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如何把德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是每位教师要考虑的问题。对于计算机教师来说,要在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要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管理规定的良好习惯,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及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
一、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
1.要加强思想教育
使学生明白,良好的习惯不仅是个性心理品质的反映,也会使他们终身受益。比如,在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时候,要特别强调正确的关机步骤,不能直接关闭电源;并且使他们了解这样做的原因: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计算机数据的安全。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后要安排学生值日,清洁机器、桌面、地面卫生,打字时敲击键盘力度要适当,鼠标和键盘接口在插拨时要仔细观察方向等等,这也是为了延长计算机设备的使用寿命。
2.教师要以身作则
教师在课堂示范教学和上机指导过程中,应有良好的习惯。比如演示保存或另存文件的时候,要把文件放在自己建立的练习文件夹下,这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把用户文件分门别类存放的良好习惯。反之,如果教师不注意细节问题,学生就会照猫画虎,影响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所以,作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3.培养方法要得当,注意常规训练与有意识训练的结合
良好的习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也可以靠有意识的训练来培养。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当作一项基本任务加以重视。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
1.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
比如,在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知识时,可通过实例(CIH病毒、熊猫烧香病毒……)使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将会对人们产生巨大的危害性。它会破坏计算机存储的数据,损坏计算机的硬件,造成系统的崩溃,甚至使Internet瘫痪。所以,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不道德的,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2.加强培养学生有关知识产权和软件保护的意识
结合我国的《计算机保护条例》使学生明白:未经著作人的同意,复制其软件的行为是侵权行为,侵权者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从小培养学生使用正版软件、反对盗版软件的意识,促进计算机应用事业的良性发展。
3. 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已逐步进入了家庭,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日益增加,上网冲浪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已经迫在眉捷。比如说,上网的学生一般对“黑客”充满了神秘感,有一种偶像崇拜的思想。如果不进行正确的引导,他们很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网络环境的破坏者。
学生在接受网络信息方面虽然有其优点,如好奇心强、感觉敏锐等,但也表现出一些突出的弱点,如鉴别力不强等。他们还不能很好地观察、判断和分析问题,识别网络信息的真与假、网友的善与恶。网上信息非常繁杂,不健康和非法网站也乘虚而入,一些意志薄弱者便会受它们影响,导致价值观的偏移、道德法律观念的淡化。因此,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网络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三、培养学生团体意识、合作精神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协调人们在生活中的行为,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活动效率。一项工作和工程单靠个人的能力是难以完成的,必须把集体的力量组织起来,协调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所以,作为一名学生,要想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在校期间就要学会与人合作,要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
比如,在讲VB编程时给学生布置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如编制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等,要求他们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这样的问题一个学生往往考虑得不全面,需要小组成员把问题分成不同的模块,然后组织交流、讨论,最后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提出一些任务,可以是收集有关计算机发展、应用的资料,总结某一软件的使用方法,编排一份班级小报,解决其它学科的问题等。任务应该有趣味性,难度适宜,有利于计算机的学习使用。学生自由分组,或由教师根据掌握计算机的程度搭配分组,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教师可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
一、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
1.要加强思想教育
使学生明白,良好的习惯不仅是个性心理品质的反映,也会使他们终身受益。比如,在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时候,要特别强调正确的关机步骤,不能直接关闭电源;并且使他们了解这样做的原因: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计算机数据的安全。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后要安排学生值日,清洁机器、桌面、地面卫生,打字时敲击键盘力度要适当,鼠标和键盘接口在插拨时要仔细观察方向等等,这也是为了延长计算机设备的使用寿命。
2.教师要以身作则
教师在课堂示范教学和上机指导过程中,应有良好的习惯。比如演示保存或另存文件的时候,要把文件放在自己建立的练习文件夹下,这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把用户文件分门别类存放的良好习惯。反之,如果教师不注意细节问题,学生就会照猫画虎,影响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所以,作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3.培养方法要得当,注意常规训练与有意识训练的结合
良好的习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也可以靠有意识的训练来培养。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当作一项基本任务加以重视。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
1.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
比如,在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知识时,可通过实例(CIH病毒、熊猫烧香病毒……)使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将会对人们产生巨大的危害性。它会破坏计算机存储的数据,损坏计算机的硬件,造成系统的崩溃,甚至使Internet瘫痪。所以,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不道德的,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2.加强培养学生有关知识产权和软件保护的意识
结合我国的《计算机保护条例》使学生明白:未经著作人的同意,复制其软件的行为是侵权行为,侵权者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从小培养学生使用正版软件、反对盗版软件的意识,促进计算机应用事业的良性发展。
3. 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已逐步进入了家庭,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日益增加,上网冲浪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已经迫在眉捷。比如说,上网的学生一般对“黑客”充满了神秘感,有一种偶像崇拜的思想。如果不进行正确的引导,他们很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网络环境的破坏者。
学生在接受网络信息方面虽然有其优点,如好奇心强、感觉敏锐等,但也表现出一些突出的弱点,如鉴别力不强等。他们还不能很好地观察、判断和分析问题,识别网络信息的真与假、网友的善与恶。网上信息非常繁杂,不健康和非法网站也乘虚而入,一些意志薄弱者便会受它们影响,导致价值观的偏移、道德法律观念的淡化。因此,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网络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三、培养学生团体意识、合作精神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协调人们在生活中的行为,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活动效率。一项工作和工程单靠个人的能力是难以完成的,必须把集体的力量组织起来,协调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所以,作为一名学生,要想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在校期间就要学会与人合作,要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
比如,在讲VB编程时给学生布置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如编制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等,要求他们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这样的问题一个学生往往考虑得不全面,需要小组成员把问题分成不同的模块,然后组织交流、讨论,最后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提出一些任务,可以是收集有关计算机发展、应用的资料,总结某一软件的使用方法,编排一份班级小报,解决其它学科的问题等。任务应该有趣味性,难度适宜,有利于计算机的学习使用。学生自由分组,或由教师根据掌握计算机的程度搭配分组,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教师可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