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广播剧中有声语言发展态势研究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s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我国广播剧发展进程,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从大众传播到小众艺术,从电视时代到网络时代,可谓是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变化。新媒体背景下,广播剧的传播平台及受众需求都发生了巨大改变,为了在新媒体背景下开拓市场,广播剧及其有声语言表达艺术要在发展中谋求创新。本文基于新媒体背景,对广播剧中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的发展态势进行剖析和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剧;有声语言表达艺术;发展态势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1-0166-03
  一、廣播剧发展情况及特性
  (一)广播剧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两个发展“拐点”
  广播剧在我国的市场发展可谓是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变化,两个关键“拐点”使广播剧由大众传播逐渐转变为小众艺术。20世纪30年代,一批戏剧家为宣传抗日创作的广播剧是中国广播剧的先驱;1950年2月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并播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广播剧——《一万块夹板》;1950年至1966年,广播剧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含义,当时的作品有反对包办婚姻的《潘秀芝》、抗美援朝期间播出的《朝鲜丹娘——金玉姬》等。从1978年开始,国内广播剧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高峰期。当时无线电设备的普及率已相对较高,沉寂许久的文学创作者们的著作陆续问世,为广播剧提供了新鲜的素材来源,这一时期的广播剧质量高、数量多、制作精良,涌现出了《红颜》《宝葫芦的秘密》等多部红极一时的经典作品,关山、曹灿等演播家的名字也家喻户晓。而不久以后,广播剧迎来了第一个关键“拐点”,这一拐点让广播剧淡出了大众视野,广播剧的吸引力明显下降。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电视时代到来,此时人们对于电视画面的新鲜感高出了对于广播剧声音的喜爱,广播剧虽然没有在电视时代的冲击下走向消亡,却因为受众的锐减逐渐走向了小众。人们对广播剧的认知越来越少,而且趋于老龄化。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影视剧数量的剧增,年轻受众大多被电视吸引,这使得广播剧的发展更加趋于老龄化。2000年后,国内广播剧播放渠道仍然以传统电台为主,此阶段的广播剧如同遭遇了瓶颈,在夹缝中求生存。而后直到网络小说盛行,才为广播剧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广播剧虽无法回到曾经的巅峰时代,但也开始在新的历史时期形成一定规模,朝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是广播剧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拐点”,也是广播剧发展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新媒体为广播剧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让广播剧重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之中。诸如猫耳FM、蜻蜓FM,喜马拉雅等平台的出现丰富了广播剧的色彩,也为受众提供了参与平台。同时,新媒体平台对广播剧作品的包容性更强,很多在传统媒体中无法被播出的作品,借助新媒体平台却可以打开市场,如耽美类作品。随着耽美广播剧受众群体的需求不断扩大,很多优质的作品相继诞生,如青春校园题材的《撒野》《伪装学渣》,都市生活题材的《社交温度》《刺青》,刑侦题材的《默读》《破云》,玄幻题材的《魔道祖师》,娱乐圈题材的《影帝》,电子竞技题材的《FOG》《AWM》,等等。
  随着资本的注入,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收听者,都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获得更高的创作热情。广播剧周边、广告植入、付费模式、线下活动等为广播剧发展注入了新生活力,广播剧淡入了人们的视野,为受众呈现了区别于电视剧的更高端的品质。新媒体时代,广播剧对创作者的要求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每个人都有成为广播剧创作者的机会,这为更多爱好广播剧的受众提供了发展平台。
  (二)广播剧的发展特性
  1.陪伴性。广播剧是一种具备戏剧特征的综合性声音艺术,具有良好的陪伴性。无论是处于传统媒体背景还是新媒体背景下,广播剧都可以做到打破空间限制,让受众随时随地听广播。广播剧用声音传递信息和情感,并使受众身临其境,让生活情境真正融入我们的实际生活之中。即使是在外出时,广播剧也不会占用受众过多注意力,与受众将要进行的其他活动兼容性更强,它的陪伴性显然更具有时代意义。
  2.简单性。广播剧作为有声语言表达艺术,与可视化艺术相比,制作更具简单性,制作成本相对来说也更低,对制作者的要求也没有那么严苛[1]。舞台剧、电视剧这类可视化艺术形式故事性和表演性较强,随着受众审美水平的提高,他们对于画面的要求也更高,因此需要更长的制作周期。这类艺术形式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方面更加复杂,制作过程耗资巨大,对于演员的要求也更高,普遍要求声台形表缺一不可。而广播剧则更贴近群众基础,表达方式更纯粹,尤其是在新媒体背景下,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话筒,只要拥有足够热爱,能运用好有声语言表达艺术,就可以成为广播剧优秀创作者。每一位受众都可以成为广播剧的创作者,使其具备了简单性和普及性。
  3.收益性。相比其他艺术形式,广播剧更容易作为各种知名小说、电视剧、电影等IP的衍生品存在,也更易于获得广告商的青睐。一方面,广播剧的广告收费较其他媒体性价比更高,对于广告商来说,在相同预算的情况下,借助广播剧获得的广告曝光率更高;另一方面,广播剧可以增加相关IP的收益,产生更大的效益。根据晋江文学城站内公开数据显示,广播剧《魔道祖师》收益超千万,《破云》《默读》等广播剧收益则超百万。目前几家主流音频平台都是通过单集收费或单部收费的方式营收,一般是前3集免费收听,收费标准则各平台各有不同。《魔道祖师》第1季共14集,集均定价1.85元,累计播放量达1亿,这样高的收益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依赖原著改编的网络剧《陈情令》的热度带动的;同样,广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高收益也得益于其原著小说以及冯绍峰、赵丽颖主演的同名电视剧。由此可见,在新媒体背景下,广播剧的市场收益性相较于其他艺术形式更强也更具优势,而且也越来越能看出其发展空间[2]。
  对一部广播剧而言,内容是立足根本,制作是重要组成部分,有声语言表达艺术则是广播剧的“魂”。如何抓住这个灵魂,让语言真正走入广播剧,真正成为人们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良师益友,是广播剧制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在新媒体时代,广播剧尚处于发展期,当前的巅峰的确可以带来高收益,但倘若一味地追求收益而忽略了作品本身的质量,那么反倒会坏了自身口碑,影响自身的收益。因此,广播剧也应该斟酌利弊,均衡发展。面对这样的问题,应该做一些深刻的思考[3]。   二、传统广播剧和新媒体背景下广播剧中有声语言特点的对比
  作为一种由受众听觉作为反馈的艺术形式,有声语言表达艺术在广播剧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纵观我国广播剧发展历程,由传统媒体转战新媒体市场,我们不难发现,不同时代背景下广播剧中的有声语言特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形式上从“播音腔”发展为“配音体”
  传统媒体背景下的广播剧往往被赋予时代宣传的意义,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的作品这一特点尤为突出。那时人们的思想还没有得到根本解放,藝术作品的风格严谨认真,带有说教意味,因此,那个时期的广播剧中的有声语言表达或是字正腔圆,声音好听却给人以距离感,或是运用评书的表达技巧,缺乏广播剧独特鲜明的特色。但随着广播剧题材的丰富以及播音界语体的变革,“播说结合”在21世纪得到了播音界的广泛认可,后来的广播剧讲述感也要强于最初的发展阶段。“播说结合”的最大优势在于语体更加接地气,如同一个老友在耳边将有趣的故事娓娓道来,同时讲述时的重音也更加突出,可以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表达内容。这样的有声语言更加贴近生活,让我们感受到了语音的自然性[4]。
  广播剧中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的形式变化并不限于此,新媒体时代到来后,人们更希望在广播剧中获得愉悦感,此时的广播剧职能已经从宣传艺术转变为娱乐艺术。新媒体背景下的广播剧更像是用声音在表演,用语言模拟场景和对话,用音响配乐制造氛围感,通过声音实现情景再现,让受众有身临其境之感。此时广播剧的有声语言表达更倾向于“配音体”,会根据角色需要进行音色、语气的改变,最大限度地表演还原[5]。
  (二)情感上从“放”到“收”
  本质上来看,不同的广播剧作品实则是在讲述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故事则具备不同的情感基调。随着受众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表达欲和创作欲也更强,因此,广播剧中的有声语言表达也由早期对基调的过分突出转变为现在的客观陈述、表演。为达到某种宣传作用,早期广播剧创作者的情感参与往往较多,在表达时或铿锵激昂,或低沉婉转,旨在对受众的情感起到引导作用。但新媒体背景下的受众批判性思维远远强于20世纪的受众,因此这时的广播剧作品则更多地侧重于客观陈述、表演,只是根据文字内容进行演绎,将情感发展空间和平台交给受众,通过语言演绎使受众身临其境,至于从中体会出的情感意味,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受众的阅历和心境不同,在相同的艺术作品中自然能体会到不同的情感[6]。
  创作者情感上的由“放”到“收”实则是在将话语权递交给受众,目的是和受众共同完成一个艺术作品。语言的魅力是无限的,每个人对语言的理解都不同,新时代的受众需要切身参与到艺术作品中,并将自己的艺术欣赏水平应用于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评论中。因此,新时代背景下广播剧有声语言表达艺术情感上的转变,是迎合受众、适合市场的关键转变。
  (三)表达方式由“标准”到“个性”
  如果说传统媒体对于广播剧的要求是标准,那么新媒体则更追求个性。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生存法则更加凸显。新媒体背景下,人人都可以成为广播剧的创作者,而受众在新媒体领域收听广播剧,更多的是在快节奏时代追求身心愉悦,因此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在发挥个性的同时,在最短的时间内懂得受众心理,把握受众的关注点,进而在资本市场中获得更多收益[7]。
  但重视个性不代表标准门槛的降低,即使是方言广播剧,也需要在清晰的表达和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上传播。在标准的尺度下找到自身特色,是当今广播剧的发展大势。
  不难发现,如今的广播剧市场中,很多作品中的有声语言表达都充满特色,部分使用“萝莉音”“大叔音”等创作的广播剧作品受到广泛好评,声优在广播剧市场中获得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也期待着更多有声语言的出现,通过将各具特色的声音融入广播剧中,使广播剧更具有特色。
  如果说传统广播剧追求的是内容为王,那么新媒体背景下的广播剧则要追求内容与受众并行的“大小王”。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剧作品比传统媒体环境下的广播剧包容性更强,在正确的价值观、适宜的内容、能满足受众的需求的基础上,语言个性可以被包容,甚至能创造巨大价值。
  三、广播剧中有声语言表达艺术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发展态势
  (一)有声语言定制化,贴近受众需求
  新媒体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有声语言表达艺术,并逐渐认可其带来的价值和意义,越来越多的有声语言爱好者参与到广播剧创作中。而基于受众需求的定制化的有声语言有望成为未来的发展态势。
  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参考,有声语言可以为受众提供更多符合自身偏好的内容。一方面,有声语言可以在软件内为受众推荐符合其需求的内容,这可以使受众者在自身喜好的范围内进行欣赏;另一方面,有声语言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受众的收听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内容,比如偏好的声音、节奏等。量身定做的广播剧正在悄然出现。新媒体背景下的受众追求独特性,渴望在网络中彰显自身个性,讲述自己的故事。既然如今的广播剧可以讲述小说里的故事,那么未来的广播剧就有可能可以根据受众需求,用受众要求的声音形式讲述受众的故事,实现声音变现的新市场模式,可以让日常生活的情境出现在广播剧中,让广播剧更接地气。有声语言的定制化可以使作品更加贴近受众需求,进而在市场化的过程中获得更高收益,也能够满足创作者和受众的情怀。
  (二)有声语言专注化,创新内容表达方式
  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之下,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能够安安静静地阅读、听广播的时间越来越少,人们在内容的获取上呈现碎片化和跳跃化的特征。因此,需要对广播剧的有声语言设计进行创新与更新。
  相比传统的内容表达方式,有声语言具备便捷的特点,人们可以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阻碍,随时收听,随时更换内容,也不再需要随身携带纸质书籍。同时,为了提高受众对于知识的接纳程度,有声语言还可以对名著进行合理重构,进行趣味化讲述。例如,当受众想了解名著时,广播剧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市面上的纸质书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阅读,携带也不方便,但借助广播剧,受众就可以在碎片化和跳跃化的时间、空间里获取知识,进行自我的提升和压力的排解,且在欣赏广播剧的过程中仅需运用到听觉,避免了多元因素的干扰,受众可以更加专注地获取内容。   四、广播剧的发展态势及期许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广播总体发展形势趋好的同时,也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态势。从2007年全国广播广告收入排名中我们可以看到,前十名的广播频率除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中国之声频率和音乐频率外,其他都被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的省级广播频率占据了。由于广播媒体的发展和当地的经济条件联系紧密,因而强势的地方电台和频率多出现在东部的沿海发达地区。发达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发育相对成熟的传媒业市场为当地广播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我国广大的后发展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导致大多数后发展地区的地方广播仅能勉强维持运转,实现更好的发展几乎不可能。但尽管面临如此多的困境,我们仍然要以健康积极的心态期许广播剧发展的未来。
  (一)摆脱弱势心态,树立发展的信心
  广播人首先要摆脱弱势阴影的束缚,清楚地意识到广播剧的螺旋发展态势。面对未来要树立发展可期的信心,寻找策略,找到发展方向。
  (二)辩证看待广播单一的传播方式和缺陷
  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广播剧虽然存在传播单一性等缺陷,但是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这些问题,要从广播剧的优势入手弥补其弱势,找到广播剧单一传播的转化方式。
  (三)多视角看待广播剧的不可视问题
  要使广播剧走出自己的弱势区域,就要使不可视的问题得到有效改观,要从多个角度找到改进途径,让广播剧的多角度发展成为不可逆的发展态势。
  五、结语
  著名剧作家曹禺曾说:“广播剧是魅力女神,像诗、像梦,在声音的世界中,使人享受一切美妙。”有声语言表达艺术作为广播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作品架构、情感基调等方面具有建设性作用。在新媒体背景及市场化发展进程中,有声语言表达特点的转变以及未来的发展态势都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面对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广播剧及有声语言表达艺术既前景无限,也任重而道远,这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唯有如此,广播剧才能真正走进影视光圈之中。
  参考文献:
  [1] 王昆.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有声语言表达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0(09):136-137.
  [2] 温燕霞.精选题材——廣播剧创作的基础[J].声屏世界,2000(3):15-16.
  [3] 尹保柱.谈广播剧音响效果[J].新闻爱好者,2002(06):40.
  [4] 秦莹.浅析广播剧如何体现有声艺术的优势[J].才智,2012(36):214.
  [5] 田嫣.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的转型[J].传播力研究,2019(01):27.
  [6] 王彪.有声语言艺术感官性信息传播规律[J].西部广播电视, 2016(20):23-24.
  [7] 张金钰.融媒体视角下有声语言艺术的发展[J].传播力研究,2019(34):48,50.
  作者简介:陈欣妤(1998—),女,吉林松原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其他文献
日籍纪录片导演竹内亮在《南京抗疫现场》《好久不见,武汉》《后疫情时代》等系列灾难纪录片中成功构建真实.这些纪录片从“人”的角度出发,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在灾难悲剧面
摘要:2014年,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此后,全国各地各新闻单位积极投身媒体融合发展,媒体融合已成为当下传统媒体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这一背景下,电视节目主持人同样面临挑战。电视节目主持人该怎样认识和理解全新的媒体融合理念?主持人如何在媒体融合进程中重新找准定位并继续发挥作用?主持人该从哪些方面完善自身以适应媒体融合的需要?电视主持人的未来之路是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媒体传播活动尤其是新闻宣传活动的开展应当使人们可以利用更少的时空成本有效获取新闻信息。H5产品在新闻领域的应用则可以将核心主题集中展示在各类基本样式中,为人们新闻信息的获得和选择提供了极大的便捷性。因此,有关新闻工作者应当在充分挖掘H5产品基本样式的前提下,将其融入新闻传播活动开展过程中。本文立足于H5产品的基本样式,对将其应用于新闻领域的路径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
作为一种新兴视频类型,互动视频得到了不少社会关注,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本文聚焦于哔哩哔哩平台的互动短视频,以哔哩哔哩平台的优秀互动短视频自媒体“打泥泥”为个案进
摘要: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负面情绪大规模蔓延,各个网络社交平台均出现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在负面情绪集中的网络舆情环境中大学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其次分析疫情中由校方主导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必要性,找出学校现有的网络舆情机制的不足,最后讨论校方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快速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新冠肺炎疫情;舆情引导机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
摘要:新媒体时代,信息的生产、传播和接收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可以实时互动,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性地接收信息,信息形式多样化、个性化发展,传统的编辑记者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基于新媒体的特点,阐述传统媒体编辑记者应如何对待新媒体,如何利用新媒体传播信息,提高新闻信息的传播广度与速度。  关键词:传统媒体;编辑记者;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要:本文对中国84所高校新闻传播本科教育公开资料进行搜集和数据分析,引入“在地国际化”指标,构建了以“国际化理念、在地国际化、跨国教育”为一级指标的国际化水平评估体系。研究发现,我国新闻传播高等院校普遍缺乏在地国际化措施,未来普及新闻传播国际化教育需加强在地国际化方面的政策鼓励和经济支持。  关键词: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新闻传播教育;国际化水平;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志码
摘要:党报党刊是党政思想传递的主要渠道,即便是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党报党刊的作用依然不能被取代。党报党刊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党性。作为新时代的党报党刊记者,一定要坚持党性原则,一定要清醒认识新时期党报党刊记者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准确把握党报党刊的角色定位和报道定位,使党报党刊真正成为宣传党的声音、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呼声的重要途径。为此,党报党刊记者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在当前的社会环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建设布局逐步成熟,以及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媒介环境、传播方式等发生深刻变化,融媒体在舆论宣传引导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在此大环境下,记者在报道热点新闻时一定要认识到报道方法及技巧的重要性,认清新闻报道表现出的个性化、多元化特点,确保热点新闻报道工作有序开展。本文针对融媒体记者如何紧抓热点做好热点新闻报道展开分析,以期助推我国媒体稳健发展。  关键词:融媒体记者;热点;热点新闻报道
摘要:作为党报党台“立报(台)之本”,时政报道是最核心的竞争力。长期以来,由于写作方式固定、语言稍显生硬,时政报道无法完全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需要。必须树立融合思维,运用新传播手段,创新报道内容、体裁、形式等,强化新传播技术运用,真正做到权威发声、及时发声、多形式发声,让时政报道尽量贴近受众的真实生活和情感,让受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党报党台在引领主流思想、弘扬主旋律过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