋润不了干枯的老松。   木门的吱呀声,大风带着花草一起赶来赴宴。饥
此刻,是什么在静静地、缓缓地流淌?  像飘浮在山巅的淡蓝色雾霭,像弥漫在林间的温柔的月光。却又不是淡蓝色雾霭,也不是温柔的月光。那在此时静静地流淌着的,是她天使般曼妙的歌声,是点石成金的美,令人无法逃避,更不忍拒绝,只能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心甘情愿地随之流淌。  这来自天堂的声音,不是为了要把我叫醒,而是为了让我更安稳地睡去。我的心睡去了,我的梦起飞了,我那双从不为人所知的翅膀也悄悄地舒展開了。我
20、23期為合刊
期刊
摘要:在新时代,基础教育科研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推动区域内及跨地区的协同创新:回归宗旨,明确基础教育科研的核心指导思想;多元合作,创新基础教育科研的活动组织与机制;改革评价,激活基础教育科研的活力与效力。  关键词:教科研;协同创新;回归宗旨;多元合作;改革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6A-0047-04  2019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
当我走过这片熟悉的稻田   当我走过这片熟悉的稻田,一眼望过去,叶子都如开水煮过了一般。这时候我们知道,秋天,已经熟透了。   看着父亲在用镰刀收割稻谷,母亲弯着腰在埂间,捡拾一个个沾着泥土的稻穗。父母认真拍掉稻穗上的泥,就像迎接玩耍归来的孩子,伸手就抱。   那些落下泥土的句子,镶在一首首诗歌里。秋风吟唱,撞击黑瞳,落叶的风景,没有斧正回忆里分枝的细节。大地已经张怀,收容时间,往事。爱和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