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数学课的教学反思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999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反思教学准备
  本节课是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我在研读完教材、教参及课后练习后结合七(1)、七(2)两个班的实际完成了自己的教案。通过与本组的蒋红玉、孔新国两位老师讨论发现了很多问题,经过修改,对教案进行完善。在准备过程中基于两点考虑:
  1.在知识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体现分层教学
  在设计教案过程中,首先复习了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及有关多项式的一些内容,后让学生利用小学学过乘法分配律的知识计算-24×﹙-10+0.5﹚,将计算结果与用普通方法计算得出的结果比较,提出问题,“乘法分配律对于含有字母的代数式是否也同样适用呢?”引发学生的思考,最后通过计算课本58页图形的面积得出a(b+c+d)=ab+ac+ad,解决问题,引出课题。之后通过乘法分配律公式让学生试着完成两个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习题,然后再让学生试着总结出法则,让后进学生参与提高学习的信心。
  2.本节设计中体现学生的主体
  通过例1和两个判断题,让学生试着反思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积是一个多项式,运算时,要注意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前面的“+”“-”号是性质符号,并总结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利用乘法分配律把它转化为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然后完成一组练习题,达到对法则的运用。最后通过例2化简题,达到与加减法的结合,从而强调运算顺序,随之进行一组练习,进行强化。让学生全员参与,让学生互相批改学会发现问题,教室及时给与指导。删去了过繁的化简求值的例题。最后分层进行课堂检测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反思教学过程
  1.本节引入收到了良好效果
  通过复习乘法分配律,为引入单项式与多项式的相乘法则打下良好的基础。很顺畅的引入了课题利用课本求长方形的面积,形象直观地引入单项式与多项式的相乘法则,并引导学生用文字语言概括出其结论。
  通过例题分析、讲解并示范板书,让学生规范解题过程。学生板书工整认真,错误率减少。
  2.教学过程中存在不足
  (1)注重倾听,关注每个学生的真实思维过程
  首先,在(1)班讲时,出示完题目后我就让某个同学判断对错。其他同学的情况我只是通过“你们同意他的看法吗?”这句话进行了检验。没有给学生时间思考,这样处理存在着很多问题,老师不能了解到每个同学的真实想法,应该采取一个方式让老师能知道全体同学个人真实想法,课后想了想如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来完成目标的检测这样就好。在(2)班讲课的时候我试着改进,结果比在(1)班效果好。
  其次,在讲课过程中,叫同学回答问题我板演时,学生明明说错了,但是我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把正确答案写了出来,我这时就没有注意倾听学生回答也没有及时分析错误的地方,使学生在作业上仍然犯同样的错误。所以今后在教学中不能急于求成。
  (2)注意教师提问语言要精炼要有的指向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讲课是发现自己语言不简练有许多地方重复啰嗦,使部分教学任务没有完成,分析主要原因是提出问题指向性不明。有这样一个问题,我主要是想让学生回答: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结果仍是多项式,其项数与原因式中多项式的项数一样。而我指着板书这样问“大家看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结果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结果是和的形式”。我一听学生的回答和我的初衷一点也不一样。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回答,完全是因为自己提出的问题不明确,这样不得不重新提问,因此耽误过多时间,这样就可导致教学任务完不成。所以在(2)班讲的时候,就吸取了前面的教训。我是这样问的“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结果仍为单项式,那么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结果呢?”学生回答“多项式”。我又问“那么结果的多项式的项数与原来因式中多项式的项数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回答“一样”。通过第二次改进,学生很自然就回答了问题,进而节省了重复提问的时间。所以在后面的教学中我还要注重自己提问语言的指向性,使自己的提问更加明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基本达成了教学目标,个别的错误仍然是出现在符号方面。本课从课堂反馈中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单项式乘多项式”可以根据乘法的分配律得到法则: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因此我在板演例题时,特别注意应用法则进行计算,用加号把若干个单项式乘单项式连起来的形式,甚至还把加号用彩色加以强调,可我发现在学生板演展示的习题中,几乎都写成了省略加号的代数和的形式,出现了跳步的现象,对于简单的题来说,这样写可能更好,但是这样写对于混合运算就很容易犯符号错误。所以我还是强调了用法则进行计算,把过程写详细,避免出错。如果我要增加几道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其结果直接写成代数和的辨析题,把学生易错的情况都及时体现并加以说明,这样学生对符号问题是否就会认识更深?
  总之,通过教学反思,使我再次体会到:教学是一门艺术。因此我要经常反思、总结,使这门艺术不断贴近学生发展的需求,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物理现象及其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因而,物理习题课在物理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在高三复习课教学中,希望通过习题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品质,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三;物理;习题课    习题课是高中物理教学中重要的课型之一。通过习题课的教学能让学生更准确、更深入地认识物理的新概念、新规律,帮助学生掌握运用物理知
摘要:随着英语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在听说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但若想再进一步提高听说能力,进一步增强语感,就必须进行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进行大量广泛的阅读,就需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而我们的多数学生恰恰缺乏此方面的能力,这就需要老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关键词:阅读;培养;能力    经过多年的英语教学,我发现阅读能了一直是学生比较薄
摘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精心设计课堂导语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顺利的开展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导语    语文是一门集知识与艺术融入一体的学科。教师如果想达到一种出奇制胜的教学效果就要在课堂导语上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课堂导语要突出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和艺术性。课堂导语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优化课堂教学,调动和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优化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可以从六个细节做起。  一、优化课堂问题的设计  1.问题的设计要精  “精”指的是精炼扼要、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难点,以点带面,对课程的主要内容进
在七年级语文教科书中第三个作文训练的主题是“从生活中找‘米’”,这“米”就是写作材料。“米”从哪里来?当然是生活,生活是写作的“米仓”。叶圣陶曾经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的提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可是,在很多时候,学生捕捉不到写作材料,写作文困难已经成了时下大多数学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随着新课标全面实施,新课标理念指导着课堂教学发生巨大的变化。高中物理课新课标标准在课程目的、结构、内容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大的突破与创新,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这些要求,高中物理教师要积极的转变旧的教学思想,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并把这些理念切实应用于课堂教学第一线。  关键字:新课标;高中物理;教学思想    新课标改革的核心理念
美术课堂教学上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的导入设计是关键环节之一.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它已经成为学生学习不可缺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与补充,也被教师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但由于城区学校班额大,农村学校生源参差不齐,再加上小组学习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自由性等原因,教师稍微调控不当,小组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如何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目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
摘要: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数学概念及原理发生的背景、忽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导致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时常表现为机械模仿、刻板记忆。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有意义的教学情境中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情境;思维;体验    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其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更符合数学教学特征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消除学生学习的障碍,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物理,会怀着一颗求知的心去探索物理这个美妙的世界,从而为学好物理奠定基础并提供保证。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让学生感受物理学科的魅力。  一、学习物理“有用“  从生理角度来