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做这个专题的冲动,源于木格作品《尘》。《尘》以生活之日常作为内容,拍摄角落中沉默的物件,竟如此令人感动。其实他的这组作品同时包含了“山水”与“静物”的照片,面对自然山水和日常物件。这些照片以传统的黑白照片方式完成,整体呈现较灰的调子,但有视觉之外所不能形容的东西。在《尘》的画册封面上,是一幅风景:露出水面的一块江中岩石,布满着被水侵蚀的沟壑曲线,这幅照片似乎统一了他对物件与山水的观看,是风景,也是物件。我们在这里呈现的是其中的静物,轻微的日常物件上承载了时光流逝。关于他作品的访谈很多了,还是作品的力量更直接。
Q:你的故乡在长江边,之前的项目《回家》聚焦于长江两岸和江上的人,过去的这两年,为何开始拍静物了?
A:主要是拍摄《回家》的过程,到后来渐渐有一种挫败感,因为你会觉得三峡没有一种希望,希望是未知的。回到家中,发现生活周边的一切都已经陌生,只有物件本身会延伸想象和记忆,我觉得《回家》应该结束了,应该从自身反思。再去面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这个时代。静物其实只是一个开始。
Q:照片内容本身包含的被摄物件,大部分是日常之物,在曾瀚对你的访谈中看到:也是因为你有了孩子,成为了父亲,生活状态有变化。这是否是促使你从中画幅的速度变到大画幅方式的主要原因?
A:换用大画幅相机,是希望自己能理性对待对摄物,减弱自己的情绪状态,我不希望作品里面只是一种情绪,而应该是一种情感基调。当然孩子的出生让我对生活的观察方式发生了一些改变,会更细致,更新鲜。
Q:你现在的工作,还是在学校里教摄影史吗?这些年你对摄影史和艺术史的研读对你的摄影有什么影响?
A:去年我已经辞职了,在大学里面代了两年摄影史的课程,对我最直接的帮助是督促自己花更多时间去阅读和学习。之前的影像阅读更多的是自己切身体验与现实的交互。现在的阅读文本会更丰富,从历史与现状,从前期的准备到后期的呈现方式选择,能够结合起这些因素来看作品。
Q:《尘》包含了并置的物件和风景,大概都是在什么样的境遇下看到拍到的?看到一个东西和场景,你是马上就拍下吗?
A:风景在《尘》系列我定义为“山水”。我之所以选择静物和山水的结合,是因为二者都是独立且静止,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对物件和山水的理解,我很看重事物自己的存在性。这种转变是心境的变化。《尘》系列更希望呈现给观众的是一种气息,我对人与自然的理解的呈现。在这个系列中,山水都是思考的结果,不同的筛选后脑袋里浮现的结果,然后再去寻找相对应的实物山水,对我来说是一种精神的指引。物件则是生活日常之物,选择来源于感知和记忆的反馈。物体的选择反复会琢磨,有时候一天几张,有时候一月也拍不了一张,但拍摄计划中有必须拍摄的物件,比如钟乳石,钟乳石是《尘》系列拍摄的第一张。这几年很少回家,《回家》拍摄的那几年也是四处拍摄,真正在家呆着的时间非常短,钟乳石是我和父亲从山洞里面带回来的,一直放在卧室,当静下来呆在家里,却发现石头上已经结上灰尘,我觉得这个灰尘不只是时间,而是自己与父母之间的距离。
Q:大画幅和散装页片的拍摄方式,与胶卷的拍摄有很大区别。拍摄速度的变化是否带来了观察方式的变化?后期暗房冲印的过程,有何种控制?目前你也同时用别的相机拍摄吗?用手机拍吗?
A:大画幅的繁琐操作必然拍摄速度慢下来,而且画幅的改变,人的观察方式发生改变,理性且更直接。后期的冲洗是按照标准程序,在印放的时候会让整体调子灰阶丰富一些。其他相机用得很少,《回家》前有一个作品叫《默片》,现在还在拍,主要是对生活的纪录。没用手机拍,但会拿来记载拍摄现场的环境。
Q:有不少国外摄影师在静物的拍摄中,同样包含时间、记忆等因素,但他们似乎更愿意把玩设计、装置出的物体,透过对物件的独特装置和观看方式,来呈现作者个人视角,来解释和讲述,更像是一种“建构”。我觉得你拍摄的物件,是“发现物”,就是“看着它”,这区别很明显。你的静物令我想到文人画:看着物件,仿佛是在反观自己。我们这里聊的都是静物,但实际上你的这个作品是风景与静物之间的并置,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这个并置,你是想消除对这两者的观看之间的区别和差异。
A:我希望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尘》系列不单只是图象的展示,展览的时候会有不同规格的图象,声音,还有实物的展示,会根据空间现场而采用不同的布展方式,静物和山水的并置,是希望还原成人与自然生存的空间,静物来源于生活现场,山水来源于生存空间,生活现场放置在生存空间,让观众去感受和体验我们的环境。
Q:你的故乡在长江边,之前的项目《回家》聚焦于长江两岸和江上的人,过去的这两年,为何开始拍静物了?
A:主要是拍摄《回家》的过程,到后来渐渐有一种挫败感,因为你会觉得三峡没有一种希望,希望是未知的。回到家中,发现生活周边的一切都已经陌生,只有物件本身会延伸想象和记忆,我觉得《回家》应该结束了,应该从自身反思。再去面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这个时代。静物其实只是一个开始。
Q:照片内容本身包含的被摄物件,大部分是日常之物,在曾瀚对你的访谈中看到:也是因为你有了孩子,成为了父亲,生活状态有变化。这是否是促使你从中画幅的速度变到大画幅方式的主要原因?
A:换用大画幅相机,是希望自己能理性对待对摄物,减弱自己的情绪状态,我不希望作品里面只是一种情绪,而应该是一种情感基调。当然孩子的出生让我对生活的观察方式发生了一些改变,会更细致,更新鲜。
Q:你现在的工作,还是在学校里教摄影史吗?这些年你对摄影史和艺术史的研读对你的摄影有什么影响?
A:去年我已经辞职了,在大学里面代了两年摄影史的课程,对我最直接的帮助是督促自己花更多时间去阅读和学习。之前的影像阅读更多的是自己切身体验与现实的交互。现在的阅读文本会更丰富,从历史与现状,从前期的准备到后期的呈现方式选择,能够结合起这些因素来看作品。
Q:《尘》包含了并置的物件和风景,大概都是在什么样的境遇下看到拍到的?看到一个东西和场景,你是马上就拍下吗?
A:风景在《尘》系列我定义为“山水”。我之所以选择静物和山水的结合,是因为二者都是独立且静止,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对物件和山水的理解,我很看重事物自己的存在性。这种转变是心境的变化。《尘》系列更希望呈现给观众的是一种气息,我对人与自然的理解的呈现。在这个系列中,山水都是思考的结果,不同的筛选后脑袋里浮现的结果,然后再去寻找相对应的实物山水,对我来说是一种精神的指引。物件则是生活日常之物,选择来源于感知和记忆的反馈。物体的选择反复会琢磨,有时候一天几张,有时候一月也拍不了一张,但拍摄计划中有必须拍摄的物件,比如钟乳石,钟乳石是《尘》系列拍摄的第一张。这几年很少回家,《回家》拍摄的那几年也是四处拍摄,真正在家呆着的时间非常短,钟乳石是我和父亲从山洞里面带回来的,一直放在卧室,当静下来呆在家里,却发现石头上已经结上灰尘,我觉得这个灰尘不只是时间,而是自己与父母之间的距离。
Q:大画幅和散装页片的拍摄方式,与胶卷的拍摄有很大区别。拍摄速度的变化是否带来了观察方式的变化?后期暗房冲印的过程,有何种控制?目前你也同时用别的相机拍摄吗?用手机拍吗?
A:大画幅的繁琐操作必然拍摄速度慢下来,而且画幅的改变,人的观察方式发生改变,理性且更直接。后期的冲洗是按照标准程序,在印放的时候会让整体调子灰阶丰富一些。其他相机用得很少,《回家》前有一个作品叫《默片》,现在还在拍,主要是对生活的纪录。没用手机拍,但会拿来记载拍摄现场的环境。
Q:有不少国外摄影师在静物的拍摄中,同样包含时间、记忆等因素,但他们似乎更愿意把玩设计、装置出的物体,透过对物件的独特装置和观看方式,来呈现作者个人视角,来解释和讲述,更像是一种“建构”。我觉得你拍摄的物件,是“发现物”,就是“看着它”,这区别很明显。你的静物令我想到文人画:看着物件,仿佛是在反观自己。我们这里聊的都是静物,但实际上你的这个作品是风景与静物之间的并置,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这个并置,你是想消除对这两者的观看之间的区别和差异。
A:我希望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尘》系列不单只是图象的展示,展览的时候会有不同规格的图象,声音,还有实物的展示,会根据空间现场而采用不同的布展方式,静物和山水的并置,是希望还原成人与自然生存的空间,静物来源于生活现场,山水来源于生存空间,生活现场放置在生存空间,让观众去感受和体验我们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